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岩石中天然气择优渗流规律
1
作者 王国锋 胡勇 +6 位作者 奎明清 焦春艳 王继平 郭长敏 张园园 李娅 陈璐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渗流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多层同源气驱水实验方法,揭示多孔岩石中天然气渗流规律和含水砂岩气藏水封气形成的临界力学条件。选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岩心,根据气井钻遇纵向储层物性分布特征进行并联组合,开展了完全饱和水条... 在渗流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多层同源气驱水实验方法,揭示多孔岩石中天然气渗流规律和含水砂岩气藏水封气形成的临界力学条件。选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岩心,根据气井钻遇纵向储层物性分布特征进行并联组合,开展了完全饱和水条件下岩心同源逐级增压气驱水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流动路径与储层渗透率和气驱水压力大小密切相关,在特定气驱水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优先选择高渗岩心流动,随着气驱水压力逐级增加,逐级覆盖低渗致密岩心;在基质渗透率小于4.77×10^(-3)μm^(2)的储层,尤其是基质渗透率小于等于1.0×10^(-3)μm^(2)的储层,气驱水临界流动压差与渗透率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储层渗透率的降低,气驱水临界流动压差反而增大,在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当地层压力下降至无法突破水封阻力时,容易形成水封气。研究成果可为气藏剩余气评价和补能降阻解水封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岩石 天然气 择优渗流 水封气 提高采收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41
2
作者 潘仁芳 唐小玲 +2 位作者 孟江辉 张喜满 龚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4-541,共8页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泥页岩物性分析数据以及构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热史恢复,从盖层封闭性、断裂和抬升剥蚀作用影响等方面评价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统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暗色泥页岩厚250-650 m)、分布连续且韧性和微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页岩气直接和区域盖层;下石炭统虽然分布局限,但韧性和封闭性好,可作为局部盖层;燕山期为研究区主要变形期,大量叠瓦状逆冲断裂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在此时发育,对现今残存的页岩气藏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坳陷中、西部遭受的构造改造相对较弱;强烈的剥蚀作用破坏了页岩气的保存,但坳陷中、西部地区剥蚀程度较小。总之,桂中坳陷中、西部的柳江低凸起内天山背斜及西部、马山断凸中部和红渡浅凹中部一带页岩盖层分布稳定且韧性和封闭性较好、遭受的构造破坏较弱、剥蚀厚度较小,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保存条件 盖层封闭性 构造作用 页岩气 桂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海南福山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7
3
作者 于俊吉 罗群 +2 位作者 张多军 卢政环 庞雄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1-248,共8页
海南福山凹陷构造格架与断陷样式受基底大断裂控制,发育深、浅2套产状和活动特征不同的断裂系统。前者有利于对油气的遮挡和圈闭成藏,后者则促进导致了油气的散失和油气藏的破坏。海南福山凹陷发育2大类、4种成因类型、8种活动模式的断... 海南福山凹陷构造格架与断陷样式受基底大断裂控制,发育深、浅2套产状和活动特征不同的断裂系统。前者有利于对油气的遮挡和圈闭成藏,后者则促进导致了油气的散失和油气藏的破坏。海南福山凹陷发育2大类、4种成因类型、8种活动模式的断裂,基底大断裂对海南福山凹陷烃源岩的展布、圈闭的形成、油气的运聚成藏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凹陷内发育反向断层遮挡和顺向断层疏导2大类共6种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成藏模式 海南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