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储层速敏效应形成机理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以库车坳陷东部阿合组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文芳 秦红 +2 位作者 王锋 曹少芳 邢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9-1286,共8页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阿合组是典型的致密储层,由于储层自身(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极易引发较强的敏感性。本文通过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结合X衍射测试分析和致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从运移微粒的成因、含量和孔喉...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阿合组是典型的致密储层,由于储层自身(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极易引发较强的敏感性。本文通过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结合X衍射测试分析和致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从运移微粒的成因、含量和孔喉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研究区产生速敏效应的内在因素;结合速敏效应的实验评价,梳理引发研究层段速敏效应平面差异的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层段内广泛发育由刚性颗粒崩解而形成微小颗粒的含量以及孔喉大小和连通性好坏,是造成上述速敏效应平面差异的主控因素。通过对研究区速敏效应形成机理的具体分析和评价,为下一步的钻探和开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储层保护和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阿合组 致密储层 敏感性 微粒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球对称模型的井底岩石可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祥超 陶祖文 +2 位作者 孟英峰 赵向阳 陶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针对井底复杂应力环境下的岩石可钻性问题,开展了岩石可钻性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中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和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建立了球坐标系下的井底岩石可钻性模型,并以川西地区某井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实验数据和测... 针对井底复杂应力环境下的岩石可钻性问题,开展了岩石可钻性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中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和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建立了球坐标系下的井底岩石可钻性模型,并以川西地区某井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实验数据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井底岩石可钻性随着液柱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井深一定时,沿井底表面径向方向,随着距离的增加,岩石可钻性增大。该模型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井底岩石可钻性级值的变化规律,有助于钻具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钻性 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 中间主应力 液柱压力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牙轮钻头井底流场特性分析
3
作者 温杰文 熊继有 +2 位作者 梁红军 于静 王国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基于CFD技术,通过建立井底流场计算模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气体钻井的三牙轮钻头井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喷嘴侧倾角、前倾角和后倾角对井底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喷嘴不同侧倾角设置比相同侧倾角设置更利于井底清岩;三... 基于CFD技术,通过建立井底流场计算模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气体钻井的三牙轮钻头井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喷嘴侧倾角、前倾角和后倾角对井底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喷嘴不同侧倾角设置比相同侧倾角设置更利于井底清岩;三喷嘴复合前倾角比复合后倾角的井底清岩能力更强,但对牙轮切削结构的清洗效果较差;在不改变气体排量的情况下,通过三喷嘴混合复合前倾角和后倾角的方式,可以在保证一个相对较好的井底清岩能力的情况下,提高射流对牙轮切削结构的清洗能力和环空的携岩能力。分析结果为气体钻井系列牙轮钻头的设计、评价以及现场气体钻井的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牙轮钻头 井底流场 数值模拟 喷嘴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