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理模型的溶蚀孔洞体积定量雕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志远 孙赞东 +1 位作者 魏建新 张远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9,421,共9页
溶蚀孔洞作为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勘探目标,定量计算其体积大小意义重大。针对基于地震反演结果的碳酸盐岩溶洞定量雕刻问题,设计了不同大小孔洞和不同充填物孔洞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孔... 溶蚀孔洞作为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勘探目标,定量计算其体积大小意义重大。针对基于地震反演结果的碳酸盐岩溶洞定量雕刻问题,设计了不同大小孔洞和不同充填物孔洞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孔洞大小和不同充填物对孔洞定量雕刻误差的影响;并通过在叠前道集资料上添加不同程度的随机噪声,分析了噪声对溶洞定量雕刻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孔洞越大,孔洞体积雕刻误差越小;孔洞内填充介质速度越低,孔洞体积雕刻误差越大;噪声的影响总是趋于缩小孔洞响应的体积,噪声越大,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溶蚀孔洞 定量雕刻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粒子群模糊神经网络碳酸盐岩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2 位作者 韩剑发 赵海涛 能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1000,共10页
根据不同流体性质在角度道集上所反映特征的差异,构建了多属性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并将量子粒子群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量子粒子群方法来优化模糊神经网络中的连接权值和隶属函数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显著提... 根据不同流体性质在角度道集上所反映特征的差异,构建了多属性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并将量子粒子群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量子粒子群方法来优化模糊神经网络中的连接权值和隶属函数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将近远角度叠加数据体组合流体识别因子作为改进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流体性质作为输出,同时引入"相控流体识别"的思想,利用碳酸盐岩储集相进行控制,建立了碳酸盐岩流体识别模型.通过塔中实际井区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流体的识别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群 模糊神经网络 部分角度叠加数据体 流体识别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以塔里木盆地中古21井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3 位作者 杨海军 韩剑发 敬兵 赵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1-1737,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综合应用振幅、相干、频谱分解、地震吸收衰减、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多种预测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总结一套适合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并利用多元逐... 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综合应用振幅、相干、频谱分解、地震吸收衰减、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多种预测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总结一套适合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并利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多种地震信息进行优化求解,其优化结果综合考虑多种地震属性的有效信息,并剔除对判别结果不显著的属性,同时保留的各变量互不相关,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性,而且能很好地处理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在中古21井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其优化结果能精细刻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在三维空间中的有利分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为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优化 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各向异性矢量波场分离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孙赞东 李强 +1 位作者 孙文博 白海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7-26,163+167,共10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TI)介质假设的非零井源距三维三分量VSP矢量波场分离方法。该方法将经过一次旋转的共炮点数据,使用非线性约束SQP算法反演求得检波点附近的各向异性Thomsen参数,根据介质的各向异性性质,计算每个波场(上、...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TI)介质假设的非零井源距三维三分量VSP矢量波场分离方法。该方法将经过一次旋转的共炮点数据,使用非线性约束SQP算法反演求得检波点附近的各向异性Thomsen参数,根据介质的各向异性性质,计算每个波场(上、下行纵波和上、下行横波)的传播角度、慢度和极化矢量。在频率域使用正则化的最小广义逆算法求出每种波的傅里叶振幅分量,再反变换到时间域得到分离后的各种波场。通过对非零井源距三分量VSP模型试算、实际资料处理以及与各向同性参数反演矢量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波场分离 SQP 各向异性 THOMSEN参数 慢度 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以塔中地区ZG8井区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狄贵东 孙赞东 +1 位作者 庞雄奇 刘立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针对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对单组裂缝预测有效、对多组裂缝发育区表现为弱各向异性的特点,提出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构造应力场识别出单组及多组裂缝发育区,将其作为地震预测手段的宏观约... 针对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对单组裂缝预测有效、对多组裂缝发育区表现为弱各向异性的特点,提出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构造应力场识别出单组及多组裂缝发育区,将其作为地震预测手段的宏观约束,然后在单组裂缝发育区域优选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结果,在多组裂缝发育区域优选曲率等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塔中地区ZG8井区鹰山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综合预测,结果与该区测井解释结果以及构造环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可行,为复杂碳酸盐岩裂缝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预测 叠前各向异性反演 应力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谱法的VSP逆时偏移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孙文博 孙赞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96-2203,共8页
逆时偏移被认为是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成像的精确偏移方法,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对回转波、绕射波、多次波等各种波动现象进行成像.近几年来随着并行计算机和存储设备的快速发展,逆时偏移方法备受关注.本文采用伪谱法实现了VSP逆时偏移,该方... 逆时偏移被认为是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成像的精确偏移方法,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对回转波、绕射波、多次波等各种波动现象进行成像.近几年来随着并行计算机和存储设备的快速发展,逆时偏移方法备受关注.本文采用伪谱法实现了VSP逆时偏移,该方法不仅实施简便,而且计算效率高,精度好.并运用反周期扩展法来消除伪谱法中特殊的周期性边界效应问题.对VSP绕射点模型进行试算,分析了因覆盖次数不足在近井区产生的假象问题.对地堑模型和半圆隆起模型也获得了较好的VSP逆时偏移成像效果.并分别对VSP全波波场及分离出的上行波场进行了逆时偏移成像,可明显发现直达波在炮点和检波点位置处收敛成像,也产生了很强的成像噪声.最后对某地区实际观测的VSP资料进行了逆时偏移成像,并与Kirchhoff法VSP偏移结果和地面地震偏移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示了VSP逆时偏移在近井区成像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逆时偏移 伪谱法 反周期扩展法 边界条件 Laplaci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叠前保幅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靖 孙赞东 +2 位作者 吴杰 苏勤 臧胜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 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及叠前AVO反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扩散补偿 偏移距规则化 道集切除 保幅性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反褶积中的反射系数序列时频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邬世英 孙赞东 朱兴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4-330,23,共7页
基于动态褶积模型的反褶积方法假设反射系数序列是白噪的,而实际地震资料的反射系数序列通常是非白噪的,因而会影响反褶积效果。基于动态褶积模型研究了反射系数白噪和非白噪情况下地震道信息、反射系数和子波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地震... 基于动态褶积模型的反褶积方法假设反射系数序列是白噪的,而实际地震资料的反射系数序列通常是非白噪的,因而会影响反褶积效果。基于动态褶积模型研究了反射系数白噪和非白噪情况下地震道信息、反射系数和子波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地震信号的对数时频谱是子波的对数时频谱和反射系数的对数时频谱之和。通过白噪和非白噪反射系数序列模型试验,研究了利用合成地震道的时频谱和对数时频谱求取子波时频谱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对数时频谱求取的子波谱在频率方向精度更高;在反射系数序列非白噪的情况下,通过平滑合成地震道的对数时频谱获取子波时频谱,动态反褶积的效果更好。某油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序列 动态反褶积 时频谱 对数时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生烃潜力恢复与排烃特征分析——以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立峰 姜振学 +4 位作者 周新茂 马中振 王乃军 张凤奇 林世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4,共7页
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对生烃潜力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生烃潜力指数恢复模型,并对辽河西部凹陷各类型有机质的排烃特征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有机质烃源岩排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有机质类型越好,排烃门限深度越浅,Ⅰ... 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对生烃潜力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生烃潜力指数恢复模型,并对辽河西部凹陷各类型有机质的排烃特征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有机质烃源岩排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有机质类型越好,排烃门限深度越浅,Ⅰ型和ⅡA型有机质的排烃门限深度为2 200 m,ⅡB型为2 700 m,Ⅲ型为2 900 m;相同埋深条件下,有机质类型越好,烃源岩单位有机碳排烃量越大,达到排烃高峰期越早,排烃效率也越高。研究区排烃期主要有2期,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期(主要为东营组抬升遭受剥蚀前);第二期为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研究区烃源岩总排烃量为156.23×108t,其中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分别占61.5%和21.2%,是西部凹陷的主力排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指数 排烃门限 排烃量 烃源岩 辽河坳陷 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地震稀疏反褶积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学凯 孙赞东 +3 位作者 谢会文 刘立峰 彭涛 王永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0-266,3,共7页
尽管稀疏反褶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噪反射系数序列的假设,还可以带来相位上的改进与调整,但却忽略了由大地滤波作用所造成的地震信号非稳态特征。在融合非稳态反褶积与稀疏反褶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非稳态稀疏反褶... 尽管稀疏反褶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噪反射系数序列的假设,还可以带来相位上的改进与调整,但却忽略了由大地滤波作用所造成的地震信号非稳态特征。在融合非稳态反褶积与稀疏反褶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非稳态稀疏反褶积的技术思路,即利用非稳态反褶积在对数时—频域实现地震信号非稳态特征的分析与校正,在此基础上利用稀疏反褶积求解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在实际应用中,以海上叠后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基于柯西约束的非稳态稀疏反褶积分别在单一地震道、简单地层以及构造相对复杂储层段估算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反射系数信息,增强了原本微弱的反射,改善了地震资料的横向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反褶积 Gabor反褶积 非稳态 柯西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脆性因子及其在泥页岩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1
作者 刘致水 孙赞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油气勘探中普遍使用的脆性因子的缺点,构建了两个新的相对脆性因子(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和矿物脆性因子),以准确预测脆性泥页岩的空间展布。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利用测井、地震得到的弹性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评价储集层脆性,这些参数... 针对油气勘探中普遍使用的脆性因子的缺点,构建了两个新的相对脆性因子(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和矿物脆性因子),以准确预测脆性泥页岩的空间展布。弹性参数脆性因子利用测井、地震得到的弹性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评价储集层脆性,这些参数能够反映储集层原位物理性质;根据弹性参数脆性因子确定泥页岩中主要矿物的脆性系数,构建与每种矿物脆性系数及体积分数相关的矿物脆性因子。所构建的两个脆性因子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并能够较合理地对测井、叠前地震资料反演结果进行解释。根据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物理模型,建立矿物-弹性参数-脆性因子的岩石物理量版,对测井资料进行分析以得到优质脆性泥页岩的弹性参数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叠前地震资料反演结果,得到优质含气脆性泥页岩的空间分布范围,所预测的优质含气脆性泥页岩分布与测井资料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脆性因子 矿物脆性因子 弹性参数脆性因子 岩石物理量版 泥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新超 孙赞东 +2 位作者 赵俊省 潘杨勇 吴美珍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和油气分布,都受到走滑断裂的影响。由于区域内较大规模的走滑断裂均表现为北东向,水平断距较小,使得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计算断距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实际上,走滑断裂还普遍表现出北西向拉张特征,并...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和油气分布,都受到走滑断裂的影响。由于区域内较大规模的走滑断裂均表现为北东向,水平断距较小,使得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计算断距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实际上,走滑断裂还普遍表现出北西向拉张特征,并沿断裂走向形成了宽度不同的拉分区域。断裂多沿北东向平直延伸,表明这些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主要是受局部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这些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在三维地震资料中较容易识别。根据断裂的拉分特征,提出通过计算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间接识别走滑断裂的断距的方法。断距计算结果符合走滑断裂发育的地质规律,断距较大处是走滑断裂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同时也是储层改造作用强烈和油气分布较好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北斜坡 走滑断裂 断距 拉分区域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检测技术在地震属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辉群 桂志先 孙赞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8,164+174,共3页
地震属性图像中有许多点的梯度振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点,若直接利用这些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就会降低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井资料确定砂泥岩分布范围,再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求出振... 地震属性图像中有许多点的梯度振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点,若直接利用这些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就会降低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井资料确定砂泥岩分布范围,再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求出振幅梯度幅值阈值,并依此阈值作为识别砂岩边界的标准。为了检验上述边缘检测的效果,利用正演模型模拟结果与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吻合很好,说明上述边缘检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EL算子 模型正演 边缘检测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同时反演在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6区和7区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俊州 孙赞东 +3 位作者 刘正涛 孙永洋 董宁 夏红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塔河油田6区和7区奥陶系次生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储层极其发育。无论溶蚀孔洞储层内部包含流体与否,纵波阻抗都表现为低阻抗特征,所以叠后反演得到的单一纵波阻抗并不能有效识别流体。叠前同时反演能够获得除纵波信息外的横波信息,纵横波... 塔河油田6区和7区奥陶系次生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储层极其发育。无论溶蚀孔洞储层内部包含流体与否,纵波阻抗都表现为低阻抗特征,所以叠后反演得到的单一纵波阻抗并不能有效识别流体。叠前同时反演能够获得除纵波信息外的横波信息,纵横波信息联合更有利于对流体进行区分。将叠前同时反演应用到塔河油田6区和7区,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纵横波速度比(vp/vs)等弹性参数,经过岩石物理分析,最终选取纵波阻抗和vp/vs交会可划分出含油储层和含水储层,从而得到该区流体分布特征。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信息吻合度达到72.7%,反演可靠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蚀孔洞 流体识别 叠前同时反演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偏移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白英哲 孙赞东 周新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7-11,163+166,共5页
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区,洞缝型储集层往往埋藏在5000m以下的区域,再加上沙漠地区地表十分疏松,对地震波的能量吸收十分严重,使得在这些地区采集得到的地震信号往往具有能量弱,频率低,子波形状严重畸变等特点,因此在对这些地区地震资... 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区,洞缝型储集层往往埋藏在5000m以下的区域,再加上沙漠地区地表十分疏松,对地震波的能量吸收十分严重,使得在这些地区采集得到的地震信号往往具有能量弱,频率低,子波形状严重畸变等特点,因此在对这些地区地震资料成像时,必须考虑由这些非弹性因素造成的振幅衰减、频率下降和相位畸变。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Kirchhoff法的Q偏移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数值模型试算,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将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轮古38井的实际VSP资料中,通过与利用传统方法所成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振幅偏移 黏弹性介质 Q吸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井源距VSP资料进行品质因子反演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大伟 孙赞东 +3 位作者 王学军 邹雯 冯晓燕 路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47-52,163+168,共6页
品质因子Q值是描述地震波衰减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描述了介质非完全弹性特征,是地层内部本质特征,所以研究和估算Q值在地震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谱比法和质心频移法是现在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并用无噪... 品质因子Q值是描述地震波衰减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描述了介质非完全弹性特征,是地层内部本质特征,所以研究和估算Q值在地震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谱比法和质心频移法是现在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并用无噪声理论模型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反演结果显示在无噪声的条件下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估算介质的品质因子。通过对含有不同强度噪声的理论数据、全波场理论数据和实际零井源距VSP数据的处理,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质心频移法反演的结果比谱比法更精确、更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 VSP 质心频移法 谱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处理中标量波场分离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大伟 孙赞东 +3 位作者 王学军 邹雯 郭双生 郑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27-33,163+167,共7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wave-by-wave波场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并对几种常用的波场分离方法:f-k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的原理和优缺点做了简单介绍。用这四种方法分别处理了地面近零井源距VSP数据、地面三维VSP和海上三维VSP数据,并... 本文详细阐述了wave-by-wave波场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并对几种常用的波场分离方法:f-k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的原理和优缺点做了简单介绍。用这四种方法分别处理了地面近零井源距VSP数据、地面三维VSP和海上三维VSP数据,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ave-by-wave波场分离方法较其他方法处理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分离 F-K滤波 均值滤波 中值滤波 wave-by-wave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构建法的TTI介质射线追踪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海军 孙赞东 王学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6,163+166,共6页
射线(群速度)方向与旅行时梯度(相速度)方向不一致,使得TTI介质的射线追踪变得非常困难。传统的以弹性参数表示的各向异性射线追踪系统比各向同性条件下要复杂得多,而且在每一步都要求通过解特征值问题来计算极化矢量,使得整个射线追踪... 射线(群速度)方向与旅行时梯度(相速度)方向不一致,使得TTI介质的射线追踪变得非常困难。传统的以弹性参数表示的各向异性射线追踪系统比各向同性条件下要复杂得多,而且在每一步都要求通过解特征值问题来计算极化矢量,使得整个射线追踪过程相当耗时。鉴于此,本文引入一种用相速度和群速度重构的射线追踪系统,该射线追踪系统与各向同性条件下的完全相似,从而简化了TTI介质的射线追踪问题。在综合考虑多种走时计算方法的优劣后,选择波前构建法进行射线追踪和波前传播的计算。将简化的射线追踪系统与波前构建法的优势相结合,得到了简单、高效的TTI介质射线追踪方法,并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此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I介质 射线追踪 射线追踪系统 波前构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康宁 孙赞东 侯昕晔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5-761,共7页
利用地震反射纵波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预测地下裂缝的发育和分布情况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常规方法是使用两项Ruger线性近似公式反演得到裂缝相对密度和走向,其计算结果存在多解性且只能计算入射角较小的情况。对任意对称... 利用地震反射纵波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预测地下裂缝的发育和分布情况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常规方法是使用两项Ruger线性近似公式反演得到裂缝相对密度和走向,其计算结果存在多解性且只能计算入射角较小的情况。对任意对称面各向异性介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弱反射系数近似公式进行整理,结合Schoenberg线性滑移理论,得到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公式,给出了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纵波方位地震数据裂缝预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辽河油田雷家地区沙河街组白云岩储层的裂缝预测,并与常规各向异性反演结果及实际成像测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且不受入射角度的限制,预测的裂缝相对密度与常规反演方法预测的结果精度近似,与成像测井资料吻合,故可作为传统方法的验证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傅里叶级数 各向异性 沙河街组 白云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储层预测——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区块一间房组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狄贵东 彭更新 +4 位作者 庞雄奇 刘立峰 李国会 李刚 谭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715-726,共12页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埋藏深,储集空间和流体性质十分复杂,地震反射信号弱的特点。传统叠后地震资料和技术手段难于准确预测这类油气藏的分布和品质。基于地震资料保幅叠前道集,运用纯纵波储层反演技术分析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部...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埋藏深,储集空间和流体性质十分复杂,地震反射信号弱的特点。传统叠后地震资料和技术手段难于准确预测这类油气藏的分布和品质。基于地震资料保幅叠前道集,运用纯纵波储层反演技术分析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运用频率依赖AVO反演方法预测一间房组含油气性,实际应用效果证实预测结果良好;通过古地貌恢复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有利分布区,能够为溶蚀孔洞储层的展布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该区深层次生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古地貌、断裂、不整合、构造背景下的上倾部位等因素的控制。地球物理新方法在碳酸盐岩油气藏预测中的成功应用对塔里木盆地下一步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流体 预测 一间房组 古地貌 碳酸盐岩 控制因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