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的倒立摆虚拟仿真系统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晓刚 杨明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实验资源紧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倒立摆机理模型的开放式虚拟仿真系统开发方法。首先,根据装置机理建立倒立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应用LabVIEW软件绘制倒立摆装置操作界面,并编制后台程序实现其模型仿真;最后利用OP...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实验资源紧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倒立摆机理模型的开放式虚拟仿真系统开发方法。首先,根据装置机理建立倒立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应用LabVIEW软件绘制倒立摆装置操作界面,并编制后台程序实现其模型仿真;最后利用OPC技术实现虚拟仿真系统变量数据的共享,以方便学生测试控制算法。该仿真系统不但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实验装置,而且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编程留下了充足空间,有助于其创新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控制理论 倒立摆 仿真软件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机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西庚 赵大伟 +1 位作者 柳颖 孔倩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2,92-93,共4页
为提高电驱动钻机的功率因数,设计了TSC+TCR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控制器。采用DSP和单片机相结合的双CPU方案,通过傅立叶变换分析无功和谐波情况,以无功为控制量投切电容器并触发电抗器,实现了对无功动态实时的补偿,避免了过补偿和投切振... 为提高电驱动钻机的功率因数,设计了TSC+TCR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控制器。采用DSP和单片机相结合的双CPU方案,通过傅立叶变换分析无功和谐波情况,以无功为控制量投切电容器并触发电抗器,实现了对无功动态实时的补偿,避免了过补偿和投切振荡。与常见的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相比,该无功补偿控制器损耗小,并且可以对无功进行连续的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计算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动态性能好,无功补偿效果好,可以提高钻机的功率因数,增强钻机进行高负载钻井作业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机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数字信号处理器 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梁式抽油机多模式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任旭虎 苏建楠 +3 位作者 李旭 李德文 孙晓 艾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应对抽油机生产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工况,设计开发了游梁式抽油机多模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获取抽油机的电参数与位置信息,利用变频技术实现抽油机的恒速、上快下慢、上慢下快和功率随动等多种运行模式。结合开发的上位机软件能够实现... 为应对抽油机生产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工况,设计开发了游梁式抽油机多模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获取抽油机的电参数与位置信息,利用变频技术实现抽油机的恒速、上快下慢、上慢下快和功率随动等多种运行模式。结合开发的上位机软件能够实现抽油机状态信息的实时显示与存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多模式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消除抽油机启动过程中带来的电流冲击,试验中的一口井在功率随动模式下运行,综合节电率达到10.4%。通过变更油井运行模式,多模式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抽油机在多种复杂工况下高效、稳定、经济运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梁式抽油机 多模式 控制系统 柔性启动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LC滤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仁德 赵斌 +2 位作者 徐海亮 孙鹏霄 董雪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9-86,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通常采用不带输出滤波器的PWM逆变器直接驱动,但随着电力电子器件趋于高频化,长线效应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过电压问题严重威胁电机的绝缘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逆变器带输出LC滤波器的方式,可以滤除开关次电压谐波... 永磁同步电机(PMSM)通常采用不带输出滤波器的PWM逆变器直接驱动,但随着电力电子器件趋于高频化,长线效应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过电压问题严重威胁电机的绝缘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逆变器带输出LC滤波器的方式,可以滤除开关次电压谐波使输出电压正弦,但电容支路的存在导致逆变器侧电流和电机侧电流存在偏差,因此提出一种逆变器侧电流反馈(ICF)加基波电容电流补偿的控制方法,并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的电容电压微分算法求取电容电流基波分量,实现对电机侧电流的准确控制;分析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并给出调节器设计的稳定范围。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证明了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长线效应 LC滤波器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 二阶广义积分器 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内部耦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建模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文忠 张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02-4508,共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方法由传统的两电平电压源逆变器发展而来,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控制方法在控制的过程中忽略了内部一些耦合因素,这会导致系统控制效果变差,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等。为减小控制器设计难...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方法由传统的两电平电压源逆变器发展而来,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控制方法在控制的过程中忽略了内部一些耦合因素,这会导致系统控制效果变差,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等。为减小控制器设计难度,提高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运行性能,分析了交流侧电流与内部不平衡电流以及子模块电容电压之间的耦合关系。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提出一种基于补偿的解耦策略,消除内部不平衡电流控制以及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影响,在旋转坐标系下消除d轴和q轴电流的交叉耦合项,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完全解耦。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内部耦合 解耦控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改造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春侠 张磊 张加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73,共4页
针对两电平控制抽油机电动机时其输出电压中含有大量谐波分量,造成电压波形畸变,运行效率较低,浪费电能的问题,采用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控制电动机,并且以80C196K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压空间矢量变频调速为控制系统。整个系... 针对两电平控制抽油机电动机时其输出电压中含有大量谐波分量,造成电压波形畸变,运行效率较低,浪费电能的问题,采用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控制电动机,并且以80C196K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压空间矢量变频调速为控制系统。整个系统控制软件分为主程序模块和软件定时器中断模块,主程序模块由初始化模块和循环扫描模块组成,初始化模块负责各运行参数的预设值以及从数据存储器读取用户的设定值。现场应用表明,系统节能效率比工频运行时提高16%~39%,综合节电率达34.66%,增产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梁式抽油机 节能改造 PWM控制方法 电压空间矢量 磁链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FNN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在CSTR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时海涛 王心刚 郭曙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3期5776-5778,5781,共4页
讨论了一类放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对于利用方向基神经网络(DBFNN)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所得到的系统模型作为对象的数学模型用来设计控制器。首先设计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器,为了克服建模误差的影响又引入了内模控... 讨论了一类放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对于利用方向基神经网络(DBFNN)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所得到的系统模型作为对象的数学模型用来设计控制器。首先设计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器,为了克服建模误差的影响又引入了内模控制机制。证明了只要网络的学习精度足够高,所设计的闭环系统是最终一致有界的。把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用于CSTR的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器 自适应控制 DBF神经网络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过程控制实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哲 邓小刚 +3 位作者 曹玉平 王平 杨明辉 刘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137,共4页
基于LabVIEW开发了A3000的实验平台,以进行虚拟仿真控制和实时通信控制实验教学。建立了A3000水箱系统的机理模型,完成了调节阀、变频泵和水箱特性等重要参数的测量和辨识,建成流量调节阀单回路控制、双容串级控制、下水箱前馈反馈控制... 基于LabVIEW开发了A3000的实验平台,以进行虚拟仿真控制和实时通信控制实验教学。建立了A3000水箱系统的机理模型,完成了调节阀、变频泵和水箱特性等重要参数的测量和辨识,建成流量调节阀单回路控制、双容串级控制、下水箱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和扩展范围的分程控制等5个控制仿真实验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OPCserver与实际A3000装置进行通信,实现了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实验平台 LABVIEW OPCSERVER A3000过程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L_2-Hausdorff子空间距离的MPC控制回路性能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尚林源 田学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77-4483,共7页
针对当前MPC控制回路性能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定位性能下降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L2-Hausdorff子空间距离的控制回路性能诊断方法。该方法引用恶化性能子空间表征各个性能恶化工况下的回路特征,通过基于模型预测残差的闭环潜能指标实... 针对当前MPC控制回路性能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定位性能下降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L2-Hausdorff子空间距离的控制回路性能诊断方法。该方法引用恶化性能子空间表征各个性能恶化工况下的回路特征,通过基于模型预测残差的闭环潜能指标实时监测控制回路性能。当发现性能下降时,构造加权L2-Hausdorff子空间距离来度量当前回路性能模式与已知性能模式的相似度,通过距离聚类来定位回路性能下降的恶化源。最后,通过连续搅拌加热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heater,CSTH)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性能诊断 模型预测残差 协方差 加权子空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讯拓扑的电力系统分散协调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庆伟 王子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15-2322,共8页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历来备受重视。受二阶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理论的启发,该文考虑通讯拓扑的作用并将平衡机作为领导节点,给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函数的分散控制器的设计新方法。为方便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收缩节点导纳矩阵将控...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历来备受重视。受二阶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理论的启发,该文考虑通讯拓扑的作用并将平衡机作为领导节点,给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函数的分散控制器的设计新方法。为方便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收缩节点导纳矩阵将控制误差进行等效转化。在稳定的前提下,考虑控制输出在近零时波动太大的实际情况,对既得控制器进行了分段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分散协调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的二维电阻层析成像观测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彦龙 孙海亮 +3 位作者 孟庆国 刘昌岭 陈强 邢兰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基于室内模拟实验模拟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及其物性演化规律,可以为现场实际水合物储层动态响应规律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此,基于ITS电阻层析成像仪,研制了适用于沉积物中水合物原位合成—分解动态探... 基于室内模拟实验模拟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及其物性演化规律,可以为现场实际水合物储层动态响应规律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此,基于ITS电阻层析成像仪,研制了适用于沉积物中水合物原位合成—分解动态探测的电阻层析成像模拟装置,并以天然海滩砂为沉积介质,模拟了含盐水沉积物体系中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根据电阻层析成像测试结果分析了水合物在沉积物截面上的生成位置和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合物合成过程中,受排盐效应和水合物生成速率两个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体系平均电阻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②较之于水合物合成,沉积物内部排盐效应对沉积物体系平均电阻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效应,水合物合成结束后沉积物体系内部仍存在盐离子浓度差异控制的传质过程;③水合物合成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电导率偏移量变化幅度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指示水合物在沉积物内部的生成过程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结论认为,起始条件下沉积物中气—水非均质分布特征是导致沉积物中最终水合物饱和度非均质分布的决定因素,而水合物合成过程中排盐效应导致的沉积物内部盐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则是水合物合成位置变化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电阻率 电导率 电阻层析成像 排盐效应 在线观测 非均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及暂态分析 被引量:172
12
作者 薛永端 李娟 徐丙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703-5714,共12页
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存在忽略线模信息、消弧线圈位置不准确、缺乏具体参数计算方法等缺陷,无法用于故障暂态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建立包含故障点上下游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模型... 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存在忽略线模信息、消弧线圈位置不准确、缺乏具体参数计算方法等缺陷,无法用于故障暂态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建立包含故障点上下游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模型简化原则建立由等效电阻、等效电感、系统对地分布电容及消弧线圈等效电感构成的Γ型精确暂态等值电路。基于简化原则推导出表达形式简单、满足工程应用需求的简化参数计算方法。与传统暂态等值电路相比,所建等值电路包含线模和零模信息,等效电感近似等于故障点到母线间线路的零模电感与2倍线模电感之和,且消弧线圈接于母线处更符合实际情况。针对低阻接地、高阻接地,分别给出暂态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暂态主谐振频率、幅值、衰减因子等要素随故障条件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全面把握故障暂态特征。最后利用仿真及现场故障数据验证了所建暂态等值电路模拟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强、暂态分析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故障 暂态等值电路 模型简化 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的建立 被引量:48
13
作者 薛永端 李娟 徐丙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23-232,32,共10页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是故障暂态分析的主要工具,可定量计算暂态电气量,为接地故障保护、过电压防护、接地补偿及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忽略了线模分量且缺乏明确的参数计算方法的问...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是故障暂态分析的主要工具,可定量计算暂态电气量,为接地故障保护、过电压防护、接地补偿及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忽略了线模分量且缺乏明确的参数计算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工频等效阻抗与首谐振频率相等、首谐振频段内等效阻抗综合误差最小的模型简化原则;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建立了基于线路分布参数、包含故障点两侧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复合网络模型;依据模型简化原则将复合网络模型逐级简化。最终得到一个包含线模和零模分量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感与系统对地分布电容构成的?型暂态等值电路,以及模型参数的准确计算方法。相比于传统暂态等值电路,所提出的暂态等值电路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故障 暂态等值电 模型简化 主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统计量地震子波估计建模 被引量:15
14
作者 戴永寿 郑德玲 +1 位作者 魏磊 霍志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4-518,540,共6页
本文在反射系数序列为非高斯、平稳和统计独立的随机过程,地震子波为非因果、混合相位的假设条件下,分别应用滑动平均(MA)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地震记录进行建模,并采用运算代价较小的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线性化求解方法——累积... 本文在反射系数序列为非高斯、平稳和统计独立的随机过程,地震子波为非因果、混合相位的假设条件下,分别应用滑动平均(MA)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地震记录进行建模,并采用运算代价较小的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线性化求解方法——累积量矩阵方程法进行了子波提取和模型适应性的研究。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比滑动平均(MA)模型具有参数节省、模型更为高效的特点;累积量矩阵方程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加性高斯噪声,但对累积量样本估计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果累积量样本估计的误差和方差适度,结合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描述的累积量矩阵方程法可以高效、准确地估计出地震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累积量 子波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滑动平均(MA)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暂态选线与过渡电阻辨识 被引量:105
15
作者 薛永端 李娟 +2 位作者 陈筱薷 徐丙垠 李天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037-5048,共12页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分析方法认为暂态过程是在故障点虚拟电源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故障线路出口的暂态电压与暂态电流反映的是背离故障点的背后健全线路阻抗特性,不能直接反映故障点电流及过渡电阻状态。文中分析谐振接地系统高阻...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分析方法认为暂态过程是在故障点虚拟电源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故障线路出口的暂态电压与暂态电流反映的是背离故障点的背后健全线路阻抗特性,不能直接反映故障点电流及过渡电阻状态。文中分析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暂态机理与暂态电气量特征,完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分析理论,提高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准确性,并为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补偿、过电压防护等技术提供基础。采用数字仿真和现场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故障 高阻接地 故障选线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通用变频器仿真教学系统开发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兴田 胡慧慧 陈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5-138,共4页
通用变频器功能完善、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由于其高度集成化,学生只能利用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基于Matlab仿真软件,结合三相异步电动机,搭建通用变频器的仿真教学平台,构成一个基于通用变频器―三相... 通用变频器功能完善、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由于其高度集成化,学生只能利用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基于Matlab仿真软件,结合三相异步电动机,搭建通用变频器的仿真教学平台,构成一个基于通用变频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交流调速系统。通过模型的构建、参数的设置以及仿真内容的设置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将变频器涉及的重要理论知识通过仿真的分析得以验证,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在控制策略的实施上,发挥仿真平台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仿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仿真教学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变压器更换优先级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莹 于琳 +2 位作者 李可军 梁永亮 肖文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70-2377,共8页
针对配电变压器更换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以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理论为基础,涵盖多种评价因素的多层次配电变压器更换优先级模型,该模型包括建立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种类的评价因素建立... 针对配电变压器更换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以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理论为基础,涵盖多种评价因素的多层次配电变压器更换优先级模型,该模型包括建立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种类的评价因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结合专家经验确定权重的灰度,建立权重矩阵。其次,采用劣化度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使用隶属度函数描述数据与评价等级间的隶属关系;以灰度描述数据的充裕度,建立灰色模糊矩阵。最后,综合权重矩阵与灰色模糊矩阵,以最大隶属度为标准得出评价结果。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改善数据的模糊性与灰色性,合理地评估配电变压器的更换顺序,为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更换优先级 灰色模糊理论 模糊层次分析法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槽式孔板和旋进漩涡流量计的湿气计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晓智 耿艳峰 +2 位作者 华陈权 张晶 叶露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2,共5页
槽式孔板用于湿气计量时,差压值会因气液相间作用而产生"过读",而采用旋进漩涡流量计时,旋进频率会因液相增大而产生"欠读"。通过分析槽式孔板"过读"和旋进漩涡流量计"欠读"的影响因素,以空气... 槽式孔板用于湿气计量时,差压值会因气液相间作用而产生"过读",而采用旋进漩涡流量计时,旋进频率会因液相增大而产生"欠读"。通过分析槽式孔板"过读"和旋进漩涡流量计"欠读"的影响因素,以空气-水为介质开展了一系列两相流量计量实验,建立了各自的两相流量计量模型。将2种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稳态计量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当液相流量小于1.0m3/h时,利用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气相流量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孔板 旋进漩涡流量计 气液两相流 湿气计量 稳态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亮 姜文聪 吕新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65,175,共5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庞杂,知识点联系松散,具有"复杂学习任务"的典型特征。将国际教学设计领域中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4C/ID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基于4C/ID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探索...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庞杂,知识点联系松散,具有"复杂学习任务"的典型特征。将国际教学设计领域中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4C/ID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基于4C/ID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了通过"即时性信息"解决"复杂学习任务"与"支持性信息"之间矛盾的教学方法,使其贯穿于研究性实验教学任务的全过程。通过4C/ID教学设计模型的引入,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学习任务 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 即时性信息 支持性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计算机测控实验平台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武礼 杨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实验室的状况,提出构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计算机测控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测控实验仪、国产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软件平台构成。利用该实验平台,可以将计算机测控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方便地用图形表达出来,并能生动地...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实验室的状况,提出构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计算机测控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测控实验仪、国产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软件平台构成。利用该实验平台,可以将计算机测控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方便地用图形表达出来,并能生动地验证数据采集、信号滤波、温度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经典内容。不仅节省了经费、降低了成本,而且丰富了实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测控实验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