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交流输电线路交叉或并行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
1
作者 孙银娟 姜子涛 +5 位作者 刘曼 王九震 邵治翠 樊学华 陈更生 刘冠一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对埋地管道产生交流干扰,造成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了解输电线路对管道的干扰规律,掌握输电线路与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就可以从选线阶段合理设计,避免或者减小管道运行期间可能受到的干扰问题。通过数...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对埋地管道产生交流干扰,造成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了解输电线路对管道的干扰规律,掌握输电线路与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就可以从选线阶段合理设计,避免或者减小管道运行期间可能受到的干扰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交流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交流干扰计算模型,计算研究了交流输电线路三相布置方式及相间距对管道的干扰规律,并确定了典型的输电线路等级和不同交叉角度下输电线路与管道的临界距离。结果表明:三相为水平布置时管道干扰电压最大,管道干扰电压随相间距线性增加;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越高,需要的临界距离越大;输电线路与管道交叉角度越小,需要的临界距离越大,根据输电等级和输电线路长度的不同,交叉角度限值不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临界距离图谱和安全评价方法,简化了临界距离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干扰 交叉 并行 输电线路 管道 电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石油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善鹏 毛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0-263,共4页
高校油气储运系科研实验室面临的突出安全管理问题梳理为:危化品管理、功能区布局调整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精细管理3个方面。针对危化品管理建立了基于采购-储存-动态使用的管理机制。实验室以科研任务为导向,形成了多个特色功能区。通... 高校油气储运系科研实验室面临的突出安全管理问题梳理为:危化品管理、功能区布局调整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精细管理3个方面。针对危化品管理建立了基于采购-储存-动态使用的管理机制。实验室以科研任务为导向,形成了多个特色功能区。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摄像监控与网络监控体系,以低廉的成本建设了智能管理系统,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监控,突破了仪器交接记录、使用记录等的纸质属性,形成了影像资料与电子文档相结合的仪器设备日志,推进了智能化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水平,保障了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实验室 布局调整 安全管理 智能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影响的管道输送场站系统用能评价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豪 侯磊 +3 位作者 王志国 薛孟 项新耀 杜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用能评价分析方法对系统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际用能分析除了需要考虑能量分析外,还需要考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影响;基于能量利用和环境效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构建新的用能评价分析模型,提出温室气... 用能评价分析方法对系统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际用能分析除了需要考虑能量分析外,还需要考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影响;基于能量利用和环境效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构建新的用能评价分析模型,提出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的虚拟能计算方法;利用所建模型对原油输送场站典型工艺系统进行用能分析,考虑输入及输出过程虚拟能对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环境效应的用能分析,系统及设备(单元)虚拟效率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能 用能分析方法 环境效应 模型构建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体积型缺陷集输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适用性
4
作者 韩冰 季蓓蕾 +1 位作者 付强 张欣亮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8,共8页
基于径厚比为13~20的管道内压爆破试验数据,建立了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数值计算模型的失效判定准则,并开展了不同缺陷尺寸条件下三种标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交叉验证优化的支持向量机(CV-SVM)算法,建立了集输管道... 基于径厚比为13~20的管道内压爆破试验数据,建立了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数值计算模型的失效判定准则,并开展了不同缺陷尺寸条件下三种标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交叉验证优化的支持向量机(CV-SVM)算法,建立了集输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与标准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缺陷长度、深度及宽度下,DNV-RP-F101标准方法适用于径厚比较小的集输管道,但当缺陷长度小于1D(D为管道外径)时,该方法不具有保守性,推荐采用PCORRC标准方法。相比于标准方法,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3.11%,适用于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工程适用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内腐蚀 失效准则 评价方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本质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师瑶 侯磊 +3 位作者 熊毅 陈雪娇 李文超 马宏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4,共6页
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为了研究油气管道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通过分析美国和加拿大油气管道的事故原因,识别了3种影响因素和7个薄弱环节;通过统计管道工程各阶段的事故和影响因素的数量,分析了每个阶段存在的本质安... 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为了研究油气管道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通过分析美国和加拿大油气管道的事故原因,识别了3种影响因素和7个薄弱环节;通过统计管道工程各阶段的事故和影响因素的数量,分析了每个阶段存在的本质安全问题。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的事故和影响因素的数量远多于其他阶段;施工和制管阶段的影响因素种类多,事故原因分散,本质安全提升难度较大;设计和运营阶段的影响因素种类少,事故原因相对集中,本质安全提升难度相对不大;各阶段都存在技术和管理的不足。根据油气管道本质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得出管道本质安全5个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油气管道 影响因素 薄弱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凹陷厚壁深海管道压溃失效模式和压溃压力预测方法
6
作者 侯富恒 陈严飞 +4 位作者 贾鲁生 张琦 吴祖明 刘宇 王春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明确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压溃失效规律,准确预测其压溃压力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球形压头和楔形压头引发的凹陷形状的影响,对凹陷管道压溃失效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将凹陷最深处的椭圆度作为描述凹陷缺陷严重程... 明确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压溃失效规律,准确预测其压溃压力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球形压头和楔形压头引发的凹陷形状的影响,对凹陷管道压溃失效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将凹陷最深处的椭圆度作为描述凹陷缺陷严重程度的控制参数,得到径厚比和椭圆度等参数对压溃失效模式和压溃压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凹陷厚壁深海管道压溃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道 凹陷 椭圆度 压溃失效 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掺稀管道输送工艺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万宇飞 邓道明 +4 位作者 刘霞 曾德春 李洪福 李立婉 薛君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93-2297,共5页
对国内某WK掺稀稠油保温管道,进行工艺特性分析和安全输送能力计算。结果表明:1加热输送的掺稀稠油管道存在随输量减小压降急剧增大的不稳定区;2掺稀比增大时,管道的不稳定工作区左移,安全输送的临界输量减小,有利于管道在低输量下安全... 对国内某WK掺稀稠油保温管道,进行工艺特性分析和安全输送能力计算。结果表明:1加热输送的掺稀稠油管道存在随输量减小压降急剧增大的不稳定区;2掺稀比增大时,管道的不稳定工作区左移,安全输送的临界输量减小,有利于管道在低输量下安全运行;3最大输送能力并非随掺稀比或首站出站油温单调递增;在某一掺稀比和/或首站出站油温下,WK掺稀稠油管道具有最大输送能力;4WK线的整体压降受掺稀比、输量的影响较大,但季节对压降的影响很小;5WK线整体温降主要受输量影响,而掺稀比、季节对其影响不大;6对于同一种掺稀比稠油和同样的出站温度,在不同季节下的末站进站温度、临界输量以及最大输送能力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稀稠油 加热输送 黏度 工艺特性 安全 输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输送掺稀稠油性能的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曦 刘霞 +3 位作者 薛润斌 邓道明 李洪福 韩龙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73-2976,2987,共5页
原油长输管道上的外输泵能耗巨大,在多年的使用之后,其特性曲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有必要对泵性能曲线进行校核。根据相关规范,本文对某原油管线上的3种外输离心泵展开了现场工业实验,测试了它们输送掺稀稠油(黏度为199.5mm2/s、190... 原油长输管道上的外输泵能耗巨大,在多年的使用之后,其特性曲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有必要对泵性能曲线进行校核。根据相关规范,本文对某原油管线上的3种外输离心泵展开了现场工业实验,测试了它们输送掺稀稠油(黏度为199.5mm2/s、190.2mm2/s)的性能,绘制了实际的扬程-流量曲线和效率-流量曲线。基于离心泵出厂时的性能曲线和现场实验的油性,利用相关式换算得到离心泵输油时的理论性能曲线。与输水时相比,离心泵输送掺稀稠油时最高效率点效率下降了21.8%~31.2%。比较离心泵的实际性能曲线和理论性能曲线表明:对于同样流量点,使用多年的离心泵的效率降低了1.5%~9.8%;离心泵扬程也有1%~10%不等的损失,并且随着流量增大,扬程下降幅度越大。现场测试得到的泵性能特性曲线为日后输油泵的工艺计算和能耗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稀稠油 长距离输送 现场实验 离心泵 性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管道骨架层压溃失效机理和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严飞 刘昊 +4 位作者 孙伟栋 董绍华 覃雯琪 高莫狄 马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2,共9页
非黏结柔性管道作为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关键设备,是连接海底井口和海洋平台的主要纽带。海洋油气开发水深已经超过了3000 m,高静水压力是深水软管设计和安全评价的主要挑战,明确深水柔性管道压溃失效机理,并准确地预测柔性管道的压溃压... 非黏结柔性管道作为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关键设备,是连接海底井口和海洋平台的主要纽带。海洋油气开发水深已经超过了3000 m,高静水压力是深水软管设计和安全评价的主要挑战,明确深水柔性管道压溃失效机理,并准确地预测柔性管道的压溃压力可以为柔性管道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柔性管道的压溃压力与骨架层的几何形状以及骨架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准确高效地预测压溃压力变得极具挑战性。针对柔性管道失效机理研究和压溃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前柔性管道压溃失效分析中薄弱的环节,为我国非黏结柔性管道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道 骨架层 失效机理 压溃压力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黏结柔性管道抗拉铠装层腐蚀机理与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严飞 江楠 +3 位作者 何明畅 侯富恒 王春莎 张左旻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非黏结柔性管道是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装备,在海水环境中,抗拉铠装层发生腐蚀会对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明确抗拉铠装层腐蚀机理、对柔性管道的检测和对抗拉铠装层的腐蚀评估十分重要。抗拉铠装层腐蚀与环空的气体环境和水环境有关,... 非黏结柔性管道是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装备,在海水环境中,抗拉铠装层发生腐蚀会对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明确抗拉铠装层腐蚀机理、对柔性管道的检测和对抗拉铠装层的腐蚀评估十分重要。抗拉铠装层腐蚀与环空的气体环境和水环境有关,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检测环空,可以帮助判断其腐蚀情况,并为腐蚀疲劳寿命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提供参考。针对抗拉铠装层腐蚀机理、非黏结柔性管道检测、腐蚀疲劳寿命评估和腐蚀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指出机理研究和检测评估方法的不足,为国内柔性管道抗拉铠装层腐蚀研究和完整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黏结柔性管道 抗拉铠装层 腐蚀机理 腐蚀疲劳寿命 腐蚀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昊 张浩楠 +4 位作者 吴圣思 吴江桥 张振永 刘啸奔 张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线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本质安全,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种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CSA Z662、PRCI-CRES、EXXON MOBIL),并对其参数选取范围性进行了汇总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值和96组全尺寸管道... 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线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本质安全,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3种管道环焊缝拉伸应变容量模型(CSA Z662、PRCI-CRES、EXXON MOBIL),并对其参数选取范围性进行了汇总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值和96组全尺寸管道及宽板拉伸试验数据的差异,对各拉伸应变容量模型在不同钢级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并使用90%置信上限倒数法计算了模型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由于CSA Z662模型断裂韧性取值上限过小,导致其对于中、高钢级管线的预测值过于保守;EXXON MOBIL和PRCI-CRES模型更为完善,二者预测结果相似,并与试验结果较为相符。针对EXXON MOBIL和PRCI-CRES模型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可以明显改善模型预测结果,可将非保守预测值最大误差控制在约30%范围内,从而有效满足较为保守的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管线基于应变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焊缝 拉伸应变容量模型 本质安全 全尺寸试验 宽板试验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弯矩影响的含腐蚀缺陷X80管道失效内压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严飞 阎宇峰 +3 位作者 夏通璟 董绍华 侯富恒 宗优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3,共6页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弯矩影响下含腐蚀缺陷X80管道失效内压与腐蚀缺陷深度、长度、宽度等参数的相关性,并给出相应的失效内压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弯矩,腐蚀缺陷尺寸(深度、长度和宽度)等均会对含腐蚀缺陷高钢级管道的失效内压产...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弯矩影响下含腐蚀缺陷X80管道失效内压与腐蚀缺陷深度、长度、宽度等参数的相关性,并给出相应的失效内压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弯矩,腐蚀缺陷尺寸(深度、长度和宽度)等均会对含腐蚀缺陷高钢级管道的失效内压产生影响,给出的弯矩影响下含腐蚀缺陷高钢级管道的失效内压预测方法可以准确预测管道的失效内压,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管道 失效内压 弯矩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伦分析方法和神经网络的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严飞 阎宇峰 +4 位作者 敖川 贾鲁生 侯富恒 高志浩 刘瑞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4,178,共10页
针对含复杂形状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难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同伦分析方法对含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屈曲压力进行了计算,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进而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底管道屈曲压力的计算方法... 针对含复杂形状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难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同伦分析方法对含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屈曲压力进行了计算,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进而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底管道屈曲压力的计算方法。结果显示:同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准确地计算含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屈曲压力,在相同情况下抛物线形腐蚀管道的临界屈曲压力大于椭圆形管道的临界屈曲压力。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腐蚀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工程现场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腐蚀缺陷 屈曲压力 同伦分析方法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体杂质超临界CO2管道输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吕家兴 侯磊 +1 位作者 吴守志 雷婷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2,共6页
CO2管道输送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诸如从高含CO2的天然气等烃类中捕集的CO2,所含杂质组分主要为CH4,根据标准设定组分杂质含量,用PR方程计算不同杂质含量的CO2多元体系的物性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压力... CO2管道输送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诸如从高含CO2的天然气等烃类中捕集的CO2,所含杂质组分主要为CH4,根据标准设定组分杂质含量,用PR方程计算不同杂质含量的CO2多元体系的物性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密度和黏度会发生突变,比热容会出现极值,与纯CO2对比,在CO2中加入杂质改变物性突变位置。设定甲烷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其他杂质SO2、He、H2、CO、N2、O2、Ar、N2、C2H6和H2S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1%、3%和5%,利用HYSYS计算CO2三元体系的管输参数,发现除SO2外其他杂质使超临界CO2管道输送压降增加,H2S对管道输送压降影响很小,H2和He对管道压降影响较大,气体杂质对超临界CO2管输温降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在管道运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CO2中H2杂质的存在。所得结果为超临界CO2管道设计和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管道输送 超临界相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间歇流管道蜡沉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歌 吴海浩 +2 位作者 全青 宫敬 王玮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1,共6页
采用含蜡模拟油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实验环道,研究间歇流流型下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温度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探讨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在间歇流流型下,沉积物分布在整个管壁内,且形状随气、液... 采用含蜡模拟油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实验环道,研究间歇流流型下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温度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探讨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在间歇流流型下,沉积物分布在整个管壁内,且形状随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固定管壁温度不变,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油温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固定油温不变,蜡沉积量随着壁温的增加逐渐减少;气液相流速的增大均会导致沉积物的硬度增大(表现为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间歇流 蜡沉积 碳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区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特性及管输工艺参数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家兴 侯磊 +2 位作者 王玉江 刘芳媛 吴守志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作为CO_(2)捕集与CO_(2)驱油封存过程的中间环节,管道输送是CO_(2)输送的首选方法,而管道输送参数设计是CCUS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提取某管道沿线高程,研究了起伏地形对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的影响,并对管道输送设计参数进行了... 作为CO_(2)捕集与CO_(2)驱油封存过程的中间环节,管道输送是CO_(2)输送的首选方法,而管道输送参数设计是CCUS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提取某管道沿线高程,研究了起伏地形对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的影响,并对管道输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与管道和增压设备等投资相关联的技术经济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可视为单相流体输送。与平坦地形相比,起伏管道沿线流体的压力和温度波动较大。为使管道全线满足密相输送要求,当入口压力在10~14 MPa时需设置中间泵站。单位CO_(2)管道输送成本随入口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最优条件下CO_(2)输送成本为50.93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管道输送 设计参数 起伏地形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片段的油气管道运行工况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丽 苏怀 +2 位作者 范霖 江璐鑫 张劲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04,共6页
为准确识别管道系统运行工况,提高对油气管道突发事故的响应速度,综合提升管网安全管理水平,提出1种基于时序片段的油气管道运行工况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概率分布的状态变化识别模型,提取油气管道中不同运行状态点;其次,建立基于时... 为准确识别管道系统运行工况,提高对油气管道突发事故的响应速度,综合提升管网安全管理水平,提出1种基于时序片段的油气管道运行工况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基于概率分布的状态变化识别模型,提取油气管道中不同运行状态点;其次,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片段的工况识别模型,快速识别不同时间长度内油气管道运行工况;最后,以国内某成品油管道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成品油管道阀门开关状态、泵异常停机和阀门内漏3种运行工况。对比传统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可降低状态变化点的漏报率,提升管道运行工况识别的准确率。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管道系统运行工况识别提供新的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时序片段 工况识别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载荷作用下含缺陷燃气管道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啸奔 王宝栋 +1 位作者 张东 张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为探究地表载荷作用下含缺陷燃气管道的力学性能与失效行为,提出含缺陷燃气管道安全评价方法,利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地表载荷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燃气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揭示含缺陷燃气管道在地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制,分... 为探究地表载荷作用下含缺陷燃气管道的力学性能与失效行为,提出含缺陷燃气管道安全评价方法,利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地表载荷作用下含体积型缺陷燃气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揭示含缺陷燃气管道在地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制,分析内压载荷、缺陷位置、缺陷深度和缺陷长度等参数对管道失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载荷作用下含缺陷燃气管道由于管道缺陷处与左右两侧起拱线处的Mises应力超过管材屈服强度而发生失效;内压载荷、缺陷位置与缺陷深度对管道临界失效载荷有直接影响;缺陷位于0°时管道在地表载荷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失效;通过计算组合工况下管道临界失效载荷能够得到地表载荷作用下含缺陷燃气管道安全评定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载荷 燃气管道 体积型缺陷 安全评价 安全评定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成品油管道运行工况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苗 李凌波 +3 位作者 左志恒 张丽 江璐鑫 苏怀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为改善成品油管道系统生产运行监测过程中不能自动识别部分运行状态,以及异常工况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应用智能工况识别方法,构建具有实时监测能力的成品油管道运行工况识别模型。首先,采用逻辑规则判别方法,并根据成品油管道系统中... 为改善成品油管道系统生产运行监测过程中不能自动识别部分运行状态,以及异常工况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应用智能工况识别方法,构建具有实时监测能力的成品油管道运行工况识别模型。首先,采用逻辑规则判别方法,并根据成品油管道系统中的事件日志补充数据标签;其次,按照工况的起止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段,并采用滑动窗口的方式提取不同工况的子序列及其特征;然后构建成品油管道运行工况识别模型,并与随机森林(RF)、自适应提升(AdaBoost)、支持向量机(SVM)、时间序列森林(TSF)、随机区间谱系森林(RISF)和序列学习器(SEQL)等6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识别效果;最后,以某真实成品油管道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TSF模型对阀门开关、阀门内漏、清管和甩泵4种工况的识别精确度最高,且更适合短期内运行工况的识别;而AdaBoost模型的识别精确度在95%的置信区间内所含真实值的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成品油管道 运行工况 工况识别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压影响下含凹陷深海管道局部屈曲和压缩应变承载力研究
20
作者 贾鲁生 侯富恒 +3 位作者 张琦 陈严飞 钟榕锋 高志浩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77,共8页
凹陷是海底管道常见的缺陷形式,海床位移与高静水压力易引起管道局部屈曲失效,因此,明确外压与位移作用下含凹陷管道局部屈曲失效机理和压缩应变承载力尤为重要。建立含凹陷深海管道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弯矩作用下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局... 凹陷是海底管道常见的缺陷形式,海床位移与高静水压力易引起管道局部屈曲失效,因此,明确外压与位移作用下含凹陷管道局部屈曲失效机理和压缩应变承载力尤为重要。建立含凹陷深海管道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弯矩作用下含凹陷深海管道的局部屈曲失效机理,计算了压缩应变承载力,分析了外压和凹陷深度对管道失效模式和管道压缩应变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凹陷的深度与外压的不同会导致管道的局部屈曲失效模式不同,总体来说,管道的压缩应变承载力随着外压的增大而减小。当外压大于0.1时,凹陷越深管道的压缩应变承载力越大,当外压小于0.1时则相反。最后提出含凹陷海底管道压缩应变承载力的预测方法,为海底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道 凹陷 压缩应变承载力 局部屈曲 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