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化企业几种典型装置LDAR技术及VOCs排放量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柯佳 孙慧 +3 位作者 赵东风 李石 孙龙珠 田晓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4-539,共6页
基于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的实施,分析4家不同石化企业的3种典型装置(常(减)压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及连续重整装置)的LDAR台账及核算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结果表明,各企业及装置的设备动静密封点以连接件、法兰和阀门3类为... 基于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的实施,分析4家不同石化企业的3种典型装置(常(减)压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及连续重整装置)的LDAR台账及核算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结果表明,各企业及装置的设备动静密封点以连接件、法兰和阀门3类为主(占密封点总数97%以上),其中以阀门和法兰泄漏最为严重。采用相关方程法核算VOCs排放量可知,以阀门、开口管线和法兰为主的泄漏密封点对VOCs排放量贡献最大(约占80%);泄漏密封点的修复率平均能达到70%,VOCs减排率最高能达到73%。对于不同的石化企业,连续重整装置是设备动静密封点最多、泄漏率最高、VOCs排放量最大的装置。此研究对控制石化企业设备动静密封点的VOCs排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泄漏检测与修复 污染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排污许可制度的发展及其在石油炼制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柯佳 孙慧 +1 位作者 李石 赵东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2,共6页
近年来"新"排污许可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环境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简要回顾了我国"旧"、"新"排污许可制度的发展历程。石化企业产排污环节多、污染物种类复杂及排放量大,排污许可证申领、... 近年来"新"排污许可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环境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简要回顾了我国"旧"、"新"排污许可制度的发展历程。石化企业产排污环节多、污染物种类复杂及排放量大,排污许可证申领、执行和监管要求高。通过资料收集及现场调研,详细总结了"新"排污许可制度在石化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对"新"排污许可制度的优势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许可 石油炼制企业 执行报告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酒江波 刘尚志 +3 位作者 鞠松霖 张梦 周超 范秀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共8页
我国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化工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本质安全是坚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基础工作,是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应用本质安全,提高化工... 我国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化工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本质安全是坚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基础工作,是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应用本质安全,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详细地阐述了化工行业本质安全的内涵;然后基于事故场景的演变,建立了风险管控措施的层级关系,并定义了本质安全与保护层的关系,提出了改进的洋葱模型;最后分析了本质安全与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本质安全策略应用于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要素的建议。正确地理解本质安全与风险管控、保护层以及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行业 本质安全 风险管控 保护层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活性炭制备改性及其吸附甲苯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石 邢亚彬 +3 位作者 孙慧 杜改平 戴安国 赵东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63-2471,共9页
以石化企业干化剩余活性污泥为炭源前体、ZnCl2溶液为活化剂,在613℃条件下炭化70min制得了碘值为683.40mg/g、产率为55.5%的污泥基活性炭(SAC,sludge-based activated carbon)样品,并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的HNO3、H2SO4和H2O2溶液为改性... 以石化企业干化剩余活性污泥为炭源前体、ZnCl2溶液为活化剂,在613℃条件下炭化70min制得了碘值为683.40mg/g、产率为55.5%的污泥基活性炭(SAC,sludge-based activated carbon)样品,并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的HNO3、H2SO4和H2O2溶液为改性剂对SAC氧化改性,通过碘值测定、BET、Boehm滴定、ICP、FTIR、XRD、SEM、T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SAC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NO3和H2SO4改性后SAC的BET比表面积、孔容、碘值均明显增加,可有效提高SAC吸附性能,当HNO3浓度为0.5mol/L、H2SO4浓度为1.0mol/L时改性效果最好,动态吸附甲苯的吸附量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38.80%和27.19%,吸附穿透时间也明显延长;而对于H2O2溶液为改性剂,总体上不利于SAC吸附性能的提高。对甲苯吸附效果最好的几种改性SAC材料进行再生性能测试,均展现了良好的再生循环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剩余活性污泥 污泥基活性炭 制备改性 甲苯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装置水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积山 王艳琪 +2 位作者 段潍超 孙慧 赵东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从典型的甲醇制烯烃工艺流程及工艺水系统流程出发,结合工艺原理,针对目前工艺废水存在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石油类含量高及固含量高的"三高"问题,以实际生产过程为例,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资源化利用3个方面提出技术改进... 从典型的甲醇制烯烃工艺流程及工艺水系统流程出发,结合工艺原理,针对目前工艺废水存在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石油类含量高及固含量高的"三高"问题,以实际生产过程为例,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资源化利用3个方面提出技术改进措施、最佳甲醇烯烃工艺废水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水系统 水质特点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ZOP与AEMA的输气站场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6
作者 邢金朵 赵东风 +1 位作者 韩丰磊 陈晓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为全面地评估输气站场安全状况,综合运用化工行业常用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和针对人因、管理因素分析的行为失效模式分析(AMEA)确定输气站场风险影响因子,将各因子整合得到输气站场4个一级风险评价指标和对应的17个二级风险评价... 为全面地评估输气站场安全状况,综合运用化工行业常用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和针对人因、管理因素分析的行为失效模式分析(AMEA)确定输气站场风险影响因子,将各因子整合得到输气站场4个一级风险评价指标和对应的17个二级风险评价指标。根据输气站场特点确立输气站场风险影响因子关系矩阵,不仅考虑单个因素对输气站场安全运营的影响,同时还分析输气站场多因素耦合作用结果。采用该方法,针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调压单元进行多因素耦合分析,计算得到选用示例调压单元为强风险单元,给出该单元风险因子权重排序。研究表明,该风险评估方法对输气站场安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站场 HAZOP AMEA 多因素耦合 调压单元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法的大型商场外因火灾风险性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董铭鑫 赵东风 贾进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大型商场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且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提高大型商场火灾风险性等级并且为其评价研究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将2级模糊综合评价与集值统计法相结合的模型对大型商场外因火灾的风险性进行... 大型商场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且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提高大型商场火灾风险性等级并且为其评价研究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将2级模糊综合评价与集值统计法相结合的模型对大型商场外因火灾的风险性进行评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充分考虑外因火灾的特点(主要从消防设施及能力因素、消防安全管理因素、人员应急疏散因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针对大型商场外因火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3个,三级指标包括12个。利用集值统计法将评价指标的描述表示为一段区间值,进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得出的权重进行可靠性分析,采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火灾风险性总的相对隶属度,并求出模糊特征向量;最后根据总得分确定火灾的风险性等级。利用该方法对沈阳某大型商场外因火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与传统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相对比,其评价结果都为"二级(好)",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合理。同时分析得到了大型商场火灾防控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集值统计 模糊综合评价 外因火灾危险性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储罐大呼吸损耗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敏敏 刘芳 +1 位作者 王永强 段潍超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储罐是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储罐VOCs排放量计算公式,以云南某炼化企业的典型热渣油立式固定顶罐以及北京某石化企业的汽油外浮顶罐和甲苯内浮顶罐为基准案例进行储罐大呼吸损... 储罐是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储罐VOCs排放量计算公式,以云南某炼化企业的典型热渣油立式固定顶罐以及北京某石化企业的汽油外浮顶罐和甲苯内浮顶罐为基准案例进行储罐大呼吸损耗量的计算,考察了其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储罐大呼吸损耗的关键参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降耗措施。结果表明:影响固定顶罐大呼吸损耗的关键参数为气相分子摩尔质量、日平均液体表面温度和年周转量;影响外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首要关键参数为罐壁黏附系数,其次为年周转量和有机液体的密度;影响内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首要关键参数为罐壁黏附系数,其次为年周转量和固定顶支撑柱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储罐 挥发性有机物 大呼吸损耗 关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管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邢金朵 赵东风 +1 位作者 韩丰磊 刘宇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84-88,共5页
未遂事件机理和事故机理是一致的,研究未遂事件管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可为防控事故发生提供有效支撑。首先介绍未遂事件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框架。分析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管理特征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免责报告制度、长输管道未遂... 未遂事件机理和事故机理是一致的,研究未遂事件管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可为防控事故发生提供有效支撑。首先介绍未遂事件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框架。分析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管理特征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免责报告制度、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等级划分、建立专门的长输管道未遂事件数据库、未遂事件教育培训等。其次面向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给出专门的上报管理流程,并针对国内某输气管道未遂事件进行案例管理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未遂事件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通过原因分析,确立预防和控制措施,能有效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遂事件 管理 长输管道 风险等级 第三方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管网中瓦斯爆炸火焰波传播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铭鑫 赵东风 +1 位作者 尹法波 贾进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91-299,共9页
针对当前瓦斯爆炸传播规律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通风状态的单条管路或简单分叉管路,对通风管网中的瓦斯爆炸传播研究极少的现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三维通风管网模型进行模拟,并利用TECPLOT 360和ORIGIN软件对模拟数据进... 针对当前瓦斯爆炸传播规律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通风状态的单条管路或简单分叉管路,对通风管网中的瓦斯爆炸传播研究极少的现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三维通风管网模型进行模拟,并利用TECPLOT 360和ORIGIN软件对模拟数据进行处理,用于研究通风管网中瓦斯爆炸火焰波的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初期爆炸中火焰波的传播主要发生在瓦斯混合区且传播过程相对较慢;高温、高压发生耦合作用造成管网内左侧直管与底部直管的连接处发生二次爆炸,火焰波的传播速度快且传播路径复杂;通风动力恢复后,火焰波在管网内多因素的复合作用下重新进行传播;底部直管存在的多种结构变化,使得火焰波在其内部的传播过程中速度相对较慢且形态发生多次明显变化。得出相关结论:通风管网内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波传播的复杂性源于瓦斯爆炸过程中冲击波、通风动力、火焰波以及管网结构变化产生的扰动源等多因素的耦合作用;通风动力的存在使得管网内瓦斯爆炸传播过程更加复杂,通风动力系统与爆炸冲击波的耦合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瓦斯爆炸过程中,通风管网内增加了通风动力系统恢复并占据主导的传播演变过程,该过程中火焰波自身的发展传播特性同样受到影响,相比无通风时发生了变化;模拟结果为研究瓦斯爆炸的次生灾害的发生与防治、有毒有害气体的分布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火焰波 通风管网 传播特性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的有序大孔TiO_2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慧 赵东风 李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96,共4页
以硝酸铈和异丙醇钛为铈源和钛源,利用溶胶-凝胶和胶晶模板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Ce掺杂的有序大孔TiO_2光催化材料,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最后以甲基橙溶液... 以硝酸铈和异丙醇钛为铈源和钛源,利用溶胶-凝胶和胶晶模板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Ce掺杂的有序大孔TiO_2光催化材料,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最后以甲基橙溶液为对象,在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不同Ce掺杂量的大孔TiO_2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掺杂的大孔TiO_2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循环再生能力,当Ce/Ti摩尔比为0.3∶1时,光催化性能最佳,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大孔 二氧化钛 二氧化铈 光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负载型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及吸附甲苯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小斐 杜改平 +3 位作者 段潍超 孙慧 赵东风 李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04-5811,共8页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_(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_(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附性能,探究了铜锰的最优配比方案。当草酸铜和草酸锰质量配比为4∶1时,制备的SAC-CuMn样品产率为52%、比表面积617.77m^(2)/g、总孔容0.61cm^(3)/g、粒度0.5mm,吸附性能最好。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Mapping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SACCuMn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探究了SAC-CuMn样品吸附甲苯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铜锰均匀地负载在固相共混法制备的SAC-CuMn材料结构中,当吸附甲苯时,物理吸附和Cu(Ⅰ)络合吸附作用同时进行,可以有效提升污泥基活性炭的甲苯吸附性能,最优SAC-CuMn样品对甲苯的吸附量可达459.09mg/g,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超过5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基活性炭 铜锰负载 吸附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管控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文文 孙文静 +1 位作者 孙慧 李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2,共4页
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已为人们广泛关注,但对于导致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却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世界各国陆续加紧了对温室气体的管控和治理,在此基础上碳交易应运而生。现已有20多个国际体系投入试验碳交易,由美国和欧盟率先制定... 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已为人们广泛关注,但对于导致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却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世界各国陆续加紧了对温室气体的管控和治理,在此基础上碳交易应运而生。现已有20多个国际体系投入试验碳交易,由美国和欧盟率先制定和实施,目前已有较完整的碳交易体系。近年来,我国于7个试点城市展开碳排放交易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碳减排效果,形成了适用于我国的相对完整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对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未来将逐步向全国推广,以期在全国各个省份起到良好的碳排放量管控效果,以期早日实现我国2030年碳排放量达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配额交易 碳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浮顶罐大呼吸损耗核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敏敏 王永强 +3 位作者 刘芳 段潍超 王婧 陈曦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石化企业储罐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油品损耗问题,以浮顶罐的大呼吸损耗为代表。在概述浮顶罐大呼吸损耗机理的基础上,以北京某石化企业的甲苯内浮顶罐为基准案例,对国内外4种核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 石化企业储罐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油品损耗问题,以浮顶罐的大呼吸损耗为代表。在概述浮顶罐大呼吸损耗机理的基础上,以北京某石化企业的甲苯内浮顶罐为基准案例,对国内外4种核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影响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减耗措施。结果表明:采用我国推荐的公式进行核算更符合我国实际,需建立和完善以我国有机液体理化参数和储罐构造为基准的核算方法和软件;影响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主要因素包括油品性质、周转量、罐体直径、罐壁黏附系数等,其中罐壁黏附系数为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浮顶罐 挥发性有机物 大呼吸损耗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发展与控制的隐患分级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东风 申玉琪 +2 位作者 赵志强 张佑明 孟亦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使隐患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对隐患与事故的关系进行研讨,提出隐患的根本属性是能够促使事故发生或发展。通过预估促使和控制(阻碍)事故发展的因素,来揭示隐患在事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根据发生作用的时间将隐患分为第1类隐患和第2类隐... 为使隐患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对隐患与事故的关系进行研讨,提出隐患的根本属性是能够促使事故发生或发展。通过预估促使和控制(阻碍)事故发展的因素,来揭示隐患在事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根据发生作用的时间将隐患分为第1类隐患和第2类隐患。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解决了具体隐患风险分级的问题,提出隐患暴露频率、其他条件的可能性、隐患纠正系数、事故后果初始分值、人员防护修正系数、人员暴露修正系数、应急处理与事故控制修正系数和财产损失修正系数等评价指标。通过隐患致因事故风险的计算,评估隐患的最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类隐患 隐患分级标准化 隐患致因事故 风险评估 暴露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储油罐非甲烷总挥发实验及仿真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华欣 王永强 +3 位作者 刘芳 赵朝成 段潍超 王歌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9-674,共6页
针对油田单井拉油罐非密封生产带来的油气泄漏问题,建立小型原油储油罐挥发损耗实验模拟平台,通过气相色谱法探究各因素对其损耗的影响,利用Fluent仿真软件模拟储油罐的泄漏扩散。结果表明:储液温度和有无风环境对储油罐非甲烷总烃(NMHC... 针对油田单井拉油罐非密封生产带来的油气泄漏问题,建立小型原油储油罐挥发损耗实验模拟平台,通过气相色谱法探究各因素对其损耗的影响,利用Fluent仿真软件模拟储油罐的泄漏扩散。结果表明:储液温度和有无风环境对储油罐非甲烷总烃(NMHC)挥发影响较大,储液高度和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小;仿真模拟无风环境下,储油罐泄漏口短时间内存在油气积聚现象;有风环境下,当风速为1 m/s,油气积聚不明显;随风速增大,扩散浓度场面积不断增大,油品损耗量增大,在风速为5 m/s的环境下,扩散300 s时的浓度场面积相比扩散200 s时较小,但泄漏口处的油气积聚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储油罐 非甲烷总烃 挥发 Fluent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内浮顶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华欣 孙中举 +3 位作者 刘昕 段潍超 欧阳振宇 王永强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2-596,共5页
以某石化企业内浮顶罐为实例,根据AP-42公式,从浮顶罐结构、油品性质、周转量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内浮顶储罐的VOCs排放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浮盘缝隙损耗和挂壁损耗是内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浮盘构造、周转量、罐壁锈蚀程度... 以某石化企业内浮顶罐为实例,根据AP-42公式,从浮顶罐结构、油品性质、周转量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内浮顶储罐的VOCs排放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浮盘缝隙损耗和挂壁损耗是内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浮盘构造、周转量、罐壁锈蚀程度及边缘密封形式是内浮顶罐VOCs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罐漆颜色、储罐直径、油品种类及储液温度为次要影响因素;固定顶支撑柱数量、环境湿度及环境风速对储罐挥发损耗的影响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降低储罐VOCs挥发损耗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内浮顶罐 VOCS 浮盘缝隙损耗 挂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装置特殊管理手阀辨识及管理分级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酒江波 王春利 +1 位作者 路帅 展宗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8,共7页
在国内外石化行业发展历程中,因员工误操作阀门引发过程安全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通过分析可知,石化装置内有部分不属于主流程范围、而在正常生产中也无需操作调整的手阀被误操作的概率较大,此类阀门一旦被误操作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 在国内外石化行业发展历程中,因员工误操作阀门引发过程安全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通过分析可知,石化装置内有部分不属于主流程范围、而在正常生产中也无需操作调整的手阀被误操作的概率较大,此类阀门一旦被误操作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事故后果。通过归纳总结石化装置中需要执行特殊管理手阀的几种类型,指导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辨识装置中需要特殊管理的手阀,再基于风险的概念,通过阀门被误操作的后果严重程度和被误操作的可能性,综合评估其所需的管理级别,指导企业合理选择防止手阀被误操作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阀 误操作 特殊管理 挂牌 铅封 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新型有序大孔碳球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慧 李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9期22-24,29,共4页
以二氧化硅(SiO_2)胶体微球为模板,以苯蒸气为碳源,采用胶晶模板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将苯蒸气在高温下碳化并沉积在SiO_2胶晶模板表面,通过氢氟酸的溶蚀作用去除SiO_2胶晶模板,制备了新型有序大孔碳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 以二氧化硅(SiO_2)胶体微球为模板,以苯蒸气为碳源,采用胶晶模板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将苯蒸气在高温下碳化并沉积在SiO_2胶晶模板表面,通过氢氟酸的溶蚀作用去除SiO_2胶晶模板,制备了新型有序大孔碳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物理吸附仪等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苯蒸气沉积时间为4h时,大孔碳球结构完整、排列有序,为石墨晶型。该研究为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晶模板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苯蒸气 大孔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原油加工过程中重金属镍、钒迁移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慧 李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37-41,共5页
以某加工高硫劣质原油的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该企业原油、中间馏分油、废水、固体废物及石油焦等样品,利用原子吸收技术对不同样品中所含重金属镍、钒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探讨了典型高硫劣质原油中重金属镍、钒在石油加工过程中... 以某加工高硫劣质原油的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该企业原油、中间馏分油、废水、固体废物及石油焦等样品,利用原子吸收技术对不同样品中所含重金属镍、钒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探讨了典型高硫劣质原油中重金属镍、钒在石油加工过程中的迁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重金属镍、钒主要分布在重馏分中,在加工过程中会进一步集中于石油焦产品和固体废物中,为我国未来劣质原油加工过程的重金属镍、钒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原油 加工过程 镍、钒 迁移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