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区青山口组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杜先利 王泓博 +6 位作者 赵容生 季辉 朱焕来 代登亮 王颖 李迎九 肖红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5,共14页
位于长岭凹陷鞍部的大情字井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储层温度较高、岩性好、含水量高的青山口组是最佳热储层,因此,阐明地热水的成因模式对于该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青山口组7口井地热水样的水化学测试,... 位于长岭凹陷鞍部的大情字井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储层温度较高、岩性好、含水量高的青山口组是最佳热储层,因此,阐明地热水的成因模式对于该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青山口组7口井地热水样的水化学测试,结合收集的8组氢氧同位素数据,研究了目标区地热水的来源及混合过程,并分析了成因模式。结果表明,青山口组地热水主要为部分平衡的Cl^(-)Na型流体,补给来源为长白山地区的大气降水和原生沉积水,补给高程为2347~2370 m;通过2210~3470 m的循环吸热过程形成现今温度为81.25~112.80℃的地热流体存储于半开放体系的青山口组碎屑岩储层中。另外,研究区NE、NW向2组断裂系统是地热流体循环的主要导水通道,地热流体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围岩矿物发生水岩反应,碳酸盐岩及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形成了以Na^(+)、Cl^(-)和HCO^(-)3离子为主的地热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大情字井地区 地热水 水化学特征 成因模式 地热储层 碎屑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