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油田采出水配制压裂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建超 张德军 +4 位作者 胡吉利 张陶宁 贾江芬 刘其伦 黄博华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3期65-68,共4页
本文为了解决储层改造需水量大和采出水处理等问题,通过室内对比实验分析认为:石油类、表面活性剂以及细菌是影响羟丙基瓜胶在油田采出水中不溶胀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华北油田不同区块水质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优选有机溶剂和反向破乳剂等方... 本文为了解决储层改造需水量大和采出水处理等问题,通过室内对比实验分析认为:石油类、表面活性剂以及细菌是影响羟丙基瓜胶在油田采出水中不溶胀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华北油田不同区块水质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优选有机溶剂和反向破乳剂等方法,探索形成了适合华北油田的采出水配制压裂液的配方体系:0.3%~0.5%羟丙基瓜胶+X%有机溶剂+1%反向破乳剂+0.2%助排剂+0.4%~0.6%交联剂,解决了羟丙基瓜胶粉在油田采出水中的溶胀问题并得出了其作用机理。室内实验表明:该压裂液体系不但解决了压裂需水量大和采出水处理等问题,而且具有良好的携砂性和耐温耐剪切性能、添加剂用量少等优点。通过现场实际施工应用26井次表明,该压裂液体系配制方便,性能稳定,增产效果明显,为华北油田提质增效、绿色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压裂液 助剂 华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缆智能分注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旭 韩新德 +4 位作者 林春庆 罗洪林 季博卿 苏毅 徐智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了提高华北油田非均质砂岩油藏的分注效果及注水合格率,减少验封测调工作量,开发并应用了有缆智能分注技术。该技术可在地面远程实时读取井下智能配水器采集的各层注水流量、温度和压力等数据,并可实时调整各分层配水器水嘴开度大小,... 为了提高华北油田非均质砂岩油藏的分注效果及注水合格率,减少验封测调工作量,开发并应用了有缆智能分注技术。该技术可在地面远程实时读取井下智能配水器采集的各层注水流量、温度和压力等数据,并可实时调整各分层配水器水嘴开度大小,轻松完成验封测调工作,在保障分注井注水合格率,减少验封测调工作量的同时,也能够为油藏的分析评价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撑。介绍了有缆智能分注技术的特点、关键工具和施工辅助装置等,并分析评价了35口有缆智能分注井的应用效果。其对应井组见效率90%,对应油井见效率82. 8%,累计增油16 690余t,节约验封测调费用688万元,降本增效显著。有缆智能分注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驱采收率,助力油藏精准开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注 实时监测 注水合格率 智能配水器 过电缆封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3
作者 张旭 姜燕 +4 位作者 赵非 李鹏伟 林春庆 李雪英 李伟昂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预置电缆式智能分注技术需在油管外置电缆,并用保护卡束缚。该技术存在施工成本高、作业复杂、效率低且无法实现带压作业等问题,为此,应用了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研发了井下电缆对接器。该对接技术将电缆油管外置直连工具的连接方式转... 预置电缆式智能分注技术需在油管外置电缆,并用保护卡束缚。该技术存在施工成本高、作业复杂、效率低且无法实现带压作业等问题,为此,应用了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研发了井下电缆对接器。该对接技术将电缆油管外置直连工具的连接方式转为电缆在油管内输送,对接器在井下完成对接,为井下工具供电及通信的模式,在节约护卡成本的同时,工具段以上管柱无需带缆施工,作业工序简单。介绍了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的特点和关键工具。室内模拟试验和模拟井对接试验中,井下电缆对接器耐温达到150℃,承压80 MPa,对接绝缘性良好,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预计可缩短占井周期1.5 d,单井节约作业及电缆护卡成本约15.37万元,降本增效显著。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能够简化有缆智能分注施工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满足带压作业要求,丰富了智能分注技术序列,进一步提高了其先进性和适应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对接器 智能分注 绝缘密封 湿对接 室内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油田大位移分支井技术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爱民 查永进 +3 位作者 游子卫 黄海鸿 左天青 王秀影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为最大限度释放稠油油层潜力,增加泄油面积,开展了大位移分支井探索。针对Seb油田的具体情况,优化了大位移分支井技术方案,对大位移分支井轨迹控制技术、钻进方式优选技术、分支井窗口成型与保护技术和减摩阻扭矩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为最大限度释放稠油油层潜力,增加泄油面积,开展了大位移分支井探索。针对Seb油田的具体情况,优化了大位移分支井技术方案,对大位移分支井轨迹控制技术、钻进方式优选技术、分支井窗口成型与保护技术和减摩阻扭矩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水平段主井眼优化长度在900m左右,每个主井眼设计4~6个分支,各分支井眼精细优化设计长度为150~175m。采用主井眼下入筛管到分支井段、分支井用裸眼的完井方式,设计采用前进式钻进方式。采用悬空侧钻技术,保证钻柱或完井管柱能顺利通过每个分支井的侧钻点进入主井眼。通过简化钻具结构、降低钻具刚性、使用减摩减阻工具、调整钻井液性能等进行减摩减扭。实践证实,大位移分支井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单井产量,可作为稠油油藏后期建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分支井 减摩减扭钻具组合 稠油油藏 碳酸盐岩 悬空侧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山油田朝阳区块CO2驱注采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邓校国 罗毅 +5 位作者 付杰 王丽娜 曾瑞华 马纪翔 杜建洪 陈小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23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福山油田朝阳区块采取CO2驱开发方式,重点对高气液比举升配套工艺技术、耐CO2井下气密封工具研发和气窜层封堵技术开展调研、研究,实现了井下CO2腐蚀环境中的高效气液分离、注入井工艺管柱安全长效,配合封堵工艺,解决CCUS工程方面的注... 福山油田朝阳区块采取CO2驱开发方式,重点对高气液比举升配套工艺技术、耐CO2井下气密封工具研发和气窜层封堵技术开展调研、研究,实现了井下CO2腐蚀环境中的高效气液分离、注入井工艺管柱安全长效,配合封堵工艺,解决CCUS工程方面的注采问题。本文通过朝阳驱块二氧化碳驱实践经验,逐步完善高气液比举升与配套工艺体系,为福山油田CCUS增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南方公司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企业,助力中石油绿色低碳发展、国家“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高气液比举升 C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化氢气井井下漏点诊断方法与堵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伟 王辛涵 +3 位作者 赵静雯 向东 巩占鹏 蔺瑞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6,8,共3页
泄漏效应引起持续环空压力以及H 2S侵入环空造成油层套管腐蚀严重威胁高含硫化氢气井的安全生产,因此保障井筒在全生命周期始终处于完整可靠服役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文章首先结合理论图版和高频超声波测漏技术建立了一套井下漏点综... 泄漏效应引起持续环空压力以及H 2S侵入环空造成油层套管腐蚀严重威胁高含硫化氢气井的安全生产,因此保障井筒在全生命周期始终处于完整可靠服役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文章首先结合理论图版和高频超声波测漏技术建立了一套井下漏点综合诊断方法,以实现井下漏点位置的准确确定;然后通过自制的压差堵漏实验仪对自主研发的压差激活封窜剂进行了封堵性能评价,同时也对形成的高强度凝胶开展了承压性和热稳定性评价;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井下堵漏实施前提条件并配套了相关堵漏工艺。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研制的压差激活封窜剂以及配套的堵漏工艺能实现井下漏点的成功封堵,可在类似高含硫化氢气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化氢 井下漏点 诊断方法 压差激活封窜剂 堵漏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老井侧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新勇 付潇 +4 位作者 李东杰 陈新海 王金帅 贾凤磊 刘超 《石油矿场机械》 2019年第6期73-76,共4页
随着油田老区块开发进入中后期,面临着采收率低、出水率高的问题,不少老井为此已关停并封井。为了盘活老井,挖掘剩余油藏,降低成本,老井侧钻成为油田老区块恢复活力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国内已研究并形成了多种侧钻工艺技术,其中斜向器... 随着油田老区块开发进入中后期,面临着采收率低、出水率高的问题,不少老井为此已关停并封井。为了盘活老井,挖掘剩余油藏,降低成本,老井侧钻成为油田老区块恢复活力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国内已研究并形成了多种侧钻工艺技术,其中斜向器开窗侧钻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侧钻技术;一体式开窗侧钻技术是最有前景的侧钻技术,鉴于其卡座咬合不稳定,建议加大研究力度;非常规手段的高压水射流径向水平侧钻技术和连续油管侧钻开窗工艺技术,在某些特殊需求的井将有它的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井 侧钻 工艺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油田环状掺水集油工艺中各因素影响程度仿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雪梅 王进修 +1 位作者 管桐 才浩楠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11期25-28,共4页
阿尔油田原油掺水集输系统主要是根据季节变化及现场经验调整掺水温度和掺水量,致使掺水系统能耗较高。为了节能降耗,以阿尔油田阿尔3断块90阀组集油环为试验对象,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PIPESIM软件模拟掺水集油流程。在PIPESIM软件... 阿尔油田原油掺水集输系统主要是根据季节变化及现场经验调整掺水温度和掺水量,致使掺水系统能耗较高。为了节能降耗,以阿尔油田阿尔3断块90阀组集油环为试验对象,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PIPESIM软件模拟掺水集油流程。在PIPESIM软件中以井口回压低于1.5MPa和回液温度高于原油凝固点5℃以上为集输约束条件,分别模拟试验了掺水量、掺水温度、产液量、环境温度、井口温度、综合含水率和回油温度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通过软件模拟试验,为原油掺水集输系统的掺水温度和掺水量的调整提供参考数据,为其他区块油田的原油掺水集输参数的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掺水集油 掺水量 掺水温度 产液量 环境温度 井口温度 综合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场工艺管道不停输在线腐蚀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世武 张晓东 +2 位作者 段晓苏 蔡亮 梁昌晶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应对管道腐蚀带来的高危风险,针对传统检测技术需停产作业的缺点,采用γ射线数字扫描检测技术实现管道的不停输在线检测,并针对管道内无原油、有原油和有垢层等不同情况进行试验,最后在某站场内进行腐蚀检测,验证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 为应对管道腐蚀带来的高危风险,针对传统检测技术需停产作业的缺点,采用γ射线数字扫描检测技术实现管道的不停输在线检测,并针对管道内无原油、有原油和有垢层等不同情况进行试验,最后在某站场内进行腐蚀检测,验证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高斯T分布方法进行检验时,不同因素下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检测的腐蚀速率与现场结果相符,该技术可以用于不停输管道的腐蚀在线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场工艺管道 管道腐蚀 不停输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氰凝的水平井定点堵水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海俊 胡书宝 +3 位作者 谢刚 魏爱军 张黎黎 秦忠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2,共5页
为有效封堵出水点明确的高含水水平井,特别是筛管完井水平井,借鉴水坝裂缝处理和防水工程中的堵漏方法,提出了基于小剂量改性氰凝的水平井定点堵水技术。通过对浆液黏度、发泡反应进行化学改性,研制了化学自膨胀-改性氰凝,使其可注入和... 为有效封堵出水点明确的高含水水平井,特别是筛管完井水平井,借鉴水坝裂缝处理和防水工程中的堵漏方法,提出了基于小剂量改性氰凝的水平井定点堵水技术。通过对浆液黏度、发泡反应进行化学改性,研制了化学自膨胀-改性氰凝,使其可注入和反应时间可控,并考察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耐压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发了配套的活塞推进输送和架桥驻留工艺。试验得出,研制的化学自膨胀-改性氰凝可在20~90℃下延迟可控反应,抗压强度12 MPa以上,耐压达到20 MPa。该技术在3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L形筛管完井水平井定点堵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性氰凝的水平井定点堵水技术可解决水平井长井段定点堵水难题,为治理水平井出水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氰凝 水平井 高含水 出水 堵水 活塞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煤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登文 余东合 +4 位作者 车航 刘国华 朱杰 李建召 王政国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81-183,共3页
煤层气压裂过程中注入压力的波动造成煤层渗透率发生动态变化,研究高阶煤层渗透率动态变化对压裂施工时压裂液效率定量评价有重要意义。利用GCTS-RTR-1000型电液伺服三轴试验机和HPPD-20脉冲衰减测瞬态渗透率仪,针对高阶煤试样在三轴压... 煤层气压裂过程中注入压力的波动造成煤层渗透率发生动态变化,研究高阶煤层渗透率动态变化对压裂施工时压裂液效率定量评价有重要意义。利用GCTS-RTR-1000型电液伺服三轴试验机和HPPD-20脉冲衰减测瞬态渗透率仪,针对高阶煤试样在三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渗流耦合实验,通过在低围压条件下轴向应力-体积应变-渗透率测定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研究,揭示了三轴压缩过程中高阶煤煤岩渗透率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煤 低围压 有效应力 动态渗透率 体积应变 压缩系数 综合滤失系数 压裂液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清管作业动态模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东 孙世武 +3 位作者 马军鹏 刘畑 翟瑞欣 陈学敏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对输气管道进行清管作业时,若出口段塞量超过下游分离器或段塞流捕集器的有效容积,会产生脉动冲击。针对这一问题,以分离器有效容积作为清管方案是否可行的依据,通过OLGA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某输气管道进行动态分析,通过调节气体流... 在对输气管道进行清管作业时,若出口段塞量超过下游分离器或段塞流捕集器的有效容积,会产生脉动冲击。针对这一问题,以分离器有效容积作为清管方案是否可行的依据,通过OLGA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对某输气管道进行动态分析,通过调节气体流速控制管内积液量及出口段塞量。对比分析了4种方案,其中先增大入口气量后提高出口压力同时恢复入口气量的方案,可使吹扫和清管阶段的出口段塞量最小,清管器的运行速度最小。经现场验证,OLGA软件的模拟结果与现场分离器接收到的液量相符。研究结果可为现场清管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清管作业 模拟 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提切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春芝 章楚君 +4 位作者 王怡迪 王越之 李海彪 谭天宇 张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针对油基钻井液切力低,易导致沉砂卡钻等严重问题的现状,合成了一种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用提切剂LQZ。利用红外光谱、热重曲线、凝胶强度和界面扩张流变参数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提切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凝胶性能和作用机理,同时探究... 针对油基钻井液切力低,易导致沉砂卡钻等严重问题的现状,合成了一种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用提切剂LQZ。利用红外光谱、热重曲线、凝胶强度和界面扩张流变参数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提切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凝胶性能和作用机理,同时探究了基础油、油水比、密度和温度对其提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提切剂分子中含有羟基、酰胺基、酯基、醚键,能形成网架结构,提高悬浮能力,且具有快速弱凝胶特点;300℃无明显热分解;加量小于0.85%时有利于乳液稳定性;该提切剂对白油基、柴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普遍适用,且白油基中效果最好;当钻井液油水比为8∶2、密度为2.1 g/cm^(3)、190℃时提切效率最佳,动切力、φ6及φ3读数和静切力增长约1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LQZ具有提切不增塑性黏度的优势。LQZ在现场页岩油气井应用时,动切力、φ6及φ3读数和静切力基本增加100%,塑性黏度无明显增长。LQZ能够提高油基钻井液悬浮能力,不显著增加塑性黏度,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提切剂 弱凝胶 触变性 塑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完井管柱泄漏井口带压诊断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伟 林永茂 +2 位作者 孙涛 张京辉 陈昌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6,I0004,I0005,共6页
元坝气田投产以来,普通存在环空带压现象,由于恶劣的井下腐蚀环境以及复杂的井况,使得完井管柱泄漏引起油套环空异常起压常见于生产过程中。首先通过模型建立与实例计算获得了油管环空异常起压规律,并结合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异常... 元坝气田投产以来,普通存在环空带压现象,由于恶劣的井下腐蚀环境以及复杂的井况,使得完井管柱泄漏引起油套环空异常起压常见于生产过程中。首先通过模型建立与实例计算获得了油管环空异常起压规律,并结合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异常起压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泄漏点深度越浅,井筒安全风险越大,保证井口及上部完井管柱的完整性至关重要;降低泄漏点等效直径,有利于控制井筒安全风险;存在一定环空气腔高度,即环空不充满保护液,有利于降低环空压力的上升速度。通过不同泄漏类型的模拟计算,总结了完井管柱泄漏引起油套环空异常起压的四种典型模式,并将其进行了现场应用,通过比对元坝1-1H井的现场压恢实测曲线,实现了该井泄漏类型和井筒安全风险的快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完井管柱泄漏 异常起压 控制措施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刺激响应型超分子相变压裂液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东合 陈薇羽 +4 位作者 刘国华 赵立强 贾元钊 徐昆 张楠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9,共7页
在石油开采水力压裂增产措施中,支撑剂的注入易导致脱砂、砂堵或注不进等问题,影响压裂效果。利用超分子材料自组装特性,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加入异氰脲酸酯和四甲基氯化铵等制备得到超分子构筑单元,再加入功能单元以及十二... 在石油开采水力压裂增产措施中,支撑剂的注入易导致脱砂、砂堵或注不进等问题,影响压裂效果。利用超分子材料自组装特性,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加入异氰脲酸酯和四甲基氯化铵等制备得到超分子构筑单元,再加入功能单元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呲咯烷酮、过氧化氢和氯化钙等对构筑单元进行修饰制得相变压裂液。将相变压裂液和非相变压裂液混合后加热至80℃制得相变固体。通过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分析体系的微观结构,研究了相变压裂液的注入性和相变固体的抗压性、导流能力等。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相变压裂液分子自组装排列发生相变形成固体。相变压裂液的注入性良好,在20~70℃的平均黏度仅为17.55 mPa·s。相变固体具有良好的耐压抗破碎性能,28、52 MPa闭合压力下的破碎率分别为1.83%、3.22%。不同铺砂浓度下相变固体的导流能力较好,高压导流能力接近陶粒且远高于石英砂。压裂施工过程中只注入液体,压裂液在地层温度下形成固相从而支撑裂缝建立油气通道,避免了固相支撑剂的砂堵和注入性问题。图15表1参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超分子自组装 温度刺激响应 相变压裂液 相变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环保性能标准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泽舟 游靖 +5 位作者 张勇 左天青 李东杰 孙晔 王炎 张彬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12期20-23,共4页
钻井液是由黏土、水(或者油)以及各种化学添加剂组成的一种混合体系。长久以来,由于人们在钻井液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方面存在欠缺,造成现有常用钻井液体系并没有进行针对环境的污染评价,使得钻井液成为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一大污染源。目... 钻井液是由黏土、水(或者油)以及各种化学添加剂组成的一种混合体系。长久以来,由于人们在钻井液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方面存在欠缺,造成现有常用钻井液体系并没有进行针对环境的污染评价,使得钻井液成为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一大污染源。目前国内对钻井液的环保性能方面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发展过程中方向不明。通过对相关环保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调研,结合陆上油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将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评价项目分为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重金属、石油类和pH值等5类9项,并给出了具体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环保性能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功图的功图算产模型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鹏 常鹏刚 +4 位作者 张胜利 金学锋 户虎 张宝辉 刘婷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3,共3页
华北油田拥有抽油机井5 000余口,目前的管理模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已安装智慧油田组件的抽油机井,在数据远程传输通道中断的情况下,功图计量分析系统无法对抽油机井产量进行实时计量;二是对于无网络覆盖的边远抽油机井,目前无... 华北油田拥有抽油机井5 000余口,目前的管理模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已安装智慧油田组件的抽油机井,在数据远程传输通道中断的情况下,功图计量分析系统无法对抽油机井产量进行实时计量;二是对于无网络覆盖的边远抽油机井,目前无法实现远程数字化管控。为此,展开了基于智能终端设备的功图计量分析系统研究,旨在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便捷性和可移动性,有效解决以上两方面问题。考虑到智能终端设备硬件存储及运算能力的限制,创新性地提出采用地面功图载荷线法确定有效泵冲程的新思路,建立了一种基于地面功图的功图算产模型,该模型运算简单、精度较高,且易于编程实现,在现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华北油田某工区随机选取了8口抽油机井,利用上述模型对其产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产量与真实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1%,小于10%的行业标准,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功图 智能终端 算产模型 移动管控 智慧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同心分注井验封测调一体化工具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鹏伟 王建宁 +4 位作者 姜燕 苏毅 张旭 赵非 陈军政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目前,华北油田的分层注水工艺存在工序复杂、占井周期长、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第3代精细分注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形成验封测调一体化技术。设计了定位器、调节器和验封短节,采用双电机和双齿轮反向传动结构,实现单支仪器集成检配、验... 目前,华北油田的分层注水工艺存在工序复杂、占井周期长、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第3代精细分注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形成验封测调一体化技术。设计了定位器、调节器和验封短节,采用双电机和双齿轮反向传动结构,实现单支仪器集成检配、验封、测调的功能,并可独立控制。该技术可通过按钮和数值输入等方式实现验封、测调、控制功能,还可显示相应的曲线和图表。已在10口井应用该技术,单支测试仪1次下井便可完成1口井的检配、验封、测调作业,施工成功率100%。单井单次作业时间减少4~5 h,节省费用约¥1.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验封 测调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油藏注水水平井ICD完井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伟 王珍峰 +4 位作者 刘振涛 陈昌杰 刘全宝 王风英 孙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6,共12页
流入控制阀(ICD)完井已被应用于改善注水水平井的注入动态,配置ICD最初入井时的合理完井参数是取得均衡注水效果的关键。本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结合半解析耦合模型建立了稳态模拟和瞬态模拟相结合的注水水平井ICD完井动态模... 流入控制阀(ICD)完井已被应用于改善注水水平井的注入动态,配置ICD最初入井时的合理完井参数是取得均衡注水效果的关键。本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结合半解析耦合模型建立了稳态模拟和瞬态模拟相结合的注水水平井ICD完井动态模拟方法。针对高渗均质油藏、非均质砂岩油藏和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利用建立的模拟方法开展了注采模式下注水水平井ICD完井动态模拟预测和完井参数优化设计,并对注采模式下2口水平井单独或同时ICD完井的生产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上述3种油藏,ICD完井能有效改善注水水平井的吸水剖面均匀程度,提高整个油藏的水驱波及效率;进行ICD限流强度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其对吸水剖面均匀程度和吸水指数的影响;对于高渗均质油藏,ICD完井不需要下入封隔器,并推荐采用统一布置方式;对于非均质砂岩油藏,ICD完井存在一个最优封隔器个数,统一布置方式和变化布置方式均可;对于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ICD完井推荐最大化封隔器个数,并首推采用变化布置方式;注采模式下为达到整个井网单元内水驱前缘均匀推进的目的注水水平井单独采用ICD完井即可。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油藏进行注水水平井ICD完井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水平井 ICD完井 不同类型油藏 注采模式 参数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宇 熊骥禹 +4 位作者 谢近平 罗玉财 李晶莹 黄新亚 尹峥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4期83-89,共7页
近期,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油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该凹陷新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安山岩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不清,制约着该区块油气勘探开发的正常进行,多数井存在失利。为进一步研究安山岩油藏成藏规律,... 近期,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油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该凹陷新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安山岩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不清,制约着该区块油气勘探开发的正常进行,多数井存在失利。为进一步研究安山岩油藏成藏规律,从油源、储集条件、储盖组合以及安山岩油藏的成藏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油藏“源内-相控复合岩性油藏”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控制着火成岩成藏的物质基础,溢流相的展布控制着有效储层的发育程度,断层的发育程度控制着安山岩展布以及油气运移。该研究为安山岩油藏的成藏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类似地区安山岩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油藏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乌兰花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