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作延缓交联剂的多重乳液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发林 岳湘安 +2 位作者 侯吉瑞 刘玉章 刘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348,共5页
拟用作聚合物水基凝胶延缓交联剂的多重乳液按下述方法制备:1.5%醋酸铬水溶液与加入3%油包水乳化剂的柴油按体积比70∶30混合,制成W1/O乳液,后者与加有1%水包油乳化剂的矿化度32 g/L的模拟地层水按体积比70∶30混合,制成(W1/O)/W2多重... 拟用作聚合物水基凝胶延缓交联剂的多重乳液按下述方法制备:1.5%醋酸铬水溶液与加入3%油包水乳化剂的柴油按体积比70∶30混合,制成W1/O乳液,后者与加有1%水包油乳化剂的矿化度32 g/L的模拟地层水按体积比70∶30混合,制成(W1/O)/W2多重乳液。用电导率法测定乳液静置30天析出水相中醋酸铬含量并计算乳液破裂率,结果表明多重乳液的稳定性远小于相应的W1/O乳液,使用油包水乳化剂T161(HLB值3.8)和水包油乳化剂Tween20(16.7)的多重乳液的稳定性好于使用Span80(4.3)和Tween20的多重乳液,30℃、50℃、70℃破裂率分别为11.5%,17.8%,28.0%和21.0%,56.0%,67.3%。加入T161的柴油与模拟地层水之间的界面剪切粘度ηs大于加入Span80时的相应值,表面活性剂加量0.3%时,30℃,50℃,70℃下60 minηs值(mN.s/m)分别为0.112,0.100,0.096和0.0442,0.0349,0.0257。在水相中加入0.02%和0.10%Tween20使加入3.0%T161的柴油与模拟地层水之间30℃、60 minηs值降低14.3%和27.3%,油包水乳化剂为Span80时则降低34.9%和65.4%。用T161/Tween20制备的多重乳液稳定性较好的原因,是油水界面的T161分子不易被Tween20分子顶替。图9表3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乳状液 乳化剂 稳定性 界面剪切粘度 延缓交联剂 缓释化学剂 水基聚合物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微凝胶封堵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田鑫 任芳祥 +3 位作者 韩树柏 汪小平 叶银珠 张立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142,共4页
采用填砂管试验对可动微凝胶分散体系的封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可动微凝胶浓度的增加,封堵强度变大,浓度大于500mg/kg即可形成有效的封堵;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封堵能力逐渐增强,30d时封堵强度达到最大;随着填砂... 采用填砂管试验对可动微凝胶分散体系的封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可动微凝胶浓度的增加,封堵强度变大,浓度大于500mg/kg即可形成有效的封堵;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封堵能力逐渐增强,30d时封堵强度达到最大;随着填砂管渗透率的增加,封堵性能变差。体系的封堵能力与渗透率关联较强,粒径一定的体系在一定的渗透率范围内可产生有效封堵;在岩心中具有封堵、突破、深入、再封堵的逐级封堵调驱特性,具有较好的深部调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微凝胶 封堵性能 溶胀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氧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ASP复合体系粘度的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凌志 张春玲 +4 位作者 白云鹏 褚明艳 金玉素 刘文晶 侯吉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0-15,共6页
普通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因为粘度损失,导致采油效率不高,因此必须使用自来水或更高级别的洁净水,导致耗水量大。对利用曝氧污水配制HPAM溶液及ASP复合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所配制溶液的热稳定性并系统地考察了剪切、硫酸盐还原菌(SRB... 普通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因为粘度损失,导致采油效率不高,因此必须使用自来水或更高级别的洁净水,导致耗水量大。对利用曝氧污水配制HPAM溶液及ASP复合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所配制溶液的热稳定性并系统地考察了剪切、硫酸盐还原菌(SRB)、碱以及粘度稳定剂等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降解是溶液粘度损失的主要因素,污水曝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细菌对粘度的伤害。对于HPAM溶液,添加粘度稳定剂后,无论是否剪切,老化30d后其粘度保留率都比未加稳定剂时高。对于ASP复合体系,碱和粘度稳定剂对粘度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粘度经过30d老化后基本没有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曝氧 聚合物溶液 ASP复合体系 降解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