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鱼、海参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莹 康万利 +1 位作者 辛士刚 邢万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1-514,共4页
采用高压密封硝化罐消解样品,应用ICP-AES法测定鲍鱼、海参中Fe,Ca,Mg,Zn,Sr,Se,Hg,Cd等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正交实验设计方案,通过方差分析选择最佳的实验操作条件,将数理统计与化学方法相结合,以极少的实验次数获得更多的信息。该... 采用高压密封硝化罐消解样品,应用ICP-AES法测定鲍鱼、海参中Fe,Ca,Mg,Zn,Sr,Se,Hg,Cd等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正交实验设计方案,通过方差分析选择最佳的实验操作条件,将数理统计与化学方法相结合,以极少的实验次数获得更多的信息。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能多元素同时测定,另外对环境污染小。此方法回收率在91.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5%。实验结果表明:鲍鱼、海参中均含有丰富的Fe,Ca,Mg,Zn,更含有Se,Ge,Sr,Cu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海产品,但同时由于目前环境污染较严重,环境对海水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当海域受到污染时,有害物质沉积于鲍鱼、海参体内,使其有害重金属含量偏高,人们食用时需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海参 微量元素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人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生存环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莹 康万利 +1 位作者 辛士刚 徐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33-2336,共4页
采用高压密封消化罐对人发样品进行处理,将化学计量学应用于ICP-AES法测定了人头发中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多元素同时测定,回收率在94.07%~107.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9%。通过对不... 采用高压密封消化罐对人发样品进行处理,将化学计量学应用于ICP-AES法测定了人头发中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多元素同时测定,回收率在94.07%~107.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9%。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1600人头发的测定结果,探讨了营养、环境污染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对其生存环境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 AES 微量元素 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康万利 李媛 +3 位作者 单秀华 范海明 崔文洪 张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8-433,共6页
基于两相分离的乳状液稳定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通过液膜强度和油水界面张力探讨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乳状液稳定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价乳状液的稳定... 基于两相分离的乳状液稳定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通过液膜强度和油水界面张力探讨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乳状液稳定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价乳状液的稳定性,并得到乳状液的稳定动力学特性;碱浓度小于900 mg/L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碱浓度大于900 mg/L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使得形成的模拟原油乳状液更加稳定;模拟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碱、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增加油水界面膜强度,聚合物通过提高界面膜强度实现的,三者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原油乳状液 动力学特性 油水界面张力 液膜强度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在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蒲春生 郭艳萍 +3 位作者 肖曾利 石道涵 李亚洲 陈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7,101,共4页
针对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普通酸液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酸化用液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SG-1。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体系的防腐... 针对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普通酸液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酸化用液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SG-1。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体系的防腐性能、防乳化及酸渣性能、稳定铁离子能力、防膨性能、配伍性、注入性能、热稳定性及岩心酸化效果等进行了评价。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深穿透酸化体系SG-1后,西峰油田西31-14井在油压为18.4MPa的条件下,注入量达到41m3/d,吸水指数达到了2.23m3/(d·MPa),与措施前相比,注入量增加了19m3/d,吸水指数提高了85.6%,有效地解决了油藏的欠注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深穿透酸化体系 室内研究 现场试验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