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代好青年的内涵意蕴
1
作者 穆海涛 郭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48,65,共4页
一个国家的发展,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凝聚着青年的力量。正确理解新时代好青年的内涵意蕴,应从“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才之要、成功之道”四个维度把握其本质要求,并将其贯穿于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凝聚起广... 一个国家的发展,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凝聚着青年的力量。正确理解新时代好青年的内涵意蕴,应从“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才之要、成功之道”四个维度把握其本质要求,并将其贯穿于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凝聚起广大青年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好青年 内涵意蕴 本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截面变螺距螺杆转子的动态啮合特性研究
2
作者 辛远杰 赵玺皓 +3 位作者 王君 李杰杰 李子珍 沙润东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8,共8页
双螺杆真空泵螺杆转子的啮合特性决定了真空泵的工作性能,为解决变螺距螺杆转子因各啮合曲面啮合间隙变化导致的啮合间隙不合理的问题,文中研究了不同转角下转子的截面型线,得到一种新型变截面变螺距的螺杆转子。同时分析转子在工作过... 双螺杆真空泵螺杆转子的啮合特性决定了真空泵的工作性能,为解决变螺距螺杆转子因各啮合曲面啮合间隙变化导致的啮合间隙不合理的问题,文中研究了不同转角下转子的截面型线,得到一种新型变截面变螺距的螺杆转子。同时分析转子在工作过程中的热变形分布规律,将新型变截面变螺距转子的啮合间隙与常规变螺距螺杆转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相比于常规变螺距转子,新型变截面变螺距转子啮合所需预留间隙减小了22.6%,所提出的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具有更合理的间隙分布和动态啮合特性,在工作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反流特性和级间密封性能,对于提高双螺杆真空泵的真空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真空泵 螺杆转子 变螺距 变截面 热变形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接入的电能路由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文忠 邰宇阳 +3 位作者 王玉生 焦丽鑫 金琼婷 张景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2-61,共10页
电能路由器(electrical energy router,EER)可实现新能源、储能及多种电能负载的灵活接入,协调控制和运行模式切换是其运行控制的重点。为实现EER运行模式的平稳过渡,降低EER运行模式切换时母线稳压单元控制模式改变导致的切换冲击,首... 电能路由器(electrical energy router,EER)可实现新能源、储能及多种电能负载的灵活接入,协调控制和运行模式切换是其运行控制的重点。为实现EER运行模式的平稳过渡,降低EER运行模式切换时母线稳压单元控制模式改变导致的切换冲击,首先分析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电压扰动机理,研究系统内功率突变以及母线稳压单元控制器的调节过程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设计EER模式切换时序,提出一种基于移相比保持器、电流保持器的控制器输出量提前补偿的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端口功率的实时平衡,降低模式切换暂态过程中的电压扰动,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EER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路由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功率平衡 模式切换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arman相关性阈值寻优和VMD-LSTM的用户级综合能源系统超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鹏 罗湘淳 +2 位作者 孟庆伟 朱明晓 陈继明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20,共15页
由于用户级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多元负荷序列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等原因,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的精准预测面临很大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性分析阈值寻优(threshold optimizati... 由于用户级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多元负荷序列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等原因,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的精准预测面临很大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性分析阈值寻优(threshold optimization,TO)和变分模态分解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bas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VMD-LSTM)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斯皮尔曼等级(Spearman rank,SR)相关系数定量计算多元负荷间以及负荷与其他气候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循环寻优确定最优相关阈值,然后采用VMD算法将以最优阈值筛选出的负荷特征序列分解成更简单、平稳、有规律性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后与最优气象特征一起输入LSTM模型进行负荷预测。通过某用户级IES的实际数据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IES的多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相关性分析 阈值寻优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松 罗双禹 +2 位作者 苗人杰 倪承波 衣京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针对油田的能源结构和用能负荷的特征,构建了油田综合能源系统架构;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油田多元负荷用能的随机性,建立了光伏、光热出力的区间模型,热负荷区间模型和基于价格型响应的电负荷区间模型;通过分析设备投资成本... 针对油田的能源结构和用能负荷的特征,构建了油田综合能源系统架构;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油田多元负荷用能的随机性,建立了光伏、光热出力的区间模型,热负荷区间模型和基于价格型响应的电负荷区间模型;通过分析设备投资成本的时间价值和区域碳中和途径,建立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并结合仿射算法和区间序关系,将不确定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油田综合能源系统架构符合油田能源禀赋和负荷实际耦合情况,设备配置方案投资回收年限短,不确定性权重系数越高,投资越大,年净收益区间越大,结果验证了规划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鲁棒凸规划优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了满足区间约束的解集,避免了规划方案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仿射算法 不确定性 优化规划 多目标区间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创新实验设计与仿真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强 朱浩玮 +2 位作者 卢少波 雷毛 刘兆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前微流控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了一套微流控实验研究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对实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两相流控制实验演示和仿真实践,有效拓展了... 目前微流控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了一套微流控实验研究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对实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两相流控制实验演示和仿真实践,有效拓展了传统实验教学场景,丰富了实验教学形式。分析了液滴破碎与4种离散相流型转变的机理,探讨了液滴的数字化控制规律,有效降低了液滴形成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可视化实验 OPENFOAM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制氢和碳捕集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规划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艳松 王毓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低碳高效的新要求。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联合规划问题,基于Bellman最优理论将系统净收益最大化的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建立“风光储协同-多能互联耦合-能源消纳制氢-最优碳捕集”...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低碳高效的新要求。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联合规划问题,基于Bellman最优理论将系统净收益最大化的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建立“风光储协同-多能互联耦合-能源消纳制氢-最优碳捕集”的多阶段动态规划模型并求解设备的最佳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电制氢收益可观并促进电能就地消纳,碳捕集降低了系统碳排放并具有售卖CO_(2)气体和碳配额的双重收益,同时在动态规划过程中达到了最佳的电制氢配置和最优的碳捕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 动态规划 电制氢 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新型孤岛鲁棒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梓霖 康忠健 +4 位作者 赵兵 王姗姗 王铁柱 尹睿 张安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新能源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易受到新能源出力波动和交直流故障的干扰,传统孤岛控制下系统受扰后稳定运行点发生偏移,影响送端换流站交流电压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孤岛鲁棒控制:首先建立送端换流站的二阶... 新能源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易受到新能源出力波动和交直流故障的干扰,传统孤岛控制下系统受扰后稳定运行点发生偏移,影响送端换流站交流电压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孤岛鲁棒控制:首先建立送端换流站的二阶数学模型,设计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对系统的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前馈补偿,利用PI控制器实现并网电压的稳定控制。其次,针对所提控制系统进行收敛性及稳定性分析。最后设计故障电流抑制环节,降低故障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过流风险。新型孤岛控制采用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提高鲁棒性的同时简化控制器结构。在PSCAD/EMTDC中搭建新能源孤岛送出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孤岛控制在新能源出力变化和系统交直流扰动下具有更优越的暂态响应和恢复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换流站 孤岛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稳定性分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茨真空泵新型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轩宇 刘俊材 +1 位作者 王君 杨舒然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罗茨转子作为罗茨真空泵的重要组成部件,对罗茨真空泵性能影响极大。为了解决传统渐开线型转子在渐开线与圆弧连接处存在不光滑连接点,导致泄漏加剧,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文章采用偏心渐开线与齿顶、齿根圆弧平滑相连,提出了一种偏心渐... 罗茨转子作为罗茨真空泵的重要组成部件,对罗茨真空泵性能影响极大。为了解决传统渐开线型转子在渐开线与圆弧连接处存在不光滑连接点,导致泄漏加剧,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文章采用偏心渐开线与齿顶、齿根圆弧平滑相连,提出了一种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建立了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的几何模型,分析了转子的几何参数对面积利用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圆心角增大及节圆半径减小,所提出的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的面积利用率提高;与传统渐开线型转子相比,所提出的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每转排量提升了17.2%,出口流量脉动降低9.8%,出口压力脉动降低7.9%。研究内容对罗茨真空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茨转子 偏心渐开线 面积利用系数 压力脉动 流量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钠-氯二次电池的最新进展——从材料构建到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建航 冯文婷 +5 位作者 韩俊伟 魏欣茹 马晨宇 毛常明 智林杰 孔德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4-1834,共11页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是最为有效的一个策略。近期,基于商用一次锂-亚硫酰氯锂电池衍生而来的锂/钠-氯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成为替代传统锂离子...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是最为有效的一个策略。近期,基于商用一次锂-亚硫酰氯锂电池衍生而来的锂/钠-氯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成为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有力竞争者。本文围绕锂/钠-氯二次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正极载体、负极及电解液等关键组分构建研究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正极载体方面,系统阐述了碳材料、共轭框架聚合物等载体设计对锂/钠-氯二次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和温度的影响;在电解液方面,详细分析了针对反应机理、中间相产物和电解液腐蚀问题的解决策略;并简要介绍了适用于锂/钠-氯二次电池的新型合金负极。基于正极载体的理性设计与电解液系统优化,锂/钠-氯二次电池在新型二次电池领域已初现峥嵘,循环寿命可达500圈,尤其是在极端服役环境中表现优异(可在-80℃工作,电流密度最大可达16 A/g)。然而,氯物种转化动力学速率慢、活性氯物种利用率低以及氯物种对负极等的腐蚀难题仍然是限制其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也是未来亟待解决的挑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钠-氯二次电池 高能量密度 电极材料设计 结构性能关系 电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式真空泵新型齿轮爪式转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杰杰 任纯吉 +5 位作者 王君 李影 潘诗洋 胡金月 李子珍 崔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91,共9页
爪式转子的型线设计是决定爪式真空泵性能的关键因素。齿轮爪式转子采用新型曲折型啮合结构,显著降低了传统曲爪转子存在的转子间泄漏,然而齿轮爪式转子型线上仍存在多个不光滑点,降低了力学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密... 爪式转子的型线设计是决定爪式真空泵性能的关键因素。齿轮爪式转子采用新型曲折型啮合结构,显著降低了传统曲爪转子存在的转子间泄漏,然而齿轮爪式转子型线上仍存在多个不光滑点,降低了力学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密封椭圆弧型齿轮爪式转子,推导了该转子型线参数方程;分析了型线几何参数对爪泵相对余隙和容积利用率的影响,并与现有齿轮爪式转子进行对比;研究了新型转子的工作过程,对比分析了两种转子混合过程的余隙变化;对新型转子和现有齿轮爪式转子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齿轮爪式转子相比,新型转子的相对余隙减少10%以上,混合过程中的过压缩腔和膨胀腔减少,新型转子的吸气过程和混合过程中最大变形量分别减少10.11%和16.06%,极大改善了转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封型爪式转子 型线构建 几何性能 工作过程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相似性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短路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继明 陈文淙 +2 位作者 仉志华 于馨玮 徐乾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由于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 open point,SNOP)复杂的控制策略及其弱馈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进行FDN故障区段... 由于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 open point,SNOP)复杂的控制策略及其弱馈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进行FDN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首先,针对SNOP的典型控制策略,分析FDN的短路故障特征。其次,计算配电网中不同故障位置电流正序分量的Tanimoto系数,通过对比不同位置的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构建FDN短路故障定位判据,并通过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ion,TEO)实现故障时刻的精确定位,利用智能配电终端(smart terminal unit,STU)传递信息。最后,通过建模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故障区段进行准确定位,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采样频率及通信延时等因素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FDN) 柔性多状态开关(SNOP) 故障分析 波形相似性 故障定位 电流正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优化分配策略
13
作者 马文忠 张家瑞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3,共8页
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在工作期间的荷电状态(SOC)易越限,且两者会相互影响,导致SOC恢复效果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模糊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二次分配策略。在第一层SOC自恢复控制上增加第... 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在工作期间的荷电状态(SOC)易越限,且两者会相互影响,导致SOC恢复效果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模糊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二次分配策略。在第一层SOC自恢复控制上增加第二层约束控制,对恢复量加以限制,以增强SOC恢复效果。针对低频阶段虚拟电容因其特性减弱SOC恢复效果,高频阶段分频控制与SOC自恢复控制相互耦合影响的问题,对功率的二次分配进行优化,在低频阶段加入恢复补偿环节,在高频阶段将分频控制与SOC自恢复控制解耦并加入解耦补偿环节,使得恢复效果最大化,从而延长储能装置的寿命并加快功率响应速度。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相关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增强SOC恢复效果,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SOC自恢复 补偿环节 功率分配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双爪氢气循环泵工作特性与瞬态模拟
14
作者 王君 辛远杰 +5 位作者 潘诗洋 赵鑫 任纯吉 谈庆朋 王增丽 崔冬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双爪循环泵啮合性差和工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圆弧型双爪转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其型线方程。采用偏心圆弧及其共轭曲线构建出光滑的双爪转子,进而得到一种用于氢气循环的爪式压缩机,分析其工作过程... 为了解决传统双爪循环泵啮合性差和工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圆弧型双爪转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其型线方程。采用偏心圆弧及其共轭曲线构建出光滑的双爪转子,进而得到一种用于氢气循环的爪式压缩机,分析其工作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爪式压缩机的流场变化规律,并与现有爪式压缩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双爪转子能够实现全光滑啮合,解决了传统双爪转子的尖点问题,增强了转子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合理的排气口设计,消除了余隙容积,提高了爪式压缩机的综合性能,对于爪式压缩机的发展和氢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气循环泵 爪式压缩机 双爪转子 型线设计 全光滑啮合 工作过程 流场模拟 瞬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MMC高低压穿越的综合运行控制技术
15
作者 马文忠 孙沐紫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弱电网下高低压故障穿越问题,文中提出包含整体、相间、上下桥臂均压和改进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多谐振控制的多环节控制策略。首先,改进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弱电网下高低压故障穿越问题,文中提出包含整体、相间、上下桥臂均压和改进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多谐振控制的多环节控制策略。首先,改进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e second-order-generalized integrator,DSOGI)的前置滤波环节并在PLL中采用非线性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其次,基于功率再分配提出弱电网下MMC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桥臂电流中的直流成分,实现子模块有功功率的再分配;然后,考虑上、下桥臂损耗不一致或参数不对称的工况,采用上、下桥臂有功功率再分配的方法改进传统的上、下桥臂均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系统的故障穿越不间断运行,解决高低压穿越时PLL检测相位和频率不准确的问题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导致的电流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高电压穿越 低电压穿越 电容电压均衡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SOGI)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弧垂测量系统
16
作者 李鹏 井小川 +2 位作者 宁昊 孟庆伟 朱明晓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1,共7页
电力导线弧垂是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对弧垂的有效监控是输电网络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输电线路中的电力导线弧垂测量实验,设计了一套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的导线弧垂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三维点云的输电导线寻踪和缺失点... 电力导线弧垂是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对弧垂的有效监控是输电网络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输电线路中的电力导线弧垂测量实验,设计了一套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的导线弧垂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三维点云的输电导线寻踪和缺失点云补全方法,并为系统开发了前端用户交互界面。通过开展对汉郑线JL3/G1A-630/45架空输电线路的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准确地测量电力导线的弧垂,并且具备较好的鲁棒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垂 激光点云 近邻搜索 点云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ransformer结构的电力绝缘子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网络
17
作者 李鹏 常乐 +2 位作者 覃发富 孟庆伟 陈继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3-2631,I0143-I0146,共13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巡检航拍过程中产生的电力绝缘子图像运动模糊的失真情形,影响后续绝缘子定位及缺陷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Transformer结构的电力绝缘子图像运动模糊复原方法。为了适应电力绝缘子航拍图像中全局与局部模糊的...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巡检航拍过程中产生的电力绝缘子图像运动模糊的失真情形,影响后续绝缘子定位及缺陷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Transformer结构的电力绝缘子图像运动模糊复原方法。为了适应电力绝缘子航拍图像中全局与局部模糊的复原需求,在Transformer网络结构上引入条带注意力模块,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在减小内存空间需求和不依赖大量训练数据的同时实现高效的模糊绝缘子图像复原;同时,在网络目标函数中引入对比学习损失,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清晰与模糊电力绝缘子图像的关联信息。构建运动模糊绝缘子图像数据集进行图像复原与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运动模糊绝缘子图像复原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度(structure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这两个指标上均高于Deblur GAN-v2、MIMO-UNet等主流算法,使用目标检测算法YOLOv5和YOLOv7对去模糊前后的绝缘子进行定位与自爆缺陷检测后显示该文方法在提升高压输电线路巡检任务中绝缘子定位与缺陷检测的准确率上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 TRANSFORMER 对比学习 绝缘子及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系统SNOP选址与运行优化策略
18
作者 陈继明 于馨玮 +2 位作者 仉志华 陈文淙 徐乾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智能软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凭借其灵活的功率调节能力逐渐应用于配电网中。但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SNOP受到线路容量的限制,调节能力有限。为发挥其最大调节能力,文中提出适用于配电... 智能软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凭借其灵活的功率调节能力逐渐应用于配电网中。但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SNOP受到线路容量的限制,调节能力有限。为发挥其最大调节能力,文中提出适用于配电系统的SNOP对线路有功功率裕度调节灵敏度的定义,将其作为SNOP调节能力的评价指标,由此建立SNOP的选址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节点电压裕度以及线路功率裕度2个安全评价指标,构建以综合运行裕度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模型。将上述模型转化为二阶锥模型,通过MATLAB工具实现该问题的有效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算例对所提模型与求解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表明了所提选址方法能够发挥SNOP的最大调节作用,优化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DG) 灵敏度系数 智能软开关(SNOP)选址 运行裕度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炉管腐蚀产物拉曼光谱智能识别
19
作者 齐建涛 刘永豪 +1 位作者 朱永强 孙治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56,共7页
生物质燃料电站锅炉存在腐蚀产物组分复杂、炉管腐蚀失效难以快速检测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腐蚀产物智能识别方法。针对电站锅炉省煤器和水冷壁顶部、中部、内壁腐蚀产物,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技术,明确腐蚀产物种类,并... 生物质燃料电站锅炉存在腐蚀产物组分复杂、炉管腐蚀失效难以快速检测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腐蚀产物智能识别方法。针对电站锅炉省煤器和水冷壁顶部、中部、内壁腐蚀产物,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技术,明确腐蚀产物种类,并基于基线校正、宇宙射线消除、平滑处理等预处理过程,获得腐蚀产物的拉曼光谱数据集。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SVM)以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模型进行腐蚀产物分类性能评估,并将性能最佳的分析模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PCA-SVM线性核模型在腐蚀产物分类上效果最佳,现场应用的整体准确率达到9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腐蚀 腐蚀检测 拉曼光谱 机器学习 生物质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Markov跳变随机系统的Pareto最优控制
20
作者 王乐 崔凯 +2 位作者 蒋秀珊 赵东亚 张维海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前针对多个主体、多个目标的带有Markov跳变的线性随机系统的控制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较为浅显.本文研究了具有乘性噪声的连续时间线性Markov跳变随机系统的Pareto最优控制问题.假设多个主体、多个性能指标由状态和控制变量中的二次部分... 目前针对多个主体、多个目标的带有Markov跳变的线性随机系统的控制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较为浅显.本文研究了具有乘性噪声的连续时间线性Markov跳变随机系统的Pareto最优控制问题.假设多个主体、多个性能指标由状态和控制变量中的二次部分和线性部分的线性组合而形成,证明了Pareto最优与加权和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特殊的单目标加权和最优控制问题.基于Pareto博弈理论与广义Itô公式,系统的Pareto有效策略可以通过一组耦合的广义Riccati微分方程与一组耦合的线性微分方程求解,并且可以得到每一个控制器的Pareto解.最后,本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跳变 随机系统 Pareto控制 最优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