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油成品油一次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陆争光 高鹏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5期14-20,共7页
目前,中国石油成品油一次物流"西油东送、北油南运、周边调配"的调运格局明显,一次调运规模总体较大;"大规模、专业化管理,逐步对标国际运输结构水平"的物流系统初见成色;积极与同行企业进行资源串换合作,实现降本... 目前,中国石油成品油一次物流"西油东送、北油南运、周边调配"的调运格局明显,一次调运规模总体较大;"大规模、专业化管理,逐步对标国际运输结构水平"的物流系统初见成色;积极与同行企业进行资源串换合作,实现降本增效;油品质量升级而种类依旧较多,促成了"分储分输、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模式;一次物流运费总额持续攀升,吨油运费维持高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成品油运输结构尚不合理,抗波动、抗风险的稳定运输能力不足;成品油管道网络化程度不高、运行负荷率偏低;长输管道枢纽地区库容较小,难以满足现有运行要求;直炼资源在部分地区调运配置难度较大;产销地域差异大,存在大量远距离、跨区运输;职能型组织结构下的物流信息化尚不完善,供应链条块划分严重,整体协同效率较低。针对于此,建议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成品油管道利用率;加强管网枢纽站建设,提高管网灵活性和适应性;积极迎接"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持续推进物流优化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成品油物流业务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适应国家管道公平开放政策,广纳代输资源;加强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成品油业务人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一次物流 调运规模 资源串换 吨油运费 运输结构 管道 库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影响的管道输送场站系统用能评价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国豪 侯磊 +3 位作者 王志国 薛孟 项新耀 杜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用能评价分析方法对系统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际用能分析除了需要考虑能量分析外,还需要考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影响;基于能量利用和环境效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构建新的用能评价分析模型,提出温室气... 用能评价分析方法对系统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际用能分析除了需要考虑能量分析外,还需要考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影响;基于能量利用和环境效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构建新的用能评价分析模型,提出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的虚拟能计算方法;利用所建模型对原油输送场站典型工艺系统进行用能分析,考虑输入及输出过程虚拟能对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环境效应的用能分析,系统及设备(单元)虚拟效率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能 用能分析方法 环境效应 模型构建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
3
作者 陈严飞 尹意 +4 位作者 倪恒 刘瑞昊 江楠 钟榕锋 向涛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输氢管道工程建设必须考虑氢环境引起的管道氢脆损伤与管道腐蚀缺陷的共同影响,腐蚀是管道最常见的缺陷形式,而氢脆现象会造成管线钢材料性能劣化,因此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存在较大的爆破失效风险,而现有的腐蚀管道评价标准均未考虑氢损... 输氢管道工程建设必须考虑氢环境引起的管道氢脆损伤与管道腐蚀缺陷的共同影响,腐蚀是管道最常见的缺陷形式,而氢脆现象会造成管线钢材料性能劣化,因此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存在较大的爆破失效风险,而现有的腐蚀管道评价标准均未考虑氢损伤影响。通过建立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的爆破失效过程,分析得到了腐蚀长度和深度与径厚比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较大,腐蚀宽度影响较小。基于敏感性分析、标准对比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失效压力的计算方法。相关结论为含腐蚀缺陷输氢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氢管道 氢损伤 腐蚀缺陷 失效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油气输送软管内部流体渗透规律研究进展
4
作者 姚佳锐 侯磊 +2 位作者 喻西崇 李焱 孙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19-26,共8页
海洋柔性管道作为我国实现海上油气自主开发急需的关键技术装备,由于其结构及材料特点,无法避免内部流体的渗透,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渗透带来的后果尚不明确,研究方法尚不成熟。从输送软管内部气体的渗透行为出发,阐明渗透可能... 海洋柔性管道作为我国实现海上油气自主开发急需的关键技术装备,由于其结构及材料特点,无法避免内部流体的渗透,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渗透带来的后果尚不明确,研究方法尚不成熟。从输送软管内部气体的渗透行为出发,阐明渗透可能引起的危害;对目前国内外软管渗透的数学模型、实验方法、现场测试手段三种研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比评价输送软管流体渗透量的预测模型,阐述未来模型构建应当囊括的因素;材料实验应侧重不同工况下的材料渗透性质,样管及原型实验应侧重模拟屏蔽效应等影响渗透的因素;系统梳理现有的现场测试手段,认为测试应重点向环空剩余体积连续监测、环空流体组分检测和外包覆层破损检测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 输送软管 气体渗透 环空检测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凹陷厚壁深海管道压溃失效模式和压溃压力预测方法
5
作者 侯富恒 陈严飞 +4 位作者 贾鲁生 张琦 吴祖明 刘宇 王春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明确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压溃失效规律,准确预测其压溃压力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球形压头和楔形压头引发的凹陷形状的影响,对凹陷管道压溃失效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将凹陷最深处的椭圆度作为描述凹陷缺陷严重程... 明确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压溃失效规律,准确预测其压溃压力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球形压头和楔形压头引发的凹陷形状的影响,对凹陷管道压溃失效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将凹陷最深处的椭圆度作为描述凹陷缺陷严重程度的控制参数,得到径厚比和椭圆度等参数对压溃失效模式和压溃压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凹陷厚壁深海管道压溃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道 凹陷 椭圆度 压溃失效 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然气管道管存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慧杰 孙旭 +2 位作者 迪娜尔·波拉提 刘巍俊 郭珍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天然气管道在日常运行中存在管道输差问题,而管存量的计算误差是影响输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准确计算天然气管道管存量,以西气东输乌石化支线天然气管道为例,应用管存计算基本公式及天然气管道流动水力、热力方程对稳态管存量进行微元... 天然气管道在日常运行中存在管道输差问题,而管存量的计算误差是影响输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准确计算天然气管道管存量,以西气东输乌石化支线天然气管道为例,应用管存计算基本公式及天然气管道流动水力、热力方程对稳态管存量进行微元段优化计算,提出一种分段稳态管存计算方法,通过SPS和TGNET两款仿真软件进行解法验证,并考察上游压力、温度变化对输气管道管存、稳态恢复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范围小,不会对管存产生显著影响,而压力对管存影响较大,压力变化幅度为23.2%,对应的管存变化幅度为28.72%;恢复时间随首站温度和压力的瞬态变化幅度增大而增加,不利于现场进行稳态管存值计算采样,最大恢复时间为112.3 h。设定恢复时间为2 h和3 h后进行管存计算,首站压力变化下与稳态管存计算结果误差最大为6.8%,首站温度变化下的误差最大为1.5%。该研究结果可为管存计算方法研究和现场管存采样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管存 分段稳态计算 SPS TG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涡模拟的输气管道流致振动分析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蔺港归 孙旭 +5 位作者 刘紫铖 唐煌 肖军 舒悦 蒋万飞 温凯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随着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压力和输量的不断增加,输气管道流致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剧烈的振动会导致压气站管道结构疲劳破裂,发生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给站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瞬态流场内的气流脉动量,提出站场管... 随着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压力和输量的不断增加,输气管道流致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剧烈的振动会导致压气站管道结构疲劳破裂,发生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给站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瞬态流场内的气流脉动量,提出站场管系抑振措施,研究出一种基于大涡模拟的输气管道流致振动分析方法。首先,将高精度大涡模拟方法引入高压气体管流计算,并利用经典拉瓦尔喷管流动模型验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考查滤波模型的影响;然后,通过基于有限元法的CAESARⅡ软件建立管道结构模型并开展模态分析;最后,对管道开展流-固耦合共振风险评价。为验证该方法对于实际管道流致振动问题的适应性,针对我国某输气站场压缩机进口管道振动问题开展了数值分析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振动分析结果与现场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输气管道 流致振动 气流脉动 压缩机进口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管网公司旗下成品油管道运营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宫敬 于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87-91,共5页
2019年12月9日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大型油气管网从石油、石化等企业中分离,开启独立运行的新阶段。成品油管道是油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油、天然气管网一同划入管网公司也将面临运营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成品油... 2019年12月9日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大型油气管网从石油、石化等企业中分离,开启独立运行的新阶段。成品油管道是油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油、天然气管网一同划入管网公司也将面临运营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成品油管道运营模式入手,分析不同模式成品油管道的差异,说明了我国成品油管道转型与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成品油管道的变革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管道 运营模式 混油处理 分储分输 智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的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劲军 宇波 +1 位作者 于鹏飞 韩东旭 《石油科学通报》 2016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停输后再启动失败(业内俗称凝管)是含蜡原油管道运行的主要风险。本研究将基于可靠性的极限状态方法引入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建立了基于管道停输及再启动过程非稳态传热与非稳态流动的再启动失效数学模型,发展了高效、稳... 停输后再启动失败(业内俗称凝管)是含蜡原油管道运行的主要风险。本研究将基于可靠性的极限状态方法引入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建立了基于管道停输及再启动过程非稳态传热与非稳态流动的再启动失效数学模型,发展了高效、稳健的随机数值模拟算法,提出了停输再启动目标安全水平的建议,实现了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的定量评价。该方法的用途包括确定停输不同时间后管道再启动失败的概率,根据目标安全水平确定管道的允许停输时间,以及一定允许停输时间条件下的最低安全进站温度。与根据经验确定输油温度和允许停输时间的传统做法相比,本研究为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管道 停输再启动 可靠性 概率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昊 张浩楠 +4 位作者 吴圣思 吴江桥 张振永 刘啸奔 张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线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本质安全,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种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CSA Z662、PRCI-CRES、EXXON MOBIL),并对其参数选取范围性进行了汇总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值和96组全尺寸管道... 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线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本质安全,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种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CSA Z662、PRCI-CRES、EXXON MOBIL),并对其参数选取范围性进行了汇总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值和96组全尺寸管道及宽板拉伸试验数据的差异,对各拉伸应变容量模型在不同钢级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并使用90%置信上限倒数法计算了模型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由于CSA Z662模型断裂韧性取值上限过小,导致其对于中、高钢级管线的预测值过于保守;EXXON MOBIL和PRCI-CRES模型更为完善,二者预测结果相似,并与试验结果较为相符。针对EXXON MOBIL和PRCI-CRES模型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可以明显改善模型预测结果,可将非保守预测值最大误差控制在约30%范围内,从而有效满足较为保守的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管线基于应变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焊缝 拉伸应变容量模型 本质安全 全尺寸试验 宽板试验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严飞 刘瑞昊 +3 位作者 侯富恒 尹意 王鑫 李睿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2期36-46,116,共12页
管道输氢被认为是当前效率最高、经济性最好的大规模输氢方式。围绕输氢管道管材的相容性、氢气的泄漏与监测、完整性管理方法与相关规范缺失等关键问题,对目前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典型管道钢材在高压临氢环境下产生氢... 管道输氢被认为是当前效率最高、经济性最好的大规模输氢方式。围绕输氢管道管材的相容性、氢气的泄漏与监测、完整性管理方法与相关规范缺失等关键问题,对目前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典型管道钢材在高压临氢环境下产生氢致失效的机理尚未明悉,需探明临氢环境下不同等级钢材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并分析钢材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输氢管道更易发生泄漏,应重点明确输氢管道及相关设备产生泄漏的具体原因,完善氢气泄漏监测技术;目前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缺失,需重点考虑氢气对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中风险评价和完整性评价的影响,完善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结合现有输氢管道规范的相关内容,为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支撑,推进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与规范的制定。相关结论可以为输氢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氢管道 氢致失效 泄漏与监测 完整性管理 标准与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载荷下含双缺陷高强钢厚壁管道压溃压力计算方法
12
作者 樊建春 蒋智明 +3 位作者 陈严飞 王瑞 刘丹丹 盛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海底油气管道在生产和铺设时,由于受直缝焊管(UOE)制管工艺和张紧器的影响,会造成管道椭圆度缺陷,同时复杂的深海服役条件易造成海底管道局部发生金属腐蚀缺陷。针对含有双缺陷的高强钢厚壁管道在外压和轴向力同时作用下的复杂载荷屈曲... 海底油气管道在生产和铺设时,由于受直缝焊管(UOE)制管工艺和张紧器的影响,会造成管道椭圆度缺陷,同时复杂的深海服役条件易造成海底管道局部发生金属腐蚀缺陷。针对含有双缺陷的高强钢厚壁管道在外压和轴向力同时作用下的复杂载荷屈曲压溃问题,考虑管道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管道材料、几何参数和缺陷几何参数的2400多组有限元计算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到含双缺陷高强钢厚壁管道在轴向力载荷作用下的压溃压力变化规律,并提出轴向载荷作用下含双缺陷高强钢厚壁管道的压溃压力计算方法。本方法可为实际工程中高强钢厚壁管道屈曲载荷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海洋油气输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力 外压 压溃 缺陷 椭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可行性探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时浩 吕杨 谭更彬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4期23-31,共9页
氢能是一种零碳排、应用形式多样的清洁能源,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设施,解决弃电消纳难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 氢能是一种零碳排、应用形式多样的清洁能源,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设施,解决弃电消纳难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掺氢输送的可行性和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掺氢后,混输气的华白数和燃烧势均降低,当掺氢比低于20%左右时,可以满足民用终端的燃气要求;氢脆发生的几率随着管材等级的提升而增大,中低压天然气管网更适于开展掺氢输送;离心式压缩机的做功部件与氢气直接接触,更易产生氢腐蚀,与管网的联合工作区间变窄,容易出现喘振现象,可以通过提高管网运行压力确保工况稳定。现阶段国内外在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领域的规范尚属空白,相关项目多参照纯氢管道或天然气管道设计规范进行。利用已有天然气管网进行掺氢输送的前景广阔,建议深入开展氢能技术的应用示范,加快出台相关专业标准与规范,促进氢能产业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氢 掺氢比 管道输送 互换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蜡海底油气混输管道蜡沉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路宏 颜筱函 +3 位作者 周良胜 王传硕 陈晶华 王军 《石油工程建设》 2021年第2期5-10,共6页
以渤中34-1油田高含蜡原油的油气混输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型环道蜡沉积实验和采用多相流动态软件OLGA、TUMAX软件进行了海底油气混输管道蜡沉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相管道而言,混输管道内气相流体流动对沉积的蜡晶具有较强的剪切... 以渤中34-1油田高含蜡原油的油气混输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型环道蜡沉积实验和采用多相流动态软件OLGA、TUMAX软件进行了海底油气混输管道蜡沉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相管道而言,混输管道内气相流体流动对沉积的蜡晶具有较强的剪切剥离和携带作用;随着流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蜡分子运动过程中剪切剥离效果占主导,蜡沉积速率减弱;随着管道入口流体温度升高,蜡晶溶解度升高,抑制管内流体中蜡晶的析出,而流体与管壁间的温差增大,使温度梯度增大,又促进管内流体中蜡晶的析出并在管内壁沉积。最后指出,现有的蜡沉积预测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混输管道 高含蜡原油 结蜡厚度 环道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电加热管道仿真和集输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焯超 耿宇 +5 位作者 阎凤元 齐世琨 陈君卓 徐宁 梁永图 谢正芳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9期14-23,共10页
随着外围油田深入开发,零散区块不断开采,穿心电加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电线插入后管道内流体流动和传热的规律尚不明确,因此现场主要依靠保持电加热系统高功率运行来保证原油的安全输送,能耗浪费严重。针对穿心电加热管道的环空... 随着外围油田深入开发,零散区块不断开采,穿心电加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电线插入后管道内流体流动和传热的规律尚不明确,因此现场主要依靠保持电加热系统高功率运行来保证原油的安全输送,能耗浪费严重。针对穿心电加热管道的环空结构,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电线插入管道后带来的摩擦和加热效应,建立了穿心电加热管道稳态温度和压力计算模型。结合智能算法校核摩阻和总传热系数,实现了不同功率下穿心电加热管道沿线水热力参数的准确计算;同时分析了含水率、输量、起点温度、功率和加热方式对电加热管道温度、压力、维温功率和维温能耗的影响情况。利用大庆油田电加热管道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压力平均误差为7%,温度平均误差为4.16%,能够对生产起到指导作用,基本满足生产需要;此外,增大输量有助于节能降耗,全线维温是最节能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电加热管道 水热力仿真 集输规律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初步构建
16
作者 刘国豪 潘腾 +5 位作者 张忠涛 张国超 翟星月 魏甲强 陈仲凯 王乾坤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12期18-22,共5页
输油管道加热炉未实现能耗数据的在线监测,现行人工监测模式无法高效、实时了解加热炉运行状态及炉效信息。为实现加热炉监测由人工监测模式改变为在线监测模式,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思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输油管道... 输油管道加热炉未实现能耗数据的在线监测,现行人工监测模式无法高效、实时了解加热炉运行状态及炉效信息。为实现加热炉监测由人工监测模式改变为在线监测模式,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思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加热炉能效在线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对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感知与监测,可实时了解加热炉能效信息及运行状态,避免加热炉长时间低效运行。系统运行后,加热炉能效提高了约2%~3%,每年降低燃料费用约15.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加热炉 在线监测 参数采集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偏心扭转圆柱涡激振动特性研究
17
作者 孙旭 SUHC.Steve 张家忠 《力学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7-97,共11页
横掠外流冲击下细长圆柱结构涡激振动问题在工程中广泛存在,已有研究多关注圆柱沿横向和/或流向的振动响应,对涡激扭转振动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偏心扭转圆柱在层流中的涡激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偏心扭转圆柱涡... 横掠外流冲击下细长圆柱结构涡激振动问题在工程中广泛存在,已有研究多关注圆柱沿横向和/或流向的振动响应,对涡激扭转振动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偏心扭转圆柱在层流中的涡激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偏心扭转圆柱涡激振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然后,将基于特征线算子分裂的有限元解法、双时间步法、边弹簧近似法、广义-α方法和松耦合迭代解法相结合,针对层流诱发刚体扭转振动开发了一种通用流-固耦合解法,并采用基准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系统分析了偏心距、雷诺数、质量比对层流中偏心扭转圆柱涡激振动振幅、频率、流体载荷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层流 涡激扭转振动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单腐蚀和群腐蚀缺陷高强钢管道失效压力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严飞 董绍华 +4 位作者 敖川 娄方宇 张宏 李昕 周晶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9,共7页
腐蚀是引起油气管道破坏的重要原因,群腐蚀是常见的缺陷形式。文章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对单腐蚀缺陷高强钢油气管道的失效压力进行了分析,回归了单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计算公式,考虑群腐蚀轴向和环向未腐蚀区域的影响,提出了群腐蚀管道失效... 腐蚀是引起油气管道破坏的重要原因,群腐蚀是常见的缺陷形式。文章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对单腐蚀缺陷高强钢油气管道的失效压力进行了分析,回归了单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计算公式,考虑群腐蚀轴向和环向未腐蚀区域的影响,提出了群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给出了群腐蚀缺陷高强钢管道失效压力计算实例,并与实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证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复杂腐蚀缺陷高强钢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管道 群腐蚀 失效压力 剩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冷指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鹏宇 姚海元 +3 位作者 宫敬 杨威 周元欣 刘慧姝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采用我国某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作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冷指实验装置研究了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量随含水率和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探讨了沉积物碳数分布随乳状液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条件下油... 采用我国某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作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冷指实验装置研究了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量随含水率和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探讨了沉积物碳数分布随乳状液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条件下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量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含水率和剪切强度对沉积物的碳数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沉积物的碳数分布对沉积层的硬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清管的难易程度。这些研究结论为今后开展油-水两相蜡沉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型乳状液 蜡沉积冷指实验 含水率 剪切强度 碳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混合原油凝点预测方法
20
作者 何宇轩 苏怀 +4 位作者 张成 苏杨 李鸿英 黄骞 张劲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混合输送是不同原油在同一管道中输送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快速、精准地掌握混合原油的流动参数,是制定混合原油配输方案、保证管道安全高效灵活运行的基础,通过人工取样测试确定混合原油凝点,难以及时有效对进管原油进行管控;运用基于组... 混合输送是不同原油在同一管道中输送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快速、精准地掌握混合原油的流动参数,是制定混合原油配输方案、保证管道安全高效灵活运行的基础,通过人工取样测试确定混合原油凝点,难以及时有效对进管原油进行管控;运用基于组分原油配比和凝点的经验模型计算混合原油凝点,虽简便易行,但在方法上存在预测精度提升的瓶颈;建立一种基于XGBoost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混合原油凝点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模型以组分原油凝点、密度、黏度以及配比为输入参数时,经8912组数据训练后的混合原油凝点预测平均绝对偏差为1.12℃;当输入参数中组分原油凝点缺失时,预测平均绝对偏差为1.93℃,其中绝对偏差小于2℃的占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原油 凝点 机器学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