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频电磁(TFEM)技术——油气检测原理与方法
1
作者 何展翔 陈涛 +3 位作者 陈本池 石艳玲 刘雪军 陈晓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2-1045,共14页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管模型与电化学理论,认为极化电场与流体浓度以及微观电荷迁移和积累密切相关,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通过电扩散假说和薄膜极化理论,可以解释极化效应的本质。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等效复电阻率模型,导出电磁油气检测的基本公式,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准确表征油气储层的电性异常,特别是与储层含油气相关的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振幅和相位曲线的表现。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优化收发距、频率等施工参数,有效提取激发极化效应,从而识别油气储层的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相位及微分曲线上的特征,与理论数学表征相呼应,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激发极化效应的数据采集有效参数和临界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该方法在流体检测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曲线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为电磁法油气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油气检测 参数优化 激发极化效应 双电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黏性流体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反透射系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印兴耀 周东勇 +2 位作者 宗兆云 陈本池 卢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58-2266,共9页
地下岩石由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组成,通常流体含黏性.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受岩石骨架和黏性流体的影响会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本文将流、固体位移和应力连续作为边界条件,推导出含黏性流体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反透射系数方程;通过建立上... 地下岩石由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组成,通常流体含黏性.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受岩石骨架和黏性流体的影响会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本文将流、固体位移和应力连续作为边界条件,推导出含黏性流体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反透射系数方程;通过建立上层为饱油、下层为饱盐水的砂岩孔隙介质模型,开展反透射系数特征研究,分别分析不同频率、不同黏滞系数条件下,含黏性流体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反透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研究表明,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和等效介质分界面上的反透射系数分别随入射角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方程推导和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快纵波反透射系数受频率、流体黏性的影响较小,而快横波反透射系数在一定入射角范围内受频率、流体黏性的影响比较大;由于黏性孔隙流体的作用,慢纵波和慢横波的反透射系数受入射角、频率及流体黏性的影响都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流体 孔隙介质 慢纵波 慢横波 反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全球光伏领域争相研发的焦点之一。介绍并探讨了目前最受瞩目的四大类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进而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对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评述。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 直接带隙半导体 光电能量转换 电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