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集成与移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维秀
段卫星
+1 位作者
杨晶
冯玉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6,387,共8页
为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成果,解决软、硬件环境变化带来的油气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的不适应以及多软件间的互操作问题,研究了软件集成和移植的关键技术和流程。通过分析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现状,指出了软件存在扩展性和维护性局限,提出了...
为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成果,解决软、硬件环境变化带来的油气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的不适应以及多软件间的互操作问题,研究了软件集成和移植的关键技术和流程。通过分析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现状,指出了软件存在扩展性和维护性局限,提出了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集成环境的技术目标,它既应有完备的数据模型,又兼具强扩展性和高集成度。阐述了面向该技术目标进行软件集成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软件移植类型和策略,设计了软件移植的技术框架和方法,并研究了软件集成和移植中的重构技术。S软件移植的工程实践证明了该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集成
软件移植
重构
插件
应用集成平台
设计模式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32
2
作者
丁伟
胡立新
+3 位作者
何京国
赵国勇
段卫星
刘丽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方法是将滑动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和交替扫描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地震成像质量和采集施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高效地震采集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2013年在我国西部HS地区开展了观测系统设计、高效采集方法试...
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方法是将滑动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和交替扫描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地震成像质量和采集施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高效地震采集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2013年在我国西部HS地区开展了观测系统设计、高效采集方法试验、高效采集特征噪声压制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国内最高日产、最高时效、最高平均日产3项记录。将该方法应用于HS地区复杂山前带三维地震勘探,有效提高了该地区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同步滑动
同步扫描
滑动扫描
高效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前反演数据优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
13
3
作者
许自龙
孟繁举
+2 位作者
唐勇
宋林
夏洪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11,共8页
叠前反演技术已逐步成为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叠前反演前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技术及流程大都仍然采用常规处理中的思路与方法,而常规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时差和残余噪声将直接影响反演结果的精度,因而需要对叠前反演数...
叠前反演技术已逐步成为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叠前反演前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技术及流程大都仍然采用常规处理中的思路与方法,而常规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时差和残余噪声将直接影响反演结果的精度,因而需要对叠前反演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分析了剩余时差和残余噪声的产生原因,选用常规多项式拟合及叠加技术确定记录道上每一时刻信息的正确位置,应用静态时移的方法消除剩余时差;采用多道识别、单道消除的横向滑动时空变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消除残余噪声产生的根源,保证去噪结果具有更高的保真度。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证明了叠前反演数据优化的必要性以及所论优化处理技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反演数据优化
剩余时差
残余噪声
常规多项式拟合
横向滑动时空变小波阈值去噪
高保真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被引量:
11
4
作者
吕公河
邸志欣
+5 位作者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41,共11页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不相关性来确定观测系统,然后利用确定的观测系统,基于探区的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观测系统的有效性,从而确定最终的观测系统。针对中国西部沙漠试验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块状非规则(随机)采样观测系统,纵横向检波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均匀分布、激发点近于随机不规则分布。首次采用可控震源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1760炮的地震数据。通过数据重建,得到了4倍密度(7.5m×7.5m的面元)数据体,偏移成像后的地震剖面品质比常规剖面(15m×15m)明显提高。与规则高密度采集相比,此次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虽然检波点、炮点大幅度减少,但重建后的高密度规则数据的偏移成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该稀疏采集试验不仅为后续高密度数据重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际资料和应用经验,而且对于东部复杂障碍区的地震数据采集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节点仪器+压缩感知+可控震源"的采集方式,将是一种最佳组合,会取得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
非规则采样
观测系统
数据重建
贪心序贯算法
高密度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NMH工区谐波干扰特征及压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于富文
何京国
+2 位作者
段卫星
张志林
崔汝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9-704,共6页
青海NMH工区地表复杂,近地表岩石硬度差异大,有必要开展不同地表耦合条件下可控震源谐波干扰的分布特征研究和压制方法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谐波干扰变化规律,确立了相应的谐波干扰压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青海NMH工区地表复杂,近地表岩石硬度差异大,有必要开展不同地表耦合条件下可控震源谐波干扰的分布特征研究和压制方法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谐波干扰变化规律,确立了相应的谐波干扰压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产生的谐波干扰与地表岩石硬度密切相关,一般随地表岩石硬度增加,谐波干扰强度显著增强,但相位畸变相应减小。通过优选激发点位置、有针对性地改善地表耦合条件、合理调节相位控制增益,甚至研究和采用诸如新型震源平板等多种技术措施,尽可能保证在硬度值约40(即接近"半刚度")的地层中激发,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谐波干扰的影响,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理想情况下,可使得谐波干扰能量降低约30%,单炮地震记录信噪比提高约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地震采集
谐波干扰
震源耦合
压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河油田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
9
6
作者
邸志欣
张丽娜
邓光校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505,共13页
塔河油田主力产油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深,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精度低,不能满足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需要。根据该区缝洞型储集体的固有特征,结合前期地震采集的技术经验,对数据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检波器接收与噪...
塔河油田主力产油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深,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精度低,不能满足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需要。根据该区缝洞型储集体的固有特征,结合前期地震采集的技术经验,对数据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检波器接收与噪声压制、地震波激发等3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和优化,提出了面向开发的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1采用小网格、高覆盖、长排列、宽方位的大道数三维正交横向慢滚动观测系统;2采用"品"字形组合方式接收,同时采用调低电机转速等措施压制老油区特殊噪声;3忽略"低频段"影响,在潜水面以下最佳激发深度激发。塔河油田10区东、10区西等多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践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地震采集
塔河油田
缝洞型储层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属性评价分析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
6
7
作者
姚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与属性分析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面元间属性分布的合理性又是影响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基于前人给出的面元属性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对比了几种不同类型观测系统的均匀度,以优选面元属性的均匀...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与属性分析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面元间属性分布的合理性又是影响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基于前人给出的面元属性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对比了几种不同类型观测系统的均匀度,以优选面元属性的均匀性最好的观测系统;然后从观测系统属性的变化规律出发,根据采集脚印周期的计算公式,逐一分析了接收点距、激发点距、束线距等参数变化对采集脚印的影响,从而明确观测系统参数优化的方向。在胜利探区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和优选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三维观测系统优选和参数优化提供了实用的方法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属性评价
参数优化
采集脚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车排子地区近地表多次波特征及压制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照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2-420,共9页
陆上地震勘探中的近地表多次波在监示记录上表现为低频线性干扰,其特点是在初至波之后平行初至多相位连续,且能量强,占据记录空间范围大,对有效波干扰严重。以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为研究靶区,通过系统的试验与资料分析,对表层低频线性干...
陆上地震勘探中的近地表多次波在监示记录上表现为低频线性干扰,其特点是在初至波之后平行初至多相位连续,且能量强,占据记录空间范围大,对有效波干扰严重。以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为研究靶区,通过系统的试验与资料分析,对表层低频线性干扰的成因及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联合压制的方法,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研究表明:1近地表低速层顶、底存在两个强波阻抗界面,地震波在这两个界面间传播时形成多次震荡,从而导致地震记录上出现较强的低频线性干扰;2当深层地震反射波向上传播至地面时,低、降速带对有效波起到低通滤波作用,对有效波造成一定的影响;3野外数据采集中加大激发井深和减少激发药量,可以有效地减弱这种低频线性干扰,从而得到较好的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次波
低频线性干扰
压制方法
激发井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数据特征干扰压制技术
被引量:
19
9
作者
曲英铭
李振春
+3 位作者
韩文功
胡立新
黄建平
黄金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5-407,共13页
可控震源远距离同步滑动扫描(DS4)高效采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野外采集效率,但这种采集方式会产生两种较为严重的特征干扰噪声——谐波干扰噪声和交涉干扰噪声,给室内数据处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两种特征干扰噪声分别进行噪声压制:...
可控震源远距离同步滑动扫描(DS4)高效采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野外采集效率,但这种采集方式会产生两种较为严重的特征干扰噪声——谐波干扰噪声和交涉干扰噪声,给室内数据处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两种特征干扰噪声分别进行噪声压制:对谐波干扰采用自适应匹配预测滤波谐波压制方法,克服了地面力信号记录不准确和大地对基波信号和谐波信号衰减不同造成的预测谐波不准确问题,准确地压制谐波干扰,同时几乎不损害有效能量;将存在交涉干扰的记录变换到人工分选道集中再进行随机噪声压制。模型试算和野外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证明了特征干扰压制方法能很好地压制谐波干扰和交涉干扰,且谐波干扰和交涉干扰压制后的叠加剖面中谐波噪声被消除,交涉干扰导致的同相轴不连续现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4
谐波干扰
交涉干扰
自适应匹配预测滤波
可控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镜像法表面多次波正演模拟研究
10
作者
巩长春
刘韬
+1 位作者
李琳
季玉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482,共8页
针对海洋地震勘探的海底电缆(OBC)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正演表面多次波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镜像延拓的思路修改模型,将海底对称映射到海平面之上作为新边界。将原始模型的表面多次波传播路径等效成新模型下一次反射波的传播路径...
针对海洋地震勘探的海底电缆(OBC)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正演表面多次波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镜像延拓的思路修改模型,将海底对称映射到海平面之上作为新边界。将原始模型的表面多次波传播路径等效成新模型下一次反射波的传播路径,因此,只需将新模型的表面边界设置成吸收边界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多次波的传播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多个地质模型数据,正演出的多次波波场和实际多次波信息较为吻合,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正演
海底电缆
镜像延拓
起伏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集成与移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维秀
段卫星
杨晶
冯玉苹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胜利分
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6,387,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2)资助~~
文摘
为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成果,解决软、硬件环境变化带来的油气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的不适应以及多软件间的互操作问题,研究了软件集成和移植的关键技术和流程。通过分析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现状,指出了软件存在扩展性和维护性局限,提出了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集成环境的技术目标,它既应有完备的数据模型,又兼具强扩展性和高集成度。阐述了面向该技术目标进行软件集成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软件移植类型和策略,设计了软件移植的技术框架和方法,并研究了软件集成和移植中的重构技术。S软件移植的工程实践证明了该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软件集成
软件移植
重构
插件
应用集成平台
设计模式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
Keywords
software integration
software transplantation
reconstruction
plug-in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design pattern
seismic acquisition engineering softwar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32
2
作者
丁伟
胡立新
何京国
赵国勇
段卫星
刘丽娟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胜利分
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文摘
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方法是将滑动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和交替扫描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地震成像质量和采集施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高效地震采集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2013年在我国西部HS地区开展了观测系统设计、高效采集方法试验、高效采集特征噪声压制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国内最高日产、最高时效、最高平均日产3项记录。将该方法应用于HS地区复杂山前带三维地震勘探,有效提高了该地区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同步滑动
同步扫描
滑动扫描
高效采集
Keywords
vibrator
synchronous slide
synchronous sweep
slip sweep
high-efficiency acquisi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前反演数据优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
13
3
作者
许自龙
孟繁举
唐勇
宋林
夏洪瑞
机构
中国石油
化工
股份
有限公司
石油
物探技术研究院
大庆钻探
工程
公司
地球
物理
勘探一
公司
研究院
北京金阳普泰
石油
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江汉分
公司
物探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11,共8页
文摘
叠前反演技术已逐步成为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叠前反演前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技术及流程大都仍然采用常规处理中的思路与方法,而常规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时差和残余噪声将直接影响反演结果的精度,因而需要对叠前反演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分析了剩余时差和残余噪声的产生原因,选用常规多项式拟合及叠加技术确定记录道上每一时刻信息的正确位置,应用静态时移的方法消除剩余时差;采用多道识别、单道消除的横向滑动时空变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消除残余噪声产生的根源,保证去噪结果具有更高的保真度。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证明了叠前反演数据优化的必要性以及所论优化处理技术的正确性。
关键词
叠前反演数据优化
剩余时差
残余噪声
常规多项式拟合
横向滑动时空变小波阈值去噪
高保真去噪
Keywords
data optimization before prestaek inversion, residual moveout, residual noise, conventional polynomial fitting, time-space-varying 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 based on the horizontal sliding, high fidelity denois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被引量:
11
4
作者
吕公河
邸志欣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胜利分
公司
中国
科学院地质与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中石化休斯顿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41,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JP17037)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科技项目(SG16-52K)共同资助~~
文摘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不相关性来确定观测系统,然后利用确定的观测系统,基于探区的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观测系统的有效性,从而确定最终的观测系统。针对中国西部沙漠试验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块状非规则(随机)采样观测系统,纵横向检波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均匀分布、激发点近于随机不规则分布。首次采用可控震源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1760炮的地震数据。通过数据重建,得到了4倍密度(7.5m×7.5m的面元)数据体,偏移成像后的地震剖面品质比常规剖面(15m×15m)明显提高。与规则高密度采集相比,此次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虽然检波点、炮点大幅度减少,但重建后的高密度规则数据的偏移成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该稀疏采集试验不仅为后续高密度数据重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际资料和应用经验,而且对于东部复杂障碍区的地震数据采集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节点仪器+压缩感知+可控震源"的采集方式,将是一种最佳组合,会取得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
非规则采样
观测系统
数据重建
贪心序贯算法
高密度采集
Keywords
compressive sensing
sparse
irregular sampling
geometry
data reconstruction
greedy sequential algorithm
high-density data acquisi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NMH工区谐波干扰特征及压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于富文
何京国
段卫星
张志林
崔汝国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胜利分
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9-70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060300)共同资助
文摘
青海NMH工区地表复杂,近地表岩石硬度差异大,有必要开展不同地表耦合条件下可控震源谐波干扰的分布特征研究和压制方法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谐波干扰变化规律,确立了相应的谐波干扰压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产生的谐波干扰与地表岩石硬度密切相关,一般随地表岩石硬度增加,谐波干扰强度显著增强,但相位畸变相应减小。通过优选激发点位置、有针对性地改善地表耦合条件、合理调节相位控制增益,甚至研究和采用诸如新型震源平板等多种技术措施,尽可能保证在硬度值约40(即接近"半刚度")的地层中激发,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谐波干扰的影响,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理想情况下,可使得谐波干扰能量降低约30%,单炮地震记录信噪比提高约260%。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地震采集
谐波干扰
震源耦合
压制技术
Keywords
vibroseis, seismic acquisition, harmonic interference, source coupling, suppression techniqu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河油田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
9
6
作者
邸志欣
张丽娜
邓光校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胜利分
公司
中国石油
化工
股份
有限公司
西北油田分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505,共1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50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JP14004)联合资助~~
文摘
塔河油田主力产油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深,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精度低,不能满足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需要。根据该区缝洞型储集体的固有特征,结合前期地震采集的技术经验,对数据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检波器接收与噪声压制、地震波激发等3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和优化,提出了面向开发的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1采用小网格、高覆盖、长排列、宽方位的大道数三维正交横向慢滚动观测系统;2采用"品"字形组合方式接收,同时采用调低电机转速等措施压制老油区特殊噪声;3忽略"低频段"影响,在潜水面以下最佳激发深度激发。塔河油田10区东、10区西等多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践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精度
地震采集
塔河油田
缝洞型储层
观测系统
Keywords
high-precision
seismic acquisition
Tahe Oilfield
fractured-cavern reservoir
geometr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属性评价分析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
6
7
作者
姚江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2)资助
文摘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与属性分析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面元间属性分布的合理性又是影响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基于前人给出的面元属性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对比了几种不同类型观测系统的均匀度,以优选面元属性的均匀性最好的观测系统;然后从观测系统属性的变化规律出发,根据采集脚印周期的计算公式,逐一分析了接收点距、激发点距、束线距等参数变化对采集脚印的影响,从而明确观测系统参数优化的方向。在胜利探区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和优选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三维观测系统优选和参数优化提供了实用的方法技术手段。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属性评价
参数优化
采集脚印
Keywords
3D seismic exploration, geometry, property evalu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cquisition footprint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排子地区近地表多次波特征及压制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照营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河南分
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2-420,共9页
文摘
陆上地震勘探中的近地表多次波在监示记录上表现为低频线性干扰,其特点是在初至波之后平行初至多相位连续,且能量强,占据记录空间范围大,对有效波干扰严重。以春光油田车排子地区为研究靶区,通过系统的试验与资料分析,对表层低频线性干扰的成因及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联合压制的方法,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研究表明:1近地表低速层顶、底存在两个强波阻抗界面,地震波在这两个界面间传播时形成多次震荡,从而导致地震记录上出现较强的低频线性干扰;2当深层地震反射波向上传播至地面时,低、降速带对有效波起到低通滤波作用,对有效波造成一定的影响;3野外数据采集中加大激发井深和减少激发药量,可以有效地减弱这种低频线性干扰,从而得到较好的地震资料。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次波
低频线性干扰
压制方法
激发井深
Keywords
seismic exploration, multiple, low-frequency linear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method, shooting depth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数据特征干扰压制技术
被引量:
19
9
作者
曲英铭
李振春
韩文功
胡立新
黄建平
黄金强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
地球
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胜利分
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5-407,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239006
2011CB202402)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4069
412741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R1401005A)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创新工程(YCXJ2016001)联合资助~~
文摘
可控震源远距离同步滑动扫描(DS4)高效采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野外采集效率,但这种采集方式会产生两种较为严重的特征干扰噪声——谐波干扰噪声和交涉干扰噪声,给室内数据处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两种特征干扰噪声分别进行噪声压制:对谐波干扰采用自适应匹配预测滤波谐波压制方法,克服了地面力信号记录不准确和大地对基波信号和谐波信号衰减不同造成的预测谐波不准确问题,准确地压制谐波干扰,同时几乎不损害有效能量;将存在交涉干扰的记录变换到人工分选道集中再进行随机噪声压制。模型试算和野外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证明了特征干扰压制方法能很好地压制谐波干扰和交涉干扰,且谐波干扰和交涉干扰压制后的叠加剖面中谐波噪声被消除,交涉干扰导致的同相轴不连续现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
DS4
谐波干扰
交涉干扰
自适应匹配预测滤波
可控震源
Keywords
distance separated simultaneous slip sweep(DS4)
harmonic noise
crosstalk noise
adaptive matched predictive filtering
vibrosei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镜像法表面多次波正演模拟研究
10
作者
巩长春
刘韬
李琳
季玉新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化工
股份
有限公司
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化工
股份
有限公司
多波地震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
地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482,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42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2148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5)共同资助~~
文摘
针对海洋地震勘探的海底电缆(OBC)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正演表面多次波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镜像延拓的思路修改模型,将海底对称映射到海平面之上作为新边界。将原始模型的表面多次波传播路径等效成新模型下一次反射波的传播路径,因此,只需将新模型的表面边界设置成吸收边界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多次波的传播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多个地质模型数据,正演出的多次波波场和实际多次波信息较为吻合,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关键词
多次波
正演
海底电缆
镜像延拓
起伏边界
Keywords
multiples
seismic modeling
ocean bottom cable(OBC)
mirror extension
irregular boundar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勘探采集工程软件集成与移植技术探讨
徐维秀
段卫星
杨晶
冯玉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
丁伟
胡立新
何京国
赵国勇
段卫星
刘丽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叠前反演数据优化处理技术
许自龙
孟繁举
唐勇
宋林
夏洪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吕公河
邸志欣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海NMH工区谐波干扰特征及压制技术研究
于富文
何京国
段卫星
张志林
崔汝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塔河油田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分析与实践
邸志欣
张丽娜
邓光校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属性评价分析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效果
姚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车排子地区近地表多次波特征及压制方法
徐照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数据特征干扰压制技术
曲英铭
李振春
韩文功
胡立新
黄建平
黄金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镜像法表面多次波正演模拟研究
巩长春
刘韬
李琳
季玉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