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钛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崔维怡 丁国敏 谭乃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310-6318,共9页
甲醛(HCHO)是一种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具有高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催化氧化是一种理想而有效的室内消除甲醛的方法。二氧化钛作为载体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在甲醛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钛基催化剂催化... 甲醛(HCHO)是一种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具有高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催化氧化是一种理想而有效的室内消除甲醛的方法。二氧化钛作为载体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在甲醛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钛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了二氧化钛的吸附机理,二氧化钛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表面活性氧物种和还原性等对二氧化钛基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催化剂的化学结构性质与甲醛氧化活性的关系,并归纳了一部分甲醛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最后指出二氧化钛基催化剂在甲醛催化氧化反应中未来研究方向为:合理设计TiO2各种缺陷和晶面暴露,同时提高贵金属的分散性和原子利用效率,继而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在保持催化剂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同时,推进设计实际应用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剂 二氧化钛基催化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伶 张宏庆 关昶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3,共4页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对整车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而其性能的发挥又受工作温度影响,只有确保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动力电池的性能才能最好的发挥。因此动力电池组必须安装有效的热管理系统,保证正常的工作温度,缩小单体电池的温差...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对整车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而其性能的发挥又受工作温度影响,只有确保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动力电池的性能才能最好的发挥。因此动力电池组必须安装有效的热管理系统,保证正常的工作温度,缩小单体电池的温差。相变材料是一种可以被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新型材料,本文分别从相变材料的性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现状和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动力电池 热管理系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载体的物性调控及其对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军 李金兵 黄景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采用改变助剂氧化物(MO)的加入量和焙烧温度制备了一系列的载体及乙烯环氧化用银催化剂,并在微型反应器上评价了银催化剂催化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N2吸附-脱附、XRD、SEM等方法表征氧化铝载体的比表面积、晶相转变、表面形貌... 采用改变助剂氧化物(MO)的加入量和焙烧温度制备了一系列的载体及乙烯环氧化用银催化剂,并在微型反应器上评价了银催化剂催化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N2吸附-脱附、XRD、SEM等方法表征氧化铝载体的比表面积、晶相转变、表面形貌及负载型银催化剂上金属银的分散状况等。实验结果表明,助剂MO抑制了高温下过渡相氧化铝向α-氧化铝的转晶过程,可方便地调控氧化铝载体的比表面积等物性,进而调控和改进最终制备所得乙烯环氧化用银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载体 银催化剂 环氧乙烷 乙烯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7Ni4不锈钢热处理工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革 张欣欣 +3 位作者 张靖宇 索忠源 张志浩 王毅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7-190,共4页
针对热磨机磨片的实际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采用金相组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及断口形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1Cr17Ni4不锈钢在不同淬火加热温度和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宜选择在1000~1020℃,回火工艺宜选择... 针对热磨机磨片的实际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采用金相组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及断口形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1Cr17Ni4不锈钢在不同淬火加热温度和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宜选择在1000~1020℃,回火工艺宜选择290~310℃保温3 h;在此条件下,钢的硬度可达到41~43 HRC;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部分铬碳化物;290℃回火时冲击功高达56 J,冲击试样断口形貌为大量韧窝和部分解理面。该工艺目前在某造纸磨片得到成功应用,磨片平均使用寿命2个月以上,且无齿根折断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7Ni4不锈钢 热处理 组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去除丙烯酸丁酯废水中Ca^(2+)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静 宋玉栋 +3 位作者 周岳溪 张胜 易然 王永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6,共4页
采用C-900氨基磷酸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丙烯酸丁酯废水中的Ca2+,研究了吸附时间、pH、树脂用量及温度对离子交换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H在7~8以上时有利于树脂对Ca2+的吸附。在废水水质条件下,C-900对Ca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 采用C-900氨基磷酸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丙烯酸丁酯废水中的Ca2+,研究了吸附时间、pH、树脂用量及温度对离子交换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H在7~8以上时有利于树脂对Ca2+的吸附。在废水水质条件下,C-900对Ca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为204~227μmol/g湿树脂(25~55℃),提高温度(25~55℃)可提高树脂对Ca2+的选择性,特别是温度从25℃升高至35℃的过程中,选择性变化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树脂 离子交换法 丙烯酸丁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