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勘探实践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昕 杨斌 王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5,共8页
吐哈油田近年来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勘探上取得重要突破,红台地区发现了规模整装储量并快速建产,区域扩展取得多个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开辟出一个勘探前景良好的增储建产新领域,实现了复杂类型油气藏的效... 吐哈油田近年来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勘探上取得重要突破,红台地区发现了规模整装储量并快速建产,区域扩展取得多个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开辟出一个勘探前景良好的增储建产新领域,实现了复杂类型油气藏的效益勘探。这一勘探重要发现得益于勘探思路的转变和技术进步。吐哈油田借鉴致密油勘探思路,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改造技术,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台北凹陷低渗低饱和度油藏,深化成藏机理研究,准确预测储层甜点;科学设计水平井轨迹及方位,强化长水平段工程地质导向及轨迹跟踪,有效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根据油藏特性,优化体积压裂规模和工艺参数,全过程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有力助推勘探获得重要突破;强化成熟技术集成配套,持续推进钻井提速;优化井身结构和完井方式,优化管串设计和固井工艺技术;多措并举,强化工程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低饱和度油藏勘探开发效益。当前应对低品位储量要牢固树立效益勘探的理念,找准主要控制因素是地质工程一体化破解勘探瓶颈的关键,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低品位储量效益动用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红台地区 低饱和度油藏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地质工程一体化 效益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复杂油藏勘探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管理实践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宏亮 梁瑜 +5 位作者 王晶 钱峰 崔彦立 罗珺 王波 杨莹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吐哈油田油藏类型多样,为了解决复杂、低效油藏储量难动用问题,保证当前增储增效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持续稳健有效发展,近年依托技术进步和转变勘探思路,通过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管理,完成了复杂油气藏的低成本、效益勘探。持续推进... 吐哈油田油藏类型多样,为了解决复杂、低效油藏储量难动用问题,保证当前增储增效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持续稳健有效发展,近年依托技术进步和转变勘探思路,通过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管理,完成了复杂油气藏的低成本、效益勘探。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程,进一步提高复杂油藏勘探开发效益,通过甲方主导开展钻井提速攻关与示范井推广,优化井身结构、完井措施、录测井设计,大幅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通过持续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深化成藏机理研究,准确预测储层甜点,优化勘探部署方案;攻关水平井地质导向配套技术,有效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攻关特殊钻井液体系和浅层水平井钻井工艺,安全快速钻进技术日趋成熟,工程质量持续提高;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改造技术,并不断优化储层体积压裂改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储层动用率,使得复杂油藏单井提液增产技术获得较好效果。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管理的一系列技术举措的实施,在吐哈油田区域扩展方面取得多个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发现了规模整装储量并快速建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 复杂油藏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反演的流体敏感属性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水生 宜伟 +2 位作者 郝召兵 黄为清 伍向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5-1992,共8页
提取叠前地震振幅信息的叠前反演技术已成为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其能获得各种岩石弹性参数,丰富储层预测方法.因目标储层的差异性,优选并建立有利的流体敏感参数对储层流体检测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岩石弹性参数... 提取叠前地震振幅信息的叠前反演技术已成为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其能获得各种岩石弹性参数,丰富储层预测方法.因目标储层的差异性,优选并建立有利的流体敏感参数对储层流体检测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岩石弹性参数随流体饱和度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根据岩石物理理论建立组合流体敏感参数,达到对油气检测的最佳敏感效果.定义了流体敏感量,定量分析岩石弹性参数的流体敏感性.最后本文在X区块进行了叠前地震反演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并建立获得的流体敏感参数能明显的提高储层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弹性参数 流体敏感属性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鼻隆中下三叠统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顺存 丁超 +3 位作者 何维国 张大勇 史基安 张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25,共9页
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鼻隆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和克拉玛依组主要发育砂砾岩、砾岩、砂质砾岩及少量砂岩、泥岩;该区的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在克拉玛依组可见到少量中孔中渗储层;通过单... 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鼻隆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和克拉玛依组主要发育砂砾岩、砾岩、砂质砾岩及少量砂岩、泥岩;该区的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在克拉玛依组可见到少量中孔中渗储层;通过单井沉积相、剖面沉积相研究,结合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认为研究区物源以其西部黄羊泉以西地区为主,北部哈拉阿拉特山为辅;百口泉组发育冲积扇沉积,克拉玛依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沉积环境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乌尔禾鼻隆 三叠系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旋 武超 +3 位作者 王波 杨少春 王亚 王永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2-650,共9页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研究表明,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顶部发育的深灰色泥岩可以作为标志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古地貌恢复的上标志层;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低凸—沟槽相间的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凹槽和多个次级沟槽发育区,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充填后,古地貌变得较缓;继承性的古凸起和同沉积断层共同控制扇体的发育,隆中沟控制古水流方向及砂体展布,台北凹陷南部的同沉积断层七深断层和火深断层加剧了隆起与洼陷的坡折程度,构造脊限制了扇体向前推进的距离;低凸—沟槽相间控制扇体的展布;砂体主要沿着古沟槽向前推进,并充填沟槽。梧桐沟组沉积期,研究区总体上呈由早期坡陡水深断陷转向晚期坡缓水浅拗陷的古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凹陷 梧桐沟组 古地貌 沉积 残余地层厚度 转换界面 古水深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防窜性能实验评价及其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海金 王恩合 +3 位作者 王学成 高应祥 田群山 安少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9-85,共7页
固井防窜一直是困扰石油工业多年的问题,因水泥浆候凝期间的环空有效静液柱压力不断降低,在其降低到地层流体压力之后,水泥浆能不能抵御地层气体对其液相的置换是固井防窜的关键。为此,从水泥浆窜流能力评价方面着手,结合现场井况和固... 固井防窜一直是困扰石油工业多年的问题,因水泥浆候凝期间的环空有效静液柱压力不断降低,在其降低到地层流体压力之后,水泥浆能不能抵御地层气体对其液相的置换是固井防窜的关键。为此,从水泥浆窜流能力评价方面着手,结合现场井况和固井工艺的水泥浆窜流试验方法,对目前常用的一些防窜材料,诸如成膜类、AMPS合成共聚物类、改性纤维素类降滤失剂及胶乳、膨胀剂、微硅等的窜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各类外加剂的防窜特性不一,低温下成膜聚合物水泥浆的防窜性能有一定保障,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性能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胶乳水泥浆体系的防窜能力相对较稳定,在不同条件下保证胶乳的有效掺量就可以保障水泥浆的防窜性能。实验评价结果在川渝地区、长庆苏南、吐哈鲁克沁、玉门酒东等气田进行了超过150口井的胶乳水泥浆现场应用,未发生窜流,固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防窜 评价 水泥浆 静胶凝强度 降滤失剂 防气窜剂 膨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扫描谐波的现场压制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蓝益军 张树慧 +3 位作者 孟银龙 王新全 杨飙 刘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2,676+499,共6页
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勘探在成为主流地震勘探技术的同时,也带来激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应用滑动扫描能有效降低激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但可控震源激发本身存在的谐波因采用滑动而不可避免地干扰了相邻炮记录,因此压制谐波成为确保滑动扫... 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勘探在成为主流地震勘探技术的同时,也带来激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应用滑动扫描能有效降低激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但可控震源激发本身存在的谐波因采用滑动而不可避免地干扰了相邻炮记录,因此压制谐波成为确保滑动扫描采集地震资料品质的前提。本文从可控震源激发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谐波产生的机理、谐波干扰的能量级别,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滑动扫描相关参数,侧重压制滑动扫描产生的能量较强的二、三次谐波。试验及滑动扫描实际采集的地震资料显示本文的谐波压制方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扫描 谐波 可控震源 扫描频率 扫描长度 滑动时间 宽方位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韩成 陈旋 +4 位作者 陈杰 尹学琪 张日供 耿子渊 彭亚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0-747,共8页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集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源储配置关系不明,甜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利用测井资料对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进行计算和评价,以点带面开展盆地内优质烃源岩的分类评价;利用核磁...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集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源储配置关系不明,甜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利用测井资料对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进行计算和评价,以点带面开展盆地内优质烃源岩的分类评价;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确定合理的T2截止值和起算时间,以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孔隙开展有效储集层及含油性评价,建立了有效储集层的分类及下限标准;通过多井对比和井震结合,厘清了源储间互分布、纹层状发育的特点,明确了甜点的测井响应特征及纵向上的分布规律,为页岩油甜点的预测和有利区带的优选提供了依据,实现了条34块和牛圈湖区块页岩油的产能建设和效益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芦草沟组 页岩油 甜点 测井评价 改进Δlg R模型 有效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岩相-地震相响应关系及其应用——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司学强 陈薇 +3 位作者 杨志力 王鑫 桑廷义 文川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2期53-60,共8页
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地层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明确勘探方向,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岩相与地震相响应关系并进行火山岩识别和预测。从钻井岩心和铸体薄片研究入手,在明确研究区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基础上,通过详细的井震标... 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地层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明确勘探方向,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岩相与地震相响应关系并进行火山岩识别和预测。从钻井岩心和铸体薄片研究入手,在明确研究区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基础上,通过详细的井震标定,结合目的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归纳出岩相与地震相的响应关系,进而开展了火山岩储层预测。研究表明: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岩相以溢流相、火山岩沉积相为主;地震反射主要表现为弱振幅空白透镜状反射相、中—弱振幅弱连续丘状反射相、中—强振幅中连续层状反射相;岩相识别和预测认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具中心式喷发特征,火山体呈层状或锥状,且具陆上和水下喷发并存的特征。结合成藏条件,认为中距火山口的杏仁状熔岩分布区是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相 地震相 溢流相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固相低密度油基泡沫修井液性能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广财 钱峰 +4 位作者 高利民 方卫荣 张云达 王小龙 刘万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1-716,共6页
为减少清水、地层水、水基泡沫等常规水基修井液对吐哈盆地胜北油气田喀拉扎组油气藏储层的伤害,研制了一种无固相低密度油基泡沫修井液,考察了该修井液的性能并在喀拉扎组5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由30%地层水+70%原油+0.25%油... 为减少清水、地层水、水基泡沫等常规水基修井液对吐哈盆地胜北油气田喀拉扎组油气藏储层的伤害,研制了一种无固相低密度油基泡沫修井液,考察了该修井液的性能并在喀拉扎组5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由30%地层水+70%原油+0.25%油基泡沫转化剂+0.20%油基泡沫稳泡剂+0.45%油基发泡剂组成的无固相低密度油基泡沫修井液密度在0.34~0.90 g/cm^3之间可调、泡沫强度高、泡沫稳定时间大于24 h、防漏封堵能力良好、污染岩心后的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4%、抗温达120℃、抗压达10~11 MPa。根据油基泡沫流体特点,配套了修井工艺技术措施,该技术现场应用有效率为100%,平均每口井恢复期缩短3 d,对产层污染伤害较小,漏失量较少,修井液性能稳定,现场施工方便,成本较油基修井液低,可有效解决水敏和水锁严重的低压油气藏修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 低密度 油基泡沫修井液 低压油气藏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VSP联合预测井周含气储层优势发育方位
11
作者 杨飚 王熙明 +2 位作者 李彦鹏 李云龙 张山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141-143,167,共4页
在非均质性较强的油气田进行水平钻井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大,如何确定井周储层的优势发育方位一直是困扰勘探工作的主要问题。为此.吐哈油田尝试用Walk-around与Walk—away VSP相结合预测井周含气储层优势发育方位。通过利用Walk-aroun... 在非均质性较强的油气田进行水平钻井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大,如何确定井周储层的优势发育方位一直是困扰勘探工作的主要问题。为此.吐哈油田尝试用Walk-around与Walk—away VSP相结合预测井周含气储层优势发育方位。通过利用Walk-aroundVSP密集环形布点激发的特性,全方位研究井周储层发育规律,建立了VSP地震属性与储层含气性的关系,并据此预测了各含气储层段的优势发育方位,为水平井侧钻提供了可靠资料。同时数据处理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P—P波和P—S波成像资料,计算了P—P波与P—S波振幅比.提取了下行波吸收曲线、纵横波射线速度比曲线,导出了Walk-away VSP/Walk-around VSP的AVO/拟AVO异常。Walk-around VSP与Walk—away VSP相结合.利用多属性综合研究储层优势发育方位.是VSP方法的新应用。从已取得的成果看.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纵波零偏VSP 横波零偏VSP 地震属性 含气储层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