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水中伊/蒙间层矿物对吐哈油田油层伤害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祖国 王义才 +3 位作者 韩润静 黄天雪 危国亮 秦恩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4-306,共3页
注水是油田提高产量及采收率的一种常规措施和采油方法,但注水也存在着地层伤害,如水敏、乳化等。针对吐哈油田的储集层地质特征和注水情况,在应用离心法将样品分两批离心不同时间的基础上,经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荧光显微... 注水是油田提高产量及采收率的一种常规措施和采油方法,但注水也存在着地层伤害,如水敏、乳化等。针对吐哈油田的储集层地质特征和注水情况,在应用离心法将样品分两批离心不同时间的基础上,经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荧光显微镜鉴定、渗透率检测等手段,探讨了室内注水模拟实验中伊/蒙间层矿物对储集层产生的伤害,提出了注水中迁移的伊/蒙间层矿物的乳化液堵将对油田油层产生较大伤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粘土矿物 伊利石 蒙脱石 地层损害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神泉复式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成效与挖潜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勇 罗权生 赵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神泉池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田。纵向上,包括侏罗东、白垩系和第三系下、中、上共五个油藏。横向上发育12个含油断块。各断块之间油水系统各异,油气富集程度不均。自1996年实施滚动勘探开发方案以来,不仅陆续发现了神213、神220等八... 神泉池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田。纵向上,包括侏罗东、白垩系和第三系下、中、上共五个油藏。横向上发育12个含油断块。各断块之间油水系统各异,油气富集程度不均。自1996年实施滚动勘探开发方案以来,不仅陆续发现了神213、神220等八个新的含油断块,而且发现了第三系中、上两个新油藏。使油田的储量规模逐年增加,产能由最初的1×104t扩大到11×104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此类油气田的油气聚集特点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和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技术思路、政策与运作方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勘探开发 断块油气藏 复式油田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吐玉克深层稠油油田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健 徐君 +1 位作者 崔英怀 杨文战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3-325,共3页
针对吐玉克油田埋藏深,原油粘度高,储集层物性差,世界上尚无成功开采先例的特点,从应用于稠油开发的各种开采方式机理着手,筛选出了可应用于吐玉克油田的开采方式,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衰竭式、注水、注化学剂几种开采方式进行了... 针对吐玉克油田埋藏深,原油粘度高,储集层物性差,世界上尚无成功开采先例的特点,从应用于稠油开发的各种开采方式机理着手,筛选出了可应用于吐玉克油田的开采方式,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衰竭式、注水、注化学剂几种开采方式进行了优选、对比,同时对注化学剂开发的敏感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另外针对吐玉克油田原油为塑性流体的特点,提出了拟塑性流体的产能方程,为吐玉克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机理 化学处理剂 稠油油田 开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旋 张华 +5 位作者 林霖 刘俊田 苟红光 李新宁 程祎 尤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9,共16页
深层煤岩气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煤岩测试与基础资料,系统研究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宏微观煤岩、煤储层气源及煤岩等温吸附特征,揭示了煤岩储层含气性及... 深层煤岩气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煤岩测试与基础资料,系统研究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宏微观煤岩、煤储层气源及煤岩等温吸附特征,揭示了煤岩储层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深层煤岩气形成富集条件,建立了深层煤岩气富集成藏模式,预测了台北凹陷煤岩气勘探潜力。结果表明:(1)台北凹陷深层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为中低阶、原生结构、割理发育的低灰、低水、富镜质组煤层;(2)煤储层孔渗较高且受埋深影响不明显,煤层段气测异常普遍且储层吸附性能中等—好,具有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试采快速见气、气组分齐全等特征;(3)台北凹陷煤岩气的油气供给充注,可以形成正向构造带“调整型”和斜坡及洼陷区“自生自储型”两种成藏模式;(4)台北凹陷煤岩气资源丰富,西山窑组主煤层煤岩气资源量近3×10^(12)m^(3)。根据煤岩气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保存条件等综合评价优选出温吉桑构造带、小草湖南斜坡为深层煤岩气勘探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西山窑组 深层煤岩气 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跃探1H井勘探发现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旋 刘俊田 +4 位作者 张华 林潼 苟红光 程祎 郭森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共15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1)台北凹陷水西沟群发育的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3套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发育三角洲前缘规模砂体以及近煤层砂岩溶蚀孔,是深层致密气聚集的有利储集体;(3)位于走滑冲断带下部的地层保存条件好,是致密砂岩气富集的有利区。同时,基于跃探1H井勘探发现,明确了小草湖洼陷的优势成藏条件,进而重新认识整个台北凹陷致密气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1)洼陷中心区发育有效砂体;(2)南物源砂体储层物性更优;(3)更高成熟度的烃源岩发育区是天然气有利富集带。重新评价台北凹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预测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为7070×10^(8)m^(3),较前期有了明显提升。综合评价优选出小草湖洼陷东北部和胜北洼陷北部两个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中—下侏罗统 深层 致密砂岩气 资源量 小草湖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KQ油田E区超深层超稠油热水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欣华 周邻丹 +4 位作者 万海乔 呼惠娜 唐后军 张娜 张斌成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了探索LKQ油田E区超深层超稠油注热水开发的可行性,在岩心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水驱油实验表明油水相渗及驱油效率对温度非常敏感,提高油层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流动性是E区超稠油开发的关键。在油... 为了探索LKQ油田E区超深层超稠油注热水开发的可行性,在岩心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水驱油实验表明油水相渗及驱油效率对温度非常敏感,提高油层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加原油流动性是E区超稠油开发的关键。在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优选Y401井区作为注热水先导试验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井口流体温度越高,开发效果越好;注采井距70 m,井口注入100℃热水,可以实现有效驱替;井口流体温度一定时,井距越小,20 a末采出程度越高;直井日注100℃热水20 m3时,井底流体温度略高于油层温度,不会造成冷伤害。采用反五点井网,直井注水可以满足注采平衡需要,同时可以验证不同方向热水的驱替效果。试验区注100℃热水开发,预测10 a末采出程度可以达到9.9%,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超稠油 数值模拟 注采井距 热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高含水致密砂岩油气储层甜点预测
7
作者 郝巍 孙鑫鑫 +6 位作者 连建文 韩跃涛 张峻霖 李臻 程朝辉 苑益军 孙鲁平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2,共10页
致密砂岩通常单砂体分布有限,砂体之间连通性差,砂体物性非均质性强,甚至部分区域砂体储层微裂缝发育,油气藏高含水,导致一般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难以适用于高含水、微裂缝发育的致密砂岩油气藏。为了解决砂体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 致密砂岩通常单砂体分布有限,砂体之间连通性差,砂体物性非均质性强,甚至部分区域砂体储层微裂缝发育,油气藏高含水,导致一般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难以适用于高含水、微裂缝发育的致密砂岩油气藏。为了解决砂体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甜点预测难以及微裂缝较发育和水平井体积压裂可能带来的高含水致密砂岩油气藏高效开发问题,以吐哈盆地丘东洼陷吉7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高含水致密砂岩油气藏为例,利用区内钻完井、试采和最新地震资料,在分析致密砂岩油气藏富集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地震一体化的思路深入开展了裂缝和储层甜点的精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系统分析凹陷内致密油气藏富集主控因素,厘清了储层甜点的影响因素,结合试采及钻完井资料,明确了甜点和裂缝对致密油气富集的主控作用;②在已有勘探认识基础上,利用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基于多属性融合的裂缝预测方法,综合相干、曲率和最大似然属性预测了裂缝发育有利区,裂缝主要发育于走滑断裂和凸起区,呈雁列展布;③基于储层评价、裂缝预测,以及地震属性分析,综合识别并刻画了致密油气甜点区,明确了有利区分布范围,指出吉10H井南是下一步开发有利区。结论认为,基于地质—地震一体化的高含水致密油气富集及甜点预测方法是实现致密油气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为其他地区高含水、微裂缝发育的致密油气藏高效规模开发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丘东洼陷 侏罗系三工河组 高含水致密砂岩油气藏 甜点规模 地质—地震一体化 储层预测 负向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石炭系来源原油的发现与勘探意义
8
作者 龚德瑜 苗一豪 +6 位作者 陈棡 王志勇 金颖 程斌 王瑞菊 吴卫安 韩琰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4-928,共15页
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最重要的气源岩层系之一,但对其生油潜力的认识程度较低。本文基于地球化学分析(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盆地模拟、构造演化恢复、生烃模拟实验和井震联合追踪等手段,厘清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原油中石炭系烃... 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最重要的气源岩层系之一,但对其生油潜力的认识程度较低。本文基于地球化学分析(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盆地模拟、构造演化恢复、生烃模拟实验和井震联合追踪等手段,厘清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原油中石炭系烃源岩的贡献,恢复了原油的成藏过程,刻画了规模有效源灶的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存在两类原油:第一类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重,Pr/Ph值较高,含有丰富的C_(24)四环萜烷和C_(31)藿烷,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丰度低,几乎不含β-胡萝卜烷和重排甾烷,反映母源为淡水偏氧化环境,可能以高等植物生源输入为主,来自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第二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与第一类相反,反映母源为咸水偏还原环境,以细菌和藻类等生源输入为主,对应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中晚侏罗世,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发育“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两类油藏。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生油强度>4×10^(6)t/km^(2)的面积达2031 km^(2),在阜康凹陷东斜坡和吉木萨尔凹陷发现了两个生油强度>6×10^(6)t/km^(2)的生油中心。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具备较好的生油能力,拓展了盆地东南部石炭系石油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 石炭系 油—源对比 生油潜力 烃源灶 勘探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西山窑组煤储层特征与有利区预测
9
作者 穆金峰 王兴刚 +6 位作者 张华 李鑫 龚万兴 刘源 龙飞 梁辉 任艳泽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0,共9页
深部煤层气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接替资源,但其勘探程度偏低,对煤储层组成与物性特征的系统认识明显不足。构建深部储层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化资源认知并推动及有利区优选具有关键意义。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柯柯亚地区西山窑组1+... 深部煤层气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接替资源,但其勘探程度偏低,对煤储层组成与物性特征的系统认识明显不足。构建深部储层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化资源认知并推动及有利区优选具有关键意义。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柯柯亚地区西山窑组1+2号主力煤层,利用岩心分析、实验测试等方法,分析了煤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和物性特征,建立了煤储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层气勘探潜力(U)的多层次模糊数学预测模型,并预测了研究区目的层煤层气开发有利区。(1)西山窑组煤层厚度大,以镜质组为主的褐煤、长焰煤发育,储层物性条件良好;(2)建立的煤储层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煤层含气量、煤厚、埋深、镜质组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固定碳含量、孔隙度、渗透率、脆性指数及煤体结构;(3)煤层气勘探潜力U≥0.4为有利区,0.35≤U≤0.4为较有利区,0.25≤U≤0.35为一般有利区,U<0.25则为不利区;(4)柯柯亚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呈分散状,主要分布在中部K32、K35、K192井区及东北部K282井区。研究成果可为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深部煤层气井井位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深部煤层气 评价指标 有利区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学在神泉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任一 李喜莲 张鹏翼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4,共2页
应用分形学理论分析吐哈盆地西部神泉油田三间房组沉积体系和侏罗系油藏断裂系统以及油藏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都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资料 ,识别和预测三间房组沉积环境和砂体分布 ,为优选井位、选择开发方式提供依据... 应用分形学理论分析吐哈盆地西部神泉油田三间房组沉积体系和侏罗系油藏断裂系统以及油藏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都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资料 ,识别和预测三间房组沉积环境和砂体分布 ,为优选井位、选择开发方式提供依据。神泉油田的油藏空间分布也同样具有分形特征 ,根据分析结果预测油田周边仍有潜力 ,为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分形学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 3参 4(王任一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勘探开发 神泉油田 分形学 断裂系统 沉积环境 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致密储层CO_(2)/N_(2)换油机理研究
11
作者 陈汉钊 吴正彬 +3 位作者 李轩 舒坤 蒋恕 陈掌星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致密油的赋存状态以及CO_(2)置换致密油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建立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烷烃在岩石壁面的赋存状态模型,研究了烷烃分子在不同岩石壁面的赋存特征,分析了CO_(2)和N_(2)置换...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致密油的赋存状态以及CO_(2)置换致密油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建立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烷烃在岩石壁面的赋存状态模型,研究了烷烃分子在不同岩石壁面的赋存特征,分析了CO_(2)和N_(2)置换致密油的微观机理。模拟温度和压力条件(343.13 K、20 MPa)选取四川盆地致密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测得石英壁面和方解石壁面中,C7在CO_(2)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88×10^(−5) m/s^(2)和1.83×10^(−5) m/s^(2),在N_(2)中分别为6.4×10^(−6) m/s^(2)和9.01×10^(−6) m/s^(2)。结果将CO_(2)置换致密油的效果明显好于N_(2)。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烷烃分子从岩石壁面置换的难度增大,方解石壁面对烷烃分子的吸附作用要强于石英壁面。根据本研究模拟结果将CO_(2)置换机理大致分为4个阶段:分子扩散阶段、竞争吸附阶段、乳化溶解阶段以及混相阶段(低相对分子质量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CO_(2) N_(2) 赋存状态 驱油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凝灰岩致密油勘探开发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旋 刘俊田 +4 位作者 龙飞 刘长地 李兴亮 关中南 宋学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1-780,共10页
凝灰岩作为一种新型的致密油储层类型,目前已在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条湖组油气勘探中获得突破.为了明确该类油藏成藏机理、富集规律、甜点区纵横向分布及效益动用技术,基于致密油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工艺等关键技术,应用钻测井、试油及其分... 凝灰岩作为一种新型的致密油储层类型,目前已在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条湖组油气勘探中获得突破.为了明确该类油藏成藏机理、富集规律、甜点区纵横向分布及效益动用技术,基于致密油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工艺等关键技术,应用钻测井、试油及其分析测试资料,通过烃源岩分布规律、储层微观特征、储层岩石脆性、含油性等方面的研究,对三塘湖盆地凝灰岩致密油勘探开发理论及认识进行总结.研究认为,烃源岩的有效配置、盆地稳定的构造背景和浅水湖盆环境、凝灰岩成分及后期的脱玻化和溶蚀作用、脱玻化时间与石油充注时间的良好配置等控制着致密油藏的平面分布,该油藏具有“自源润湿、混源充注、断缝输导、甜点聚集”的油气成藏特点;攻关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改造技术及致密油规模开发试验,实现了凝灰岩致密油效益动用.三塘湖盆地条湖组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评价地质资源量达1.43×108t,是油田可持续稳产的重要资源保障.要实现该盆地条湖组致密油的效益开发,需进一步落实“甜点”区,加大技术创新,精心组织和实施,实现致密油开发的降本增效,为油田可持续稳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非常规油气 凝灰岩 地质理论 关键技术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北油田注气混相驱开发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滨 张俊 +2 位作者 李艳明 蒲玉娥 何淑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26,共3页
以葡北油田为例,系统阐述注气混相驱油田开发所涉及到的油藏条件、油藏精细描述、注气混相驱关键指标确定、整体开发方案设计。强调低渗透油田开展注气混相驱之前必须开展包括油藏精细描述、混相驱室内试验评价、混相驱数值模拟、经济... 以葡北油田为例,系统阐述注气混相驱油田开发所涉及到的油藏条件、油藏精细描述、注气混相驱关键指标确定、整体开发方案设计。强调低渗透油田开展注气混相驱之前必须开展包括油藏精细描述、混相驱室内试验评价、混相驱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还针对葡北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油田开发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丰富了低渗透油田混相驱开发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哈密盆地 注气混相驱 葡北油田 开发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深层地质结构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成明 刘俊田 +1 位作者 倪联斌 樊尚武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7,共14页
吐哈盆地深层石炭系—三叠系勘探程度低,在台北凹陷等勘探重点部位的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地层格架落实程度低,制约了原型盆地类型及其演化的认识,对深层油气成藏的特点及其潜在领域难以把握。在盆地现有资料和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盆... 吐哈盆地深层石炭系—三叠系勘探程度低,在台北凹陷等勘探重点部位的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地层格架落实程度低,制约了原型盆地类型及其演化的认识,对深层油气成藏的特点及其潜在领域难以把握。在盆地现有资料和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环境研究,重新分析了吐哈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原型盆地演化、期次及其改造特点,进一步分析了深层油气勘探前景。研究认为,石炭纪—三叠纪,盆地演化具有4个发展阶段:石炭纪—早二叠世处于弧后拉张环境,吐哈地块总体处于古陆部位,其南、北边缘靠近裂谷部位沉积厚度较大,发育海相烃源岩;中二叠世在弧后拉张持续的背景下,断陷沉降波及吐哈地块内部,分隔性的多个陆相断陷发育烃源岩;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弧后拉张机制结束,吐哈地块与周围裂谷准平原化;中三叠世,地块周围裂谷挤压回返造山,并使地块区进入广盆与前陆盆地阶段。裂谷、断陷、前陆坳陷沉降类型明显不同,导致3期沉积格架、烃源岩发育的明显差异性。4个演化阶段发育4个正旋回沉积,造就4套区域性储盖组合。深层多期原型盆地受应力反转和后期前陆盆地较强改造,台北凹陷叠置沉降区及其周围的深层具有多种原型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三叠系 盆地演化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北部红旗坎地区侏罗系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勇 周路 +2 位作者 季卫华 陈颖 龙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8,共10页
红旗坎地区整体为由北向南的双重逆冲推覆叠瓦构造特征,区内断裂发育。受NW—SE向挤压应力作用,侏罗系主要发育SW—NE向主控断裂和与之垂直或斜交的NW—SE向或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主控断裂由北向南逐次逆冲叠置,形成特有的前展式叠瓦状... 红旗坎地区整体为由北向南的双重逆冲推覆叠瓦构造特征,区内断裂发育。受NW—SE向挤压应力作用,侏罗系主要发育SW—NE向主控断裂和与之垂直或斜交的NW—SE向或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主控断裂由北向南逐次逆冲叠置,形成特有的前展式叠瓦状断裂组合样式和平面彼此平行呈"川"字型展布的断裂分布特征。红旗坎构造带从西向东呈现出叠瓦逆冲—叠瓦堆垛—叠瓦逆冲三段有所差异的双重叠瓦逆冲构造特征,其叠瓦逆冲构造发育期主要为侏罗纪末期,白垩纪末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对红旗坎双重逆冲叠瓦构造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后经喜马拉雅期大角度逆冲推覆运动改造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红旗坎地区 侏罗系 地质建模 正演模拟 构造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定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六盘山盆地是油气勘探很有前景的地区,三叠、侏罗系生油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似;白垩系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它们在盆地中南部达到了低成熟-成熟阶段。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构造、地层圈闭是白垩系以下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 六盘山盆地是油气勘探很有前景的地区,三叠、侏罗系生油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似;白垩系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它们在盆地中南部达到了低成熟-成熟阶段。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构造、地层圈闭是白垩系以下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白垩系生成的油气主要聚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发育的构造中。应根据三叠-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围绕海原、固原主要生油凹陷寻找、落实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盆地 侏罗系 生油 燕山运动 石油地质特征 地层圈闭 勘探方向 喜马拉雅运动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油藏描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劲松 张宗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6-289,共4页
利用工作站油藏描述软件系统,采用地震叠加速度场变速时深转换、克里金地质统计、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测井资料最优化解释及地震属性多无线性回归储集层物性等关键技术手段,分别从构造形态、储集层形态、储集层参数、油气水分布与油藏... 利用工作站油藏描述软件系统,采用地震叠加速度场变速时深转换、克里金地质统计、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测井资料最优化解释及地震属性多无线性回归储集层物性等关键技术手段,分别从构造形态、储集层形态、储集层参数、油气水分布与油藏类型等方面描述了雁木西油田第三系和白垩系各油藏特征,并计算了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构造解释 储集层 地震勘探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干层特征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NQH西山窑组油藏为例
18
作者 潘有军 徐赢 +2 位作者 杨志刚 谢军 张祥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4期34-38,共5页
NQH西山窑组(J_(2x))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针对油干层的存在导致的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问题,通过高速压汞和恒速压汞分析其孔隙结构特征、油干层与油层渗流实验等,明确了水相在油干层中... NQH西山窑组(J_(2x))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针对油干层的存在导致的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问题,通过高速压汞和恒速压汞分析其孔隙结构特征、油干层与油层渗流实验等,明确了水相在油干层中渗流阻力小,油干层出水时间比油层出油时间短且所需压差小,油干层厚度比例大于40%以后,对开发效果影响较大。生产实践中通过注水井避射油干层、温和注水、调剖等注水技术对策,油干层吸水得到有效控制,油层动用程度得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逐渐改善,这为其他同类型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砂岩油藏 油干层 孔隙特征 室内评价 生产特征 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非常规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30
19
作者 梁世君 罗劝生 +4 位作者 王瑞 陈旋 杨斌 马强 梁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4-635,共12页
基于芦1井、马56-12井等12口井586m岩心描述及上万块样品化验数据,对三塘湖盆地二叠系两类非常规石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进行研究,探索效益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研究表明:①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非常规石油蕴藏于火山活动间歇期浅湖—... 基于芦1井、马56-12井等12口井586m岩心描述及上万块样品化验数据,对三塘湖盆地二叠系两类非常规石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进行研究,探索效益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研究表明:①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非常规石油蕴藏于火山活动间歇期浅湖—深湖环境下沉积的泥质生油岩内部或紧邻生油岩的沉凝灰岩中,已发现中二叠统条湖组(P2t)致密油和芦草沟组(P2l)页岩油两类非常规石油资源。②芦草沟组是主力烃源岩,岩性以泥质岩类为主,母质类型为Ⅰ—Ⅱ2,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2%,R o介于0.5%~1.3%,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③储层岩性复杂,以沉凝灰岩、白云质凝灰岩为主,其次为凝灰质白云岩、泥晶白云岩;脆性矿物含量普遍大于70%,黏土矿物含量小于10%,储集空间以晶间微孔、粒间微孔及溶蚀微孔为主;条湖组致密油储层表现为高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特点,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渗透率与条湖组致密油储层相当,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普遍低于前者。④原油均为中质—重质油,密度为0.85~0.90g/cm3;压力系数为1.0~1.4,为常压系统;油层分布受优质烃源岩及有效储层共同控制。初步预测,二叠系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芦草沟组,勘探潜力大,马朗凹陷中部、条湖凹陷中南部是扩展勘探和建产的重要领域。勘探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非常规石油有效动用的关键,勘探开发一体化是实现效益开发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致密油 沉凝灰岩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储层甜点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与勘探突破--以吐哈-三塘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匡立春 温声明 +7 位作者 李树新 范谭广 田文广 王兴刚 祁灵 应勇 毛得雷 李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2,共10页
吐哈—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制约了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封盖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成藏模... 吐哈—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制约了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封盖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并明确了该区煤系气的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古地貌和古环境控制煤岩的发育程度,稳定的正向构造是煤层气富集指向区,顶底板稳定的泥岩封盖条件是煤层气富集的必要条件,地表水补给是晚期生物气生成和富集的关键;②该区煤层气成藏可划分为缓坡区多气源补给煤层气富集、山前带复杂断块浅层煤层生物气、深层砂煤共储煤系气富集以及南部残余凹陷深部洼槽区煤层气富集4种模式;③条湖凹陷—马朗凹陷北部斜坡带、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西段浅层是煤层气最有利目标区,淖毛湖凹陷东部、沙尔湖凹陷东洼槽是煤层气较有利目标区,台北凹陷核桃沟—柯柯亚、鄯勒、照壁山—红旗坎、鄯善—温吉桑、疙瘩台构造带以及条湖凹陷中部构造带是煤系气富集有利区。结论认为,低煤阶厚煤层煤层气可以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吐哈—三塘湖盆地深部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三塘湖盆地 低煤阶 煤层气 地质特征 富集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