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段塞流下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器设计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昕 侯磊 +2 位作者 程振华 孙博尧 朱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116,共8页
在CO2驱采油工艺中,通常将超压套管气间歇性排入采油管线,导致采出流体气液比增高甚至形成段塞流。为解决分离器内高速段塞气体二次携带液体的问题,根据油气分离理论和相关规范,设计了双筒分离器,建立了不同预置液位下单、双筒分离器模... 在CO2驱采油工艺中,通常将超压套管气间歇性排入采油管线,导致采出流体气液比增高甚至形成段塞流。为解决分离器内高速段塞气体二次携带液体的问题,根据油气分离理论和相关规范,设计了双筒分离器,建立了不同预置液位下单、双筒分离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分离器内部液相体积分数、气出口含液体积分数、液体出口含气体积分数以及压力损失等,对比分析了单、双筒分离器分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双筒分离器的内部流场更加稳定,避免了发泡原油冒罐事故,分离器内液体也不会从气出口冲出;双筒分离器气出口含液体积分数相较于单筒分离器从67.3%下降到4.1%;液体出口含气体积分数从26.4%下降到8.2%;两种分离器压力损失相差较小,新设计的双筒分离器分离效果优于现有的单筒分离器。所得结论可为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器的设计、选型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 分离器 CO2驱 采出流体 气液分离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管线泄漏扩散小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振翼 周轶 +3 位作者 黄平 孙瑞艳 王世刚 马晓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51-1659,共9页
CO2气体综合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涉及很多安全问题,为了研究CO2作为典型重质气体从输送管线泄漏后的扩散规律,在综述重气扩散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O2管线泄漏扩散缩比例实验;通过幂函数拟合得到监测点峰值浓度曲线,并据此确定了生产现场的... CO2气体综合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涉及很多安全问题,为了研究CO2作为典型重质气体从输送管线泄漏后的扩散规律,在综述重气扩散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O2管线泄漏扩散缩比例实验;通过幂函数拟合得到监测点峰值浓度曲线,并据此确定了生产现场的安全距离;根据危险气体非正常排放模型对实验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风条件下,当以950m3.h-1初始流量释放20min左右的CO2时,现场安全距离可设为46m,而当初始流量为6300m3.h-1时,现场安全距离为160m;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的偏差最小为-3.0%,最大为28.1%。经分析可知CO2管线泄漏近源区一定距离内主要靠射流动能扩散,其后范围主要受浓度梯度的影响,危险气体非正常排放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近源区的扩散情况;安全距离与泄放流量基本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扩散 管线泄漏 小尺度实验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CO2-BLEVE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清 张德平 +1 位作者 孙瑞艳 赵耀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56-2162,共7页
借助"CO2可视两相流动及爆炸试验装置"对固态CO2在热作用下发生蒸气爆炸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内的CO2从上至下按过热气相、饱和气液两相、过冷液相分层存在,且温度从上部到底部逐步降低,热分层导致相同容器压... 借助"CO2可视两相流动及爆炸试验装置"对固态CO2在热作用下发生蒸气爆炸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内的CO2从上至下按过热气相、饱和气液两相、过冷液相分层存在,且温度从上部到底部逐步降低,热分层导致相同容器压力下液相的能量降低,影响了沸腾响应和压力恢复过程,泄放后压力下降幅度和下降速率越大,压力回升幅度及回升达到的最大压力也越大,大致呈线性关系。相对升压量与相对降压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即过热度越大,CO2发生蒸气爆炸强度越剧烈,压力反弹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二氧化碳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