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
20
1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4 位作者
刘振湖
罗宏
祝彦贺
李羊羊
陈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67,共5页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具典型的断-坳叠合性质,中、新生界不整合现象较普遍,地层缺失严重。应用井-震结合方法重新识别和标定了T1、T2、T4、T5和Tg等5个不整合界面,并分析了T5不整合界面主要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特征、该界面上下主要的...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具典型的断-坳叠合性质,中、新生界不整合现象较普遍,地层缺失严重。应用井-震结合方法重新识别和标定了T1、T2、T4、T5和Tg等5个不整合界面,并分析了T5不整合界面主要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特征、该界面上下主要的岩性配置关系及与该界面相关的油气圈闭类型。研究表明,T5界面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界面上下岩性组合关系主要为砂-砂、砂-泥和泥-泥型;油气圈闭类型主要有4种:地层上超及下伏的不整合遮挡圈闭,被削截的单斜圈闭,地层超覆及古潜山伴生圈闭和断层与不整合面共同控制的削截、上超圈闭;与不整合相关的油气藏勘探应主要集中在坳陷内的洼陷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超覆
削截
北黄海盆地
构造意义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5
2
作者
黄捍东
罗群
+2 位作者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顺向断坡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以孤北斜坡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晓敏
罗群
+2 位作者
黄捍东
谢向东
吏锋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孤北斜坡为例,对顺向断坡的断裂展布、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顺向断坡同沉积断层的不断活动控制了孤北斜坡"一带一洼三台阶"构造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多级断裂坡折带,从而控制了各类扇体的沉...
以孤北斜坡为例,对顺向断坡的断裂展布、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顺向断坡同沉积断层的不断活动控制了孤北斜坡"一带一洼三台阶"构造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多级断裂坡折带,从而控制了各类扇体的沉积和岩性岩相的分布,为形成隐蔽油气圈闭准备了可容纳空间。在顺向断坡背景下,受断裂产状的控制,油气藏沿顺向断裂展布,并且分布于向斜坡倾向凸出的油源断裂的上倾部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断面优势运移模式。断裂的控圈控相和控运作用,使断裂成为断坡控制油气运聚成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向断坡
断裂特征
油气藏分布
主控因素
孤北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河盆地陈家洼陷沙三段下亚段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2 位作者
陈振岩
祝彦贺
范春花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88-495,共8页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预测了砂体分布的优势区。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沙三段下亚段4^(th)SQ2和4^(th)SQ3层序顶界面的有利砂体进行了预测。结合沉积相划分结果,对沙三段下亚段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有利圈闭的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家洼陷
沙三段下亚段
属性分析
分频处理
波阻抗反演
有利储层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5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2 位作者
陈振岩
魏水建
刘文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3期54-58,72,共6页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地层有继承性发育的多级次坡折带,且在各地层沉积时期坡折带的作用方式及大小存在差异。在坡折带识别及分析其与有利目标圈闭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在具快速充填史的中小型断陷湖盆中,逆源坡折带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即逆源坡折的倾斜程度及其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夹角大小控制了逆源坡折带附近的砂体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源坡折带
砂体分布
沙三段
陈家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
20
1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刘振湖
罗宏
祝彦贺
李羊羊
陈亮
机构
中国
石化集团国际
石油
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资源与
信息
学院
物探
重点
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67,共5页
基金
国家专项"北黄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查"(基(2006)GZH001-10)
文摘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具典型的断-坳叠合性质,中、新生界不整合现象较普遍,地层缺失严重。应用井-震结合方法重新识别和标定了T1、T2、T4、T5和Tg等5个不整合界面,并分析了T5不整合界面主要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特征、该界面上下主要的岩性配置关系及与该界面相关的油气圈闭类型。研究表明,T5界面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界面上下岩性组合关系主要为砂-砂、砂-泥和泥-泥型;油气圈闭类型主要有4种:地层上超及下伏的不整合遮挡圈闭,被削截的单斜圈闭,地层超覆及古潜山伴生圈闭和断层与不整合面共同控制的削截、上超圈闭;与不整合相关的油气藏勘探应主要集中在坳陷内的洼陷附近。
关键词
不整合面
超覆
削截
北黄海盆地
构造意义
油气藏
Keywords
unconformity surface
overlap
truncation
North Yellow Sea Basin
tectonic significanc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5
2
作者
黄捍东
罗群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资源与
信息
学院
CNPC
物探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石大博创复杂油气藏技术开发中心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中国
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孤岛采油厂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定理研究"(619990433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PX060696)
文摘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
关键词
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Keywords
north Qaidam Basin
denudation thickness
history recovering
seismic section
"Ro" value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顺向断坡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以孤北斜坡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晓敏
罗群
黄捍东
谢向东
吏锋兵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
(
北京
)能源
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资源与
信息
学院
物探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2006CB202306)
文摘
以孤北斜坡为例,对顺向断坡的断裂展布、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顺向断坡同沉积断层的不断活动控制了孤北斜坡"一带一洼三台阶"构造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多级断裂坡折带,从而控制了各类扇体的沉积和岩性岩相的分布,为形成隐蔽油气圈闭准备了可容纳空间。在顺向断坡背景下,受断裂产状的控制,油气藏沿顺向断裂展布,并且分布于向斜坡倾向凸出的油源断裂的上倾部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断面优势运移模式。断裂的控圈控相和控运作用,使断裂成为断坡控制油气运聚成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顺向断坡
断裂特征
油气藏分布
主控因素
孤北斜坡
Keywords
consequent fault slope,faulting feature,main controlling factor,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Gubei Slope
分类号
TE11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盆地陈家洼陷沙三段下亚段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陈振岩
祝彦贺
范春花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资源与
信息
学院
物探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88-495,共8页
文摘
陈家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内的一个生油洼陷,洼陷内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有多套浊积砂体和厚层泥岩,具有自身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处理和模型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对沙三段下亚段的砂体沉积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预测了砂体分布的优势区。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沙三段下亚段4^(th)SQ2和4^(th)SQ3层序顶界面的有利砂体进行了预测。结合沉积相划分结果,对沙三段下亚段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有利圈闭的分布区域。
关键词
陈家洼陷
沙三段下亚段
属性分析
分频处理
波阻抗反演
有利储层
形成模式
Keywords
Chenjia depression
lower Sha3 sub-member
attributes analysis
frequency division
impedance inversion
favorable reservoir
forming patter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5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陈振岩
魏水建
刘文超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资源与
信息
学院
物探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石化
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3期54-58,72,共6页
文摘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地层有继承性发育的多级次坡折带,且在各地层沉积时期坡折带的作用方式及大小存在差异。在坡折带识别及分析其与有利目标圈闭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在具快速充填史的中小型断陷湖盆中,逆源坡折带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即逆源坡折的倾斜程度及其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夹角大小控制了逆源坡折带附近的砂体分布形态。
关键词
逆源坡折带
砂体分布
沙三段
陈家洼陷
Keywords
reversed slope breaks
sand body distribution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Chenjia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1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
袁书坤
王英民
刘振湖
罗宏
祝彦贺
李羊羊
陈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黄捍东
罗群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顺向断坡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以孤北斜坡为例
杨晓敏
罗群
黄捍东
谢向东
吏锋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河盆地陈家洼陷沙三段下亚段有利储层预测
袁书坤
王英民
陈振岩
祝彦贺
范春花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袁书坤
王英民
陈振岩
魏水建
刘文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