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渤海S油田窜流通道封堵技术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梁守成
吕鑫
李强
陈冠中
李丽霞
温鸿滨
-
机构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室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63,共6页
-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扩大试验研究"(项目编号YXKY-2016-ZY-02)
-
文摘
针对渤海S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形成水窜通道,导致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采用示踪剂方法识别油水井间高渗条带,分析计算了高渗条带渗透率及孔喉大小,通过对凝胶类调剖体系强度和微球粒径分级、微球类调剖体系粒径与岩心孔喉直径的匹配性和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组合方式的研究,获得了适合该油田高渗条带封堵及深部调剖的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凝胶(先注弱凝胶,后注强凝胶)加微球为组合调剖剂,以凝胶井口调剖加微球在线调剖的组合工艺方式。研究结果表明,S油田目标井区高渗条带渗透率为8.8μm^2,平均孔喉约为20μm;适合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的两种强度凝胶体系配方为0.3%聚合物+0.2%交联剂(弱凝胶)、0.4%聚合物+0.3%交联剂(强凝胶);微球膨胀后的粒径与孔喉直径比为1~1.5时,微球调剖体系兼具良好的封堵性能和运移性能;应用凝胶封堵近井地带高渗条带、微球进行深部调剖的段塞组合方式,在相同成本下的调剖效果最好;采用井口调剖+在线调剖相结合的工艺方式,可使海上油田深部调剖设备占用平台空间降低70%以上。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在渤海S油田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井组综合含水最高下降8.4%,井组净增油18288 m^3,适合于海上砂岩油田深部调剖作业。
-
关键词
高渗条带
封堵
示踪剂
深部调剖
凝胶
微球
渤海S油田
-
Keywords
high permeability belt
plugging
tracer
deep profile control
gel
microsphere
Bohai S oilfield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O648.17
[理学—物理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