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监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杨会敏
刘伟达
+7 位作者
李伟
王俊龙
袁新安
严宇
徐喆
彭炎
刘子淇
国兆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1,共10页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测能力。建立正交激励仿真模型,优化监测激励频率与传感器布局,设计并验证了硬件系统,最终构建分叉裂纹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正交监测方法可准确识别分叉裂纹特征,显著提高监测的可靠性与精度。在不同尺寸裂纹的扩展过程监测中,确定裂纹最大偏离距离为12mm;对于垂直分叉裂纹、45°分叉裂纹和45°折弯裂纹,测得裂纹长度的最大误差为14%,倾斜角的最大误差为6.67%。研究为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监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分叉裂纹
交流电磁场检测
监测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监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杨会敏
刘伟达
李伟
王俊龙
袁新安
严宇
徐喆
彭炎
刘子淇
国兆栋
机构
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智能
传
感
与无损
检测实验室
出处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1,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2021180,Z202225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教学改革项目(QN2022009)
+1 种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YJG202201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MK071)。
文摘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测能力。建立正交激励仿真模型,优化监测激励频率与传感器布局,设计并验证了硬件系统,最终构建分叉裂纹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正交监测方法可准确识别分叉裂纹特征,显著提高监测的可靠性与精度。在不同尺寸裂纹的扩展过程监测中,确定裂纹最大偏离距离为12mm;对于垂直分叉裂纹、45°分叉裂纹和45°折弯裂纹,测得裂纹长度的最大误差为14%,倾斜角的最大误差为6.67%。研究为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监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碳钢
分叉裂纹
交流电磁场检测
监测技术
定量分析
Keywords
carbon steel
branched cracks
alternating current field measurement(ACFM)
monitoring technology
quantit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TH49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142.3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TM15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监测技术研究
杨会敏
刘伟达
李伟
王俊龙
袁新安
严宇
徐喆
彭炎
刘子淇
国兆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