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添加剂对水合物生成和储气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庆东 李玉星 王武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为了研究促进剂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水合物反应系统,通过恒温定容实验,研究了四氢呋喃(TH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并在实时测量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系统的温度、压力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水合物的... 为了研究促进剂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水合物反应系统,通过恒温定容实验,研究了四氢呋喃(TH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并在实时测量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系统的温度、压力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储气量及表观水合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DS能促进气体在液相的溶解,提高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和储气密度;单独添加THF对水合物生成过程促进效果并不明显;SDS和THF复合添加剂共同作用对水合物促进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生成 添加剂 二氧化碳 储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水陶瓷膜处理工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安家荣 宗媛 +3 位作者 吴梁红 吕亳龙 张娜 贾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3,共5页
陶瓷膜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油田含油污水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跨膜压差、处理温度以及油滴和悬浮颗粒的浓度都直接关系到膜处理时对离散相粒子直径的选择性和处理效果.运用Fluent计算软件在微观上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条件(包括跨膜压差、... 陶瓷膜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油田含油污水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跨膜压差、处理温度以及油滴和悬浮颗粒的浓度都直接关系到膜处理时对离散相粒子直径的选择性和处理效果.运用Fluent计算软件在微观上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条件(包括跨膜压差、温度以及含油污水的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跨膜压差下,提高污水处理温度,减小含油污水浓度(进行污水预处理)可以减小膜污染的程度,从而明显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陶瓷膜 粒子直径 过滤效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的煤层气产能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保辉 闫相祯 杨秀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229-232,共4页
考虑煤岩面割理和端割理两个方向不同渗流性质,建立了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煤岩弹性模量折减系数解决了煤岩割理刚度较难测定的问题。基于该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单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割理渗透率正交... 考虑煤岩面割理和端割理两个方向不同渗流性质,建立了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煤岩弹性模量折减系数解决了煤岩割理刚度较难测定的问题。基于该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单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割理渗透率正交各向异性系数、煤层厚度、煤层孔隙度和含气量等参数对煤层单井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煤层气单井产能随着渗透率正交各向异性系数、煤层厚度和含气量增加而增大,随着煤层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岩割理 正交各向异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橡胶支座参数对大型LNG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管友海 TARASENKO A.A. +2 位作者 黄思凝 CHEPUR P.V. 张如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9-227,共9页
利用ADINA软件建立董家口16万立方米LNG储罐的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置不同水平刚度、不同隔震频率和阻尼比的夹层橡胶垫作为储罐的隔震装置。对比了隔震前后储罐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的变化,同时分析了采用不同隔震参数支座的储罐在... 利用ADINA软件建立董家口16万立方米LNG储罐的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置不同水平刚度、不同隔震频率和阻尼比的夹层橡胶垫作为储罐的隔震装置。对比了隔震前后储罐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的变化,同时分析了采用不同隔震参数支座的储罐在液固耦合作用下,储罐内部液面晃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夹层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对储罐隔震效果的作用不明显,但夹层橡胶支座的隔震频率和阻尼比对储罐隔震效果的影响显著。隔震频率和阻尼比越大,对内外罐位移和加速度的控制效果越明显。因为基底剪力、基底倾覆弯矩和动液压力会增大,而且隔震装置会放大储罐的晃动波高,所以在选取隔震支座时,要综合考虑储罐高径比、隔震支座的隔震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选取最优组合,从而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隔震频率 阻尼比 地震响应 液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压挤扩机理应用于地基处理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宝 薛世峰 +4 位作者 俞然刚 张艳美 孙翔 刘晓辉 赵致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1,共4页
分析了现有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首次提出并经室内试验验证了涡压挤扩机理。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涡压挤扩环境箱和钢套管实施粘性土和砂性土的涡压挤扩试验,设置于钢套管内的涡压叶片可顺利地将其内部的流态混凝土挤扩到周围的土体... 分析了现有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首次提出并经室内试验验证了涡压挤扩机理。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涡压挤扩环境箱和钢套管实施粘性土和砂性土的涡压挤扩试验,设置于钢套管内的涡压叶片可顺利地将其内部的流态混凝土挤扩到周围的土体中。定义了扩径比,测得不同扭矩条件下砂性土和粘性土的扩径比,并得到其极限扭矩。对涡压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出现的流动形态进行分析,建立混凝土流动分析模型,得到流态混凝土在涡压腔内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涡压挤扩方法处理地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涡压挤扩方法将为地基处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压挤扩机理 地基处理 扩径比 混凝土流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在焦炭表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章勤 张秀霞 +4 位作者 周俊虎 周志军 张彦威 刘建忠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1-1655,共5页
为明确NO在焦炭表面异相还原的反应机理,选用合理简化的纯碳和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NO在不同焦炭模型上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焦炭模型及NO吸附产物,得到NO在不同模型上的吸附反应热。计算结果表明... 为明确NO在焦炭表面异相还原的反应机理,选用合理简化的纯碳和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NO在不同焦炭模型上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焦炭模型及NO吸附产物,得到NO在不同模型上的吸附反应热。计算结果表明,NO在纯碳表面的吸附为放热过程;NO以N原子与焦炭氮结合的方式吸附在含氮焦炭表面为放热反应,以O原子与焦炭氮结合的方式吸附在锯齿型和扶手型含氮焦炭"空穴位"上为放热反应,吸附在扶手型含氮焦炭"外肩位"上为弱吸热反应。NO最倾向于吸附在锯齿型结构纯碳表面;当吸附在含氮焦炭上时,倾向于N—N结合方式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NO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