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异丁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分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智峰 许文德 +2 位作者 黄卿 张荷 周旭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88,共8页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作为制备无灰分散剂的中间产物,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决定了后续胺化反应的成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两种催化工艺(BF 3和AlCl 3催化法)制备的不同活性的聚异丁烯和不同烃化工...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作为制备无灰分散剂的中间产物,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决定了后续胺化反应的成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两种催化工艺(BF 3和AlCl 3催化法)制备的不同活性的聚异丁烯和不同烃化工艺(氯化法和热合成法)制备的PIBSA的结构,探讨PIBSA的合成反应机理,对比分析了两种PIBSA进一步胺化制备的无灰分散剂的低温油泥分散性、高温清净性以及烟炱分散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工艺制备PIBSA时,由于聚异丁烯的结构及反应原理不同,合成产物PIBSA的结构差异较大;热合成法PIBSA的末端以接枝的单五元环酸酐结构为主,氯化法PIBSA的末端主要以邻苯二甲酸酐结构为主,两种不同结构对无灰分散剂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氯化法PIBSA制备的无灰分散剂DL和热合成法PIBSA制备的无灰分散剂DR的低温油泥分散性相当,DL的高温清净性优于DR,而烟炱分散性略差于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 无灰分散剂 合成机理 清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