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荧光成像光谱技术在录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乔松 于肇贤 +2 位作者 张林灿 张炜 杨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4-608,I0001,共6页
利用显微成像光谱仪对岩芯样品进行荧光显微成像,所得信息构成光谱成像立方体,从而同时采集到含油岩芯样品表面组构的空间信息和所含烃类的荧光光谱信息,克服了目前通用的显微荧光技术的某些局限性,得到一定波长范围内岩芯表面荧光各波... 利用显微成像光谱仪对岩芯样品进行荧光显微成像,所得信息构成光谱成像立方体,从而同时采集到含油岩芯样品表面组构的空间信息和所含烃类的荧光光谱信息,克服了目前通用的显微荧光技术的某些局限性,得到一定波长范围内岩芯表面荧光各波长的单色图像,利用相应的软件做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得到发光波长、发光强度及发光部位等多维信息,从而可以更直观、科学地揭示岩石中的石油烃类分布含量及岩石结构和构造等,对石油录井及油气水层的判别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 荧光 含油岩芯 光谱立方体 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物理+能源”特色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玉斗 王殿生 +1 位作者 关继腾 薛庆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156,169,共4页
结合学校行业特色及学科特点,构建了具有"物理+能源"特色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了现代物理技术与能源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完善和建设了网络实验教学资源,... 结合学校行业特色及学科特点,构建了具有"物理+能源"特色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了现代物理技术与能源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完善和建设了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了有效的实验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实践表明,所建立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培养 创新实验平台 物理+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储罐结构参数对静电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超卓 陈银吨 +1 位作者 王殿生 关继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0期2465-2467,共3页
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研究了储罐结构参数对立式圆筒形储罐内静电电位的影响。当储罐径高比在0.6~1.7范围时,静电危害风险较大。从静电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两方面考虑,储罐设计径高比应当大于2.0;储罐径高比恒定时,罐内静电电位随着罐... 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研究了储罐结构参数对立式圆筒形储罐内静电电位的影响。当储罐径高比在0.6~1.7范围时,静电危害风险较大。从静电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两方面考虑,储罐设计径高比应当大于2.0;储罐径高比恒定时,罐内静电电位随着罐容以幂函数形式增大。储罐中心轴线上装有接地导体后,径向最高电位位于0.28倍储罐半径处,油面电位降低18.4%。这些结论有助于减少静电事故风险的储罐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储罐 结构参数 静电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毛管模型研究泥质砂岩电化学测井响应机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关继腾 王谦 +2 位作者 范业活 房文静 于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自然电位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响应所涉及的离子导体激发极化电位的微观机理解释,主要依据双电层形变假说和浓差极化假说,缺少定量描述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体系.本文利用孔隙介质的微观毛管模型,给出了毛管模型中双电层理论和阳离子交换量与Z... 自然电位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响应所涉及的离子导体激发极化电位的微观机理解释,主要依据双电层形变假说和浓差极化假说,缺少定量描述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体系.本文利用孔隙介质的微观毛管模型,给出了毛管模型中双电层理论和阳离子交换量与Zeta电位的关系,推导出毛管中离子流量和电流强度表达式.由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出毛管中离子浓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描述含水泥质砂岩激发极化电位和自然电位的数学模型.从而系统地严格证明了含水泥质砂岩激发极化现象是在电流场和浓度梯度场的共同作用下,由孔隙中离子浓度浓差极化电位和双电层形变电位形成的.并且证明了描述泥质砂岩自然电位的数学方程和描述激发极化电位的数学方程及形成机理是一致的.计算结果表明:激发极化极化率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极化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了地层水浓度、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自然电位大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模型 泥质砂岩 激发极化电位 自然电位 阳离子交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L波段被动微波最佳角度反演算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红章 柳钦火 +2 位作者 闻建光 王合顺 杜鹤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29,共6页
该文阐述了中纬度地区春季裸露耕地土壤水分监测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为提高裸露耕地土壤水分的监测精度,在分析AIEM土壤发射率模拟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波段单角度双极化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 该文阐述了中纬度地区春季裸露耕地土壤水分监测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为提高裸露耕地土壤水分的监测精度,在分析AIEM土壤发射率模拟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波段单角度双极化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土壤湿度和土壤粗糙度的反演算法,并对新反演算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基于仿真数据的论证。该反演算法以地表温度作为辅助数据,利用L波段47°双极化的微波亮温数据进行土壤湿度和粗糙度的反演。仿真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土壤温度、土壤质地等辅助数据测量误差的条件下,算法对土壤湿度和土壤粗糙度的反演结果与AIEM模型输入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48和0.0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遥感 最佳角度算法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热制备及光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晶 张亚萍 +1 位作者 于濂清 钟晓亮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共4页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以及光电转化、光致发光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热法制备具有独特的优势。重点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3种晶体结构、水热法制备的过程机理,以及反应条件(原料、温度、pH等)对所得产物的影响,反应条件控...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以及光电转化、光致发光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热法制备具有独特的优势。重点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3种晶体结构、水热法制备的过程机理,以及反应条件(原料、温度、pH等)对所得产物的影响,反应条件控制得当,可以获得具有一定晶型组成、尺寸和形状的纳米二氧化钛。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晶体结构对光催化的影响,以及光催化性能的改进。根据光催化机理可以设计制备出具有分散性好、晶粒小、高比表面积、晶型可控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其在抗菌消毒、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晶体结构 水热法制备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东霞 苏玉亮 +2 位作者 高海涛 吴春新 姜书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针对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过程中的粘性指进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研究了一维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表征方法,重点分析注采压差与油层温度等因素对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影响,并回归了这些因素对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影... 针对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过程中的粘性指进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研究了一维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表征方法,重点分析注采压差与油层温度等因素对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影响,并回归了这些因素对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_2非混相驱油时粘性指进距离随驱替时间的推进呈指数形式增长。在计算参数范围内,相同油层温度下,当注采压差小于7MPa时,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程度增大;当注采压差大干7MPa时,随着压差增大,粘性指进程度逐渐降低。注采压差一定时,随着油层温度升高,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原油粘度降低速度减缓,油气流度比增大,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油 粘性指进 表征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介电常数对电磁波电阻率测量值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锦舟 林楠 +1 位作者 张海花 魏宝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在精度要求较高和频率较高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值的计算中,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通常不能被忽略。介绍了相对介电常数求取的常用方法——特殊值法、近似计算法和均值法,并对各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了贝克休斯、哈里伯顿等国... 在精度要求较高和频率较高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值的计算中,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通常不能被忽略。介绍了相对介电常数求取的常用方法——特殊值法、近似计算法和均值法,并对各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了贝克休斯、哈里伯顿等国际五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相对介电常数取值方法,进行了相对介电常数的选择。实例分析表明,相对介电常数的选取和测量仪器有密切关系,应根据实际的仪器参数进行计算获得相对介电常数的估计值,并在实验室建立相对介电常数校正图版,以供现场校正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电磁波传播测井 电阻率 随钻测井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裂缝中立方定律修正及临界速度计算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占国 姚军 +1 位作者 王殿生 李立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6,165,共4页
为了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裂缝内的渗流特征,利用自制的缝洞型介质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对张开度为50~300μm的平行裂缝模型开展了一系列单相流动实验研究。采用多参数拟合方法得到了粗糙平行裂缝渗透率经验公式,并联立达西定律与... 为了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裂缝内的渗流特征,利用自制的缝洞型介质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对张开度为50~300μm的平行裂缝模型开展了一系列单相流动实验研究。采用多参数拟合方法得到了粗糙平行裂缝渗透率经验公式,并联立达西定律与非线性渗流运动方程建立了由非线性渗流开始时的临界速度公式。研究表明:低渗流速度下平行裂缝模型中渗流服从达西定律,随着渗流速度不断增大,渗流曲线向压力梯度轴弯曲,呈现非线性渗流特征;由粗糙平行裂缝渗透率经验公式得到的渗透率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4.49%;临界速度随裂缝张开度增加而增大,即大张开度裂缝中不易发生非线性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立方定律 渗透率 临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联合被动微波重构裸土区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数据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红章 柳钦火 +2 位作者 杨乐 杜鹤娟 施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8-423,共6页
在进行一定区域地表温度时间序列的研究中,常遇到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温度数据缺失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分析土壤发射率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裸露地表晴空时段热红外、微波亮温数据与非晴空时段微波亮温数据相结合来获取时间序... 在进行一定区域地表温度时间序列的研究中,常遇到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温度数据缺失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分析土壤发射率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裸露地表晴空时段热红外、微波亮温数据与非晴空时段微波亮温数据相结合来获取时间序列中缺失的地表温度数据的算法。此算法不仅解决了被动微波进行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下垫面发射率难以确定的问题,而且算法简捷、计算量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得出算法本身造成的温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9 K,数据验证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74 K,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地表温度 微波亮温 AI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平台波流载荷下动力分析及疲劳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明 陶正梁 姚海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介绍了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平台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疲劳分析的方法。应用ANSYS软件可以直接对波流载荷作用下的平台进行有限元分析,而且建模简单、计算精度高,可以方便地考虑载荷的随机性。根据ANSYS计算得到的应力,应用管... 介绍了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平台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疲劳分析的方法。应用ANSYS软件可以直接对波流载荷作用下的平台进行有限元分析,而且建模简单、计算精度高,可以方便地考虑载荷的随机性。根据ANSYS计算得到的应力,应用管节点的热点应力公式得到平台构件实际的疲劳应力,并使用S-N曲线法计算平台构件的疲劳损伤。对实际的平台进行数值计算,计算出的平台位移最大值和响应周期与现场实际测量值基本一致,这说明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是正确的。ANSYS有限元软件可以方便地计算平台结构在波浪、海流载荷下的动力响应和疲劳寿命,是进行平台设计和校核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平台 载荷 有限元法 动力分析 疲劳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渗流机理及渗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玉斗 李茂辉 +1 位作者 温科扬 魏学敬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利用稳态法测量了气、液流速对泡沫渗流的影响及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表明:液相渗透率不因泡沫的存在而改变;存在临界含水饱和度,当含水饱和度小于临界饱和度时,泡沫不能稳定存在,气相渗透率与无泡沫时相同,当液相饱和度大于临... 利用稳态法测量了气、液流速对泡沫渗流的影响及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表明:液相渗透率不因泡沫的存在而改变;存在临界含水饱和度,当含水饱和度小于临界饱和度时,泡沫不能稳定存在,气相渗透率与无泡沫时相同,当液相饱和度大于临界含水饱和度时,泡沫稳定存在,气相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泡沫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基于分离压力和毛细管压力对气液相对渗透率规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考虑发泡沫剂质量分数、油相饱和度、渗流速度及临界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建立了泡沫作用下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并与文献中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渗流 发泡剂 相对渗透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开采过程中H_2S腐蚀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东霞 王克锋 苏玉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钻井、采油、采气、集输工程使用的金属设备都伴随着H2S的腐蚀。建立了H2S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油气田开采过程中H2S腐蚀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钢铁在H2S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受H2S气体的浓度、温度、流速和保护膜...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钻井、采油、采气、集输工程使用的金属设备都伴随着H2S的腐蚀。建立了H2S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油气田开采过程中H2S腐蚀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钢铁在H2S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受H2S气体的浓度、温度、流速和保护膜等因素的影响;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H2S气体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而随流速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钢铁表面的结垢厚度是腐蚀速率和沉积速率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随H2S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钢铁设备表面结垢的厚度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由于结垢厚度的增大,其对钢铁设备的保护作用增强,当厚度不再增大时腐蚀速率也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采 硫化氢腐蚀 腐蚀速率 结垢: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微波处理油水型乳化液脱油率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海鹏 王殿生 +3 位作者 潘圆圆 孟祥鹏 王书禾 刘超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29,共4页
试验研究了脱油温度、含油率、水相酸碱度和水相矿化度对O/W型乳化液脱油率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静置50 min,脱油温度为43.4~89.9℃,脱油率从6.4%增至14.3%;含油率从5%到30%,脱油率从20.1%降至5.9%;用HCl调节水相pH为3.17时... 试验研究了脱油温度、含油率、水相酸碱度和水相矿化度对O/W型乳化液脱油率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静置50 min,脱油温度为43.4~89.9℃,脱油率从6.4%增至14.3%;含油率从5%到30%,脱油率从20.1%降至5.9%;用HCl调节水相pH为3.17时,脱油率达到极大值22.1%;用NaOH调节水相pH为11.49时,脱油率达到极大值15.1%;用NaCl调节水相矿化度为3.162 g.L-1时,脱油率达到极大值26.5%。试验结果可为利用微波技术处理含油污水乳化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O/W型乳化液 脱油率 PH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端面抽运混合腔Nd∶YVO_4板条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宁 陆雨田 +1 位作者 李晓莉 焦志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了获得大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利用自制的5bar激光二极管阵列堆作为抽运源,抽运光经波导整形系统整形后入射至晶体,采用柱面镜混合腔结构,对部分端面抽运的混合腔Nd∶YVO4板条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最高抽运功率134W时,得到了... 为了获得大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利用自制的5bar激光二极管阵列堆作为抽运源,抽运光经波导整形系统整形后入射至晶体,采用柱面镜混合腔结构,对部分端面抽运的混合腔Nd∶YVO4板条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最高抽运功率134W时,得到了38W的连续激光输出,斜效率44%,测得的两个方向的M2因子为1.56和1.78。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器具有极佳的热效应,能够在高功率运转时保持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输入-输出功率曲线没有出现平顶或弯曲的迹象,该激光器仍有提升潜力,本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该激光器的性能,实现更高功率的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部分端面抽运 混合腔 光束质量 板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周期型理想钻柱系统声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美玲 闫向宏 +3 位作者 刘文丽 苏远大 陈雪莲 路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
基于一维声传播理论推导出了非周期型理想钻柱系统的频散方程和透射波声衰减方程,数值计算了非周期型钻柱系统几何参量与其频散特性、声衰减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有限元ANSYS对非周期型理想钻柱系统的声传播特性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 基于一维声传播理论推导出了非周期型理想钻柱系统的频散方程和透射波声衰减方程,数值计算了非周期型钻柱系统几何参量与其频散特性、声衰减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有限元ANSYS对非周期型理想钻柱系统的声传播特性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非周期型理想钻柱系统的频散特性与多个周期性结构系统频散特性相"与"的结果一致,具有通带较窄而阻带较宽,且频率在阻带范围内的声波沿钻柱传播时声衰减较大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周期型结构 频散特性 声衰减系数 钻柱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解析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玉斗 候建 +1 位作者 陈月明 宫传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3,共3页
根据能量守恒方程,确定了水平井蒸汽吞吐加热区域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解析模型,编制了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软件。将该模型计算结果与CMG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 水平井 蒸汽吞吐 解析法 产能预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在机械合金化合成TiC过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彦霞 鲁玉祥 +1 位作者 张亚萍 缪伟民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98,125,共4页
研究了不同加入量的Ni对机械合金化合成TiC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组织及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晶粒尺寸已达到纳米级,且纳米TiC的热稳定性较好,加入一定量的Ni... 研究了不同加入量的Ni对机械合金化合成TiC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组织及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晶粒尺寸已达到纳米级,且纳米TiC的热稳定性较好,加入一定量的Ni对机械合金化合成TiC具有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反应合成 TIC 加速效应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驱替特征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东霞 苏玉亮 李成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7,共3页
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征,利用数值方法求解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毛细管压力等因素的一维非混相驱替问题,重点分析了低渗透储层的驱替特征及其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造成了平均含水饱和... 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征,利用数值方法求解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毛细管压力等因素的一维非混相驱替问题,重点分析了低渗透储层的驱替特征及其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造成了平均含水饱和度的降低和地层压力的升高;毛细管压力的存在造成前缘含水饱和度降低,含水饱和度前缘超前,并且水淹区内的含水饱和度趋于均匀;岩石润湿性仅仅影响含水饱和度分布前缘的形态,对驱替相压力分布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储层 启动压力梯度 毛细管压力 驱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体设计及人眼瞳孔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海丰 张亚萍 +2 位作者 李书光 黄柳宾 刘彦民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7-561,共5页
给出一种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方法。以Holladay角膜模型为基础,设定其球差大小为非球面人工晶体球差值,并在晶体位置发生移动及不同人眼瞳孔直径下,对所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光学性能与球面人工晶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晶体植入... 给出一种非球面人工晶体的设计方法。以Holladay角膜模型为基础,设定其球差大小为非球面人工晶体球差值,并在晶体位置发生移动及不同人眼瞳孔直径下,对所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光学性能与球面人工晶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晶体植入人眼位置并且瞳孔直径相同时,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所在人眼光学系统的MTF,对比敏感度及离焦MTF的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人眼成像质量均随人眼瞳孔直径的增大而下降;当晶体前移时,晶体所在人眼光学系统的MTF均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下降,设计的非球面人工晶体仍表现出优于球面人工晶体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人工晶体 瞳孔直径 成像质量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