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
作者 任收麦 乔德武 +5 位作者 张兴洲 刘永江 王楠 孙跃武 唐振兴 崔永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均较低,资源前景广阔。通过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第一阶段针对石炭系和二叠系,开展前期的盆地评价和战略选区,实施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查和科探井工程等实物工作量,围绕古生界构造演化、地...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均较低,资源前景广阔。通过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第一阶段针对石炭系和二叠系,开展前期的盆地评价和战略选区,实施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查和科探井工程等实物工作量,围绕古生界构造演化、地层和岩相古地理、有效烃源岩以及可能的油气远景区等方面,研究盆地深部晚古生代盆地性质,揭示在新的构造体制下不同构造阶段盆地的演化规律,基本查明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的分布、厚度、岩性、岩相特征,开展烃源岩的时效性、原型盆地恢复与重建、构造演化历史和有利成藏条件研究,提出有利远景区,供企业进一步勘探验证,这对发展和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实现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气资源 勘探 战略 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北部周缘前陆盆地早二叠世快速迁移与沉积相突变:俯冲板片拆沉的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传恒 杜维良 +2 位作者 刘典波 汪剑 王梦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5-791,共7页
塔里木北部周缘前陆盆地发育于泥盆纪末至早三叠世期间,完整地记录了南天山造山带的发育过程。该盆地在早二叠世由复理石盆地转化为磨拉石盆地,同时发生快速南移。同期幔源物质加入,有山根地壳熔融的岩浆活动、南天山造山带的整体隆升... 塔里木北部周缘前陆盆地发育于泥盆纪末至早三叠世期间,完整地记录了南天山造山带的发育过程。该盆地在早二叠世由复理石盆地转化为磨拉石盆地,同时发生快速南移。同期幔源物质加入,有山根地壳熔融的岩浆活动、南天山造山带的整体隆升、热液成矿作用集中发育和变形、变质作用的激化使俯冲岩片的拆沉成为盆地转化与迁移的最佳机制。相同的转化过程及深部机制在其他造山带中也明显存在,表明俯冲岩片拆沉是造山作用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早二叠世 快速迁移 盆地转化 俯冲板片拆沉 塔里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咀组含膏盐岩系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均均 陈波 +4 位作者 王春连 昌俊杰 周晓峰 关小曲 赵智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西南部,在其次级洼陷资福寺洼陷和梅槐桥洼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新下段)沉积了一套膏盐岩层。通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含膏盐岩系地层的岩性、电性及物理性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剖...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西南部,在其次级洼陷资福寺洼陷和梅槐桥洼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新下段)沉积了一套膏盐岩层。通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含膏盐岩系地层的岩性、电性及物理性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剖面资料及正演模拟结果,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岩性组合的地震响应特征:膏盐岩与泥岩互层表现为强振幅;砂泥岩互层表现为中振幅;质纯的泥岩振幅最弱。应用井点预测与均方根振幅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新下段膏盐岩层的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下段膏盐岩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较为局限,相对于沙市组具有明显的向南迁移萎缩的趋势,物源、构造和沉积环境3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古近系 新沟咀组 膏盐岩 沉积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饶南地区拆离构造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大海 刘池洋 +1 位作者 崔永谦 罗晓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39,共4页
认为前人标定的冀中坳陷南部的饶南地区沙四段与沙三段间的界面是拆离作用形成的构造界面,而非沉积界面。饶南地区拆离构造以原始的基底面为底界,以沙四段-孔店组顶面为顶界,形成一个沉积盖层的底部剪切带,几乎整个沙四段-孔店组被卷入... 认为前人标定的冀中坳陷南部的饶南地区沙四段与沙三段间的界面是拆离作用形成的构造界面,而非沉积界面。饶南地区拆离构造以原始的基底面为底界,以沙四段-孔店组顶面为顶界,形成一个沉积盖层的底部剪切带,几乎整个沙四段-孔店组被卷入剪切带内,还卷入部分沙三段以及部分基底地层,其平面展布范围受东部边界沧西断裂及西部斜坡和刘村低凸起所限,剪切带内变形很复杂。对拆离构造的特征进行了论述,给出确定拆离构造的的依据,并对拆离构造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离构造 底部剪初带 构造界面 构造分区 拆离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叠前数据的综合Q值求取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叶秋焱 崔宏良 +3 位作者 叶玮 邱文平 柳溪 黄新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08,共5页
传统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地层Q值估算法因受叠加平均效应的影响,Q值估算精度较低、适用性差。叠前地震资料本身包含的地层信息丰富,受环境噪声的影响较小。基于叠前地震资料利用S变换可得到Q值,但其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提出... 传统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地层Q值估算法因受叠加平均效应的影响,Q值估算精度较低、适用性差。叠前地震资料本身包含的地层信息丰富,受环境噪声的影响较小。基于叠前地震资料利用S变换可得到Q值,但其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叠前地震资料,利用广义S变换求取时频域表层Q值的方法,具体做法为:借助于广义S变换对叠前地震数据做时—频分析,逐道求取频谱比斜率,经炮检距归零处理得到零炮检距处的表层Q值,通过表层Q值与井控深层Q值建立综合Q体。将这套方法应用于西柳地区的实际资料处理,实现了综合Q值补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域 谱比法 广义S变换 叠前地震数据 综合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91井溶洞裂缝性漏失堵漏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福祥 张忠强 +4 位作者 陈军政 焦素丽 王野 赵德喜 赵秋雨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4期54-55,共2页
霸91井是在霸县凹陷二台阶龙虎庄构造带上霸35潜山高部位上的一口预探井。该井钻至井深2237m以后钻井液有进无出,边漏边钻至井深2350m后共漏失3229m3钻井液,最后决定先堵漏后钻进。测试结果表明,在该井段存在3个厚度分别为0.60、0.95、0... 霸91井是在霸县凹陷二台阶龙虎庄构造带上霸35潜山高部位上的一口预探井。该井钻至井深2237m以后钻井液有进无出,边漏边钻至井深2350m后共漏失3229m3钻井液,最后决定先堵漏后钻进。测试结果表明,在该井段存在3个厚度分别为0.60、0.95、0.80m的溶洞及多条裂缝。采用了静胶凝水泥浆堵漏方法,施工时先注入具有较高结构黏度的承托浆,使其进入地层2~3m,起承托作用,要求其黏度尽可能高,且其和水泥浆混合后黏度要更高;然后加入1m3隔离液,再注入静胶凝水泥浆,使其进入地层3~5m;堵溶洞前先根据地层压力计算出准确的替浆量,施工完成后关井候凝,最后成功堵漏。表明采用静胶凝水泥浆封堵大溶洞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失 大溶洞 裂缝 静胶凝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