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及其预测模型 |
柳广弟
胡素云
赵文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2
|
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 |
谢玉洪
刘平
黄志龙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6
|
|
3
|
莺歌海盆地泥岩稳定压实带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
金博
刘震
李绪深
何汉漪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3
|
|
4
|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
刘震
党玉琪
李鹤永
高先志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30
|
|
5
|
松辽盆地昌德东CO_2气藏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 |
魏立春
鲁雪松
宋岩
柳少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6
|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
黄志龙
江青春
席胜利
张才利
张菊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38
|
|
7
|
盐间泥岩裂缝超压油气藏成藏作用——以东濮凹陷文留构造为例 |
冷济高
刘晓峰
庞雄奇
宋东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8
|
渤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
马宝军
漆家福
刘阳
曹爱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9
|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油层成藏过程分析 |
李松
尹伟
刘震
潘高峰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
2011 |
12
|
|
10
|
东营凹陷砂岩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模式 |
李明刚
庞雄奇
漆家福
陈冬霞
王颖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1
|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中上侏罗统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常迈
刘震
梁全胜
韩军
关强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11
|
|
12
|
秦皇岛32-6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研究 |
冷济高
解习农
刘晓峰
张成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8 |
10
|
|
13
|
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下干柴沟组油气运移及成藏模式 |
孙粉锦
张春林
张福东
高先志
王宗礼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4
|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油藏“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分析 |
许晓明
赵阳
戴立昌
汲生珍
张善文
吕希学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6 |
5
|
|
15
|
渤中坳陷BZ26-2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
陈斌
郝芳
邹华耀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6 |
3
|
|
16
|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
刘震
陈艳鹏
赵阳
郝奇
许晓明
常迈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7 |
38
|
|
17
|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形成主控因素 |
余一欣
马宝军
汤良杰
杨文静
雷刚林
马玉杰
王鹏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18
|
地层岩性圈闭识别和评价的关键问题 |
刘震
韩军
关强
金博
梁全胜
常迈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23
|
|
19
|
地震沉积学及其在中亚南部地区的应用 |
张义娜
朱筱敏
刘长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6
|
|
20
|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
陈治军
刘洛夫
王伟力
王萍
李燕
向才富
姜振学
庞雄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