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硫石油焦制备高储气性能天然气吸附剂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淮浩 陈进富 +2 位作者 郭绍辉 历宇 刘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以高硫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天然气吸附剂,分析了高硫焦基吸附剂的孔结构和孔分布特征,讨论了高硫焦制备吸附剂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预活化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可提高KOH与原料的混合均匀... 以高硫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天然气吸附剂,分析了高硫焦基吸附剂的孔结构和孔分布特征,讨论了高硫焦制备吸附剂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预活化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可提高KOH与原料的混合均匀度,对活化效果有利。最优活化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样品GSR3和GSR4的微孔容积分别达到1.098 5 cm3.g-1和1.319 3 cm3.g-1,孔径分布集中在0.9 nm^1.5 nm;在25℃、充放气压力3.5 MPa和0.1 MPa下,GSR3、GSR4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分别达到0.139和0.145,有效体积脱附量达到111和115。粉体高硫焦基吸附剂的性能非常接近于低硫焦基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天然气吸附 高硫石油焦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8
2
作者 魏小芳 张忠智 +1 位作者 罗一菁 郭绍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7期7-9,共3页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难降解的重质石油烃尤其是芳烃的生物降解基因和机理的研究。微观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石油烃生物降解的机理、宏观上应用先进的仪器研...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难降解的重质石油烃尤其是芳烃的生物降解基因和机理的研究。微观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石油烃生物降解的机理、宏观上应用先进的仪器研究石油烃的降解和物理参数相关性的规律,筛选优势降解菌或菌群培育高效基因工程菌,通过对降解石油中重质组分的菌群进行群落分析和同生菌群的强化研究,认为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和从分子水平重建石油降解微生物区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重质油降解 分子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DG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锡兰 李丽 吴肇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61+115,共6页
CDG体系形态结构特殊,具有驱油和调剖的双重效能,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及相对于常规聚合物驱更加低廉的成本,近年来将其应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CDG驱成为了一种新技术。总结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对于CDG体系研究的基础成果和现场应用所取得的进... CDG体系形态结构特殊,具有驱油和调剖的双重效能,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及相对于常规聚合物驱更加低廉的成本,近年来将其应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CDG驱成为了一种新技术。总结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对于CDG体系研究的基础成果和现场应用所取得的进展,对于CDG的制备、成胶机理、形成的影响因素、渗流特征、驱油机理、评价方法及现场试验效果等进行了综述,指出中国CDG体系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未来发展方向应着重于建立CDG体系的统一评价方法、根据油层地质特点筛选合适的CDG配方和合理的注入工艺以及开展CDG体系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分散凝胶 交联聚合物 驱油 调剖 提高采收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蒲俊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3-35,共3页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新生容易在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诸多困惑。为此,要帮助新生明确奋斗目标,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学会生活。
关键词 大学一年级新生 困惑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结焦的微观结构及其生长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魏耀东 宋健斐 +2 位作者 张锴 高岱巍 时铭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449,共5页
对催化裂化装置(FCCU)沉降器内结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焦形态主要有4种,丝状焦、滴状焦、块状焦和颗粒状焦。各种结焦形态的成因机理不同,微观结构及生长过程也不同。丝状焦是由铁、镍金属元素催化烃类气体,以及易生焦物发... 对催化裂化装置(FCCU)沉降器内结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焦形态主要有4种,丝状焦、滴状焦、块状焦和颗粒状焦。各种结焦形态的成因机理不同,微观结构及生长过程也不同。丝状焦是由铁、镍金属元素催化烃类气体,以及易生焦物发生脱氢缩合反应,以催化剂颗粒形成结焦中心并逐渐长大形成细丝状焦炭;滴状焦是由稠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而生成,高沸点未汽化油滴黏附在催化剂颗粒或器壁表面形成“焦核”,即由重芳烃、胶质、沥青质脱氢缩合反应和二烯烃聚合环化反应而生成的;块状焦是高沸点未汽化油滴相互溶解后,再脱氢缩合反应或聚合环化反应而形成的结焦;颗粒状焦是油气在气相中脱氢缩合反应或聚合环化反应形成的微小结焦颗粒相互团聚形成的颗粒簇。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的结焦一般是上述几种结焦过程的组合,是催化结焦和非催化结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沉降器 结焦 微观结构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OH/NaOH混合碱体系对ZSM-5沸石的改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莎 李玉平 +3 位作者 狄春雨 张鹏飞 潘瑞丽 窦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3-588,共6页
采用四丙基氢氧化铵和氢氧化钠有机无机混合碱TPAOH/NaOH体系对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了具有介孔和微孔的ZSM-5分子筛。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SEM等手段对改性后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处理ZSM-5分子筛会使分子筛同... 采用四丙基氢氧化铵和氢氧化钠有机无机混合碱TPAOH/NaOH体系对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了具有介孔和微孔的ZSM-5分子筛。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SEM等手段对改性后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处理ZSM-5分子筛会使分子筛同时脱硅和脱铝。当混合碱体系中总OH-浓度一定时,随TPA+/OH-比值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均会使分子筛的微孔结构数量减少,介孔结构数量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分子筛的酸性,TPA+/OH-比值适合的混合碱体系可在生成介孔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微孔结构,并减少分子筛的强酸数量,在甲醇制烯烃反应(MTO)中表现出较高的丙烯选择性。与无机碱NaOH相比,TPAOH对分子筛的改性速率较慢而且温和,具有可控性,可以起到孔道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沸石 ZSM-5 碱处理 M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气相流场的非轴对称特性的模拟 被引量:32
7
作者 宋健斐 魏耀东 时铭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97-1402,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对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流场的非轴对称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环形空间的流场呈现明显的非轴对称分布;筒体空间和锥体空间的流场也存在一定的非轴对称性.旋... 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对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流场的非轴对称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环形空间的流场呈现明显的非轴对称分布;筒体空间和锥体空间的流场也存在一定的非轴对称性.旋风分离器流场的非轴对称性是由于其入口结构不对称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是沿轴向气流的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不重合,旋转中心偏离几何中心的距离和方位在不同的轴向位置而不同,最大约为0.07R.由于气流旋转中心偏离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使参考几何中心的径向速度分布呈现明显的非轴对称性,一部分向内,一部分向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RSM 旋风分离器 流场 非轴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凝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程鹏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杜涛 刘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883,共5页
用α-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TDMA);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TDMA与十六烯(HE)共聚生成了降凝剂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二元共聚物(AH);对TDMA和AH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影响AH降凝效... 用α-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TDMA);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TDMA与十六烯(HE)共聚生成了降凝剂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二元共聚物(AH);对TDMA和AH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影响AH降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将AH与两种市售降凝剂分别复配后的降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在n(TDMA)∶n(HE)=6∶1、BPO用量(相对于单体TDMA和HE的质量分数)1.0%、甲苯用量(相对于单体TDMA和HE的质量分数)75%、聚合时间5h的条件下合成的AH为降凝剂,在AH用量(相对于基础油的质量分数)为0.5%时,AH的降凝效果最佳,可使燕山500SN、燕山200SN、河南、湖南和大庆5种基础油的凝点分别降低29,31,20,6,18℃;AH与市售降凝剂复配后,复配物对基础油的降凝效果基本优于单独使用市售降凝剂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丙烯酸 十四醇 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 十六烯 α-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十六烯二元共聚物 降凝剂 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回转式连续热解——质能平衡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超 李水清 +3 位作者 岳长涛 Kruttschnitt T Pruckner E 姚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0-657,共8页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行业中最常见的工业固体废物,而热解技术由于具有能量或物质回收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特点,也已成为继焚烧技术之后又一重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在一台处理量为1~2kg·h^-1的回转式连续反应器上进...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行业中最常见的工业固体废物,而热解技术由于具有能量或物质回收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特点,也已成为继焚烧技术之后又一重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在一台处理量为1~2kg·h^-1的回转式连续反应器上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的实验研究,以氩气为反应气氛,热解温度为550℃,并对气、液、固三相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的质量和能量平衡误差分别在10%和15%以内,有效地回收了含油污泥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气液固产物的质量比分别为10%、20%和70%,其中热解气体(含载气)的热值为11MJ·m^-3,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乙烷和氢气等;同时测定了热解油的物化性质、馏分和元素组成,并结合GC-MS分析了主要芳香烃的分布,分析所得热解油以柴油馏分(75%)为主,热值可达43MJ·kg^-1左右,可直接作燃料油使用,但其杂原子和芳香烃含量较高,油品质量与成品油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对热解固体残渣的分析显示,残渣以沙粒为主,含碳量在4%~6%之间,且固定了大多数金属元素(Pb、Cr、Ni除外),可用于铺路或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回转式反应器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CO_2盐水中咪唑啉分子结构与其缓蚀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铭勤 葛际江 +2 位作者 张贵才 马涛 宋昭峥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用极化曲线法和静态挂片法评价了不同疏水链和亲水基的系列咪唑啉在饱和CO2盐水中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咪唑啉分子结构与其缓蚀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NaC l质量浓度低于50 g/L的饱和CO2的腐蚀介质,咪唑啉的疏水链越长,缓蚀性能越好... 用极化曲线法和静态挂片法评价了不同疏水链和亲水基的系列咪唑啉在饱和CO2盐水中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咪唑啉分子结构与其缓蚀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NaC l质量浓度低于50 g/L的饱和CO2的腐蚀介质,咪唑啉的疏水链越长,缓蚀性能越好,若疏水链含有双键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缓蚀性能;增加腐蚀介质中NaC l的质量浓度,导致疏水链较长的1-氨乙基-2-十五烷基咪唑啉乙酸盐、1-氨乙基-2-十七烷基咪唑啉乙酸盐和1-氨乙基-2-十七烯基咪唑啉乙酸盐的缓蚀性能降低,而疏水链较短的1-氨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啉乙酸盐和1-氨乙基-2-十三烷基咪唑啉乙酸盐的缓蚀性能略有升高,但仍以1-氨乙基-2-十七烯基咪唑啉乙酸盐的缓蚀性能最好。在以氯乙酸、醋酸和氨基磺酸对十七烯基咪唑啉改性形成的4种缓蚀剂中,1-氨乙基-1-羧甲基-2-十七烯基氯化咪唑啉的缓蚀性能最好,而氨乙基咪唑啉的缓蚀性能则优于羟乙基咪唑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二氧化碳 水处理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铝比β沸石的理化性质及烃类催化裂化活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强 窦涛 +3 位作者 霍全 徐庆虎 巩雁军 潘惠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2-1198,共7页
采用润湿态固相转化方法按照投料硅铝摩尔比(n(SiO2)/n(Al2O3))分别为30、60、150、300、500和纯硅时合成了β沸石,化学法和X射线荧光(XRF)测定产物的硅铝比和反应初始凝胶基本一致.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 采用润湿态固相转化方法按照投料硅铝摩尔比(n(SiO2)/n(Al2O3))分别为30、60、150、300、500和纯硅时合成了β沸石,化学法和X射线荧光(XRF)测定产物的硅铝比和反应初始凝胶基本一致.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低温N2吸附对系列样品的物相、水热稳定性、晶体形貌、酸性以及表面积和孔体积做了系统的表征.并将该系列样品作为活性组分添加剂,以高岭土为基质分别制备烃类裂化催化剂,对其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硅铝比β沸石添加到裂化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其裂化活性,改善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硅铝比为150的β沸石催化剂在保持较高裂化活性的前提下,汽油收率最高,抗积炭性能也较好,是优选的裂化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比 Β沸石 理化性质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硼对Y型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俊桥 沈志虹 +1 位作者 鞠雅娜 朱俊哲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8-651,共4页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骨架后对分子筛的晶型、晶胞参数、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以及表面酸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的骨架...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骨架后对分子筛的晶型、晶胞参数、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以及表面酸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硼原子进入Y型分子筛的骨架,使其晶胞收缩,但不影响分子筛的晶型,分子筛的结晶度随硼加入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分子筛表面的酸性质发生变化,其中B酸中心数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 Y型分子筛 结晶度 水热稳定性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定向转化制二甲苯的复合分子筛ZSM-5/EU-1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冬花 王新波 +3 位作者 石宝宝 武正簧 李晓峰 窦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7-363,共7页
以硅溶胶、硫酸铝、氢氧化钠、四丙基溴化铵以及硼酸和九水硝酸铁为原料,采用EU-1晶种,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种含杂原子的微孔结构ZSM-5/EU-1复合分子筛。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和NH3-TP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在连续流动固定床... 以硅溶胶、硫酸铝、氢氧化钠、四丙基溴化铵以及硼酸和九水硝酸铁为原料,采用EU-1晶种,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种含杂原子的微孔结构ZSM-5/EU-1复合分子筛。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和NH3-TP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该分子筛催化剂对甲醇N-甲苯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含杂原子微孔结构的ZSM-5/EU-1复合分子筛同时具有ZSM-5和EU-1的特征衍射峰,结晶度较好,平均孔径明显增大,当催化剂的酸强度和酸量增大时,有利于甲醇芳构化趋势以及二甲苯优先扩散。B-ZSM-5/EU-1催化产物中芳烃在油相中的选择性达到84-70%;B-ZSM-5/EU-1和Fe-ZSM-5/EU-1两种分子筛催化产物的芳香烃中二甲苯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1-32%~45-88%和33-88%~39-16%。由于B-ZSM-5/EU-1较高的酸性、酸量和相对较小的孔道内径(0-8060nm),较Fe-ZSM-5/EU-1更有利于产物中二甲苯的生成;不仅如此,B-ZSM-5/EU-1复合分子筛催化产物中对二甲苯在二甲苯中选择性范围为29-75%~47-47%;不过,Fe-ZSM-5/EU-1产物中对二甲苯在二甲苯中的含量最高可达53.75%,这是由于Fe-ZSM-5/EU-1复合分子筛的粒径较大,为催化反应提供了较长的孔道结构,易使产物中邻、间二甲苯在扩散过程中异构化转化为对二甲苯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种法 ZSM-5 EU-1复合分子筛 酸性 二甲苯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氧燃烧样品前处理法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艾蕊 王海 +4 位作者 王海峰 王梅玲 靳阿祥 高思田 宋小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4-1660,共7页
微波氧燃烧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波辅助绿色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氧燃烧反应器结构和应用程序有助于燃烧完全和提高元素回收率。在引燃剂存在的条件下,样品与氧气在微波辐射下迅速发生燃烧反应,反应完毕后待测元素被吸收液回流吸收。... 微波氧燃烧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波辅助绿色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氧燃烧反应器结构和应用程序有助于燃烧完全和提高元素回收率。在引燃剂存在的条件下,样品与氧气在微波辐射下迅速发生燃烧反应,反应完毕后待测元素被吸收液回流吸收。吸收液可通过各种元素分析仪器(如AAS,ICP-OES,ICPMS,IC等)很好地检测出元素的种类、含量和价态等。该法适用样品范围广泛、绿色环保、反应时间短、反应后样品残留碳极低且元素的回收率高,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挥发性元素的损失。文中介绍了微波氧燃烧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引燃剂和吸收液、样品制备以及其在食品、生物、聚合物、地质、煤、原油以及碳材料等样品前处理的应用进展及前景,旨在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氧燃烧 微波反应器 样品前处理 元素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天然气管道内粉尘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星 姬忠礼 +1 位作者 陈鸿海 熊至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34-2339,共6页
针对高压天然气管道分输站场用过滤分离设备性能评价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利用小孔节流效应设计了适合高压管道取样用减压装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压天然气管道内粉尘在线检测方法。采用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粉尘在线检... 针对高压天然气管道分输站场用过滤分离设备性能评价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利用小孔节流效应设计了适合高压管道取样用减压装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压天然气管道内粉尘在线检测方法。采用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粉尘在线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减压装置减压过程中无液滴析出、对粉尘浓度和粒度分布影响小,在线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天然气管道 粉尘检测 等动取样 在线检测 减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对高抗冲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柴振中 郭绍辉 +3 位作者 冯嘉春 郑德 钱玉英 黄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0-685,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β成核剂(W BG)对高抗冲聚丙烯(H 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W BG可使H 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 BG添加量(质量...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β成核剂(W BG)对高抗冲聚丙烯(H 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W BG可使H 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 BG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5%时,试样中β晶的相对含量达到90%以上。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加入W BG导致H IPP体系在非等温结晶条件下结晶速率减慢,但W BG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当W BG添加量为0.10%时,可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10℃以上。含W BG的H IPP体系经多次加热-冷却处理后β晶的相对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W BG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丙烯 稀土Β成核剂 晶型 力学性能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F/石蜡的微胶囊制备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星 汪树军 刘红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5-238,共4页
以低熔点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 F)为囊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低熔点石蜡相变材料微胶囊,石蜡含量为w(石蜡)=46.15%。通过乳化稳定性实验确定了O/W乳化体系的乳化剂为OP乳化剂,水油比为4∶1。正交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和壳芯... 以低熔点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 F)为囊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低熔点石蜡相变材料微胶囊,石蜡含量为w(石蜡)=46.15%。通过乳化稳定性实验确定了O/W乳化体系的乳化剂为OP乳化剂,水油比为4∶1。正交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和壳芯比是影响微胶囊石蜡含量的主要因素。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其相变温度和焓值分别为14.74℃、98.59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石蜡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厂含油污水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璇 詹亚力 +3 位作者 郭绍辉 孙素秀 阎光绪 陈春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炼厂含油污水蕴藏巨大化学能,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含油污水可在水质净化的同时以电能的形式回收此能量。研究以炼厂含油污水为燃料构建并启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电池产电特性及对含油污水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电池输出电... 炼厂含油污水蕴藏巨大化学能,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含油污水可在水质净化的同时以电能的形式回收此能量。研究以炼厂含油污水为燃料构建并启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电池产电特性及对含油污水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电池输出电压随阳极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电池开路电压为550.49 mV,最高输出功率密度262.8 mW m 3,内阻957,其中,欧姆内阻482,占总内阻的50.4%;对进水水质指标检测和GC-MS分析结果显示,电池对含油污水COD的降解达到81.8%,实验用含油污水有机组成主要为挥发酚、芳香烃和脂肪烃,其中挥发酚、芳香烃等特征污染物被优先吸附降解,并产生酸酯类、醇类等典型的厌氧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含油污水 内阻 厌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骨架Fe-Al-EU-1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和晶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冬花 赵君芙 +3 位作者 张军亮 窦涛 吴忠华 陈中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0-728,共9页
以溴化六甲双铵(HMBr2)为模板剂,在HMBr2-Na2O-Al2O3-SiO2-Fe2O3-H2O体系中,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结晶度Fe-Al-EU-1分子筛,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微分热重(TG-DTG)分析、N2吸附-脱附、固体核磁共振(NMR)、紫... 以溴化六甲双铵(HMBr2)为模板剂,在HMBr2-Na2O-Al2O3-SiO2-Fe2O3-H2O体系中,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结晶度Fe-Al-EU-1分子筛,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微分热重(TG-DTG)分析、N2吸附-脱附、固体核磁共振(NMR)、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X射线吸收谱的精细结构(XAF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铁在分子筛骨架的成键状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原始溶胶中铁的质量分数增加,Fe-Al-EU-1分子筛的晶胞体积增大;铁掺杂使Al-EU-1分子筛的表面积(BET)从272m2·g-1增加到365m2·g-1;模板剂脱除和分解温度降低;铁离子加入溶胶,导致zeta电位降低,胶体粒子容易聚集,分子筛外形增大.UV-Vis结果显示:由于220-250nm处的分子筛骨架中氧原子的成键2p电子向骨架四配位铁原子的空d轨道产生p-d跃迁,导致其特征峰的吸收峰强度急剧增加,在373nm左右骨架位的四配位铁原子与相邻的硅氧基团配位键合,产生能级分裂的d-d电荷跃迁峰且峰强度增加.XAFS结果表明:随着晶化过程的进行,边前1s→3d吸收峰和1s→4p主吸收峰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始溶胶样品在形成四配位铁物种结构单元后,逐步转化形成四面体配位的铁-硅-氧骨架铁物种,铁-硅-氧离子键结构单元也随之转变为四面体配位共价键结构的骨架铁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EU-1分子筛 成键状态 晶化 X射线吸收谱的精细结构 物理化学性质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鸽威 阎光绪 +1 位作者 刘晓春 郭绍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1-534,557,共5页
从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原油降解菌株X3,研究了该菌株对原油的降解能力,比较了不同浓度下的原油对细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pH值和盐浓度对该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碱... 从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原油降解菌株X3,研究了该菌株对原油的降解能力,比较了不同浓度下的原油对细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pH值和盐浓度对该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耐盐性,原油浓度对总石油烃(TPH)的降解速率有很大影响,在30℃、原油初始浓度为1000 mg/L、pH值为7、NaCl浓度为5 g/L的条件下,该菌株对原油的去除效果最佳,可达到72.6%。色谱分析表明碳数是影响石油烃组分降解的最大因素,碳数越大降解越难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菌株 生物降解 饱和烃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