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差储层有效动用井距和合理井排距比研究——以大庆油区杏六东块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梁爽 刘义坤 +2 位作者 于倩男 陈实 张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0,116,共3页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水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转变为薄差储层,薄差储层开发井网部署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地层压力水平低、动用程度低等问题。以大庆油区杏六东块为例,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有效动用井距...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水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转变为薄差储层,薄差储层开发井网部署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地层压力水平低、动用程度低等问题。以大庆油区杏六东块为例,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有效动用井距,以流管模型为基础,求解菱形五点法井网不同井排距比的有效动用系数。结果表明,薄差储层的平均渗透率为12×10-3μm2,对应的有效动用井距为180 m,合理井排距比为1.8。数值模拟法验证结果表明,井排距比为1.8时,薄差储层的波及范围最大,见水最早,采出程度最高,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渗透率 有效动用 井距 井排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降解聚丙烯酰胺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郝春雷 刘永建 +4 位作者 王大威 刘同富 陈超 林仲 刘建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解除聚合物造成的油田污染,将从大庆油田筛选的聚合物降解菌种JHW-1、JHW-3、JJF、JJH复配组成复合菌。在37-45℃、pH6.4~8.0条件下培养7d,可使高分(M=1.8×10^7)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61%左右,M降至5.4×10^6,并使... 为解除聚合物造成的油田污染,将从大庆油田筛选的聚合物降解菌种JHW-1、JHW-3、JJF、JJH复配组成复合菌。在37-45℃、pH6.4~8.0条件下培养7d,可使高分(M=1.8×10^7)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61%左右,M降至5.4×10^6,并使茵数有所增长。如在聚合物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酵母粉和蔗糖,则可使黏度下降77.5%、97%,M降至2.5×10^6、2.0×10^5.有蔗糖存在时,菌种能使聚合物中大量的酰胺基转变为羧基,使水解度由25%提高至32%,而无有机营养物存在或有酵母粉存在时上述变化均不明显。最适合4株菌吸收和降解的外源营养物质和聚合物不同,菌种之间有较好的协同效应。JHW,1、JHW-3和JJF主要依靠所分泌的胞外蛋白降解聚合物,数种蛋白组成复杂的降解酶系,共同作用于聚合物使之降解。JJH则释放非蛋白类还原性物质作用于聚合物。图3表6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降解性能 丙烯酰胺聚合物 生物降解 生物化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及其变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峰 李崇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低渗透气藏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地层压力的下降会对渗透率造成伤害而影响气井产能。目前,一般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储层应力敏感性。以吉林油田龙深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储层岩石硬度、裂缝分布、粘土矿物含量以及... 低渗透气藏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地层压力的下降会对渗透率造成伤害而影响气井产能。目前,一般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储层应力敏感性。以吉林油田龙深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储层岩石硬度、裂缝分布、粘土矿物含量以及含水饱和度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气藏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储层岩石存在较强的泥化现象,粘土矿物含量高是产生应力敏感的主要原因,形成了储层岩石变形的规律性认识。为了降低应力敏感带来的危害,应用了降低粘土矿物膨胀程度的压裂液进行体积压裂,优化了合理的生产压差,新井试气结果理想。研究结果为该类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应力 敏感性 裂缝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导流法提高原油采收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兵 董启山 +21 位作者 董瑞春 薛国锋 庄立田 张众 易兵 董启山 董瑞春 薛国锋 庄立田 张众 易兵 董启山 董瑞春 薛国锋 庄立田 张众 易兵 董启山 董瑞春 薛国锋 庄立田 张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电化学导流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油田各个开发阶段都可达到增油降水的效果。目前多数主力油层内部剩余油分布零散,注水效果差,新增储量的油层大多数是渗透率低、物性差的薄油层。现场试验证明,应用电动法这一新技术,已初步实现了增加... 电化学导流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油田各个开发阶段都可达到增油降水的效果。目前多数主力油层内部剩余油分布零散,注水效果差,新增储量的油层大多数是渗透率低、物性差的薄油层。现场试验证明,应用电动法这一新技术,已初步实现了增加原油渗流速度、提高油水流动的相对渗透率和解除油层堵塞等的效果,工艺上是可行的。且用导线传输直流电场与其它传输方式相比,对井口及地面通电设备的安全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导流 原油采收率 注水 直流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衳眼封隔器完井水平井出水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其勇 谢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2,共4页
针对吉林油田大安北致密油水平井采用裸眼滑套可开关封隔器多段分压工艺开采,对压后段间矛盾突出,呈现产量低、含水高的情况进行了出水治理技术研究。采用普通油管或连续管带动开关工具,可以将任意层的滑套打开或关闭进行逐层试采,也可... 针对吉林油田大安北致密油水平井采用裸眼滑套可开关封隔器多段分压工艺开采,对压后段间矛盾突出,呈现产量低、含水高的情况进行了出水治理技术研究。采用普通油管或连续管带动开关工具,可以将任意层的滑套打开或关闭进行逐层试采,也可以将高含水层段关闭,达到堵水消除段间干扰目的。2口井的现场施工结果表明,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其中施工后的红平X1井由原来平均日产油0.5 m3增至5.0 m3,红平X2井由原来平均日产油1.8 m3增至8.5 m3。研究结果可为该类水平井的出水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封隔器 可开关滑套 水平井 出水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O_2天然气的可燃极限与燃爆压力 被引量:14
6
作者 钱新明 郑远攀 +5 位作者 张应安 王峰 张德平 冯长根 刘振翼 黄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3-528,共6页
采用改进的Hartmann管作为测试主体测试了室温常压下含CO2天然气的可燃极限和燃爆压力,得到了含CO2天然气在三角坐标系下的可燃性图表和燃爆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纯天然气相比,含CO2天然气可燃范围缩小,燃爆威力降低;当泄漏天然... 采用改进的Hartmann管作为测试主体测试了室温常压下含CO2天然气的可燃极限和燃爆压力,得到了含CO2天然气在三角坐标系下的可燃性图表和燃爆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纯天然气相比,含CO2天然气可燃范围缩小,燃爆威力降低;当泄漏天然气与air的混合物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13.86%时,混合气体将失去燃爆性;处于燃爆范围的CH4/air/CO23组分混合气体,燃爆压力随CO2与CH4体积分数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可燃极限 Hartman管 天然气 燃爆压力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现状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振翼 史晓慧 +3 位作者 周轶 张德平 王峰 李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CCS-EOR)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石油行业,将CO2驱油与埋存相结合,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问题,综述了CCS-EOR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并从CO2地...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CCS-EOR)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石油行业,将CO2驱油与埋存相结合,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问题,综述了CCS-EOR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并从CO2地下贮存、CO2提高油田成采收率、CO2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CO2-BLEVE)3个方面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基于地质贮存的风险来源,分析了CO2泄漏对人体、环境、生态等造成的危害。利用CO2提高油田采收率过程中,主要存在原油、液氨、液态或超临界CO2等危害物质,结合CO2-EOR的工程特殊性,对油气注入、集输、循环处理等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CCS-EOR技术处理的是高浓度和高压的液态超临界CO2,任何环节发生失误都可能导致BLEVE爆炸,重点探讨了CO2-BLEVE爆炸风险,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碳捕集与贮存(CCS) 提高油田采收率(EOR) 二氧化碳驱油(CO2-EOR)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诱导API圆螺纹油管接箍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严仁田 王峰 +2 位作者 张德平 朱红钧 曾德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油管柱失效的主要形式是油管螺纹连接失效。目前对油管螺纹连接失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荷作用下的螺纹受力和变形分析,对螺纹连接处流场突变导致失效的研究较少。利用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对API圆螺纹油管接箍流场内部的流体建立控制方程... 油管柱失效的主要形式是油管螺纹连接失效。目前对油管螺纹连接失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荷作用下的螺纹受力和变形分析,对螺纹连接处流场突变导致失效的研究较少。利用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对API圆螺纹油管接箍流场内部的流体建立控制方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模拟,对接箍连接的"J"形区的压力、速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流道进行优化。"J"形区的流场模拟计算发现,流体因高速流动产生涡流和压力突变,进一步影响流体性质并冲击接箍内壁。API油管接箍结构优化后,避免了压力和速度的突变,有利于流体流通,为油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接箍 失效分析 流场诱导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人工裂缝起裂规律与施工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许建国 刘振东 +1 位作者 董玉霞 叶勤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8,48,共4页
通过对水平井筒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的分析,建立了水平井筒井壁受力模型和起裂角的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人工裂缝起裂角的进行了计算,并与小型压裂测试近井筒扭曲摩阻结果、井下微地震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和现场施工数... 通过对水平井筒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的分析,建立了水平井筒井壁受力模型和起裂角的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人工裂缝起裂角的进行了计算,并与小型压裂测试近井筒扭曲摩阻结果、井下微地震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和现场施工数据曲线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针对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压裂施工难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压裂施工优化设计方法,保证了不同井眼方位角水平井压裂改造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裂 人工裂缝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含油污泥制备油田调剖剂 被引量:7
10
作者 常虹 于春涛 王百坤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采用油田含油污泥研制了油田调剖剂(含油污泥调剖剂),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综合考虑性能成本等因素,含油污泥调剖剂的最佳配方为(w):聚丙烯酰胺0.20%,交联剂A 0.30%,稳定剂B 0.15%,含油污泥10%~20%.含油污... 采用油田含油污泥研制了油田调剖剂(含油污泥调剖剂),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综合考虑性能成本等因素,含油污泥调剖剂的最佳配方为(w):聚丙烯酰胺0.20%,交联剂A 0.30%,稳定剂B 0.15%,含油污泥10%~20%.含油污泥调剖剂对岩心的封堵率比常规调剖剂高3.5%,且二者对岩心的封堵率均大于90%.含油污泥调剖剂现场应用5井次,累计处理含油污泥1 880t,注水压力平均上升2MPa,累计增油160t,减水6 500 m3,经济创效583 0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调剖剂 封堵性能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