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线性插值的高斯曲面拟合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瑞 王军伟 邵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5,共3页
光学特征点的定位精度是影响基于光学特征点成像的视觉坐标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光学特征点的定位精度,对基于双线性插值的高斯曲面拟合定位算法进行研究。该算法根据光学特征点图像灰度分布的高斯特性和特征点图像... 光学特征点的定位精度是影响基于光学特征点成像的视觉坐标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光学特征点的定位精度,对基于双线性插值的高斯曲面拟合定位算法进行研究。该算法根据光学特征点图像灰度分布的高斯特性和特征点图像内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与高度之间的相关性,构造特征点图像区域内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位置和特征像点的中心位置间的数学模型,通过高斯算式确定特征点图像的中心坐标位置。通过双线性插值细分算法增加有效拟合计算点数以提高定位算法的精度。最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标准差为0.006 5像素,定位重复性误差为0.013像素;证明该方法具有高的定位精度,能够实现对特征点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高斯拟合 双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多液滴携液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铁军 周德胜 +4 位作者 宋鹏举 李旭 苏鹏 王磊 党梓涵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767-770,共4页
在Zhou的多液滴模型基础上,通过可视化实验装置,采用压缩空气和水作为介质模拟气井气流携液过程,验证分析了Zhou的多液滴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气体达到携液临界流速、持液率大于0.008 5时,气井开始出现积液,比Zhou所提出的0.... 在Zhou的多液滴模型基础上,通过可视化实验装置,采用压缩空气和水作为介质模拟气井气流携液过程,验证分析了Zhou的多液滴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气体达到携液临界流速、持液率大于0.008 5时,气井开始出现积液,比Zhou所提出的0.010 0有所偏小;在持液率大于0.008 5时,加大气流速度到某值时,液体可以全部被携带出井口,且随着持液率的提高,所需的临界流速也随之增加。该文根据实验数据修正了Zhou的多液滴模型,提出了与实验数据相吻合的新模型,可用于高含水气井排水采气研究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液滴理论 临界持液量 气体携液 气体携液临界流速 排水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采气井支线进集气干线三通处的爆管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岩 单华 +2 位作者 白文龙 张杨 徐海霞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6-1059,1064,共5页
某采气井在生产运行三年多时,单井支线与集气干线连接的三通发生了爆管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通爆管是由管壁腐蚀减薄导致管体无法承压引起的,而管壁腐蚀是由CO2腐蚀、高速流体冲刷、局部紊流冲蚀及电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 某采气井在生产运行三年多时,单井支线与集气干线连接的三通发生了爆管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通爆管是由管壁腐蚀减薄导致管体无法承压引起的,而管壁腐蚀是由CO2腐蚀、高速流体冲刷、局部紊流冲蚀及电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局部紊流和电偶效应是造成管壁腐蚀减薄穿孔直至爆管的主要原因。为控制电偶腐蚀的发生,应避免电位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合金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田 集输管线 腐蚀 紊流 电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