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陷湖盆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解剖——以东辛油田营66断块沙二段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瑞香 王延章 +3 位作者 孔雪 车雄伟 邴欣 戴厚柱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东辛油田营66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发育频繁,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建筑结构要素法,对辫状河三角洲进行了详细剖析,识别出层状砂砾岩、交错层理中砂岩、波状层理细砂岩等6种岩相,划分... 东辛油田营66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发育频繁,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建筑结构要素法,对辫状河三角洲进行了详细剖析,识别出层状砂砾岩、交错层理中砂岩、波状层理细砂岩等6种岩相,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口坝主体和坝缘等4个3级构型单元。早期阶段,河道分岔频繁,河道下切河口坝,形成"河在坝上走"的沉积模式;中期阶段,河道分支由岔口分流向河道侧向决口演变;晚期阶段,河道侧向决口明显增多,主河道侧向侵蚀叠置。根据储层解剖分析,建立了区内辫状河三角洲储层近端—中端—远端构型模式,可为后期剩余油的挖潜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要素 构型组合 储层构型 构型模式 辫状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