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油田科技信息管理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以明 罗金洋 +4 位作者 王洪光 田炜 吴国栋 佟慧宁 曹飞 《石油科技论坛》 2016年第4期6-12,共7页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积极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公司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位一体"科技管理层级架构日趋完善,"统一攻...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积极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公司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位一体"科技管理层级架构日趋完善,"统一攻关方向、统一科研力量、统一科技投入、统一科研支撑"为特征的"四统一"大科研体系日渐成熟;围绕持续增储、高效建产、精细开发和煤层气高效开发四大工程,强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使华北油田近几年储量增长和产量稳中有升;践行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油田建设,智慧油田建设已经成为华北油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加强科技人才管理,逐步形成了符合公司发展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为华北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科技改革 智慧油田 人才培养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科技改革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建奇 田炜 +1 位作者 吴国栋 罗金洋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5期10-13,18,共5页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成立了改革工作推进小组,以完善科研考核、科研支撑等相关机制为改革切入点,构建大科研管理体系,以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求。阐述了华北油田科技改革的具体内容及目前推进实施的情况,具体包括:创...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成立了改革工作推进小组,以完善科研考核、科研支撑等相关机制为改革切入点,构建大科研管理体系,以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求。阐述了华北油田科技改革的具体内容及目前推进实施的情况,具体包括:创建以"统一攻关方向、统一科研力量、统一科技投入、统一科研支撑"为特征的"大科研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使用新机制,进一步理顺科研项目管理程序,完善科研考核机制,完善科研条件保障机制五方面内容。通过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激发了油田科研资源的活力和创造力,助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科技体制 科研管理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组织管理 为主营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被引量:4
3
作者 杜玉洪 吴国栋 《石油科技论坛》 2010年第6期40-45,共6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十一五"以来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如,科技资源整合、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研究团队建设、科技资金和项目管理等,以及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探索了制约华北油田主营业务发展的关键技... 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十一五"以来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如,科技资源整合、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研究团队建设、科技资金和项目管理等,以及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探索了制约华北油田主营业务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今后搞好科技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管理 创新做法 寻找问题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科技制度管理创新 构建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建国 赵书俊 +1 位作者 吴国栋 赵艳红 《石油科技论坛》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近几年在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创新体系、创新科技管理、探索长效激励机制、创造和谐创新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工作,有的已经在实践中见到了初步效果。
关键词 科技管理 机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建设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鑫 黄少伟 +2 位作者 佟惠宁 王海生 叶沛林 《石油规划设计》 2014年第5期40-41,49,共3页
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华北油田在油田生产领域进行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为使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生产参数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加强数据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支撑作用,华北油田研发了一套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阐述... 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华北油田在油田生产领域进行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为使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生产参数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加强数据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支撑作用,华北油田研发了一套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阐述了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架构及主要功能。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生产流程监视、生产管理、生产调度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生产指挥系统 自动化监控 三级管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6
作者 孟凡华 马文峰 +3 位作者 刘红霞 程相振 韩东 史丽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三难"(征地难、建站难、布管难)、"三高"(投资高、闲置高、能耗高)、采出水处理"三差异"(水质差异、排放标准差异、产水量差异)等问题不断凸...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三难"(征地难、建站难、布管难)、"三高"(投资高、闲置高、能耗高)、采出水处理"三差异"(水质差异、排放标准差异、产水量差异)等问题不断凸显,现有建设模式下的降本提效措施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为此,以煤层气产能建设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双重因素为出发点,在总结现有集输系统形成的主体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低成本、运行低能耗、系统高效率的核心理念,从改变现有的产能建设模式和集输系统模式入手,从井网布局、站场建设和管网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1)构建分布式地面集输模式,创建新型"分布设点、双管前置、井站合建、橇装增压"总体集输工艺优化模式;(2)推进分期式地面建设理念,研究适合于站场橇装设备分期建设系数,提高设备利用率,调整采气、集气管网的设计系数,以确保系统产、输能力匹配合理;(3)推广井、站合建的橇装技术,实现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施工,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建设工期,从而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结论认为,现有建设模式及系统模式下的优化、调整手段不是该气田降低投资的根本出路,探索新的产能建设模式、以非常规手段解决非常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投资回报率、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田 降本提效 集输工艺 地面—地下一体化 井—站合建 橇装化设计 分期、分布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8
7
作者 苏奥 杜江民 +3 位作者 贺聪 余雁 王存武 罗金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2-750,共9页
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盆地模拟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构造带油气主要来源于平湖组煤系源岩,而且油气主成藏期为晚期,与生烃增压的形成期大致相同,另外油气... 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盆地模拟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构造带油气主要来源于平湖组煤系源岩,而且油气主成藏期为晚期,与生烃增压的形成期大致相同,另外油气藏多分布在超压顶界面附近,这些均指示超压与油气成藏存在密切关系;镜质体反射率、地温梯度及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的热异常,储层物性、非均一捕获的包裹体、"气烟囱"反映的流体压力异常、凝析油轻烃组分反映的组分异常证实研究区流体在超压主导下晚期高效率快速流体;高压流体的泄压排放诱发断裂开启,并为流体运移提供动力,从而控制油气在超压界面附近高效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超压 流体流动 西湖凹陷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面粘结性能对遇层面水压裂缝扩展的影响
8
作者 赵兴龙 刘斌 +3 位作者 黄炳香 程相振 刘江伟 周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RFPA2D软件对水压裂缝遇不同粘结性能层面后的扩展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粘结性能层面下水压裂缝初至层面扩展行为、沿层面扩展的最大距离以及遇层面水压裂缝的扩展形态。模拟结果表明水压裂缝初至层面的扩展行为主要由层... 采用RFPA2D软件对水压裂缝遇不同粘结性能层面后的扩展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粘结性能层面下水压裂缝初至层面扩展行为、沿层面扩展的最大距离以及遇层面水压裂缝的扩展形态。模拟结果表明水压裂缝初至层面的扩展行为主要由层面与煤岩体粘结强度的差异性决定;水压裂缝沿层面扩展的最大距离随岩层与层面抗拉强度比值的增大呈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面 水压裂缝 粘结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径曲线与煤体结构关系探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程相振 胡秋嘉 杨莹莹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3期35-38,共4页
中国煤层气具体地质情况有别于国外成功开采区块,在实际勘探开发中需要针对具体区块摸索出适合不同地区的研究方法。针对煤体结构研究较少、煤体结构研究区域针对性不够的问题,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为例,在参考常规测井曲线中电阻率及... 中国煤层气具体地质情况有别于国外成功开采区块,在实际勘探开发中需要针对具体区块摸索出适合不同地区的研究方法。针对煤体结构研究较少、煤体结构研究区域针对性不够的问题,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为例,在参考常规测井曲线中电阻率及自然伽马的物理性质变化的基础上,补充了钻井过程对井径曲线的影响,研究了井径曲线与煤体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樊庄区井径主要受煤岩煤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井径曲线可分为"直线"型、"锯齿"型和"大肚"型,煤体结构与井径曲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得出原生型、过渡型及碎裂型煤体结构对应的井径范围。结合微电阻率成像与岩心标定常规测井,建立了樊庄区电阻率与井径曲线快速划分煤体结构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径曲线 煤体结构 划分标准 樊庄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在储气库建设阶段的实施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晶 程相振 +6 位作者 李磊 王培森 李昊辰 柳灵艳 张裔 田文阳 陈凌宵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12期24-27,共4页
苏桥储气库由枯竭油气藏改建,是世界上埋藏最深、运行压力等级最高的储气库。建库初期,国内关于储气库建设的标准体系不完善,加速标准体系的建设,对指导苏桥储气库的管理和建设尤为重要。在苏桥储气库生产建设过程中,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苏桥储气库由枯竭油气藏改建,是世界上埋藏最深、运行压力等级最高的储气库。建库初期,国内关于储气库建设的标准体系不完善,加速标准体系的建设,对指导苏桥储气库的管理和建设尤为重要。在苏桥储气库生产建设过程中,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先后制定并发布了8项油田公司级企业标准,细化施工步骤、明确施工目的、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了整体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储气库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建设 高质量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地震资料解释标准体系助推勘探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雯 赵淑芳 +6 位作者 刘喜恒 肖阳 曾忠 唐传章 王孟华 黄新亚 赵磊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12期32-36,共5页
企业标准体系是其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支撑。因此,细化专业技术领域,筑牢各专业标准体系根基至关重要。对企业地震资料解释标准体系尚缺少相关新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体系的问... 企业标准体系是其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支撑。因此,细化专业技术领域,筑牢各专业标准体系根基至关重要。对企业地震资料解释标准体系尚缺少相关新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构建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阐述,论述了标准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结构类别、框架及标准体系表,提出了急需研究制修订的技术和质控规范4项,为提高解释精度及勘探效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解释 标准体系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