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分段性及控藏作用——以F_(Ⅰ)17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昶 沈春光 +4 位作者 赵星星 赵龙飞 李盛谦 周杰 潘天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7-424,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走滑断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但沿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集层与油气分布异常复杂,制约了井位部署与油气高效开发。以富油气F_(Ⅰ)17走滑断裂带为例,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对F_(Ⅰ)17走滑断裂带开展精细构造解析...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走滑断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但沿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集层与油气分布异常复杂,制约了井位部署与油气高效开发。以富油气F_(Ⅰ)17走滑断裂带为例,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对F_(Ⅰ)17走滑断裂带开展精细构造解析,结合岩心、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对其储集层分布及控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_(Ⅰ)17走滑断裂带从南至北依次可划分为平行雁列段、线性段、叠覆段、斜列叠覆段和马尾段5个区段;走滑断裂的分布、规模与类型控制了储集层分布与发育程度,从平行雁列段至斜列叠覆段断裂发育强度增大,储集层规模增大且连通性变好,北部马尾段储集层沿分支断裂分布,连通性差;F_(Ⅰ)17走滑断裂带断控油气藏可划分为线性定容型、连接叠覆型、叠覆断垒型和尾段分散型4类;走滑断裂的类型与规模控制了油气藏类型与油气富集程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断控油气藏,需要采取不同的钻探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断裂分段 断裂控储 断裂控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CO_(2)辅助重力驱油开发效果参数评价
2
作者 王颖 屈亚光 +4 位作者 王斌 鲁明 蒋茜 李建新 巩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一般较差,采用CO_(2)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为分析影响CO_(2)辅助重力驱油效果的各种因素,从注气辅助重力驱油研究机理出发,建立一注一采的机理模型,分析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一般较差,采用CO_(2)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为分析影响CO_(2)辅助重力驱油效果的各种因素,从注气辅助重力驱油研究机理出发,建立一注一采的机理模型,分析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Shapley值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韵律储层更适合CO_(2)辅助重力驱油;储层倾角、平均渗透率、注气速度与开发效果呈正相关;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渗透率级差与开发效果呈负相关;中上部位置注气及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比值设置为0.8可以有效提高CO_(2)辅助重力驱油效果;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对CO_(2)辅助重力驱油影响程度最高。该项研究成果为提高低渗油藏CO_(2)辅助重力驱油的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CO_(2)驱油 地质因素 开发因素 正交实验设计 SHAPLE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凸起张扭走滑断裂带分段构造特征及生长机制
3
作者 柏秉辰 邬光辉 +4 位作者 马兵山 赵星星 唐浩 沈春光 王旭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斜向挤压背景下的压扭走滑断裂,但塔中凸起发现了一系列张扭走滑断裂,并对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塔中凸起西部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相干、曲率等属性,统计走滑断裂运动参数,运用走滑断裂构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斜向挤压背景下的压扭走滑断裂,但塔中凸起发现了一系列张扭走滑断裂,并对油气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塔中凸起西部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相干、曲率等属性,统计走滑断裂运动参数,运用走滑断裂构造解析方法,优选塔中凸起F_(Ⅱ)21走滑断裂带开展走滑断裂分段建模研究,并探讨其生长机制。结果表明,F_(Ⅱ)21走滑断裂带具有平面分段、垂向分层特征,奥陶系碳酸盐岩顶面发育线状构造、斜列构造、马尾构造、翼尾构造、辫状构造和叠覆构造。走滑断裂构造高差分布特征揭示了走滑断裂带的分段生长与尾端扩张生长机制,该断裂带为调节走滑断裂带两侧反向收缩变形的变换断裂,经历雁列断裂阶段、生长连接阶段及再激活雁列断裂阶段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凸起 走滑断裂带 构造特征 断层分段 构造建模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气乙烷回收流程制冷工艺的分析比选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洪 高鹏 +3 位作者 胡成星 邓帮辉 刘攀 李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为比选出基于GLSP乙烷回收流程的最优制冷工艺,首先针对丙烷制冷与膨胀机联合制冷、复叠式制冷、混合冷剂制冷3种制冷工艺进行能耗分析。研究表明,GLSP流程中制冷工艺能耗最低的是丙烷制冷与膨胀机联合制冷工艺,比最接近的复叠式制冷工... 为比选出基于GLSP乙烷回收流程的最优制冷工艺,首先针对丙烷制冷与膨胀机联合制冷、复叠式制冷、混合冷剂制冷3种制冷工艺进行能耗分析。研究表明,GLSP流程中制冷工艺能耗最低的是丙烷制冷与膨胀机联合制冷工艺,比最接近的复叠式制冷工艺低626 kW。对3种制冷工艺进行[火用]分析后表明,[火用]损失量最大的设备是脱甲烷塔,占总[火用]损量的29.04%。可通过调节物流进料位置和塔板数,让塔内温度变化更为平稳、连续,从而减小脱甲烷塔的[火用]损失。最后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3种制冷工艺中丙烷制冷和膨胀机制冷的联合制冷工艺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比最接近的混合冷剂制冷工艺年收益多43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富气 乙烷回收 制冷工艺 能耗分析 [火用]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气乙烷回收流程混合冷剂制冷改进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洪 李浩玉 +1 位作者 胡成星 王金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8-223,共6页
针对乙烷回收传统闭式混合制冷冷剂配比困难、运行调节复杂等现状,提出了开式混合冷剂制冷的GLSP乙烷回收流程,为比较闭式、开式混合冷剂制冷循环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两者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开式混合冷剂制冷的GLSP乙烷回收流程具有一定... 针对乙烷回收传统闭式混合制冷冷剂配比困难、运行调节复杂等现状,提出了开式混合冷剂制冷的GLSP乙烷回收流程,为比较闭式、开式混合冷剂制冷循环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两者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开式混合冷剂制冷的GLSP乙烷回收流程具有一定节能效果:综合能耗节约约0.9%,损量减少约14%,且混合冷剂制冷循环有效能利用略优于闭式混合冷剂制冷循环。最后对提出的开式混合冷剂工艺进行特性及适应性分析发现,该开式混合冷剂制冷工艺较适合于超富气气质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气乙烷回收 闭式/开式混合冷剂 热力学分析 特性分析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形成、保存与分布 被引量:9
6
作者 段永贤 宋金鹏 +4 位作者 郇志鹏 杨连刚 周鹏 吕端川 田志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28,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高能相带、区域不整合面及多期次和多类型断裂破碎作用改造,内幕流体及压力系统分布异常复杂。分析认为,沉积、构造、化学反应等因素均影响了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的形成、...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高能相带、区域不整合面及多期次和多类型断裂破碎作用改造,内幕流体及压力系统分布异常复杂。分析认为,沉积、构造、化学反应等因素均影响了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的形成、保存与分布。厚层膏盐岩延缓了烃源岩热演化,阻滞应力传递,不整合面为构造应力和欠压实压力传递、晚期油气充注提供通道,均有利于异常高压形成;后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异常高压的发育程度并影响其垂向分布层位;厚层泥岩、致密石灰岩等优质盖层有利于异常高压保存。异常高压主要分布于生烃坳陷周缘、远离主干断裂或活动性较弱的次级断裂。其中,塔北地区异常高压主要由构造挤压与欠压实作用形成,呈多点散状分布于断裂复杂的跃满地区和鹿场地区;塔中地区由流体膨胀形成的异常高压集中分布于塔中10号构造带,储集层一般规模较小且定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异常高压 成因机制 分布规律 走滑断裂 断控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的阵列侧向测井实时反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冯进 倪小威 +2 位作者 杨清 管耀 刘迪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测井资料现场实时反演是判断测井质量及进行精细评价的基础。为在保证反演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马奎特算法,提出了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用以对阵列侧向测井资料进行3参数(地层电阻率、冲洗带半径和冲洗带电阻... 测井资料现场实时反演是判断测井质量及进行精细评价的基础。为在保证反演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马奎特算法,提出了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用以对阵列侧向测井资料进行3参数(地层电阻率、冲洗带半径和冲洗带电阻率)混合反演。研究发现,初始值的选择对混合反演速度具有明显的影响,引入基于电阻率幅度差信息的冲洗带半径初始值选取策略,能够避免反演结果陷入局部最小值,加快反演速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反演算法的反演速度满足实时反演要求,且反演精度相较传统马奎特算法有明显提高;反演结果与试油结果一致,验证了混合反演算法的适用性。混合模拟退火算法为现场阵列侧向测井资料的反演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侧向测井 模拟退火算法 实时反演 马奎特算法 混合反演 反演速度 幅度差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半贫液脱碳工艺换热网络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浩玉 蒋洪 +2 位作者 胡成星 熊林 刘思宇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针对某装置天然气半贫液脱碳工艺中能量浪费的现状,利用模拟软件,对换热器及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工艺中的换热器传热有效度和火用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换热网络存在跨越夹点传热、公用工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基于夹点分析的换热... 针对某装置天然气半贫液脱碳工艺中能量浪费的现状,利用模拟软件,对换热器及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工艺中的换热器传热有效度和火用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换热网络存在跨越夹点传热、公用工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基于夹点分析的换热网络设计准则,对天然气半贫液脱碳单元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换热网络可节约热公用工程12855.42 kW,节约冷公用工程8409.81 kW,利用热量31653.90 kW,大幅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节能潜力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碳 换热网络 传热有效度 火用效率 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高温高压井APR测试工具失效分析与措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彭永洪 魏波 +4 位作者 宋雷勇 王甲昌 薛健 陈兵 申川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1,I0003,共5页
随着油气勘探迈向超深层地层温度、压力不断增高,作业工况日趋复杂,APR测试工具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测试失败井次时有发生。为此整理了库车山前近几年测试井工具失效问题,分析失效原因,研究技术措施。从优选测试压井液性能、涂抹高温高压... 随着油气勘探迈向超深层地层温度、压力不断增高,作业工况日趋复杂,APR测试工具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测试失败井次时有发生。为此整理了库车山前近几年测试井工具失效问题,分析失效原因,研究技术措施。从优选测试压井液性能、涂抹高温高压黄油解决压井液沉淀引起的工具失效问题;根据温压指标,选用合适的密封圈,并通过保存、装配、试压的方法保障密封圈密封性;改进破裂盘倒角、孔径降低循环阀芯轴下行的冲击力与惯性力防止芯轴卡死;引进塑性规检验和试压检测验证破裂盘的到位性与密封性;采用可调式节流控压方法,降低压力波动,减小对井下工具的冲击。应用表明建立的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库车山前超深高温高压井的APR测试工具失效率,为同类工具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山前 超深层 高温高压 APR测试工具 失效原因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螺杆橡胶的配伍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川 孟祥娟 +4 位作者 赛亚尔·库西马克 李旭 田鸣 刘丰 黄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对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螺杆橡胶在高温深井条件下的配伍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不同温度和钻井液处理剂浓度条件下,对比评价油田在用8款橡胶与钻井液处理剂接触后的体积增加率、质量增加率和拉伸强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橡胶样品在添加... 对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螺杆橡胶在高温深井条件下的配伍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不同温度和钻井液处理剂浓度条件下,对比评价油田在用8款橡胶与钻井液处理剂接触后的体积增加率、质量增加率和拉伸强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橡胶样品在添加了润滑剂R-1和R-3的钻井液中变化较大(添加R-1的体积变化率分布在56%~175%,添加R-3的体积变化率分布在49%~148%),随着润滑剂浓度升高,2种类型的橡胶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随之升高,橡胶溶胀增大。说明润滑剂原料油为螺杆橡胶溶胀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原料油以中质芳香烃为主的润滑剂对橡胶溶胀影响相对较大;并结合润滑剂的应用性能优选出适用于高温深井的钻井液用润滑剂。在台盆区三开和目的层暂停使用中质不饱和烃含量高的润滑剂,螺杆脱胶现象得以明显改善。据统计,该区块每月平均脱胶次数由11井次/月降为0.5井次/月,显著减少了起下钻趟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橡胶 溶胀性能 钻井液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