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储层大孔道定量描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牛世忠 胡望水 +2 位作者 熊平 王炜 成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中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中容易形成大孔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影响开发效果,降低了油藏采收率。该文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综合考虑影响储层大孔道形成因素,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率变化率等多种静态和动态指标,利用层次... 中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中容易形成大孔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影响开发效果,降低了油藏采收率。该文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综合考虑影响储层大孔道形成因素,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率变化率等多种静态和动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后计算出大孔道综合指数。并以此为建模参数,采用相控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大孔道三维模型,定量表征储层大孔道分布和发育情况,为油田后续的注采方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选取影响大孔道形成的静、动态指标确定大孔道综合指数,然后建立大孔道模型的方法,为储层大孔道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同类油藏大孔道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储层含水率 相控随机建模 高台子油藏 红岗油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储层成岩相特征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庆斌 张继红 李金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透储层成因及孔隙演化特征缺乏定量的研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全岩、物性、压汞等定性、定量资料对葡萄花油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相进行定量研究并恢复各成岩相孔隙演化...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透储层成因及孔隙演化特征缺乏定量的研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全岩、物性、压汞等定性、定量资料对葡萄花油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相进行定量研究并恢复各成岩相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成岩A期压实成岩、早成岩B期胶结成岩、中成岩A期溶蚀成岩和胶结交代成岩4个阶段;机械压实、伊利石和混层黏土胶结、碳酸盐胶结破坏原生孔隙,绿泥石和高岭石环边胶结有利于原生孔保存,长石和火山岩屑溶蚀改善物性;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可划分为长石溶蚀粒内溶孔相、黏土环边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硅质胶结粒间溶孔相、方解石胶结晶间微孔相和黏土杂基充填晶间微孔相5种成岩相,各成岩相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强度影响孔隙组合,造成储层的强烈非均质性;长石溶蚀粒内溶孔相和黏土环边胶结残余粒间孔相储层物性最好,是研究区最有利储层。研究成果为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效益开发和整体建产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特低渗砂岩 成岩相定量划分 孔隙演化 葡萄花油层 大安油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岭地区营城组沉积层序与沉积相辨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延平 滕玉红 +3 位作者 闫议丹 张尔华 姜传金 张元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7,共6页
东岭地区营城组由陆源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夹层组成,陆源碎屑岩被火山岩分隔成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1位于火山岩下部,发育不完善,由薄层陆源碎屑岩组成,与下伏火石岭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上部层序2陆源碎屑岩发育较厚,是以火山岩... 东岭地区营城组由陆源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夹层组成,陆源碎屑岩被火山岩分隔成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1位于火山岩下部,发育不完善,由薄层陆源碎屑岩组成,与下伏火石岭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上部层序2陆源碎屑岩发育较厚,是以火山岩顶面以及对应的沉积(不)整合面为层序界面的完整三级层序,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体系域,相应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泊相、冲积扇相、水下冲积扇相以及辫状河三角洲相。与地壳沉积基准面升降旋回变化响应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相实体共同演绎着东岭地区营城组的沉积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辫状河三角洲相 营城组 东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层序地层格架与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庆斌 张继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演化是控制砂体形态、准确预测储层的关键。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在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小波系数曲线和时频色谱图建立姚一段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分析各层序单元内的沉积特征,明确基准面升降对沉积演化...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演化是控制砂体形态、准确预测储层的关键。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在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小波系数曲线和时频色谱图建立姚一段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分析各层序单元内的沉积特征,明确基准面升降对沉积演化、砂体形态的控制。结果表明:姚一段为1个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可分为3个中期旋回,MSC1主要发育基准面下降期的泥岩,MSC2和MSC3则发育基准面上升期的砂岩;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分为2个亚相和4个微相,以三角洲前缘沉积最发育,仅东南部见少量前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是研究区主要的砂体类型,呈片状展布的席状砂厚度薄、含油性差;姚一段在总体水进的背景下经历了早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中期基准面快速上升和晚期基准面缓慢上升3个演化阶段,基准面周期性升降形成的季节性河流控制了沉积相演化,是造成各层序单元内沉积相类型、砂体形态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难采储量的整体动用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小波分析 层序地层格架 姚一段 大安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特低渗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庆斌 张继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4-686,共13页
探讨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第一段(姚一段)特低渗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为预测“甜点”储层分布和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物性、压汞、薄片、X射线衍射等多种数据,在姚一段成岩作用特征及对物性影响分析基础上,利用多种... 探讨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第一段(姚一段)特低渗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为预测“甜点”储层分布和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物性、压汞、薄片、X射线衍射等多种数据,在姚一段成岩作用特征及对物性影响分析基础上,利用多种成岩强度参数进行特低渗砂岩成岩相划分,系统研究各成岩相特征及差异成因。结果表明:姚一段特低渗砂岩经历了压实成岩、胶结成岩、溶蚀成岩和胶结-交代成岩等4个阶段。姚一段岩石粒度细、黏土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强烈的压实作用是破坏物性的主要原因;多类型、多期次的胶结作用使孔隙结构复杂化,是导致特低渗的重要原因;长石、岩屑溶蚀有效改善了物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根据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成岩作用强度参数关系,将姚一段分为5种成岩相,各成岩相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差异使孔隙沿不同路径演化,形成各自的孔隙组合,是导致其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弱胶结中溶蚀相和弱压实中溶蚀相孔隙结构和物性最好,是有利储层类型;强压实弱胶结相和弱压实强胶结相孔喉细小、连通性差,为不利储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特低渗砂岩 姚家组 大安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马河大榆树林边滩现代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6
作者 李延平 滕玉红 +1 位作者 伊三泉 闫议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位于吉林省内的饮马河是一条较小型的现代泥砂质曲流河,通过对其中的大榆树林边滩的精细解剖、详细观察研究,总结了大榆树林边滩的沉积特征——沉积物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对以前沉积划相时容易混淆的河漫滩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 位于吉林省内的饮马河是一条较小型的现代泥砂质曲流河,通过对其中的大榆树林边滩的精细解剖、详细观察研究,总结了大榆树林边滩的沉积特征——沉积物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对以前沉积划相时容易混淆的河漫滩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边滩与点坝微相在沉积机理上进行了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组划分,大榆树林边滩可分为5种沉积微相:滞留沉积微相、点坝微相、漫滩微相、串沟坝微相和河漫堤微相。大榆树林边滩的现代沉积解剖,有利于对古代曲流河边滩点坝的识别,对指导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马河 曲流河 大榆树林边滩 沉积持征 微相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