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沥青质超分子聚集及解聚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徐芳 卞贺 +2 位作者 韦胜超 朱丽君 夏道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8-969,共12页
石油沥青质组成复杂,氢/碳原子比低,硫、氮等杂原子含量高,给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处理带来困难,究其原因是石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复杂,极易发生超分子聚集,形成聚集体。目前对沥青质超分子聚集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并被石油化学工作者广泛接... 石油沥青质组成复杂,氢/碳原子比低,硫、氮等杂原子含量高,给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处理带来困难,究其原因是石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复杂,极易发生超分子聚集,形成聚集体。目前对沥青质超分子聚集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并被石油化学工作者广泛接受。沥青质超分子聚集是通过电荷转移作用、偶极作用以及氢键作用形成沥青质分子之间的缔合,这些弱相互作用在石油体系的分子间普遍存在,实现沥青质聚集体的解聚是重质油高效轻质化的基础。研究表明,采用化学方法改变沥青质分子结构或采用物理方法改变沥青质物理状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沥青质聚集体解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超分子聚集体 聚集 解聚 聚集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蜡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与焦化汽油改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金鹏 山红红 +1 位作者 李春义 陈小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51,共6页
以焦化蜡油(CGO)和焦化汽油(CN)为原料,利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TMP),在提升管催化裂化中试装置上考察TMP工艺条件下CGO的催化裂解性能,以及CGO催化裂解与CN改质的耦合反应性能。结果表明:TMP工艺对于CGO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以焦化蜡油(CGO)和焦化汽油(CN)为原料,利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TMP),在提升管催化裂化中试装置上考察TMP工艺条件下CGO的催化裂解性能,以及CGO催化裂解与CN改质的耦合反应性能。结果表明:TMP工艺对于CGO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两段反应综合转化率为87.80%;丙烯收率达到18.12%,选择性为64.87%;轻质油收率为37.19%,而干气产率仅为4.27%;CN单股进料催化裂化改质对辛烷值改善效果不好,而CGO催化裂解联合CN改质时效果较好,CN回炼率为25%时,产品汽油辛烷值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焦化蜡油 焦化汽油 丙烯 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裂解制备低碳烯烃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小博 张星 +3 位作者 韩忠祥 山红红 杨朝合 张建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及水蒸气用量对乙烯、丙烯的产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高温、大剂油比、长停留时间及提高水蒸气用量... 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及水蒸气用量对乙烯、丙烯的产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高温、大剂油比、长停留时间及提高水蒸气用量都可促进汽油的裂解,增加低碳烯烃的产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C-7300为催化剂,多产低碳烯烃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580℃,停留时间1.6s左右,剂油质量比为11,水蒸气与汽油的质量比为0.20。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得知,自制催化剂A的催化效果最好,汽油转化率达到40%以上,乙烯+丙烯的产率达到20%以上,焦炭和干气(不含乙烯)的产率不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催化裂化 低碳烯烃 乙烯 丙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渣油悬浮床加氢产物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文萍 任振东 +1 位作者 石斌 阙国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7-971,共5页
以塔河稠油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各产物中的碱性氮含量,用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产物中的总氮含量;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对产物氮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 以塔河稠油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各产物中的碱性氮含量,用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产物中的总氮含量;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对产物氮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都随馏分变重而增加,碱性氮含量增加缓慢,总氮含量急剧增加;催化剂为环烷酸铁时,对于产物中的同一馏分,其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比催化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时的低;对于同一催化剂,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尾油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逐渐降低;蜡油馏分及尾油中的碱性氮与总氮的质量比约为0.300-0.390,且不随催化剂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 加氢 渣油 催化剂 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工艺中弹丸焦生成与抑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林祥钦 李雪 +2 位作者 陈坤 郭爱军 王宗贤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综述了延迟焦化工艺中弹丸焦生成与抑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弹丸焦的形态结构,分析了其成焦机理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并对弹丸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弹丸焦 成焦机理 中间相 沥青质 残炭值 循环比 气相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常压渣油在提升管内催化裂解的反应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小博 沙有鑫 +2 位作者 李春义 杨朝合 山红红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8-811,共4页
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以吉林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了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催化剂类型对丙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适宜的停留时间和采用多产丙LTB-2烯催化剂均可提高丙... 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以吉林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了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催化剂类型对丙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适宜的停留时间和采用多产丙LTB-2烯催化剂均可提高丙烯的收率,其中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530℃、停留时间1.4s左右。采用LTB-2催化剂,在第一段提升管反应温度530℃、m(LTB-2催化剂)∶m(常压渣油)(剂油比)为6.70、停留时间1.36s,第二段提升管反应温度530℃、剂油比7.21、停留时间1.8s左右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工艺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TMP工艺可使丙烯收率达到22.67%,同时兼顾汽油、柴油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催化裂解 丙烯 两段提升管 常压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馏分循环对延迟焦化加热炉管结焦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宗贤 耿亚平 +1 位作者 郭爱军 田凌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5-69,共5页
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延迟焦化工艺,就馏分循环对焦化加热炉受热结焦规律进行实验研究,主要考察采用不同类型馏分油循环、不同循环比时炉管中结焦趋势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循环物流所携带焦粉对炉管结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焦... 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延迟焦化工艺,就馏分循环对焦化加热炉受热结焦规律进行实验研究,主要考察采用不同类型馏分油循环、不同循环比时炉管中结焦趋势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循环物流所携带焦粉对炉管结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焦化原料的性质(如密度、粘度、残炭等)和组成差别都较大;相对于减压渣油而言,加热炉进料的结焦诱导期较长,表明采样期间的循环焦化方案利于抑制焦化加热炉炉管的结焦。深入研究发现,不同循环馏分都可不同程度抑制炉管结焦,尤其以分馏塔焦化循环油加入后的结焦诱导期最长;随着循环比的增大,结焦诱导期不断延长,但循环比在0.6以上时的影响变化不大;循环馏分携带来的焦粉对加热炉炉管中的结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结焦诱导期 循环比 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成FCC轻汽油催化裂解增产丙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段秀华 山红红 +2 位作者 杨朝合 李春义 韩忠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研究了不同组成FCC轻汽油(LCG.1和LCG.2)在小型提升管实验装置上催化裂解增产丙烯的性能,以及与回炼油浆进行组合进料回炼时增产丙烯的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富含烯烃的轻汽油LCG.2更容易发生催化裂解反应生成丙烯。相同反应条件下,LC... 研究了不同组成FCC轻汽油(LCG.1和LCG.2)在小型提升管实验装置上催化裂解增产丙烯的性能,以及与回炼油浆进行组合进料回炼时增产丙烯的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富含烯烃的轻汽油LCG.2更容易发生催化裂解反应生成丙烯。相同反应条件下,LCG.2的丙烯产率以及丙烯选择性均高于LCG.1;而且,轻汽油与回炼油浆组合进料回炼时,干气产率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大幅下降,产物分布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轻汽油 催化裂解 丙烯 组合回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中剂油比与停留时间对硫转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峰 张建芳 杨朝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1,133,共5页
利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胜利石油化工厂的AR在不同剂油比和停留时间下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提高剂油比、延长停留时间会使原料中的硫更多地分布到催化裂化汽油和焦炭之中,分布到重油中的硫急剧减少,提高剂油比... 利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胜利石油化工厂的AR在不同剂油比和停留时间下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提高剂油比、延长停留时间会使原料中的硫更多地分布到催化裂化汽油和焦炭之中,分布到重油中的硫急剧减少,提高剂油比、缩短停留时间,使分布到柴油中的硫增加,液化气中的硫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剂油比 停留时间 硫含量 硫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与轮古稠油悬浮床加氢共炼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9-12,共4页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进行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共处理改质的反应。反应条件为:煤焦油与稠油质量比1:3,反应温度430C。室温下氢气初压7.0MPa。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0μg/g。研究表明:在氢气和分散...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进行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共处理改质的反应。反应条件为:煤焦油与稠油质量比1:3,反应温度430C。室温下氢气初压7.0MPa。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0μg/g。研究表明:在氢气和分散性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有效地抑制了生焦及产气率。增加了中间馏分油的收率。从生焦指数及生焦量来看。镍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优于铁催化剂。油溶性的NiNaph催化加氢性能明显高于水溶性的Ni(NO3)2。不同的原料配比改变了反应产物分布。对稠油与煤焦油共炼产物分离,选取尾油切割点420~430℃,可以作为接近于生产90^#道路沥青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煤焦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稠油与煤焦油混合原料悬浮床加氢裂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28,共4页
采用高压釜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的混合油进行各种类型的反应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浓度、稠油与煤焦油质量比、供氢剂和蜡油循环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气和分散性催化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较之热裂化及临氢... 采用高压釜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的混合油进行各种类型的反应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浓度、稠油与煤焦油质量比、供氢剂和蜡油循环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气和分散性催化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较之热裂化及临氢裂化反应有效地抑制了生焦及气体产率,增加了中间馏分油收率。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30℃、时间60min、压力7.0MPa;催化剂用量150μg/g;稠油与煤焦油质量比3∶1。从生焦指数来看,镍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优于铁催化剂。添加供氢剂以及蜡油循环均可抑制进料的裂化反应和焦炭的生成,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煤焦油 悬浮床 加氢裂化 催化剂 供氢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起泡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瑞玉 冯文金 +4 位作者 韩梅 李亚茹 张倩 郭爱军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采用降压法研究原油的性质、温度、原油含水量、溶解气体的类型对原油起泡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越高、黏度越大,其泡沫的稳定性越大,消泡速率越小;原油的泡沫体积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消泡速... 采用降压法研究原油的性质、温度、原油含水量、溶解气体的类型对原油起泡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越高、黏度越大,其泡沫的稳定性越大,消泡速率越小;原油的泡沫体积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消泡速率随温度提高而增大;模拟气、CO_(2)和N_(2)具有不同趋势的泡沫衰减曲线;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小,泡沫的稳定时间越长,且原油的黏度越高泡沫出现峰值的时间越晚,峰值维持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泡沫 原油组成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植物油与普通催化原料催化裂解反应的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智刚 田华 +2 位作者 李春义 童英 杨朝合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6期515-519,共5页
提出了以动植物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技术路线,并与普通催化原料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路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棕榈油是一种优良的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原料。一段反应后,液化气质量分数超过40%,丙烯质量分数为20.16%,达到大庆常压渣油... 提出了以动植物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技术路线,并与普通催化原料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路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棕榈油是一种优良的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的原料。一段反应后,液化气质量分数超过40%,丙烯质量分数为20.16%,达到大庆常压渣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的水平;汽油质量分数和总液收率较高;生成的汽油中芳烃质量分数超过51%,可以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油 催化原料 两段提升管 催化裂解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常渣在油溶性钼催化剂下的加氢裂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振东 石斌 +3 位作者 杨江朝 门秀杰 李传 阙国和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3期202-204,237,共4页
以塔河常压渣油(以下简称塔河常渣)为原料,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为催化剂,研究了前者对加氢裂化反应的适应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塔河常渣的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辽河减压渣油和克拉玛依减压渣油(... 以塔河常压渣油(以下简称塔河常渣)为原料,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为催化剂,研究了前者对加氢裂化反应的适应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塔河常渣的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辽河减压渣油和克拉玛依减压渣油(以下分别简称辽河减渣和克炼减渣)相比,在MoDTC加入量为200μg/g,430℃,氢初压为7.0 MPa的条件下,生焦生成的难易程度依次为:克炼减渣,辽河减渣,塔河常渣;在生焦起始点时,各试样裂化难易程度依次为:塔河常渣,辽河减渣,克炼减渣。反应温度高于425℃,反应时间超过45 m in后,塔河常渣生成生焦;氢初压和催化剂用量分别大于7.0 MPa和500μg/g时,可以相对有效地抑制生焦生成的倾向。在生焦量小于4.0%的条件下,塔河常渣转化率很难达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渣油 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生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及总硫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9-391,共3页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含硫渣油的裂化产物及总硫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加入供氢剂抑制了缩合反应及裂化反应,同时促进了硫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渣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供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乙醇汽油金属腐蚀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宗廷 张云山 崔新栋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6年第10期23-26,共4页
针对乙醇汽油对金属腐蚀性加剧的问题,研究了新的金属腐蚀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各种成分协同作用,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膜,抑制由于水的存在导致的酸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金属腐蚀抑制剂加量200 m g/L时,对黄铜缓蚀率为93.7%;对紫... 针对乙醇汽油对金属腐蚀性加剧的问题,研究了新的金属腐蚀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各种成分协同作用,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膜,抑制由于水的存在导致的酸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金属腐蚀抑制剂加量200 m g/L时,对黄铜缓蚀率为93.7%;对紫铜缓蚀率为91.9%;对铝缓蚀率为90.0%;对20钢缓蚀率为78.5%;且性能优于美国专利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汽油 金属腐蚀抑制剂 缓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馏分燃料油倾点抑制剂PAAN的制备
17
作者 王宗廷 俞然刚 +1 位作者 赵延霞 谢国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针对高倾点石蜡基油品在低温环境下的储存、运输、装卸中存在的难题,合成了由丙烯腈和丙烯酸高级醇酯二元自由基共聚的倾点抑制剂PAAN,并对PAAN的聚合反应条件和过程进行了考察。n(丙烯酸)/n(丙烯腈)-3:1,-Mr=4.75×10^4... 针对高倾点石蜡基油品在低温环境下的储存、运输、装卸中存在的难题,合成了由丙烯腈和丙烯酸高级醇酯二元自由基共聚的倾点抑制剂PAAN,并对PAAN的聚合反应条件和过程进行了考察。n(丙烯酸)/n(丙烯腈)-3:1,-Mr=4.75×10^4,收率88N,产物降倾点效果较好,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其共晶-吸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燃料油 丙烯腈 丙烯酸高级醇酯 自由基聚合倾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原油催化裂解增产丙烯初步研究
18
作者 丁伟涛 胡永庆 +2 位作者 刘熠斌 于海明 陈小博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1年第9期9-13,共5页
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以苏丹达尔高酸原油为原料,进行催化裂解增产丙烯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以及水油比对丙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产丙烯LTB-2催化剂,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丙烯收率和... 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以苏丹达尔高酸原油为原料,进行催化裂解增产丙烯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以及水油比对丙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产丙烯LTB-2催化剂,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丙烯收率和较低的低价值产物收率,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柴油收率;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停留时间和提高水油比,均可提高丙烯的收率,其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520℃、停留时间1.6~2.0 s、水油比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原油 催化裂解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辅助生成焦磷酸铌NbP1.8O7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忠涛 吕青 +2 位作者 刘涛 邢涛 刘海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提出一种利用聚合物合成焦磷酸铌NbP1.8O7的简易方法,采用聚合物辅助一步煅烧,通过调控含磷聚合物的加入量来制备纯相的焦磷酸铌,调控煅烧升温速率以进一步提高负极材料的无定型化,考察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极材... 提出一种利用聚合物合成焦磷酸铌NbP1.8O7的简易方法,采用聚合物辅助一步煅烧,通过调控含磷聚合物的加入量来制备纯相的焦磷酸铌,调控煅烧升温速率以进一步提高负极材料的无定型化,考察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极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优异;制备5℃/min升温速率下的趋于无定形的焦磷酸铌在1 0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 000圈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仍有164.6 mA·h/g,在2 000 mA/g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5 000圈后仍有101.37 mA·h/g的高可逆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聚阴离子化合物 焦磷酸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管泽坤 赵亭 +1 位作者 张雨 柳云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4-1575,共12页
现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要求汽油中的硫质量分数不能超过10μg/g,因此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将持续受到关注。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低的优点,是目前用于汽油脱硫的主... 现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要求汽油中的硫质量分数不能超过10μg/g,因此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将持续受到关注。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低的优点,是目前用于汽油脱硫的主要手段之一。了解和认识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组成和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推进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中脱硫活性金属组分、储硫组分、以及载体3种组分的功能与研究进展,分析了每种组分优化对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吸附脱硫过程中的机理问题,以期为未来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S Zorb工艺 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