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滑脱构造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理 钟大赉 +2 位作者 杨长春 时秀朋 宫红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1-530,共10页
通过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和油田开发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地层、构造变形和岩石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缘和东北部存在滑脱构造,滑脱构造主要沿古生界/太古宇不整合面、石炭系/奥陶系假整合面发育,在古生界内部... 通过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和油田开发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地层、构造变形和岩石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缘和东北部存在滑脱构造,滑脱构造主要沿古生界/太古宇不整合面、石炭系/奥陶系假整合面发育,在古生界内部和新生界也有显示.滑脱构造面是一个断层破碎带,发育碎裂岩和褶皱.构造破碎带附近古生界(石炭系)底部和太古宇(奥陶系)顶部出现破碎带,表现为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带.视滑动构造强度的不同古生界底部地层可能出现缺失或重复,后者在地震剖面中表现为反射时间明显增大,相应发育滑脱褶皱、堆垛背斜.由于与油气形成的时间相匹配,滑脱构造为潜山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是潜山性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构造 油气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初次和二次生烃动力学及其对沾化凹陷孤北天然气成因的解释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强 王秀红 +3 位作者 胡晓庆 王力 王娟 宋国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4,共6页
沾化凹陷孤北地区石炭—二叠系(C—P)潜山产出煤成气,油气勘探需要搞清楚产出的煤成气是煤岩初次埋藏、还是抬升剥蚀后再次埋藏生成的。在查明该区煤岩地质演化的基础上,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煤岩初次和二次生烃过程中气态烃与主... 沾化凹陷孤北地区石炭—二叠系(C—P)潜山产出煤成气,油气勘探需要搞清楚产出的煤成气是煤岩初次埋藏、还是抬升剥蚀后再次埋藏生成的。在查明该区煤岩地质演化的基础上,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煤岩初次和二次生烃过程中气态烃与主要单体烃生成动力学特征,发现煤岩二次生烃的活化能比一次生烃高40~50 kJ/mol,认为孤北地区C—P煤系源岩达到4200m深度条件(Ro约0.9%)才发生二次生烃作用。与煤岩初次生气相比,二次生气具有iC4/nC4<1、n(C6+C7)/i(C6+C7)>0.8、甲苯/苯<1.2等特征,据此认为孤北煤成气是煤岩二次生烃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 煤成气 初次生烃 二次生烃 生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埕北断坡不整合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孔友 查明 +1 位作者 肖敦清 袁淑琴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黄骅坳陷埕北断坡处于歧口凹陷向埕宁隆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发育多期不整合,这些不整合对该区的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地震资料分析结果,将不整合划分为5种类型: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其中... 黄骅坳陷埕北断坡处于歧口凹陷向埕宁隆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发育多期不整合,这些不整合对该区的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地震资料分析结果,将不整合划分为5种类型: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其中平行不整合分布在凹陷区,褶皱不整合分布在基底,断褶不整合分布在大断裂下降盘,削截不整合分布在大断裂上升盘,而超覆不整合多分布在隆起斜坡区。利用测井资料分析结果,在纵向上将不整合划分为3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黏土层及半风化岩石。由于每层结构的岩性与厚度不同,可形成4种岩性配置模式。不整合构成了埕北断坡油气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在不整合面之上可形成超覆不整合油气藏,在不整合面之下依靠风化黏土层遮挡可形成削截不整合与褶皱不整合油气藏。勘探结果证实,研究区众多油气显示或油气藏均位于不整合面上、下50,m范围内。开展不整合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将有助于拓宽黄骅坳陷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空间,对中国东部油气资源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埕北断坡 不整合类型 岩性配置模式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储层渗透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41
4
作者 薄冬梅 赵永军 姜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煤储层渗透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选区的重要参数,掌握其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对于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发展渗透性描述理论及寻找有利勘探区带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中外煤储层渗透性研究的进展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从裂隙系统、有机显微组... 煤储层渗透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选区的重要参数,掌握其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对于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发展渗透性描述理论及寻找有利勘探区带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中外煤储层渗透性研究的进展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从裂隙系统、有机显微组分和煤岩类型、煤的变质程度、有效应力和埋藏深度、构造应力场等方面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煤储层渗透率的研究中应结合中国煤盆地的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各因素,统一测定仪器、统一操作规范和标准,从而获取有效参数,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才能更准确地预测煤储层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渗透率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二次规划贝叶斯叠前反演 被引量:68
5
作者 杨培杰 印兴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76-1882,共7页
叠前反演的目的是基于弹性波理论从地震数据中获得地层参数的可靠估计,进而用于描述地层的流体和岩性特征.然而叠前反演问题都是高维的和非适定的,并且容易受各种噪声和采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解必需对反... 叠前反演的目的是基于弹性波理论从地震数据中获得地层参数的可靠估计,进而用于描述地层的流体和岩性特征.然而叠前反演问题都是高维的和非适定的,并且容易受各种噪声和采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解必需对反演过程加以合理的约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二次规划的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首先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假设似然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并使待反演的参数服从于改进的Cauchy分布,从而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其次用协方差矩阵来描述参数间的相关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稳定性;最后将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二次规划的求解问题,并在多种约束下得到问题的解.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皆已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运算速度快捷,既使在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较好的反演结果,为储层的进一步识别提供更多的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反演 非线性二次规划 贝叶斯理论 协方差矩阵 改进的Cauchy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北坡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模式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鹿洪友 袁静 +2 位作者 陈小宏 杨鹏飞 郭玉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1-520,共10页
主要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参数计算、录井及测井分析等手段,充分吸收国内外河流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总结出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北坡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模式。研究认为: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从沉积物特征和平面形态... 主要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参数计算、录井及测井分析等手段,充分吸收国内外河流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总结出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北坡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模式。研究认为: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从沉积物特征和平面形态角度可以将研究区馆上段河流理解为介于辫状河与曲流河之间的过渡河型。其平均河道弯曲度大于1.7,垂向层序表现为泥多砂少,具有曲流河的特征;但沉积层序顶部常直接覆盖河漫/洪泛平原沉积,特别是河道内砂坝发育造成河道分汊河,砂坝沉积物粒度特征反映的受洪水控制的震荡性特点而与曲流河有重要差别。作者借用在水利学界和地貌学界广为使用的分汊河概念,建立了馆上段沉积相模式,包括河床、堤岸、河漫/洪泛平原和废弃河道等4个亚相,其沉积物组成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其中,河道砂坝是其主要砂体,顶部常被洪泛平原直接覆盖;决口扇是仅次于河道砂坝的次要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垦东凸起北坡 新近系 馆陶组上段 相模式 分汊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地质体三维建模研究--以遗迹化石Chondrites和岩心三维建模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牛永斌 钟建华 胡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7-214,共8页
小尺度地质体的三维建模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表面特征建模和实体结构建模相结合,从技术特点与实践应用两方面着手,介绍了小尺度地质体三维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小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动态切割算法的思路与实... 小尺度地质体的三维建模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表面特征建模和实体结构建模相结合,从技术特点与实践应用两方面着手,介绍了小尺度地质体三维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小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动态切割算法的思路与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以遗迹化石Chondrites和岩心的三维建模为实例,利用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提供的造型shape节点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了它们的三维模型;依靠VRML提供的Script节点、传感器节点以及事件路由器,结合Javascript编程实现了小尺度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动态切割和模型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集成。最后,利用Visual Basic+Cortona组件开发了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浏览平台,实现了小尺度地质体模型的浏览和查询,为小尺度地质体三维建模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VRML遗迹化石 CHONDRITES 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白垩系赤山组沉积与储层特征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清华 庞飞 渠冬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00,共6页
通过石油钻井及野外地质露头等资料,利用薄片资料、扫描电镜资料、岩屑录井资料、孔渗资料及压汞实验分析,对苏北盆地白垩系赤山组沙丘沉积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沙丘作为沙漠沉积中... 通过石油钻井及野外地质露头等资料,利用薄片资料、扫描电镜资料、岩屑录井资料、孔渗资料及压汞实验分析,对苏北盆地白垩系赤山组沙丘沉积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沙丘作为沙漠沉积中最重要的亚相类型,以风成沉积为显著特征,具有沉积厚度大、成熟度高、电性特征明显等特点。溶蚀作用是孔隙的主要形成作用,原生孔隙很少,次生孔隙极其发育,是油气的良好储集层。沙丘沉积的研究对于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白垩纪 赤山组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石英的激光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月 颜世永 陈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0-2122,共3页
在高压实验中,石英的相变被广泛作为实验仪器压力校正的标准,而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石英通常还被用作压力指示剂,用来指示金刚石压腔中的压力。Christian等曾经论述了石英的拉曼特征峰的漂移小于20cm-1时,其漂移量与压力的关系式。为了... 在高压实验中,石英的相变被广泛作为实验仪器压力校正的标准,而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石英通常还被用作压力指示剂,用来指示金刚石压腔中的压力。Christian等曾经论述了石英的拉曼特征峰的漂移小于20cm-1时,其漂移量与压力的关系式。为了扩大关系式的适用范围,笔者利用金刚石压腔,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压力指示剂—红宝石作为压力指示剂,通过实验讨论了该关系式,拟合出了与该关系式不同的一种新的关系式:P(MPa)=-1.094 83E7+67 495.237 31×ΔV-138.706 91(ΔV)2+0.095 04(ΔV)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石英 金刚石压腔 激光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技术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曹庄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红军 李中元 +1 位作者 夏连军 沈荣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431-1435,1436,共6页
地震反演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地震资料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岩性、物性信息,是目前寻找隐蔽油气藏的有效手段之一。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通过模型空间范围内广泛搜索寻求全局最优解,可以明显提高反演剖面的分... 地震反演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地震资料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岩性、物性信息,是目前寻找隐蔽油气藏的有效手段之一。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通过模型空间范围内广泛搜索寻求全局最优解,可以明显提高反演剖面的分辨率。利用ISIS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技术,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曹庄地区戴南组岩性储层进行精细预测,较好的描述了戴南组3个主要岩性储层发育段砂体平面展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技术 ISIS 高邮凹陷 戴南组 砂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强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远大 毕新帅 +3 位作者 闫向宏 张美玲 刘文丽 王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5期3404-3406,共3页
利用ANSYS对周期性非轴对称凹槽结构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上最大等效应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建立了凹槽参数与最大等效应力之间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凹槽深度、过渡弧半径以及凹槽圆心角大小对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上最大等效应力影响较大... 利用ANSYS对周期性非轴对称凹槽结构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上最大等效应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建立了凹槽参数与最大等效应力之间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凹槽深度、过渡弧半径以及凹槽圆心角大小对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上最大等效应力影响较大。相关研究结果对设计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声波测井 隔声体 最大等效应力 凹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群的交通信号离线配时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海起 王劲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5,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交通信号离线配时优化方法,采用实数编码表示区域内各信号交叉口的各相位绿灯时间,不同的配时方案对应于不同的粒子,粒子的适应度利用微观交通模拟获取的总延迟时间进行评价,最后得到的具有最小延迟时间的粒子即...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交通信号离线配时优化方法,采用实数编码表示区域内各信号交叉口的各相位绿灯时间,不同的配时方案对应于不同的粒子,粒子的适应度利用微观交通模拟获取的总延迟时间进行评价,最后得到的具有最小延迟时间的粒子即为最优配时方案。与已有的离线配时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编码形式简单、参数较少、计算速度较快的信号配时智能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离线配时 粒子群优化 微观交通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大地电磁激电效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凯军 石双虎 周家惠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85,共5页
在积分方程法的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模拟中引入Cole-Cole模型研究激电效应特征,对均匀半空间中存在极化体时的三维大地电磁测深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极化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电效应使观测视电阻率值变低;地下高阻极化体比低... 在积分方程法的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模拟中引入Cole-Cole模型研究激电效应特征,对均匀半空间中存在极化体时的三维大地电磁测深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极化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电效应使观测视电阻率值变低;地下高阻极化体比低阻极化体的激电效应强,特别是极化率大的高阻极化体对大地电磁响应影响大,使观测结果出现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大地电磁 积分方程 COLE-COLE模型 激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
14
作者 钟福平 钟建华 +1 位作者 艾合买提江·阿不都热和曼 由伟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在新疆阿克苏柯坪—巴楚314国道路碑标记1 145.5 km处二号硫磺沟发现了一种现代的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构造形态主要呈圆台状,其上部是块状灰岩或胶结程度较高的泥砾,下部由地层风化剥蚀物组成,它们像是从地面长出来的竹笋,所以就把... 在新疆阿克苏柯坪—巴楚314国道路碑标记1 145.5 km处二号硫磺沟发现了一种现代的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构造形态主要呈圆台状,其上部是块状灰岩或胶结程度较高的泥砾,下部由地层风化剥蚀物组成,它们像是从地面长出来的竹笋,所以就把这种特殊的地质现象称为泥笋。到目前为止,在该地区还没有人报道过这种现象。它是一种有成因和演变意义的地质现象。通过对其形成条件及过程的研究得出这种特殊地质现象的发育环境是水文过程和气候演变的记录。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对研究当地现代气候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 地质现象 泥笋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