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_2成因判识与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2 位作者
王志欣
刘宝明
孙东山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资源丰富,成因类型较复杂,根据通常的成因判识标准与划分参数(δ13CCO2和3He/4He),可将上述盆地CO2明确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等3型4类;但依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诸...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资源丰富,成因类型较复杂,根据通常的成因判识标准与划分参数(δ13CCO2和3He/4He),可将上述盆地CO2明确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等3型4类;但依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诸多学者提出的CO2/3He比值来判识划分,则存在较大的偏差及多解性。文中通过对CO2成因判识划分方法的对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通用性及简洁性的原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通常的成因判识划分方法,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成因进行了综合判识划分,并对不同成因类型CO2的运聚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部陆相断陷盆地
近海陆架盆地
CO2
成因判识
运聚规律
油气资源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裂带的输导与封闭性及其控藏特征
被引量:
48
2
作者
罗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4-479,共6页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封闭、输导性入手,分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流体的输导、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含油气盆地的断裂上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发育,纵向开启相对较好,是输导油气纵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上盘上倾方向...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封闭、输导性入手,分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流体的输导、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含油气盆地的断裂上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发育,纵向开启相对较好,是输导油气纵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上盘上倾方向各种圈闭聚集油气成藏;而断裂的下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不发育,横向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遮挡油气而聚集成藏。这是反向断层下盘遮挡油气成藏普遍发育,而顺向断裂上盘圈闭泄露油气风险较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断裂带
油气输导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_2成因判识与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王志欣
刘宝明
孙东山
机构
中国
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盆地
研究
中心
中海
石油
南海西部
研究
院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SW1170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创新项目(GIGCX0307)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306010)等联合资助
文摘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资源丰富,成因类型较复杂,根据通常的成因判识标准与划分参数(δ13CCO2和3He/4He),可将上述盆地CO2明确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等3型4类;但依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诸多学者提出的CO2/3He比值来判识划分,则存在较大的偏差及多解性。文中通过对CO2成因判识划分方法的对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通用性及简洁性的原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通常的成因判识划分方法,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成因进行了综合判识划分,并对不同成因类型CO2的运聚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中国
东部陆相断陷盆地
近海陆架盆地
CO2
成因判识
运聚规律
油气资源
地质条件
Keywords
eastern China
continental rifted basinoffshore shelf basin
CO2
origin identific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618.130.27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裂带的输导与封闭性及其控藏特征
被引量:
48
2
作者
罗群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盆地
研究
中心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4-479,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陆边缘盆地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30-04-03)资助
文摘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封闭、输导性入手,分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流体的输导、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含油气盆地的断裂上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发育,纵向开启相对较好,是输导油气纵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上盘上倾方向各种圈闭聚集油气成藏;而断裂的下盘诱导裂缝带的裂缝不发育,横向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遮挡油气而聚集成藏。这是反向断层下盘遮挡油气成藏普遍发育,而顺向断裂上盘圈闭泄露油气风险较大的原因。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断裂带
油气输导
成藏模式
Keywords
sealing capacity of fault
fault belt
petroleum migration
accumulation model
分类号
TE12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_2成因判识与运聚规律研究
何家雄
夏斌
王志欣
刘宝明
孙东山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断裂带的输导与封闭性及其控藏特征
罗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