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油田数字物探工程建设
1
作者 杨飙 何明智 +2 位作者 林明强 倪联斌 杨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9-380,共2页
针对吐哈油田地震勘探数据种类繁多、规模大、不易查询和使用的难点,提出了以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各类数据的关联、查询,按照物探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设计软件系统,实现工作流程与软件功能完全统一,形成了吐哈油田物探信息系统... 针对吐哈油田地震勘探数据种类繁多、规模大、不易查询和使用的难点,提出了以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各类数据的关联、查询,按照物探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设计软件系统,实现工作流程与软件功能完全统一,形成了吐哈油田物探信息系统。通过在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应用,对地震部署、工区踏勘、物探工程施工质量监控、采集监督管理、工程质量评估及信息查询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物探 数字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页岩气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玉凯 李新宁 +3 位作者 何仁忠 王瑞英 孙美丽 于法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分析了国外页岩气藏的关键地质参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有利探区的遴选原则,并根据吐哈盆地的地质条件,提出了页岩气探区的基本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分析了吐哈盆地水西沟群和小泉沟群两套页岩的基本地质条件后指出,它们具备形成页... 分析了国外页岩气藏的关键地质参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有利探区的遴选原则,并根据吐哈盆地的地质条件,提出了页岩气探区的基本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分析了吐哈盆地水西沟群和小泉沟群两套页岩的基本地质条件后指出,它们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2套页岩的生气潜力巨大;台北凹陷东部、哈密三堡凹陷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矿物 页岩气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志东 杨飚 +4 位作者 王永生 马学军 王腾宇 王玉伟 孙金佳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31,155,共11页
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的不断革新和光纤数据处理方法的持续进步,人们已经在国内外多个探区开展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的应用试验,解决诸如复杂地质构造分析、井控处理参数提取、储层岩性预测等地球物理问题。在中国西部地区,受储层埋深... 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的不断革新和光纤数据处理方法的持续进步,人们已经在国内外多个探区开展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的应用试验,解决诸如复杂地质构造分析、井控处理参数提取、储层岩性预测等地球物理问题。在中国西部地区,受储层埋深较大、井下温度压力较高等因素影响,常规井中检波器数据采集受到很大制约,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介绍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系列试验,并分析讨论了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第一,在复杂构造地区,设计了光纤与常规检波器联合观测系统,采集得到了理想的井中地震数据,通过光缆噪声压制、一致性校正等处理工作,得到了用于刻画复杂构造特征的井中地震成像剖面;第二,在薄层油气勘探区,设计了光纤井地联合采集观测系统,提取井控处理参数辅助地面地震处理,得到了用于岩性描述和薄层识别的高精度井控地震成果;第三,在复杂表层结构区,提出了光纤深井微测井观测方法,并探索了轻型震源与光纤组合的改进技术,为砾岩、黄土塬等复杂表层结构分析提供支持;第四,在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地区,进行了光纤井中地震地质导向试验,证明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具有时效性好、安全系数高、适用性强等特点。结合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应用情况,建议在未来几年内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应该致力于数据信噪比提升处理方法攻关,以及光纤在祼眼井中的井壁耦合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井中地震 复杂构造 薄储层 碳酸岩储层 表层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葡萄沟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明强 赵予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发育条件。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呈薄互层分布,横向上急剧相变,而且砂、泥岩波阻抗分异性差,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本文以...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发育条件。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呈薄互层分布,横向上急剧相变,而且砂、泥岩波阻抗分异性差,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随机模拟、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综合油气预测、地震子波吸收分析、平点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预测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岩性油气藏 储层反演 流体检测 台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翔 林明强 +1 位作者 胡正涛 陈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掀斜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薄互层分布及横向上相变急剧的展布格局,砂、泥岩波阻抗分异能力差等因素,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掀斜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薄互层分布及横向上相变急剧的展布格局,砂、泥岩波阻抗分异能力差等因素,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在油气勘探的过程中,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子波吸收分析、平点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预测并评价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经近几年的勘探技术攻关,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岩性油气藏 地震属性 流体检测 砂体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葡萄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碱泉子沟断裂描述及致密油气控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阴学彬 石楠 +6 位作者 林煜 杨斌 郭翔 孙博 王兵 牟克勋 王梓骅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6-794,共9页
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识别、判断和对油气藏控制要素的研究分析是当前勘探的热点。文中首次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丘东洼陷中部发现碱泉子沟断裂,为了落实其空间展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进... 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识别、判断和对油气藏控制要素的研究分析是当前勘探的热点。文中首次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丘东洼陷中部发现碱泉子沟断裂,为了落实其空间展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碱泉子沟断裂在露头上水平错动、在剖面上断面陡直且发育“花状构造”、在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并具有“四层构造”特征,走滑特征明显;碱泉子沟断裂是照壁山大断裂的派生次级走滑断裂,沿Sylveser简单剪切模式中的R′剪切面发育,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推测其形成于晚印支期,早—中燕山期活动强烈,晚燕山期活动减弱;碱泉子沟断裂具有控圈、控储、控运和控藏作用,其空间结构、活动期次和与成藏期次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运聚的流体相态、油气排替顺序和聚集位置,尤其是断裂中下层结构在中燕山期活动,后续静止封闭,这是导致下侏罗统致密油气藏大面积分布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对吐哈盆地致密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形成机制 控藏作用 丘东洼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抑制低活度卤水基钻井液体系
7
作者 王广财 刘万成 +5 位作者 任运 王小龙 熊开俊 罗浩 王丽茸 肖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卤水基钻井液体系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液体系,在替代油基及传统水基钻井液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针对吐哈油田二叠系目的层井壁失稳严重、储层保护难度大的现状,以氯化物型卤水为分散基液开展钻井液体系研究,通过优选高效处理剂,形成了一套... 卤水基钻井液体系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液体系,在替代油基及传统水基钻井液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针对吐哈油田二叠系目的层井壁失稳严重、储层保护难度大的现状,以氯化物型卤水为分散基液开展钻井液体系研究,通过优选高效处理剂,形成了一套低活度低固相强抑制性的卤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组成简单,抑制性强,室内研究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抗温性及抗污染性,对钢片及橡胶等材料的腐蚀也满足测试标准要求。该体系在吐哈油田准噶尔盆地奇探1块成功进行了应用,目的层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为3.44%,钻进时无复杂事故发生,表明低活度低固相强抑制性的卤水基钻井液体系能满足二叠系盆地的钻井要求,氯化物型卤水钻井液体系试验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进一步优化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基钻井液 低活度 封堵防塌 奇探1块 二叠系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静校正在吐哈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文熙 梁春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吐哈盆地地震勘探工作多是在山地、山前带、沙漠、沟壑纵深区等低降速带变化大的复杂地区进行,静校正问题成为制约勘探成效的瓶颈问题。在研究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吐哈盆地的实际应用效果时发现,基于初至波表层模型的层析反演静校正方... 吐哈盆地地震勘探工作多是在山地、山前带、沙漠、沟壑纵深区等低降速带变化大的复杂地区进行,静校正问题成为制约勘探成效的瓶颈问题。在研究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吐哈盆地的实际应用效果时发现,基于初至波表层模型的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法主要通过拾取地震初至波的到达时,依据初至信息或其他约束信息,建立初始模型、正演与实际初至时间相匹配的静校正模型,提高了静校正计算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反演 表层模型 静校正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建场法在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明智 林明强 +2 位作者 毛世权 杨斌 孙美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4期30-35,2,共7页
二叠系和石炭系的火山岩是三塘湖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分布广泛,由于埋藏深以及侏罗系煤层和条湖组火山岩对深层地层的屏蔽作用,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地震勘探也不能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针对该区存在的勘探难点,提出采用高精度重磁、... 二叠系和石炭系的火山岩是三塘湖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分布广泛,由于埋藏深以及侏罗系煤层和条湖组火山岩对深层地层的屏蔽作用,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地震勘探也不能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针对该区存在的勘探难点,提出采用高精度重磁、建场法以及重磁电震联合勘探来解决该区存在的勘探难题,通过重磁建场勘探,对盆地基底断裂、结构有了新的认识,重新划分了火成岩的分布范围,通过钻探证实,吻合性较好,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 建场测深 火成岩 三塘湖盆地 勘探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油页岩特征及古环境 被引量:39
10
作者 陈会军 刘招君 +7 位作者 柳蓉 郭巍 肖国平 吴彦斌 付占荣 史冀忠 胡晓峰 孟庆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9-675,共7页
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油页岩赋存于巴音戈壁组的二、三段。利用钻井岩心和分析测试资料,对巴音戈壁组油页岩物理特征、品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油页岩沉积环境、古湖泊生产力、构造和... 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油页岩赋存于巴音戈壁组的二、三段。利用钻井岩心和分析测试资料,对巴音戈壁组油页岩物理特征、品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油页岩沉积环境、古湖泊生产力、构造和古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巴音戈壁组油页岩为低含油率、中灰分、低发热量油页岩;并可分为4个油层组,主力油层组形成于高水位体系域时期,成因类型为深湖-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油页岩的富集主要受构造发育特征、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古地貌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巴音戈壁组 油页岩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地应力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作 孟祥燕 +2 位作者 杜长虹 杨俊年 庄维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94,共3页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首次在新探区采用压裂技术时难度越来越大,部分井岩性致密,加之地应力异常高,导致压裂施工时在低排量情况下施工压力非常高,无法加砂而使压裂施工失败,达不到改造和认识储层的目的。文章以武1井为研究对象,该井为吐...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首次在新探区采用压裂技术时难度越来越大,部分井岩性致密,加之地应力异常高,导致压裂施工时在低排量情况下施工压力非常高,无法加砂而使压裂施工失败,达不到改造和认识储层的目的。文章以武1井为研究对象,该井为吐哈油田在民和盆地的一口探井,第一次压裂因施工压力异常高,在1.3m3/min排量下井口压力达到83.3MPa,支撑剂根本无法进入地层而未获成功。通过分析武1井首次压裂失败的原因,研究并采取了高能气体压裂、酸化解堵等近井筒处理措施和小粒径支撑剂、支撑剂段塞、优化泵注程序等针对性工艺,使第二次压裂施工获得成功,加砂26.04m3,压后日产水5.0m3,日产气2000m3,这对类似储层的压裂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储集层 高压 气体压裂 酸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南大黄山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相控成矿模式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东营 许浩 +2 位作者 李婧婧 杨永毅 孙美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5,60,共4页
采用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有机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及有机地球化学对准南大黄山油页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南大黄山油页岩属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成因类型,主体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缺少陆生植物输入,缺失底栖生物。凝灰质的存在... 采用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有机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及有机地球化学对准南大黄山油页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南大黄山油页岩属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成因类型,主体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缺少陆生植物输入,缺失底栖生物。凝灰质的存在指示火山营养物质促进了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繁衍。表层水体有机质繁衍旺盛,底层水体闭塞滞流且咸化缺氧,提供了巨厚优质油页岩特殊的分层水体悬浮加积与持续成矿的条件。含矿岩系由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构成,油页岩发育于不同的体系域,其中水进体系域的湖泛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整个加积过程更有利于油页岩沉积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沉积环境 成矿模式 二叠系 准南大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柳成志 刘红 +3 位作者 王翔飞 何仁忠 王昕 于海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9-593,共5页
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通过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以玄武岩、安山岩及其过渡岩性为主;以溢流相为主,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次之;为中低孔、低渗透-特低渗透火山岩储集层... 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通过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以玄武岩、安山岩及其过渡岩性为主;以溢流相为主,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次之;为中低孔、低渗透-特低渗透火山岩储集层;主要为水下喷发,原生孔隙不发育,通过岩浆期后成岩作用的改造,形成叠加在原生储集空间之上的交织在一起的孔、洞、缝构成本区的有效储集空间;由钠长石化、钠铁闪石化和菱铁矿化等现象证明了火山岩中碱性流体的存在以及碱交代作用的广泛发育;脱玻化作用、风化作用、构造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对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形成次生孔隙带的主要成岩作用,更是哈尔加乌组形成有效储集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马朗凹陷 哈尔加乌组 火山岩储集层 碱性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朗凹陷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雷海艳 柳成志 +3 位作者 何仁忠 王昕 陈璇 于海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3,共4页
在大量岩心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孔隙特征分析、显微照相及扫描电镜观察,对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由玄武岩、安山岩和... 在大量岩心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孔隙特征分析、显微照相及扫描电镜观察,对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由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组成;挥发分逸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淋滤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变好;充填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变差;交代作用具有双重性,并且交代层位和矿物迁移后充填层位具有垂直分带的规律性,交代层位储集层物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朗凹陷 卡拉岗组 火山岩储集层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低压油气藏开发技术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涛 杨永毅 +2 位作者 孙美丽 汤达祯 许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17,共3页
针对低压油气藏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开发低压油气藏的一些技术现状,包括钻、完井地层保护技术,开发井网调整技术,注水(气)增压开发技术,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增产措施。国内外低压油气藏开发实践表明:低压油气藏开发前期,必须在钻、完井... 针对低压油气藏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开发低压油气藏的一些技术现状,包括钻、完井地层保护技术,开发井网调整技术,注水(气)增压开发技术,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增产措施。国内外低压油气藏开发实践表明:低压油气藏开发前期,必须在钻、完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地层保护;提前注水或注气可以有效提高地层能量,改善开发效果;通过压裂提高地层导流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采油工艺的改进可以提高低压油气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开发 油气藏 压力系数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相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 柳成志 +3 位作者 于海山 刘蓓蓓 何仁忠 王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8期4154-4160,共7页
根据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测井识别得出: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存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共23种具体岩石类型。岩性包括玄武岩类、安山岩类和部分中-基性过渡岩类,以玄武岩类为主。由单井相结合地震相分析得出,本区火山岩... 根据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测井识别得出: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存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共23种具体岩石类型。岩性包括玄武岩类、安山岩类和部分中-基性过渡岩类,以玄武岩类为主。由单井相结合地震相分析得出,本区火山岩岩相存在5相8亚相类型,以喷溢相发育最为广泛。剖面上,火山岩相存在爆发-溢流-沉积、溢流-沉积、溢流-爆发-沉积三种相模式。平面相分析表明,爆发相沿主要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并且主要集中于近火山口附近,喷溢相呈沿爆发相外侧和沿裂隙两种形式广泛分布,火山沉积相主要分布在洼槽和火山机构之间的低洼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哈尔加乌组 岩相 马朗凹陷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藏成藏特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旋 李杰 +4 位作者 梁浩 罗权生 范谭广 何仁忠 冯亚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发育一套沉凝灰岩致密储集层,形成源储一体的致密油藏成藏组合。从沉积构造背景、源储形成机理等方面,阐明了沉凝灰岩致密油藏的形成机理,重点分析了马朗凹陷马中地区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发育一套沉凝灰岩致密储集层,形成源储一体的致密油藏成藏组合。从沉积构造背景、源储形成机理等方面,阐明了沉凝灰岩致密油藏的形成机理,重点分析了马朗凹陷马中地区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结果认为,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古湖盆控制着条湖组沉凝灰岩储集体和优质烃源岩的平面分布;富含有机质泥岩与下伏的中高孔特低渗沉凝灰岩紧密叠置,为致密储集层中的石油充注提供了良好条件;古湖盆宽缓的斜坡区与腹地是优质烃源岩和良好储集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与条湖凹陷腹部的牛圈湖南斜坡、马中地区和石板墩地区是条湖组致密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条湖组 沉凝灰岩 致密油藏 成藏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与提高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瑀婷 赵殊勋 +5 位作者 高启轩 李明泽 吕宝玉 左天鹏 郑怡杰 程小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3,共7页
固井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后期开采作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滤饼会影响固井二界面的胶结质量,因此通过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的评价方法,分析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结合SEM和EDS进一步说明钻井液形成... 固井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后期开采作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滤饼会影响固井二界面的胶结质量,因此通过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的评价方法,分析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结合SEM和EDS进一步说明钻井液形成的虚滤饼因为其疏松的凝胶状态导致固井二界面质量降低。针对以上问题,选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脂肪酸山梨醇酐聚氧乙烯醚60(T60)、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3种渗透剂对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进行冲洗,实验结果表明,AEO对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的冲洗效果最好,滤饼通过AEO冲洗后,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增大33.34%~166.67%,提高了固井二界面的胶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屏蔽钻井液 固井二界面 胶结强度 渗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蜡乳液在钻井液处理剂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瑞雪 杨梦涛 +4 位作者 杨宏拓 李锋 李宁 余志成 肖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45,共6页
由于页岩存在微细的裂缝网络和纳米至微米尺度的孔隙度,因此使用含纳米粒子的钻井液体系对页岩裂缝进行封堵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粒径测试、沉降稳定性以及离心稳定性实验,研究了传统钻井液处理剂对纳米石蜡乳液性质的调控效果。实验... 由于页岩存在微细的裂缝网络和纳米至微米尺度的孔隙度,因此使用含纳米粒子的钻井液体系对页岩裂缝进行封堵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粒径测试、沉降稳定性以及离心稳定性实验,研究了传统钻井液处理剂对纳米石蜡乳液性质的调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石蜡乳液在水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平均粒径在60-70 nm之间,并遵循正态分布。在不同钻井液处理剂作用下,乳液的粒径和稳定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BPT-507抑制剂使乳液平均粒径显著增至465.97 nm,而HV-CMC增黏剂几乎不影响乳液的粒径,稳定在71 nm左右。此外,高光透过率(HV-CMC处理剂为90.7%)表明了处理剂在防止颗粒聚集方面的显著效果,进而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此研究对页岩密封技术和钻井液处理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蜡乳液 钻井液处理剂 粒径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建琪 纪艳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1-473,共3页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体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上部具气孔的块状熔岩、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是主要的储集层,后期改造是改善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风化淋滤、溶蚀、断裂及微裂缝的碎裂改造,形成次生溶蚀孔洞及次生裂缝,成为良好...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体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上部具气孔的块状熔岩、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是主要的储集层,后期改造是改善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风化淋滤、溶蚀、断裂及微裂缝的碎裂改造,形成次生溶蚀孔洞及次生裂缝,成为良好的储集体,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缝和构造缝、收缩缝,属孔隙-裂缝型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火山岩油藏受岩性岩相控制,以近距离垂向运聚为主,油气富集带紧邻生烃中心围凹分布,火山熔岩顶部气孔、杏仁体充填带的残留厚度、风化淋滤和溶蚀程度、断层的沟通作用是成藏关键因素。二叠系剥蚀线附近和火山喷发间歇面是形成火山岩油藏的有利区带,在牛东、马中、条中、南缘等区块的二叠系、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亿吨级的勘探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条湖—马朗凹陷 火山岩储集层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