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国奇 陈涛 +2 位作者 蒋有录 赵乐强 向立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1,17,共6页
不整合是由多个结构层组成的地质体,不同结构层具有不同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不整合结构层特征对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济阳坳陷部分第三系不整合结构层的岩心观察、矿物及元素分析等,将不整合风化带划分为3类结构:Ⅰ1... 不整合是由多个结构层组成的地质体,不同结构层具有不同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不整合结构层特征对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济阳坳陷部分第三系不整合结构层的岩心观察、矿物及元素分析等,将不整合风化带划分为3类结构:Ⅰ1型结构,Ⅰ2型结构和Ⅱ型结构。系统分析了不同风化带结构层的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化学风化指标对风化壳岩石风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壳岩石风化程度的差异,导致不整合不同结构层呈现不同的矿物学特征,不整合结构层风化岩石相比未风化岩石具有富A l,Fe,Mn,Ti而贫Ca,Mg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结构 风化壳 地层油气藏 化学风化指标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常振恒 陈中红 +2 位作者 张玉体 彭君 金振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2,187,共6页
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文留地区沙河街组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38.3%-79.3%;原油碳同位素值分布于-27.0‰--28.0‰,饱和烃碳同位素值在-27.4‰--2... 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文留地区沙河街组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38.3%-79.3%;原油碳同位素值分布于-27.0‰--28.0‰,饱和烃碳同位素值在-27.4‰--28.7‰,族组分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较小;多数样品Pr/Ph小于0.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αααC2920R/20(R+S),C29ββ/(αα+ββ)参数显示处于低熟状态;甾烷系列中C27含量略占优势,重排甾烷含量与成熟度相关,随样品成熟度增高,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值增大,低熟油样品的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值小于0.3。分布在中央隆起带文西断层与文东断层之间地区的样品,其γ-蜡烷含量较高,γ-蜡烷/C30藿烷分布于0.40-0.99,γ-蜡烷/H3122S分布于2.11-4.15,反映了陆相咸水湖相原油特征。分布于文东断层以东的原油样品γ-蜡烷含量低,γ-蜡烷/C30藿烷分布于0.05-0.15,γ-蜡烷/H3122S分布于0.16-0.28,反映了低盐度的淡水—微咸水相原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低熟油 盐湖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测参数信息的提取及储层含油气性识别 被引量:10
3
作者 连承波 钟建华 +3 位作者 李汉林 赵永军 蔡福龙 张军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39-1443,共5页
储层含油气性是评价储层的重要指标,而气测资料与储层含油气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R型因子分析对大量气测参数优化组合降维分析,在气测参数大部分信息不丢失的情况下,提取少数几个因子得分意义下的气测解释综合参数,根据其方差贡献... 储层含油气性是评价储层的重要指标,而气测资料与储层含油气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R型因子分析对大量气测参数优化组合降维分析,在气测参数大部分信息不丢失的情况下,提取少数几个因子得分意义下的气测解释综合参数,根据其方差贡献的相对大小确定权重。在试油证实的层位中,分别选取油层样品、油水同层样品、含油水层样品和干层样品对应的气测解释参数构造参考序列,把待识别样品对应的气测解释综合参数当作比较序列,进行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已证实储层与待识别储层的关联度。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待判储层的含油气性。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正判率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 R型因子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含油气性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预测金湖凹陷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19
4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东鹰 高德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4,共3页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气藏规模序列,应用Pareto定律估计该区的油气地质资源总量为10802×104t,分布于159个油藏中;未发现油气地质资源量为4038×104t,分布于58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气藏规模序列,应用Pareto定律估计该区的油气地质资源总量为10802×104t,分布于159个油藏中;未发现油气地质资源量为4038×104t,分布于58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气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油气藏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计算过程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油气资源 评价 规模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1 位作者 吴孔友 赵卫卫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4-28,共5页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大煤沟剖面、绿草山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仪、色谱—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从0.07%到56.8%,...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大煤沟剖面、绿草山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仪、色谱—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从0.07%到56.8%,有机质类型以Ш型有机质为主,少数为型有机质,极少数为型有机质,灰黑色油页岩及黑色炭质页岩是侏罗系中的优质烃源岩。检测样品C29甾烷异构化参数C29αββ/(αββ+ααα)、C29ααα20S/(20S+20R)分布范围分别为0.25~0.35、0.06~0.34,处于未熟—低熟状态。侏罗系水体环境较浅,多为滨浅湖与沼泽环境,具有煤系烃源岩特点,局部为水体比较咸化的半深湖—深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单体烃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规模序列法在胜坨油区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严科 徐守余 +2 位作者 蔡传强 郭振海 崔志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46,共5页
胜坨油区已勘探开发40多年,油气勘探程度高。应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对该地区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胜坨油区仍有124个30×104级地质储量以上的待发现油藏,剩余资源总量达1.46×108t。待发现油藏的规模不仅局限于百万吨级储量... 胜坨油区已勘探开发40多年,油气勘探程度高。应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对该地区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胜坨油区仍有124个30×104级地质储量以上的待发现油藏,剩余资源总量达1.46×108t。待发现油藏的规模不仅局限于百万吨级储量以下的小规模油藏,百万吨级储量以上的油藏还有35个,地质储量9672×104t。应用油藏规模序列法所计算的胜坨油区剩余资源量及其规模分布能够为该地区今后的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规模序列 胜坨油区 资源预测 剩余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礁相碳酸盐岩的地球物理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玉波 吴时国 +3 位作者 张功成 王大伟 董冬冬 米立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9,共7页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球物理反演及地震属性研究方法,分析已有钻井的礁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物性。结果表明:储层物性良好的礁相碳酸盐岩具有较高...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球物理反演及地震属性研究方法,分析已有钻井的礁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物性。结果表明:储层物性良好的礁相碳酸盐岩具有较高渗透率、高孔隙度、高波阻抗及高P波速度,同时纵向及横向上具有不均一性;储集物性较差的礁相碳酸盐岩渗透率和孔隙度都比较低,而纵向及横向均一性较好,波阻抗也相对较高;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礁相碳酸盐岩在储层物性上接近于流花11-1(LH11-1)储层,表现为高速度、强波阻抗以及横向上的不均一性,可以作为较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礁相碳酸盐岩 深水油气 地球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盐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常振恒 陈中红 +2 位作者 王兴武 赵广珍 王志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7,共6页
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盐湖相烃源岩岩样、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47.39%~65.33%,族组分碳同位素分布在-28.06‰... 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盐湖相烃源岩岩样、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47.39%~65.33%,族组分碳同位素分布在-28.06‰~-26.29‰,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之间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较小;w(Pr)/w(Ph)小于0.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甾烷w(C2920R)/w(20(R+S))为0.23~0.27,w(C29ββ)/w(αα+ββ)为0.19~0.40,甾烷系列中C27含量略占优势,重排甾烷含量极低;γ-蜡烷含量较高,w(γ-蜡烷)/w(C30藿烷)在0.60左右,w(γ-蜡烷)/w(HC3122S)大于2.0,三升藿烷~五升藿烷呈“翘尾”状升序分布,反映了高盐度水体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未熟-低熟油特征。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其烃源灶为沙一段泥岩和部分沙三段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一段 盐湖相 低熟油 生物标志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奥陶系露头中的钙华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牛永斌 钟建华 +2 位作者 王培俊 陈鑫 李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2,共8页
依据野外观测,利用岩石切片、薄片鉴定和孔隙度与渗透率测试等分析手段,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巴楚五道班和柯坪硫磺沟两处奥陶系露头中钙华沉积进行研究,并应用地貌学和岩溶动力学对这些钙华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钙华沉积具有较高... 依据野外观测,利用岩石切片、薄片鉴定和孔隙度与渗透率测试等分析手段,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巴楚五道班和柯坪硫磺沟两处奥陶系露头中钙华沉积进行研究,并应用地貌学和岩溶动力学对这些钙华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钙华沉积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作为一种优质储层;巴楚五道班奥陶系钙华沉积成因为富含CO2的大气淡水溶蚀灰岩,在地下形成暗河,在暗河出口处的沼泽地带,由于压力下降,温度上升,造成岩溶水中CO2逸出,CaCO3大量沉淀形成钙华;柯坪硫磺沟奥陶系钙华沉积的成因为裂缝溶蚀扩大形成溶洞,然后由钙华沉积物分期沉淀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钙华沉积 碳酸盐岩 古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永军 傅晓宁 杨雯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一项发展迅猛的高新技术,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有关空间信息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IS逐渐地向WebGIS系统、ComGIS系统、OpenGIS系统、时态GIS系统、虚拟GIS系统、三维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一项发展迅猛的高新技术,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有关空间信息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IS逐渐地向WebGIS系统、ComGIS系统、OpenGIS系统、时态GIS系统、虚拟GIS系统、三维GIS系统以及3S集成等方向发展。在地质领域中,GIS主要在地质制图、地质灾害的预测、石油勘探资料的管理、矿产资源的预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IS技术的发展使得GIS在地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领域也更加广泛;但由于专家知识的不可忽视性,在开发GIS系统的基础上需要考虑专家系统,这也正是地质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领域 应用 预测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低丰度高效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中红 吴孔友 赵卫卫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1-46,共6页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鸭湖和盐湖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w(TOC)为0.15%~0.75%,w(S1+S2)为(0.24~2.5)&...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鸭湖和盐湖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w(TOC)为0.15%~0.75%,w(S1+S2)为(0.24~2.5)×10-3。第四系气源岩中的有机质类型多以Ⅲ型有机质为主,少数为Ⅱ型,极少数为Ⅰ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生物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是典型的低丰度有机质气源岩。C29甾烷异构化参数C29αββ/(αββ+ααα)、C29ααα20S/(20S+20R)分布分别为0.34~0.38、0.27~0.33,C31升藿烷22S/(22S+22R)分布为0.49~0.56,显示第四系样品多处于未熟状态。巨厚的气源岩沉积厚度、第四纪寒冷的气候和高盐度的水体环境及有效的生储盖组合是形成第四系大型生物气藏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气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凹陷火山岩相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承焰 丁圣 +1 位作者 李坚 任丽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在区域构造背景和火山活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和重磁等资料,研究认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的岩相类型及分布规律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岩石类型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岩相的分... 在区域构造背景和火山活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和重磁等资料,研究认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的岩相类型及分布规律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岩石类型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岩相的分布受中心式火山喷发的控制,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围绕火山口呈环带状分布,将其岩相划分为3种亚相和6种微相,建立了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岩相分布模式,并结合该区勘探开发的现状,探讨了不同岩相对油气储层发育程度的影响,发现火山沉积相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对预测盆地内其他次级断陷的有利潜山储层分布区,开拓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作用 岩相类型 布达特群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传鹏 林承焰 +1 位作者 赵玉华 张交东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6-102,共7页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的背斜圈闭进行,非背斜构造的研究和钻探很少。笔者研究认为费尔干纳盆地寻找非背斜圈闭油藏前景广阔;在对老油田内部钻采、试油资料的详细分析后,认为老油田内部主力逆断层的下盘和背斜构造的侧翼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盆地的古中生界不仅可以新生古储,而且其本身也可以生油,在盆地局部隆起及边部都存在古中生界成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资源潜力 勘探新领域 非背斜油藏 滚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德迈阿盆地416a-417区块石油勘探潜力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军 王永刚 +1 位作者 季红军 翁望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6-520,共5页
416a-417区块位于阿尔及利亚中北部,目前只有二维地震资料,勘探程度较低,在油源条件、盖层与储盖组合、油气运聚模式、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以及目前已有探井钻井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油气富集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 416a-417区块位于阿尔及利亚中北部,目前只有二维地震资料,勘探程度较低,在油源条件、盖层与储盖组合、油气运聚模式、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以及目前已有探井钻井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油气富集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带评价结果,对416a-417区块构造带进行了优选,指出HJ-5、HJ-6两个构造圈闭处于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区,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且圈闭幅度和面积较大、落实程度高、配套条件好,是416a-417区块勘探取得突破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德迈阿盆地 416a-417区块 成藏模式 构造圈闭 目标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NH-1孔沉积物中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蒲晓强 钟少军 +3 位作者 李艳 于雯泉 刘刚 姜在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8,共9页
源于深部天然气藏渗漏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可导致海洋沉积物中生成δ13C明显负偏的碳酸盐矿物。对NH-1孔沉积物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全岩碳酸盐及生物碳酸盐δ13C、有机碳含量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较... 源于深部天然气藏渗漏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可导致海洋沉积物中生成δ13C明显负偏的碳酸盐矿物。对NH-1孔沉积物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全岩碳酸盐及生物碳酸盐δ13C、有机碳含量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较高(平均6.90%);全岩碳酸盐δ13C(-6.09‰^-0.48‰)与正常海相碳酸盐相比明显负偏;浮游有孔虫(G.rube)壳体碳酸盐δ13C(-0.834‰~0.004‰)明显低于正常值。结合海域的地质特点,认为这很可能是沉积物中较高甲烷通量背景条件下自生碳酸盐的形成所导致的。有机碳、氮数据与全岩碳酸盐δ13C的相关性分析指示了有机质也可能是全岩碳酸盐δ13C偏低的根源之一。因此,NH-1孔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是较高甲烷通量背景下甲烷缺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及有机质缺氧氧化-硫酸盐还原等地球化学过程的综合反映。全岩碳酸盐δ13C含量可用于指示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及较高甲烷通量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碳酸盐 浮游有孔虫 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风化壳结构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燕 蒋有录 +1 位作者 陈涛 赵乐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1,27,共6页
通过岩心观察、矿物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前第三系埋藏风化壳结构的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义和庄凸起前第三系埋藏风化壳具有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的二层结构;由半风化岩石到风化黏土层,抗风化能... 通过岩心观察、矿物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前第三系埋藏风化壳结构的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义和庄凸起前第三系埋藏风化壳具有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的二层结构;由半风化岩石到风化黏土层,抗风化能力弱的长石等原生矿物逐渐减少,次生黏土矿物逐渐富集,半风化岩石上部与风化黏土层为Fe,Al元素的富集带,Ca,Na元素大量流失,K,Mg元素由于交代作用变化较复杂;义和庄凸起埋藏风化壳结构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半风化岩层中部的孔缝连通体,它既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也可成为有效储层;风化黏土层与上覆岩层一起形成了复合型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风化壳 黏土矿物 不整合 封盖层 运移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户部寨气田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宗亮 蒋有录 鲁雪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主要通过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等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东濮凹陷户部寨气田天然气来源、运聚相态,并结合烃源岩的埋藏演化史和断层活动期,综合判断了天然气充注成藏的时间,分析了成藏过程。研究表明,户部寨气田沙三下亚... 主要通过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等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东濮凹陷户部寨气田天然气来源、运聚相态,并结合烃源岩的埋藏演化史和断层活动期,综合判断了天然气充注成藏的时间,分析了成藏过程。研究表明,户部寨气田沙三下亚段—沙四段天然气主要为沙一期石炭—二叠系生成的煤成气,运移以游离相为主,混有很少量东营中期濮卫洼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生成的油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部寨气田 地球化学 气源 相态 成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秀鹏 查明 吴孔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5,共3页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主要含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平均为0.8801,多为湿气,V(iC4)/V(nC4)平均为0.88,V(iC5)/V(nC5)平均为0.99,热演化程度较高。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较高,其次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最少,不含硫化氢。随着深度增...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主要含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平均为0.8801,多为湿气,V(iC4)/V(nC4)平均为0.88,V(iC5)/V(nC5)平均为0.99,热演化程度较高。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较高,其次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最少,不含硫化氢。随着深度增加,天然气相对密度、干燥系数、甲烷含量、重烃气含量和非烃气体含量可按规律分为7个变化带。天然气具有δ13C1<δ13C2<δ13C3<δ13C4的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烷烃气是原生型有机成因气。天然气源岩Ro为0.21%~1.66%,烃源岩主要在低成熟和成熟阶段生气,根据δ13C1与δ13C2-δ13C1关系以及有机成因气δ13C1与V(C1)/V(C2+3)关系,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主要为石油伴生气,乌32井区可能存在凝析油伴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天然气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卫城—文明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常振恒 陈中红 +2 位作者 张玉体 彭君 金振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对卫城—文明寨地区烃源岩样、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存在3类特征的原油:在沙一段及其下部沙二段、沙三段均分布有低熟油,甾烷系列中C27含量占优势,以水生生物输入为主,兼有陆源高等... 对卫城—文明寨地区烃源岩样、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存在3类特征的原油:在沙一段及其下部沙二段、沙三段均分布有低熟油,甾烷系列中C27含量占优势,以水生生物输入为主,兼有陆源高等植物混合输入的特征,形成于沙三段—沙四段半咸水湖沉积环境;沙一段少数低熟油样品显示出其源岩母质为高等植物输入的特征,C29甾烷含量高,同时γ-蜡烷含量较低,其源岩母质形成于水体比较浅的淡水—微咸水的沉积环境;存在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其γ-蜡烷含量高,甾烷C27占优势,其源岩母质来源于水生生物输入的盐湖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卫城 文明寨 低熟油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圣柱 金强 +1 位作者 钱克兵 王文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4-707,共4页
通过对研究区原油、含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抽提物中饱和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第1类原油低密度、低含硫量、高含蜡量、饱和烃碳数分布呈“单峰型”、植烷优势[m(Pr)/m(Ph)为0.51 ̄0.72)... 通过对研究区原油、含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抽提物中饱和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第1类原油低密度、低含硫量、高含蜡量、饱和烃碳数分布呈“单峰型”、植烷优势[m(Pr)/m(Ph)为0.51 ̄0.72)]、规则甾烷相对含量C29>C27>C28呈反“L”型,反映了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的特征,成熟度高,来源于孔二段烃源岩;第2类原油高密度、高含硫量、低含蜡量、“单峰型”、异常高植烷含量[m(Pr)/m(Ph)<1.0]、规则甾烷C27>C29>C28呈不对称“V”型、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了咸水低等水生生物来源,成熟度较低,为沙四段烃源岩生成原油;第3类原油饱和烃呈“双峰型,”规则甾烷C29>C27>C28也呈反“L”型,反映了低等水生生物与高等陆源植物混合来源的特征,来源于孔二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第4类原油遭受生物降解,正构烷烃缺失,为孔店组和沙四段形成的混源油或沙四段原油。该区4类原油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原油分析 生物标志物 成因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