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油田油水井套损规律及对策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陶 杨胜来 +9 位作者 朱卫红 卞万江 刘敏 雷雨 张媛 张劲 赵崴 陈兰 周小平 廖建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基于对塔里木油田套损现状与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①套管外存在塑性地层或高渗透地层;②井身结构不合理;③钻井设计水泥返高不够或固井质量不合格;④套管分级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井);⑤套管... 基于对塔里木油田套损现状与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①套管外存在塑性地层或高渗透地层;②井身结构不合理;③钻井设计水泥返高不够或固井质量不合格;④套管分级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井);⑤套管腐蚀、作业磨损以及特殊施工对套管造成损坏,使之抗外挤能力下降;⑥开发方式不合理。针对油田套损现状和分布规律,制定多学科协作的套损井综合"防"、"诊"、"治"对策,对于已发生套损的井,采取井下作业坐封打压、工程测井、静温梯度法3种技术综合找漏,找漏结果统计表明,1998—2009年,已有71口油水井发生套损,确认套损点87个。在精确定位套损部位后,择优选取挤水泥、下封隔器、下胀管补贴等措施补漏,对已发生套损的57口井实施了补漏,有46口井恢复了生产,有效率达8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开发 套损井 套损规律 套损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12
2
作者 刘依谋 印兴耀 +2 位作者 张三元 吴国忱 陶夏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610,420,共15页
本文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总结了宽方位地震勘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宽方位地震采集的核心理念是如何经济可行地获取宽方位数据体,陆上多采用可控震源高效激发实现,... 本文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总结了宽方位地震勘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宽方位地震采集的核心理念是如何经济可行地获取宽方位数据体,陆上多采用可控震源高效激发实现,螺旋采集技术结合震源同步激发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海上采集效率,降低勘探成本;②炮检距向量片(OVT)技术是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新技术,考虑了宽方位观测带来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保留炮检距和方位角信息,有望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和储层描述中发挥更大作用;③在HTI介质中地震波能量衰减方位各向异性程度较其他属性要明显,且对裂缝尺度和流体类型敏感,今后业界将应更加关注综合利用地震波能量衰减、频率、相位方位各向异性提高裂缝预测精度;④宽方位地震观测在高陡构造和复杂断块成像、岩性和裂缝型储层预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已得到实践检验,但对于诸如复杂山地等地表起伏剧烈、速度纵横向变化大、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地区,在相关处理技术未完善的情况下,应慎用宽方位地震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 观测系统 OVT 方位各向异性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观测系统对复杂构造叠前成像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旭 刘依谋 +2 位作者 王乃建 刘新文 孔德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2期11-16,21,共7页
叠前偏移成像效果与观测系统密切相关,明确观测系统参数变化对成像效果的影响对观测系统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利用复杂构造区三维物理模拟数据和实际采集的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观测系统参数的退化处理试验,分析了道密度、观测宽度... 叠前偏移成像效果与观测系统密切相关,明确观测系统参数变化对成像效果的影响对观测系统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利用复杂构造区三维物理模拟数据和实际采集的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观测系统参数的退化处理试验,分析了道密度、观测宽度、线距变化对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分析表明:1)观测宽度影响构造成像效果,增加观测宽度利于提高深层构造的断点、断层、断裂下盘成像清晰度和陡倾角同相轴的连续性;2)有效道密度和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影响偏移噪声的强弱,提高道密度和炮检距的均匀性利于压制偏移噪声,提高剖面信噪比;3)接收线距影响中浅层有效道密度和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采用较小的线距获得更高的中浅层有效道密度和更均匀的采样结果,利于保证中浅层成像效果。研究认识可望为复杂构造区观测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山地 地震采集 观测系统 道密度 观测宽度 线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质量监控技术在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有晖 朱运红 +4 位作者 蔡明 段孟川 张德刚 张立超 罗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2期31-34,4-5,共4页
常规的针对地震采集原始资料监控及评价工作大部分由人工完成,存在工作效率低、评价不全面、不能快速发现问题等不足。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人机互动的实时野外地震采集质量监控技术以及使用方法,对野外地震原始资料监控评价由主观判断... 常规的针对地震采集原始资料监控及评价工作大部分由人工完成,存在工作效率低、评价不全面、不能快速发现问题等不足。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人机互动的实时野外地震采集质量监控技术以及使用方法,对野外地震原始资料监控评价由主观判断到客观定量评价、由不全面到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实时快速监控的目的。近几年在塔里木盆地多块复杂山地应用实施证明,采用该技术得到的分析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原始地震资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实时质量监控 复杂山地三维 资料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山前带高陡盐下构造三维采集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江民 周旭 +2 位作者 刘依谋 刘新文 孔德政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3期35-38,9,共4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带地表和地下构造都十分复杂,地震勘探难度大。以往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效果差,层位识别及断层解释困难,无法精细描述气藏形态和断层发育特征。此次地震资料采集利用高密度宽方位观测改善盐下断块的偏移归位效果,利用微...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带地表和地下构造都十分复杂,地震勘探难度大。以往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效果差,层位识别及断层解释困难,无法精细描述气藏形态和断层发育特征。此次地震资料采集利用高密度宽方位观测改善盐下断块的偏移归位效果,利用微测井与浅层层析相结合的表层调查及建模技术提高表层模型精度,利用井震联合激发及高效施工配套技术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措施,提升了采集效果和施工效率,获得的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高、偏移成像效果好,为油气藏评价提供了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地震采集 宽方位 井震联合激发 高效施工 表层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