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洞物理模型实验及其敏感属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季敏 王尚旭 陈双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12-313,共2页
在介绍了孔洞物理模型实验的设计、制作方法及模型数据采集、处理的过程,并在解释层位的基础上,进行了与孔洞检测相关的属性提取与特征研究。主要利用物理模型进行孔洞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分析孔洞的分布形态和孔洞规模对地震属性的影... 在介绍了孔洞物理模型实验的设计、制作方法及模型数据采集、处理的过程,并在解释层位的基础上,进行了与孔洞检测相关的属性提取与特征研究。主要利用物理模型进行孔洞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分析孔洞的分布形态和孔洞规模对地震属性的影响以及孔洞型储层的敏感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有一定发育规模的孔洞在偏移剖面上表现为背景差异明显的强短反射;振幅类属性对孔洞规模的变化反映最敏感,积分类属性次之,频率属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地震物理模型 孔洞 地震数据处理 敏感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砂岩纵波衰减的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继新 王尚旭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346-351,17-18,共6页
在超声波频率下,利用脉冲透射法,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流体饱和岩石的频散和衰减机制,对不同围限压力下的干燥和不同粘度流体饱和砂岩样品的衰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岩石样品衰减的测量方法,分别对干燥样品和流体饱和样品进行了... 在超声波频率下,利用脉冲透射法,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流体饱和岩石的频散和衰减机制,对不同围限压力下的干燥和不同粘度流体饱和砂岩样品的衰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岩石样品衰减的测量方法,分别对干燥样品和流体饱和样品进行了频谱分析,对衰减机制进行了讨论。利用Biot流模型和BISQ模型分析了流体饱和岩石中与流体流动作用有关的衰减。定量分析了各种衰减机制对弹性波总衰减的相对贡献。讨论了将实验结果引入地震勘探时,与流体流动相关的各种衰减机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分析 超声波频率 纵波衰减 Blot流 喷射流BIS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介质超声波衰减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生杰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70-72,78,共4页
采用超声透射法对28块样品进行了纵、横波品质因子实验与分析,研究了孔隙介质的品质因子与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关系.结果表明,孔隙介质的品质因子大小主要受孔隙度影响,含水饱和度对品质因子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品质因子 超声波 孔隙度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优选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季敏 王尚旭 陈双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在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如何从众多地震属性中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特征的地震属性是关键。特别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优选储层的地震属性更加重要。本文提出以地质、测井和岩石物理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正演模拟进行属性优选,再用... 在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如何从众多地震属性中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特征的地震属性是关键。特别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优选储层的地震属性更加重要。本文提出以地质、测井和岩石物理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正演模拟进行属性优选,再用留一交替法选出适于工区地质情况的最佳属性组合。这套方法充分利用工区内已有资料,发挥地质、测井及岩石物理方法的各自优势,减少了属性优选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优选 正演模拟 数学模型 留一交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特征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 被引量:64
5
作者 王世瑞 王树平 +3 位作者 狄帮让 任敦占 王振国 陆道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区地震资料解释,通过各类地震剖面对比、合成记录标定、地震属性及振幅包络特征分析等具体技术,预测了该区沉积相和河道砂体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对比所得的一些关键成果图件,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河道砂体特征 参考标准层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AVO技术检测储层各向异性的方法和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立勤 彭苏萍 +1 位作者 李国发 王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8-40,I0020,共4页
油气储层的各向异性是制约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在弱各向异性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地震资料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对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为了搞清研究区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对储层开发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宽方位角高精度... 油气储层的各向异性是制约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在弱各向异性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地震资料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对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为了搞清研究区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对储层开发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宽方位角高精度三维纵波地震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进行了预测;为了减小噪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首先对地震道按不同的方位角范围进行叠加和偏移,然后利用不同方位角的处理结果对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进行预测;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对保持振幅处理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显示,目的层反射具有明显的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基本特征,各向异性预测结果与综合地质分析和钻井资料解释结果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为下一步的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各向异性 AVO 纵波 振幅 方位角 方法 油气储层 技术检测 预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窄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对地震成像的影响分析——基于地震物理模拟的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狄帮让 孙作兴 +2 位作者 顾培成 魏建新 徐秀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在复杂地区采用宽方位还是窄方位观测问题”,成为近十年中三维地震方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虑到该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结合中国东部滩海地区的地质特点,选择了一个水退模式扇形薄砂体构建地质模型,设计了16线4炮全方位和6线4炮窄方... “在复杂地区采用宽方位还是窄方位观测问题”,成为近十年中三维地震方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虑到该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结合中国东部滩海地区的地质特点,选择了一个水退模式扇形薄砂体构建地质模型,设计了16线4炮全方位和6线4炮窄方位两个观测系统,对扇体进行了地震物理模拟分析。通过对三维偏移数据体时间切片的宏观全局分析和偏移剖面的微观局部分析,得出如下认识:在上覆地层相对平缓、速度横向变化不大的地质背景下,通过采用CMP叠加偏移处理,宽方位和窄方位三维采集都能对地下目标实现基本正确的地震成像,且两者的成像分辨率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三维观测系统 地震分辨率 地震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常瑜 裴正林 +1 位作者 狄帮让 王守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然后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井间地震走时计算,反演出井间速度结构;最后采用相邻道比值法消除震源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完成共炮集记录的振幅衰减成像。通过对含洞层... 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然后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井间地震走时计算,反演出井间速度结构;最后采用相邻道比值法消除震源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完成共炮集记录的振幅衰减成像。通过对含洞层状模型用黏滞声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合成的井间数据的计算表明:本方法与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计算的初至走时精度吻合较好,波场快照不但精确描述了正传方向和反传方向上地震波前面的特征,而且定量描述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振幅衰减值层析成像剖面准确刻画出了模型中洞的大小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层析 井同地震 小波多尺度分解 相邻道比值法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互层油藏模型黏弹性波方程正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狄帮让 裴正林 +2 位作者 夏吉庄 王慧 毕丽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2-629,共8页
本文采用质心频率法和小波瞬时衰减系数法反演计算了薄互层油气储层的Q值,建立了薄互层油气储集体黏弹性介质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中黏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进行了黏弹性波和弹性波正演模拟。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黏弹性波模... 本文采用质心频率法和小波瞬时衰减系数法反演计算了薄互层油气储层的Q值,建立了薄互层油气储集体黏弹性介质模型。采用非均匀介质中黏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进行了黏弹性波和弹性波正演模拟。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黏弹性波模拟的油气水AVO响应与弹性波模拟的油气水AVO响应存在明显差异。黏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能够更加真实模拟实际地震波场。纵波和转换波偏移剖面与正演模型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黏弹性 质心频率 小波瞬时衰减 Q值 非均匀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预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捍东 张如伟 +1 位作者 赵迪 王光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当油田进入开发阶段时,对储层裂缝及其分布规律的预测几乎等价于对油气的预测。本文基于Turhan(Tury)Taner的多维边缘检测法提出一种新的地震裂缝边缘检测方法,其要点是采用步长可调的高斯加权法进行边缘裂缝检测,并利用小波函数多尺度... 当油田进入开发阶段时,对储层裂缝及其分布规律的预测几乎等价于对油气的预测。本文基于Turhan(Tury)Taner的多维边缘检测法提出一种新的地震裂缝边缘检测方法,其要点是采用步长可调的高斯加权法进行边缘裂缝检测,并利用小波函数多尺度功能分析小波尺度因子与裂缝尺度间的关系提高裂缝预测精度。文中应用此法对已开采近二十年的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缝洞发育特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缝洞检测成果与实钻结果具有很高的吻合性,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算法稳定,可为油藏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 缝洞 边缘检测 潜山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 被引量:16
11
作者 薛友兵 尹兵祥 +2 位作者 冷桂林 成云 许生卫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的设计和论证。首先建立地震地质模型,模拟野外单炮记录;然后对覆盖次数、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大小、最大/最小偏移距、最大非纵距、记录长度及采样间隔等进行了设计与论证;最后结合仪器因素优选了8线14炮细分面元观测系统。对观测系统的属性分析表明,该观测系统在保持主测线方向覆盖优势的同时,实现了较宽方位角的激发和接收,这对压制侧面和散射干扰十分有利;均匀分布的近、中、远炮检距对速度分析十分有利;而合理的覆盖次数和相对较少的炮数,降低了勘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采集 地震地质模型 模拟 采集参数 设计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和TV准则约束的地震资料去噪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伟 曹思远 崔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考虑到传统曲波变换阈值法难以获得理想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准则约束的曲波变换地震资料去噪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去噪问题转化成TV准则约束下的最优化问题,通过求取最优解重构原始信号,从而... 考虑到传统曲波变换阈值法难以获得理想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准则约束的曲波变换地震资料去噪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去噪问题转化成TV准则约束下的最优化问题,通过求取最优解重构原始信号,从而实现对地震资料的去噪处理。理论模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地震资料去噪过程中可以有效压制同相轴边缘附近产生的不光滑畸变,相比传统的曲波变换阈值法能够获得更好的去噪效果;与F-X反褶积相比,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压制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某工区实际地震资料去噪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TV准则 曲波变换 随机噪声 噪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方法检测油气应用实例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振国 陈小宏 +2 位作者 王学军 陈共青 陈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在油气勘探中,利用AVO方法能提取多种岩性属性剖面,通过AVO交会图可确定气层范围,因此AVO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油气检测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Zoeppritz方程的Aki等和Shuey等近似式的主要应用,即求取λρ属性剖面和μρ属性剖面、P波阻... 在油气勘探中,利用AVO方法能提取多种岩性属性剖面,通过AVO交会图可确定气层范围,因此AVO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油气检测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Zoeppritz方程的Aki等和Shuey等近似式的主要应用,即求取λρ属性剖面和μρ属性剖面、P波阻抗剖面和S波阻抗剖面、法向入射反射系数剖面与梯度属性剖面,通过这三组剖面的交会图,可直观地分析油气层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方法 油气检测 λρ属性剖面 μρ属性剖面 法向入射反射系数属性剖面 梯度属性剖面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煤层弹性波场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裴正林 董玉珊 彭苏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5-672,共8页
基于二维—三分量各向异性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本文研究了高裂隙密度煤层弹性波场及其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对不同裂隙密度均匀裂隙介质模型和含裂隙煤层的三维层状模型进行了弹性波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裂隙... 基于二维—三分量各向异性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本文研究了高裂隙密度煤层弹性波场及其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对不同裂隙密度均匀裂隙介质模型和含裂隙煤层的三维层状模型进行了弹性波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大(0~0.3),干裂隙介质中弹性波波前面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而饱和水裂隙介质中,拟纵波波前面则由圆形渐变为菱形,拟横波波前面则由圆形渐变为蝴蝶结形。垂直裂隙仅引起煤层顶板反射P波及转换波振幅的方位各向异性,而垂直裂隙却能引起煤层底板反射P波和转换波的速度和振幅的方位各向异性。随方位角的变化,煤层底板反射P波和转换快慢横波的同相轴呈正弦形态。煤层底板转换快、慢横波时差与裂隙密度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而转换慢横波振幅随裂隙密度的增加是非线性衰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高裂隙密度 方位各向异性 快慢横波 波动方程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分解的气藏识别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饶 陈小宏 李景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9,65,共6页
地震波传播穿过含油气砂岩时,高频能量发生明显衰减,研究地震波的这种衰减特征可以为油气检测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利用三类含气砂岩模型,针对完全弹性介质和盖层为弹性介质、储层为衰减介质两种情形,利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反射率法分别正演... 地震波传播穿过含油气砂岩时,高频能量发生明显衰减,研究地震波的这种衰减特征可以为油气检测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利用三类含气砂岩模型,针对完全弹性介质和盖层为弹性介质、储层为衰减介质两种情形,利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反射率法分别正演模拟其相应的叠前地震记录,并利用广义S变换对模拟记录进行分频处理,分析不同频率时AVO特征。研究表明,弹性介质条件下AVO响应曲线不受频率影响;盖层为弹性介质、储层为衰减介质时不同频率的AVO响应曲线不同,随频率增加地震波衰减增大。据此对S油田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气层表现出异常高衰减特性,利用谱分解技术可以有效预测气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技术 谱分解 弹性介质 衰减特征 地震波传播 应用 气藏 含气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丽艳 刘洋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7,123+246,共7页
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偏移不但能使构造准确成像,而且还可为AVO分析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本文以纵波的单程波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转换波的单程波方程。根据反褶积成像条件,利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推导出转换波的共炮保幅叠前时间偏移... 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偏移不但能使构造准确成像,而且还可为AVO分析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本文以纵波的单程波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转换波的单程波方程。根据反褶积成像条件,利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推导出转换波的共炮保幅叠前时间偏移公式。由于最后反演积分的结果是体现反射系数的信息,所以又导出了转换波乘积型成像条件的共角度道集的偏移公式,这样使偏移后道集的振幅峰值成为入射角的函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理论模型试算证明,无论是水平层还是倾斜层,应用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都能使偏移后的振幅峰值比较真实地反映原始反射系数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转换波 振幅保持 地震数据处理 单程波方程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各向异性弹性阻抗近似公式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天胜 魏修成 刘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563-569,共7页
弹性阻抗是声波阻抗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反映储层的性质。忽略各向异性影响的各向同性弹性阻抗公式不能正确地描述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为此,在方位各向异性(HTI)介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onnolly推导弹性阻抗的... 弹性阻抗是声波阻抗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反映储层的性质。忽略各向异性影响的各向同性弹性阻抗公式不能正确地描述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为此,在方位各向异性(HTI)介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onnolly推导弹性阻抗的思想,根据各向异性反射系数近似公式,推导出了适合非零炮检距的各向异性弹性阻抗近似公式(简称新近似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对纵波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各向异性参数对不同方位纵波弹性阻抗的影响.以及新近似公式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弱各向异性介质且横波分裂参数γ不为0时,新近似公式比Martins近似公式的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弹性阻抗 近似公式 数值模拟 反射系数 纵波 入射角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谱分解技术在地震模型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齐宇 刘震 +2 位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李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19,共3页
谱分解技术是一项基于频率谱分解的解释技术,根据地震反射中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振幅不同,计算出相应的储集层的厚度。小波变换是谱分解的重要方法,将该方法运用到地震物理模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预测储集层的厚度,而且可以描述储集层... 谱分解技术是一项基于频率谱分解的解释技术,根据地震反射中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振幅不同,计算出相应的储集层的厚度。小波变换是谱分解的重要方法,将该方法运用到地震物理模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预测储集层的厚度,而且可以描述储集层的横向变化、沉积相带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分解 调谐振幅 小波变换 地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反演在地震属性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万金 周辉 +1 位作者 袁三一 刘文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3-428,506+329,共6页
任何一个反射系数序列都可以分解成奇、偶分量,奇分量不利于检测薄层,而少量的偶分量可以提高薄层的分辨能力,谱反演的实质就是利用偶分量在厚度趋于零时的有效干涉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谱反演是在谱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演方法使频率... 任何一个反射系数序列都可以分解成奇、偶分量,奇分量不利于检测薄层,而少量的偶分量可以提高薄层的分辨能力,谱反演的实质就是利用偶分量在厚度趋于零时的有效干涉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谱反演是在谱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演方法使频率域目标函数达到极小而反演出反射系数、薄层厚度,在没有噪声和地震子波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识别任意薄层,并精确地反演出反射系数值。其主要特点是只采用部分频谱资料就可反演稀疏反射系数或层厚。文中利用谱反演方法对大庆油田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反演,得到反射系数体,并用该反射系数体与给定的宽频带子波褶积,得到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数据体,再对其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与常规资料的地震属性分析结果相比,应用谱反演方法可提高识别沉积相和小断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反演 地震分辨率 反射系数 地震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西斜坡沙一段薄储层预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濮 李国发 +3 位作者 张立勤 李慧莉 刘玉娥 黄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歧口凹陷西斜坡沙一下亚段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是复杂岩性的综合地震响应,不具备等时性,不能利用追踪地震同相轴和常规反演方法预测储层分布。针对该地区沙一下亚段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岩相变化快的特点,首先采用沉积旋回分析法将所研究... 歧口凹陷西斜坡沙一下亚段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是复杂岩性的综合地震响应,不具备等时性,不能利用追踪地震同相轴和常规反演方法预测储层分布。针对该地区沙一下亚段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岩相变化快的特点,首先采用沉积旋回分析法将所研究的目的层划分出3个五级高频旋回层序,并归纳了岩相序列模式;再利用有色反演沿层切片法,检测出薄互层地层中高波阻抗体的形态及其在时间域上的变化;最后以岩相序列模式分析法解释反演结果,实现了五级高频旋回层序内的岩相重构,最终预测出该地区沙一下亚段厚度为3~9m的生物碎屑灰岩薄储层的平面分布,达到了储层分布预测的目的。研究表明,对于薄层、多种高波阻抗岩性共存的地层,应用地质-地球物理信息的岩相重构方法可以减少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多解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沙河街组 薄储层 岩相 生物碎屑灰岩 地震有色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