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5
1
作者
黄捍东
罗群
+2 位作者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5
1
作者
黄捍东
罗群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资源与
信息
学院
cnpc
物探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石大博创复杂油气藏技术开发中心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中国
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孤岛采油厂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定理研究"(619990433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PX060696)
文摘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
关键词
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Keywords
north Qaidam Basin
denudation thickness
history recovering
seismic section
"Ro" value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黄捍东
罗群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