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模拟实验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为例 |
史建南
郝芳
邹华耀
曾溅辉
李平平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2
|
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古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幕式成藏 |
曾治平
郝芳
宋国奇
隋风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3
|
剩余压力差在超压盆地天然气高效成藏中的意义 |
柳广弟
孙明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6
|
|
4
|
库车坳陷克拉2气藏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
孙明亮
柳广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5
|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徐长贵
朱秀香
史翠娥
王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6
|
渤东低凸起构造演化及成藏条件 |
王应斌
王海军
孙和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7
|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走滑转换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
朱秀香
吕修祥
王德英
张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7
|
|
8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异常低压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 |
袁际华
柳广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4
|
|
9
|
苏北盆地泰州组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袁际华
柳广弟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0
|
阿姆达林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有利区带预测 |
郭永强
刘洛夫
朱胜利
朱毅秀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1
|
基于球面波的地震记录合成方法及AVO分析 |
黄饶
陈小宏
李景叶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2
|
BZ34油区明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
吴小红
吕修祥
周心怀
李建平
加东辉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7
|
|
13
|
利用模糊数学识别鄂尔多斯盆地气藏岩性 |
刘为付
朱筱敏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05 |
14
|
|
14
|
渤中坳陷披覆背斜大油田形成特征 |
薛永安
吴小红
吕修祥
周心怀
魏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5
|
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
董艳蕾
朱筱敏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成克男
徐新宇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5
|
|
16
|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天然气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
刘为付
朱筱敏
杜业波
施振生
王玉秀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6 |
14
|
|
17
|
伸展盆地的结构形态及其主控动力学因素 |
漆家福
杨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18
|
古岩溶地貌及其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以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为例 |
刘小平
孙冬胜
吴欣松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9
|
|
19
|
东营凹陷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无机作用探讨 |
谢明举
邱楠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