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分段性及控藏作用——以F_(Ⅰ)17断裂带为例
1
作者 熊昶 沈春光 +4 位作者 赵星星 赵龙飞 李盛谦 周杰 潘天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7-424,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走滑断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但沿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集层与油气分布异常复杂,制约了井位部署与油气高效开发。以富油气F_(Ⅰ)17走滑断裂带为例,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对F_(Ⅰ)17走滑断裂带开展精细构造解析...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走滑断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但沿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集层与油气分布异常复杂,制约了井位部署与油气高效开发。以富油气F_(Ⅰ)17走滑断裂带为例,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对F_(Ⅰ)17走滑断裂带开展精细构造解析,结合岩心、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对其储集层分布及控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_(Ⅰ)17走滑断裂带从南至北依次可划分为平行雁列段、线性段、叠覆段、斜列叠覆段和马尾段5个区段;走滑断裂的分布、规模与类型控制了储集层分布与发育程度,从平行雁列段至斜列叠覆段断裂发育强度增大,储集层规模增大且连通性变好,北部马尾段储集层沿分支断裂分布,连通性差;F_(Ⅰ)17走滑断裂带断控油气藏可划分为线性定容型、连接叠覆型、叠覆断垒型和尾段分散型4类;走滑断裂的类型与规模控制了油气藏类型与油气富集程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断控油气藏,需要采取不同的钻探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断裂分段 断裂控储 断裂控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山前构造盐膏层固井难点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兵 李长坤 +3 位作者 衡宣亦 邱爱民 虞海法 于永金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1年第12期48-52,共5页
塔里木盆地山前构造第三系普遍发育盐膏层,具有盐膏层埋深较深(6000~7500m)、盐膏段长(400~3000m)、高压盐水层(压力系数高达2.45g/cm3以上)及砂泥岩薄弱层(压力系数2.05~2.2g/cm3)并存、井底温度高及压力系统复杂等固井难点。通过开展... 塔里木盆地山前构造第三系普遍发育盐膏层,具有盐膏层埋深较深(6000~7500m)、盐膏段长(400~3000m)、高压盐水层(压力系数高达2.45g/cm3以上)及砂泥岩薄弱层(压力系数2.05~2.2g/cm3)并存、井底温度高及压力系统复杂等固井难点。通过开展抗高温高密度固井水泥浆体系、抗高温高效冲洗隔离液体系等研究,优选出高温缓凝剂DRH-2L、高温防强度衰退材料、悬浮稳定剂DRY-SL以及高效冲洗剂DRY-WL,形成了山前构造盐膏层固井配套工作液体系,结合针对性固井技术对策,解决了水泥浆浆体防窜性能差、水泥石强度衰退以及固井质量合格率不高等难题。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山前构造克深X井盐膏层尾管固井,固井质量合格率84.4%,优质率68.4%,对比邻井同开次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25%和40%,对提高山前构造盐膏层段固井质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构造 盐膏层 水泥浆 固井 下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推存储式测井在富满油田超深地层中的应用优势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7
3
作者 蔡万春 倪小威 +3 位作者 郇志鹏 张玮 陈继胜 王俊杰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36-540,共5页
富满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埋深超过7500 m,储层温度可达160℃以上且油气显示活跃,测井风险极高,常规测井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直推存储式测井仪器最大抗拉、抗压强度分别为30 t、20 t,200℃高温环境下最长工作时间达50 h,在富满油田超深地层... 富满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埋深超过7500 m,储层温度可达160℃以上且油气显示活跃,测井风险极高,常规测井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直推存储式测井仪器最大抗拉、抗压强度分别为30 t、20 t,200℃高温环境下最长工作时间达50 h,在富满油田超深地层已累计完成测井作业50余井次。与钻具传输测井、泵出存储式测井、随钻测井相比,直推存储式测井在富满油田超深地层适用性更强,可较好满足储层评价需求。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XMAC-F1仪器皮囊易破损、综合仪负荷大易造成元器件过载、SD卡存储故障、井径臂易折断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改进后测井成功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推存储式测井 超深地层 碳酸盐岩油藏 应用优势 改进措施 富满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响应在玉东地区膏盐岩底部卡层中的应用
4
作者 雷平 王艳丽 +3 位作者 池晓舟 夏国峰 刘辉 张超 《录井工程》 2023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塔里木盆地玉东地区膏盐岩底部卡层难度较大,近年来卡层事故频发,严重制约该区域勘探开发进度,盐底卡层系列技术亟待完善。通过分析该区域的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将盐底划分为常规模式与非常规模式,其区别在于非常规模式盐底多发育一... 塔里木盆地玉东地区膏盐岩底部卡层难度较大,近年来卡层事故频发,严重制约该区域勘探开发进度,盐底卡层系列技术亟待完善。通过分析该区域的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将盐底划分为常规模式与非常规模式,其区别在于非常规模式盐底多发育一套10~30 m厚的膏盐岩。结合地震资料分析和正演模拟结果,确定了盐底模式与地震响应特征的关系,并通过提取均方根振幅属性刻画出不同盐底模式的分布范围。研究表明:常规模式盐底呈较强-强振幅特征,主要分布在玉东地区东部,非常规模式盐底呈弱振幅特征,分布在玉东地区西部;地震弱振幅响应平面图可预判盐底模式,完善盐底卡层技术,方便钻井现场应用。该项成果已在21口井中得到了应用,盐底模式均预判准确,钻井现场盐底卡层准确率100%,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卡层 地震响应 盐底模式 正演模拟 预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凸起张扭走滑断裂带分段构造特征及生长机制
5
作者 柏秉辰 邬光辉 +4 位作者 马兵山 赵星星 唐浩 沈春光 王旭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斜向挤压背景下的压扭走滑断裂,但塔中凸起发现了一系列张扭走滑断裂,并对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塔中凸起西部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相干、曲率等属性,统计走滑断裂运动参数,运用走滑断裂构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斜向挤压背景下的压扭走滑断裂,但塔中凸起发现了一系列张扭走滑断裂,并对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塔中凸起西部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相干、曲率等属性,统计走滑断裂运动参数,运用走滑断裂构造解析方法,优选塔中凸起F_(Ⅱ)21走滑断裂带开展走滑断裂分段建模研究,并探讨其生长机制。结果表明,F_(Ⅱ)21走滑断裂带具有平面分段、垂向分层特征,奥陶系碳酸盐岩顶面发育线状构造、斜列构造、马尾构造、翼尾构造、辫状构造和叠覆构造。走滑断裂构造高差分布特征揭示了走滑断裂带的分段生长与尾端扩张生长机制,该断裂带为调节走滑断裂带两侧反向收缩变形的变换断裂,经历雁列断裂阶段、生长连接阶段及再激活雁列断裂阶段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凸起 走滑断裂带 构造特征 断层分段 构造建模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录井在迪北地区侏罗系地质卡层中的应用
6
作者 魏建华 田磊 邱升梁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迪北地区侏罗系为一套陆相含煤沉积,主要储集层为阿合组,煤层与目的层上下压力系数差异大,可能导致压差卡钻或恶性井漏卡钻。因此,阿合组顶界面的准确识别是地质卡层的关键。根据岩屑元素含量与矿物间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单井的砂岩... 迪北地区侏罗系为一套陆相含煤沉积,主要储集层为阿合组,煤层与目的层上下压力系数差异大,可能导致压差卡钻或恶性井漏卡钻。因此,阿合组顶界面的准确识别是地质卡层的关键。根据岩屑元素含量与矿物间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单井的砂岩、泥岩、煤层的识别标准,并总结关键层位确定方法(曲线特征、砂岩元素特征)。现场应用表明,岩性识别的准确性高,阿合组顶界面卡取效果好。依托XRF元素录井技术,能快速、准确识别岩性,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合组 识别 地质卡层 元素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凹陷博孜超深凝析气藏加砂压裂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国伟 邹国庆 朱绕云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6期50-54,共5页
塔里木油田博孜凝析气藏单井酸压改造后,提产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生产过程中井口温度低于析蜡点温度,井筒结蜡现象严重。根据博孜区块储层特点,采用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工艺、纤维暂堵转向分层工艺和树脂覆膜陶粒支撑剂防砂工艺相结合的... 塔里木油田博孜凝析气藏单井酸压改造后,提产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生产过程中井口温度低于析蜡点温度,井筒结蜡现象严重。根据博孜区块储层特点,采用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工艺、纤维暂堵转向分层工艺和树脂覆膜陶粒支撑剂防砂工艺相结合的加砂压裂配套技术,实现了博孜区块超深储层改造作业。博孜X井采用该加砂压裂技术,日产气由4.68×10^4 m^3上升为51.5×10^4 m^3,是同区块3口常规酸压改造井平均气产量的3倍,日产油由0.46 m^3上升为40.97 m^3,效果显著。该技术为国内类似储层改造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凹陷 凝析气藏 酸化 加砂压裂 组合支撑剂 纤维暂堵 结蜡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对沥青质沉积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书亮 蒲臻熙 +4 位作者 张晓燕 雷万能 张义 刘永兵 周晓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6期7-9,共3页
沥青质沉积会降低油藏润湿率,造成输油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原油开采。原油中的胶质对沥青质沉积有重要影响。其作用效果与胶质浓度、胶质分子结构及极性有关。本文从胶质的结构与性质,胶质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介绍胶... 沥青质沉积会降低油藏润湿率,造成输油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原油开采。原油中的胶质对沥青质沉积有重要影响。其作用效果与胶质浓度、胶质分子结构及极性有关。本文从胶质的结构与性质,胶质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介绍胶质对沥青质沉积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胶质 沥青质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形成、保存与分布 被引量:8
9
作者 段永贤 宋金鹏 +4 位作者 郇志鹏 杨连刚 周鹏 吕端川 田志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28,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高能相带、区域不整合面及多期次和多类型断裂破碎作用改造,内幕流体及压力系统分布异常复杂。分析认为,沉积、构造、化学反应等因素均影响了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的形成、...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高能相带、区域不整合面及多期次和多类型断裂破碎作用改造,内幕流体及压力系统分布异常复杂。分析认为,沉积、构造、化学反应等因素均影响了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的形成、保存与分布。厚层膏盐岩延缓了烃源岩热演化,阻滞应力传递,不整合面为构造应力和欠压实压力传递、晚期油气充注提供通道,均有利于异常高压形成;后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异常高压的发育程度并影响其垂向分布层位;厚层泥岩、致密石灰岩等优质盖层有利于异常高压保存。异常高压主要分布于生烃坳陷周缘、远离主干断裂或活动性较弱的次级断裂。其中,塔北地区异常高压主要由构造挤压与欠压实作用形成,呈多点散状分布于断裂复杂的跃满地区和鹿场地区;塔中地区由流体膨胀形成的异常高压集中分布于塔中10号构造带,储集层一般规模较小且定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异常高压 成因机制 分布规律 走滑断裂 断控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的阵列侧向测井实时反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进 倪小威 +2 位作者 杨清 管耀 刘迪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测井资料现场实时反演是判断测井质量及进行精细评价的基础。为在保证反演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马奎特算法,提出了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用以对阵列侧向测井资料进行3参数(地层电阻率、冲洗带半径和冲洗带电阻... 测井资料现场实时反演是判断测井质量及进行精细评价的基础。为在保证反演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马奎特算法,提出了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用以对阵列侧向测井资料进行3参数(地层电阻率、冲洗带半径和冲洗带电阻率)混合反演。研究发现,初始值的选择对混合反演速度具有明显的影响,引入基于电阻率幅度差信息的冲洗带半径初始值选取策略,能够避免反演结果陷入局部最小值,加快反演速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反演算法的反演速度满足实时反演要求,且反演精度相较传统马奎特算法有明显提高;反演结果与试油结果一致,验证了混合反演算法的适用性。混合模拟退火算法为现场阵列侧向测井资料的反演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侧向测井 模拟退火算法 实时反演 马奎特算法 混合反演 反演速度 幅度差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岩波速比及抗剪强度的煤体结构区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杰 倪小威 +3 位作者 徐思慧 刘迪仁 杜双军 陈坤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3期92-95,99,共5页
煤层气储层煤体结构类型对储层产能影响巨大。煤岩波速比反映原生结构煤与碎裂结构煤的各向异性差异;抗剪强度反映不同结构煤岩的力学特性差异。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取煤岩纵横比及抗剪强度,通过统计分析,划分了原生结构煤与碎裂结... 煤层气储层煤体结构类型对储层产能影响巨大。煤岩波速比反映原生结构煤与碎裂结构煤的各向异性差异;抗剪强度反映不同结构煤岩的力学特性差异。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取煤岩纵横比及抗剪强度,通过统计分析,划分了原生结构煤与碎裂结构煤的优势区间,形成了波速比及抗剪强度联合判识煤体结构的划分标准,准确率在84%左右。该方法为煤体结构划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波速比 抗剪强度 煤体结构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高温高压井APR测试工具失效分析与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永洪 魏波 +4 位作者 宋雷勇 王甲昌 薛健 陈兵 申川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1,I0003,共5页
随着油气勘探迈向超深层地层温度、压力不断增高,作业工况日趋复杂,APR测试工具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测试失败井次时有发生。为此整理了库车山前近几年测试井工具失效问题,分析失效原因,研究技术措施。从优选测试压井液性能、涂抹高温高压... 随着油气勘探迈向超深层地层温度、压力不断增高,作业工况日趋复杂,APR测试工具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测试失败井次时有发生。为此整理了库车山前近几年测试井工具失效问题,分析失效原因,研究技术措施。从优选测试压井液性能、涂抹高温高压黄油解决压井液沉淀引起的工具失效问题;根据温压指标,选用合适的密封圈,并通过保存、装配、试压的方法保障密封圈密封性;改进破裂盘倒角、孔径降低循环阀芯轴下行的冲击力与惯性力防止芯轴卡死;引进塑性规检验和试压检测验证破裂盘的到位性与密封性;采用可调式节流控压方法,降低压力波动,减小对井下工具的冲击。应用表明建立的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库车山前超深高温高压井的APR测试工具失效率,为同类工具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山前 超深层 高温高压 APR测试工具 失效原因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螺杆橡胶的配伍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川 孟祥娟 +4 位作者 赛亚尔·库西马克 李旭 田鸣 刘丰 黄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对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螺杆橡胶在高温深井条件下的配伍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不同温度和钻井液处理剂浓度条件下,对比评价油田在用8款橡胶与钻井液处理剂接触后的体积增加率、质量增加率和拉伸强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橡胶样品在添加... 对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螺杆橡胶在高温深井条件下的配伍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不同温度和钻井液处理剂浓度条件下,对比评价油田在用8款橡胶与钻井液处理剂接触后的体积增加率、质量增加率和拉伸强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橡胶样品在添加了润滑剂R-1和R-3的钻井液中变化较大(添加R-1的体积变化率分布在56%~175%,添加R-3的体积变化率分布在49%~148%),随着润滑剂浓度升高,2种类型的橡胶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随之升高,橡胶溶胀增大。说明润滑剂原料油为螺杆橡胶溶胀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原料油以中质芳香烃为主的润滑剂对橡胶溶胀影响相对较大;并结合润滑剂的应用性能优选出适用于高温深井的钻井液用润滑剂。在台盆区三开和目的层暂停使用中质不饱和烃含量高的润滑剂,螺杆脱胶现象得以明显改善。据统计,该区块每月平均脱胶次数由11井次/月降为0.5井次/月,显著减少了起下钻趟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橡胶 溶胀性能 钻井液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