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栾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79-80,共2页
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读写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较弱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口语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提供借鉴。一、汉语口语...
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读写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较弱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口语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提供借鉴。一、汉语口语教学的原则1.连贯协调原则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汉语学习分成几部分,如阅读教育、听力教育等,各个部分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但其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口语
口语水平
教学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
留学人员
中文专业
外国学生
学习汉语
语言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语境中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袁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4-6,共3页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学习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学习汉语的整体成效;但与此同时,汉字的难认、难写、难学,往往又成为汉语学习中的'拦路虎'。[1]为了让汉字学习更容易,学界探索出了集中识字法、部件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学习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学习汉语的整体成效;但与此同时,汉字的难认、难写、难学,往往又成为汉语学习中的'拦路虎'。[1]为了让汉字学习更容易,学界探索出了集中识字法、部件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虽已学习了一些汉字,但到中高级阶段还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教学
识记
形声字
音意字
部首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过程
被引量:
5
3
作者
栾著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76-377,共2页
我国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路径及历史演变做出研究与探讨,对于梳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国内外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茶文化传播途径所展...
我国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路径及历史演变做出研究与探讨,对于梳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国内外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茶文化传播途径所展现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传播途径
国内传播
对外传播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科学健康为准则的饮茶方式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栾著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15-16,共2页
中国人饮茶,一是为了提神静心,二是为了养生保健,三是为了招待朋友,茶叶早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也要看到,一些人缺乏对茶叶自然属性和功效的了解,在饮茶上不太注重科学方式,因此也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后果,如严寒...
中国人饮茶,一是为了提神静心,二是为了养生保健,三是为了招待朋友,茶叶早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也要看到,一些人缺乏对茶叶自然属性和功效的了解,在饮茶上不太注重科学方式,因此也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后果,如严寒时饮用绿茶、空腹饮用浓茶等等。这些错误的饮用茶叶方法,极易适得其反,不同程度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本文就从饮茶方式的选择路径,谈一谈以科学健康为准则的饮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
科学健康
茶多酚
方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亦诗亦哲学——《西方历史上的“诗与哲学之争”》评析
5
作者
郝婷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69,共1页
古往今来,诗人和哲学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表达对存在、对生命、对生活、对宇宙、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虽然许多哲人将哲思与诗歌有机结合,诸如程颢的“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古往今来,诗人和哲学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表达对存在、对生命、对生活、对宇宙、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虽然许多哲人将哲思与诗歌有机结合,诸如程颢的“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但也不可否认,诗与哲学终究是不同的叙述方式,终究是各行其道的,终究是行走在不同的精神旅途。特别是西方长久以来的诗与哲学的纷争,可追溯至苏格拉底,延续至今日。面对这一研究命题,我们不由得反思,对待万物的态度,是诗意还是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历史
哲学家
诗歌
叙述方式
苏格拉底
刘禹锡
哲人
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栾著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国际
教育
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79-80,共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5CX04069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QN201438)研究成果
文摘
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读写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较弱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口语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提供借鉴。一、汉语口语教学的原则1.连贯协调原则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汉语学习分成几部分,如阅读教育、听力教育等,各个部分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但其实上。
关键词
汉语口语
口语水平
教学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
留学人员
中文专业
外国学生
学习汉语
语言学基础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语境中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袁月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国际
教育
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4-6,共3页
基金
中国高教学会外留分会来华留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15Z0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学习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学习汉语的整体成效;但与此同时,汉字的难认、难写、难学,往往又成为汉语学习中的'拦路虎'。[1]为了让汉字学习更容易,学界探索出了集中识字法、部件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虽已学习了一些汉字,但到中高级阶段还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关键词
汉字教学
识记
形声字
音意字
部首
文化语境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过程
被引量:
5
3
作者
栾著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国际
教育
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CX04069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QN201438)
文摘
我国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路径及历史演变做出研究与探讨,对于梳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国内外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茶文化传播途径所展现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阐述。
关键词
茶文化
传播途径
国内传播
对外传播
历史演变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科学健康为准则的饮茶方式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栾著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国际
教育
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15-16,共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CX04069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QN201438)"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中国人饮茶,一是为了提神静心,二是为了养生保健,三是为了招待朋友,茶叶早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也要看到,一些人缺乏对茶叶自然属性和功效的了解,在饮茶上不太注重科学方式,因此也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后果,如严寒时饮用绿茶、空腹饮用浓茶等等。这些错误的饮用茶叶方法,极易适得其反,不同程度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本文就从饮茶方式的选择路径,谈一谈以科学健康为准则的饮茶方式。
关键词
饮茶
科学健康
茶多酚
方式研究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亦诗亦哲学——《西方历史上的“诗与哲学之争”》评析
5
作者
郝婷婷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国际
教育
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69,共1页
文摘
古往今来,诗人和哲学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表达对存在、对生命、对生活、对宇宙、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虽然许多哲人将哲思与诗歌有机结合,诸如程颢的“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但也不可否认,诗与哲学终究是不同的叙述方式,终究是各行其道的,终究是行走在不同的精神旅途。特别是西方长久以来的诗与哲学的纷争,可追溯至苏格拉底,延续至今日。面对这一研究命题,我们不由得反思,对待万物的态度,是诗意还是哲学,
关键词
西方历史
哲学家
诗歌
叙述方式
苏格拉底
刘禹锡
哲人
天地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研究
栾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语境中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
张袁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历史演变过程
栾著
《福建茶叶》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科学健康为准则的饮茶方式研究
栾著
《福建茶叶》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亦诗亦哲学——《西方历史上的“诗与哲学之争”》评析
郝婷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