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开发后期的相控建模 被引量:19
1
作者 吕晓光 张永庆 陈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是提高储集层建模精度的关键。根据成熟开发油田的技术、信息特点,提出了沉积学微相建模与参数定量预测的思路、方法和主要步骤。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开展了建模实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与常规的非相控参数预测相比... 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是提高储集层建模精度的关键。根据成熟开发油田的技术、信息特点,提出了沉积学微相建模与参数定量预测的思路、方法和主要步骤。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开展了建模实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与常规的非相控参数预测相比,前者的预测结果,促进了地质概念向模型转化,建模结果更符合地下地质实际。这一思路有利于发挥地质家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其结果将更好地发挥地质的约束作用,同时也更适合我国油藏描述的基础和实际。文中同时指出,进一步的实践中可考虑沉积学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预测结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 油田开发后期 微相 油藏描述 地质 砂体 储集层 沉积学 分流河道 实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压裂液现场实施质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丛连铸 崔明月 +1 位作者 张睿达 管保山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7,60,共3页
国内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主要使用水基压裂液。由于现场施工环境的改变 ,配液条件的不同以及搅拌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压裂液性能与室内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解决不善 ,将直接影响压裂的成功与否 ,甚至严重影响油气的产量。通... 国内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主要使用水基压裂液。由于现场施工环境的改变 ,配液条件的不同以及搅拌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压裂液性能与室内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解决不善 ,将直接影响压裂的成功与否 ,甚至严重影响油气的产量。通过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 ,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水基压裂液现场质量控制技术 ,以便有效地保证油气田增产改造的顺利实施。该技术包括施工前压裂液添加剂的抽查检测和压裂液现场质量控制程序 ,后者包括对压裂液储罐的质量要求 ,配液水质的要求 ,基液配制技术 ,交联液配制技术和压裂液现场实施检测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压裂液 油气藏 添加剂 地层损害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俊 杨洪 +2 位作者 沈华 李华滨 赵国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8-101,共4页
近年来,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是当前国际研究和油田生产实践中的一个热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断陷伸展盆地中,沉积体系在盆内的分布及其发育不仅仅与湖平面变化、气候等因素有关,而是主要受构造作用的控制。研究构造作用... 近年来,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是当前国际研究和油田生产实践中的一个热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断陷伸展盆地中,沉积体系在盆内的分布及其发育不仅仅与湖平面变化、气候等因素有关,而是主要受构造作用的控制。研究构造作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为更好的进行储集体预测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作用 沉积体系 断陷伸展盆地 储集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气田长北区块山西组下段主力储集层建模及水平井地质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寿铉成 何光怀 Nick Fest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林气田长北区块主力储集层是下二叠统山西组下段的石英砂岩 ,将用水平井开发。为编制水平井开发方案而进行的气藏地质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砂岩是连续分布的席状砂体 ,发育于横向迁移极大的辫状河沉积环境中的内切河谷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林气田长北区块主力储集层是下二叠统山西组下段的石英砂岩 ,将用水平井开发。为编制水平井开发方案而进行的气藏地质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砂岩是连续分布的席状砂体 ,发育于横向迁移极大的辫状河沉积环境中的内切河谷 ,轴部多层河道辫状冲积的叠加厚度平均约 15 .77m ,主河道两侧渐变为单层河道 ,估计多层河道砂体宽 5~ 3 0km、厚 9~ 40m ,单层河道砂体宽 0 .2 5~ 1km、厚 5~ 8m。石英砂岩粗—很粗粒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高都有利于保存储集层原生孔隙空间 ,但其内部存在阻流带 ,估计垂向阻流带的平均间距为 60 0m ,利用水平井可以降低阻流带的影响。根据气藏地质研究成果 ,考虑长北区块河道方向和地层最小水平应力 (压应力 )方向 ,进行 2口水平井地质设计 ,钻井过程中通过随钻测井随时调整钻井轨迹。图 4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建模 水平井 地质设计 长北区块 下二叠统 山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