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能权的概念重构及权利构造
1
作者 商钰佼 《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用能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新兴权利,是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用能权的概念,可以从词义、规范以及学理渊源追溯。目前现有的概念缺乏上位法依据,与用能权指标混用,且法律属性不明。霍菲尔德权利理论是分析法律概... 用能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新兴权利,是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用能权的概念,可以从词义、规范以及学理渊源追溯。目前现有的概念缺乏上位法依据,与用能权指标混用,且法律属性不明。霍菲尔德权利理论是分析法律概念的有效工具。通过霍菲尔德权利理论拆解用能权的八个权利要素,既能重构用能权的概念,也能明晰用能权的权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能权 用能权指标 法律概念 霍菲尔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经》与《楚辞》看中国诗歌源头的文化分野与艺术传承
2
作者 袁康馨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10期14-16,共3页
说起古代诗歌经典,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诗经》与《楚辞》这两部经典著作,它们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一个是浪漫主义的扛鼎之作,为后世诗歌的发展铺就了基石。本文从地域文化、艺术手法、语言形式等角度,结合具体的诗歌篇... 说起古代诗歌经典,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诗经》与《楚辞》这两部经典著作,它们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一个是浪漫主义的扛鼎之作,为后世诗歌的发展铺就了基石。本文从地域文化、艺术手法、语言形式等角度,结合具体的诗歌篇章,深挖它们在文化基因、审美偏好以及社会功能上的差异,剖析它们是如何深远地影响着中国文学传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楚辞 艺术手法 诗歌 诗经 文化基因 语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险:模式分析与制度重构
3
作者 杨洪磊 《上海保险》 2023年第9期48-53,共6页
一、引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4.1%;第二产业... 一、引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4.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8.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7.1%。另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2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8320亿元,同比增长约3.9%。随着共享经济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众包骑手、网约车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统计公报 新业态 第三产业就业 制度重构 城镇就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日报》对冬奥运动员的报道框架分析——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相关报道为分析样本
4
作者 蒋雯宇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0期43-45,共3页
主流媒体在奥运会期间进行运动员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进行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选取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人民日报》涉及运动员的211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从消息来源、报道体裁、议题内容、报道对象、报道基调五个角度进行梳理,对... 主流媒体在奥运会期间进行运动员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进行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选取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人民日报》涉及运动员的211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从消息来源、报道体裁、议题内容、报道对象、报道基调五个角度进行梳理,对新闻文本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关于冬奥运动员的报道是一个客观理性、彰显奥运精神的新闻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注重正面报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框架 人民日报 运动员 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