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新型产能模拟法确定气藏动态渗透率下限——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灯影组四段台内储层为例
1
作者 胡江涛 杨胜来 +7 位作者 毕露霏 闫海军 邓惠 王梦雨 李佳峻 李沛耘 刘新月 田乐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9,共11页
准确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是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灯影组台内碳酸盐岩气藏实现储量准确评估和规模效益开发的重点工作,然而由于该区块目前的岩心分析资料和生产测试资料较少,利用传统物性下限确定方法不能准确地评估出该区块储层物性下限。为此... 准确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是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灯影组台内碳酸盐岩气藏实现储量准确评估和规模效益开发的重点工作,然而由于该区块目前的岩心分析资料和生产测试资料较少,利用传统物性下限确定方法不能准确地评估出该区块储层物性下限。为此,建立了综合考虑应力敏感性、滑脱效应、阈值压力梯度、气体黏度和压缩因子变化的新型产能模拟法,同时开展了阈值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系数和滑脱因子测定实验以及原始储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岩心产能模拟实验,最后利用产量转化准则将岩心流量转化为气井产量,得到了不同边界压力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储层渗透率下限。新型产能模拟法计算结果表明:气藏储层的渗透率下限在不同的开发阶段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气藏边界压力的下降,储层的渗透率下限不断升高;以储层有效厚度为36m,气井生产压差为6MPa为例,评价出安岳气田灯影组四段台内储层经济效益开发的渗透率下限为0.05×10^(-3)µm^(2),对于台内区的可动储量评估及后续选区布井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 安岳气田 灯影组 台内区 产能模拟法 储层物性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石油企业统计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廷富 汪代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在对传统统计与现代统计的对比、分析后认为,作为石油企业重要管理手段的统计,在支持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将会发生八大方面的变化,带来八大观念的转变:一是统计成为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应树立“大统计”观念;二是... 在对传统统计与现代统计的对比、分析后认为,作为石油企业重要管理手段的统计,在支持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将会发生八大方面的变化,带来八大观念的转变:一是统计成为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应树立“大统计”观念;二是统计信息范围扩大,应树立“大信息”观念;三是统计非定期调查和统计抽样调查方法越来越重要,应树立“大调查”观念;四是统计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应具有“大网络”观念;五是统计事前监控和事中监控职能的发挥越来越受到重视,应具有“大监控”观念;六是统计基础工作向国际标准靠拢,应具有“大基础”观念;七是统计自我评价逐步完善,要接受“大评价”观念;八是统计需要复合型人才,应树立“大人才”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统计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含H_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被引量:104
3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郭彤楼 周国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8-1218,共11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在震旦系(威远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罗家寨、普光、渡口河、铁山坡、七里北)、嘉陵江组(卧龙河)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磨溪、中坝)发现了近10个高含硫化氢的大中型气田(藏),探... 四川盆地是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在震旦系(威远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罗家寨、普光、渡口河、铁山坡、七里北)、嘉陵江组(卧龙河)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磨溪、中坝)发现了近10个高含硫化氢的大中型气田(藏),探明储量5000×108m3。这些高含硫化氢气藏普遍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过程(储层经历过较高温度),储层上下或储层中间均发育有膏质岩类,且气源充足,具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hermochemicalSulfateReduction,TSR)发生的物质基础和热动力条件。从气藏地质特征以及天然气组成和碳、硫同位素等方面的证据表明,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和震旦系气藏的硫化氢属于TSR成因。而且TSR对烃类的大量选择性消耗一方面导致天然气干燥系数增大,另一方面导致气藏充满度降低,气藏压力系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飞仙关组 震旦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被引量:16
4
作者 肖富森 李政文 +4 位作者 张华军 陶正喜 刘定锦 蒲平文 徐明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9,5,共3页
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缘的盆地区中已发现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气田,但在推覆带上还未有突破。由于龙门山逆掩断裂带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地震勘探很难得到好的地震反射资料,难以查清推覆构造带下的构造形态,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 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缘的盆地区中已发现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气田,但在推覆带上还未有突破。由于龙门山逆掩断裂带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地震勘探很难得到好的地震反射资料,难以查清推覆构造带下的构造形态,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2003年在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广元地区开展的“变线元多线(宽线)剖面采集”试验,于龙门山“前、后山带”获得了相当好的地震反射剖面,在推覆带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大型背斜构造。从山前带的东边界开始,这一隐伏构造带向西延展的宽度在25 km以上,直到后山带的中段。隐伏构造的发现,使近期在该区找到大型油气田的希望成为现实。文章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式对宽线剖面进行综合解释,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解析了龙门山构造北段的变形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综合解释 推覆构造带 地震反射资料 地震反射剖面 断层相关褶皱 2003年 大型油气田 地理条件 地震勘探 构造形态 油气资源 广元地区 背斜构造 隐伏构造 理论模式 研究成果 区域地质 推覆带 断裂带 山前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_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被引量:66
5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周国源 戴金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0-308,共9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近年来发现了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普光等多个大、中型气田,它们均以高含硫化氧(H2S在气体组分中占10%~17%,平均为14%)为最显著特征。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这些大型鲕滩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单井...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近年来发现了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普光等多个大、中型气田,它们均以高含硫化氧(H2S在气体组分中占10%~17%,平均为14%)为最显著特征。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这些大型鲕滩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单井产量高;但是这些气藏充满度普遍偏低(在25%~91%之间),压力系数不高(大部分小于1.2)。从成藏条件来看,该区鲕粒溶蚀孔隙发育,有效储层厚度大,二叠系龙潭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优质烃源岩十分发育,油气源充沛,而且由断层构成的疏导体系发育,泥岩及膏质岩类组成的盖层封盖性良好,因此气藏的低充满度现象,可能是圈闭中发生过大量烃类的损耗或消耗。由于川东北飞仙关组H2S是烃类和硫酸盐在储层中发生热化学反应(TSR)形成的,气藏中硫化氢含量与压力系数、地层水矿化度、烃类含量等都存在反相关关系,因此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气藏压力系数小、充满度低,很可能是烃类被TSR大量消耗和储集空间增容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地层压力 地层水 充满度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地表沥青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代寒松 刘树根 +4 位作者 孙玮 韩克猷 罗志立 谢志良 黄耀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通过对川西、川北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本文含泥盆系)地表沥青发育及分布的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下组合沥青多集中在寒武系以及泥盆系内,而米仓山地区则多集中于震旦系。龙门山北段下组合沥青热演化程度低,属典型的... 通过对川西、川北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本文含泥盆系)地表沥青发育及分布的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下组合沥青多集中在寒武系以及泥盆系内,而米仓山地区则多集中于震旦系。龙门山北段下组合沥青热演化程度低,属典型的氧化沥青;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热演化程度高,属典型的热裂解沥青。表明两区下组合古油藏后期分别经历了隆升氧化降解、深埋裂解+隆升暴露两个全然不同的过程。通过对天井山泥盆系沥青、寒武系沥青脉以及米仓山灯影组古油藏的详细剖析后,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古油藏的发育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规模大的特点。结合研究区钻井资料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前缘地区下组合可能存在较好的保存条件,因此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古油藏 震旦系 龙门山 米仓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静 康毅力 +3 位作者 陈锐 刘大伟 杨建 何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集岩,但是对其储层损害机理的认识及深入程度与碎屑岩的研究相比差距较大。笔者系统地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损害机理及屏蔽暂堵和酸化技术等碳酸盐岩储层的保护措施,认为碳酸盐岩油气层损害机理主要包括流体敏感...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集岩,但是对其储层损害机理的认识及深入程度与碎屑岩的研究相比差距较大。笔者系统地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损害机理及屏蔽暂堵和酸化技术等碳酸盐岩储层的保护措施,认为碳酸盐岩油气层损害机理主要包括流体敏感性、应力敏感和水相圈闭;采用屏蔽暂堵技术时,应注意确保固相颗粒大小与裂缝宽度相匹配,这样才能形成致密的屏蔽层,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酸化技术成本低、效果好,酸液对碳酸盐岩缓速作用越强,酸化效果就越好,乳化酸是较优的缓速酸。同时指出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损害机理 屏蔽暂堵 酸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水驱气藏地质储量和水侵量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世常 李闽 +2 位作者 巫扬 赵娟 薛国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
水驱气藏地质储量和水侵量是确定气藏开发规模和开发设计的重要参数,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显得非常重要。应用视地质储量法,不需要知道水侵量的大小,仅应用生产动态数据,通过绘制气藏视地质储量变化曲线就可以计算地质储量,再把计算得到的... 水驱气藏地质储量和水侵量是确定气藏开发规模和开发设计的重要参数,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显得非常重要。应用视地质储量法,不需要知道水侵量的大小,仅应用生产动态数据,通过绘制气藏视地质储量变化曲线就可以计算地质储量,再把计算得到的地质储量带入视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可以反求水侵量的值,计算方法简便。通过实例分析及对比验证说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气藏 地质储量 水侵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杰 何冶 +5 位作者 乐宏 王宁 张平 邓春晓 刘文忠 杨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在国内是空白,属一项新工艺。文章针对川渝地区高酸性气田地质现状以及高酸性介质给气井完井投产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提出了川渝地区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的工艺技术方案。通过罗家1井现场工艺试验,提出如下建议:①川东... 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在国内是空白,属一项新工艺。文章针对川渝地区高酸性气田地质现状以及高酸性介质给气井完井投产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提出了川渝地区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的工艺技术方案。通过罗家1井现场工艺试验,提出如下建议:①川东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工艺采用永久式封隔器177.8mm套管射孔完成,酸化工艺采用解堵酸化;②采用大管径油管完井;③选用抗硫材料,加缓蚀剂保护,采用永久封隔器完井,采取措施减少井下积液等综合防腐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应考虑加注缓蚀剂防腐,加注硫溶剂或热油循环防止硫堵或水合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 高酸性 气井 完井 投产 技术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流动单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国永 徐怀民 +2 位作者 刘晓兵 昌伦杰 牛玉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颜色、岩矿组分、岩性及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划分模式,认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滨岸沉积。结合东河砂岩沉积特征分析,将滨岸相... 从颜色、岩矿组分、岩性及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划分模式,认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滨岸沉积。结合东河砂岩沉积特征分析,将滨岸相划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前滨、临滨4个亚相和12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在流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微相与流动单元类型的关系:海岸沙丘亚相和后滨亚相中E类流动单元较少,主要为G类、M类、P类和非流动单元类;前滨亚相和临滨亚相流动单元类型较好,P类和非流动单元类比例很少,以E类、G类和M类流动单元为主。沉积微相对流动单元的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沉积微相 流动单元 东河砂岩 哈得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层析静校正在川西地区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何光明 贺振华 +1 位作者 黄德济 王翠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88-92,7,共5页
川西地区近表层结构复杂,存在较严重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折射静校正、折射层析静校正、初至时间层析静校正由于其使用的模型较简单或反演结果不稳定等原因,不能很好地解决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将非线性层析静校正方法用于川西地... 川西地区近表层结构复杂,存在较严重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折射静校正、折射层析静校正、初至时间层析静校正由于其使用的模型较简单或反演结果不稳定等原因,不能很好地解决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将非线性层析静校正方法用于川西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影响非线性层析效果的因素较多,采用以下措施来保证非线性层析静校正质量:①通过自动拾取、交互修改和质量控制等手段提高初至时间的拾取质量;②用延迟时方法联合表层调查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初始模型;③用道间距作为网格单元的尺寸;④在反演中使用梯度项和光滑项进行约束。反演后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单炮记录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进,消除了叠加剖面中层位错断现象,资料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 折射 非线性层析 静校正 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压裂井停泵压力三维分析模型和解释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勇 郭建春 +1 位作者 赵金洲 叶登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4-637,共4页
为了对酸化压裂井压后裂缝参数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以模拟停泵前后裂缝内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为思路,以停泵后缝内的物质平衡方程为主线,建立酸化压裂井停泵后的缝内压力递减模型,并提出了针对酸化压裂井裂缝参数解释、评估的“曲线... 为了对酸化压裂井压后裂缝参数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以模拟停泵前后裂缝内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为思路,以停泵后缝内的物质平衡方程为主线,建立酸化压裂井停泵后的缝内压力递减模型,并提出了针对酸化压裂井裂缝参数解释、评估的“曲线拟合”法。该模型考虑了地层温度和流体(残酸和CO2)压缩性的影响,能有效模拟停泵后的压力降落,进而解释出酸蚀裂缝几何尺寸、闭合压力、酸液滤失系数及液体效率等参数,从而为酸化压裂施工评价和优化酸化压裂设计提供直接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压力递减 解释方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AVA裂缝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甘其刚 高志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3,i018-i019,共4页
P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平行或垂直裂缝传播时具有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变化进行处理研究,从而预测储层裂缝。采集宽方位资料并采用AVA技术可达到这一目的,但需要做好预处理,如去噪、振幅补... P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平行或垂直裂缝传播时具有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变化进行处理研究,从而预测储层裂缝。采集宽方位资料并采用AVA技术可达到这一目的,但需要做好预处理,如去噪、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高阶动校、叠前深度偏移等,以获得保持相对振幅的动校正数据。然后按AVA处理流程获得裂缝预测资料,关键步骤是宏面元组合。文章对川西坳陷FG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作了实际处理研究,获得估算的裂缝方位和密度,并与构造特征和钻井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基本一致,证明方法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 宽方位 技术应用 裂缝检测 裂缝-孔隙型储层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反射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 地表一致性 垂直裂缝 振幅变化 储层裂缝 振幅补偿 相对振幅 裂缝预测 处理流程 关键步骤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人和 刘飞 +5 位作者 周文 李景明 王红岩 王勃 刘洪林 赵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9,112,共4页
沁水盆地是世界上储量较大的高煤阶煤层气田之一,由于该区煤岩储层的研究仍相对薄弱,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描述了该区煤岩储层的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组分含量、割理发育特征、孔隙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吸附与... 沁水盆地是世界上储量较大的高煤阶煤层气田之一,由于该区煤岩储层的研究仍相对薄弱,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描述了该区煤岩储层的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组分含量、割理发育特征、孔隙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吸附与解吸性能等,分析了对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沁水盆地煤层气高产富集区进行了预测,优选出阳泉-寿阳、长子-屯留、沁水北-安泽和阳城北4个最具潜力的高产有利区,为沁水盆地煤层气后续大规模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煤阶 煤岩储层 煤成气 模糊物元法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激发地表接收的近地表结构调查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峰 尹成 +3 位作者 李忠 潘树林 熊军 吕文彪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4-298,共5页
横波静校正是影响多波地震勘探效果的重要因素。地震微测井技术是获得近地表结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存在震源和初至识别等问题,在多波勘探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基于炸药震源产生横波的物理机理,提出了井中串状震源激发、地... 横波静校正是影响多波地震勘探效果的重要因素。地震微测井技术是获得近地表结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存在震源和初至识别等问题,在多波勘探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基于炸药震源产生横波的物理机理,提出了井中串状震源激发、地表三分量检波器多道接收的近地表结构调查方法,提出了基于地面纵向排列多道记录能量和时间信息,通过初至叠加扫描获得纵、横波近地表速度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广安地区的横波资料静校正处理,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成像质量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结构调查 微测井技术 串状震源激发 三分量检波器接收 初至叠加扫描 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口河构造珍珠冲段浅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廷虎 许希辉 +3 位作者 刘定锦 王维斌 张明文 熊兰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16,共3页
渡3井和渡浅1井在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J1z)钻获天然气,为了开辟川东北地区陆相碎屑岩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文章对渡口河构造的特点、珍珠冲段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渡口河构造珍珠冲段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陆相生烃岩... 渡3井和渡浅1井在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J1z)钻获天然气,为了开辟川东北地区陆相碎屑岩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文章对渡口河构造的特点、珍珠冲段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渡口河构造珍珠冲段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陆相生烃岩系,分流河道微相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均表明珍珠冲段砂岩储层发育,纵向上分布较稳定,横向上有一定分布范围;具有较好的封盖条件;提出渡口河构造珍珠冲段浅层气勘探应遵循“兼探为主,专探为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侏罗世 浅层 天然气 气藏形成 条件 勘探区 建议 浅层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和须四段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辉 田景春 +2 位作者 蒋裕强 王强 付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111-112,共4页
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地质资料,研究了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形成及分布的受控因素。研究区砂体主要由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古地貌形态对砂体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 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地质资料,研究了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形成及分布的受控因素。研究区砂体主要由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古地貌形态对砂体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当基准面下降时,来自盆地周边山系的碎屑物质沿高可容纳空间的沟谷带进入湖盆,在河流、波浪和沿岸流的冲刷作用下,形成不同程度席状化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波浪和湖流的改造作用占主导地位,沉积物将发生再分配,在缺少物源的滨岸区或雷口坡组顶部古残丘附近沉积下来,形成新的滩坝砂体。随着湖岸线的频繁迁移,砂体既可向湖方向推进,也可向平行岸线方向迁移,最终形成分布面积广、厚度稳定的若干砂岩体叠加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成因类型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藏长岩心驱替实验成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自明 宋文杰 +4 位作者 刘建仪 刘勇 杜鹃 黄川 林树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全面模拟油藏实际条件,对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衰竭驱替物理模拟实验。在国内首次人工制造出了同时符合油藏储渗层渗流空间形态要求和渗透率要求的网状裂缝(洞)岩心,并在四高,即压力高、温度高、矿化度高、粘度高的模拟油藏实... 全面模拟油藏实际条件,对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衰竭驱替物理模拟实验。在国内首次人工制造出了同时符合油藏储渗层渗流空间形态要求和渗透率要求的网状裂缝(洞)岩心,并在四高,即压力高、温度高、矿化度高、粘度高的模拟油藏实际条件下成功应用人工制造网状缝岩心完成了轮古地区长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为确定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藏岩石物理特性、流体性质及驱油速度对驱油效率(采收率)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支持和实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制造网状裂缝 长岩心驱替 碳酸盐岩油藏 实验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技术在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1 位作者 朱敏 王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18,195+5,共9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连片叠...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中运用相对振幅保持处理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7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不同震源衔接处和不同区块拼接处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相位一致,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利用相对振幅保持处理使浅、中、深层的反射波同相轴拼接自然,振幅保持良好,偏移成像精度高,断层和断点清楚,有利于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更能满足岩性研究和储层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振幅保持 连片叠前时间偏移 子波一致性处理 提高分辨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在连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1 位作者 朱敏 王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8-230,共3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了相对振幅保持在...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了相对振幅保持在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中的处理方法。相对振幅保持必须做好统一静校正处理、子波一致性处理、振幅处理、提高分辨率处理、各偏移距内振幅归一化处理、叠前偏移成像处理。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七块三维老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不同震源衔接处和不同区块拼接处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相位一致,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相对振幅保持处理还使浅、中、深层的反射波同相轴拼接自然,振幅保持好,连续追踪强,剖面品质高,偏移成像精度高,断层和断点清楚,有利于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更能满足岩性研究和储层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叠前偏移 子波处理 分辨率 偏移距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