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聚合物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付继彤
彭苏萍
+1 位作者
苏长明
于培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30,33,共4页
分析了三次采油用聚合物驱油剂开发应用现状。针对目前聚合物驱油剂存在耐温抗盐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采用疏水离子型单体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法,成功研究了耐温抗盐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型聚合物,其各项性能指标均...
分析了三次采油用聚合物驱油剂开发应用现状。针对目前聚合物驱油剂存在耐温抗盐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采用疏水离子型单体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法,成功研究了耐温抗盐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型聚合物,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特殊油层三次采油使用要求,它具有独特的“盐增粘效应”。对疏水缔合型聚合物的耐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驱油效率及表观粘度等进行了系统评价。阳离子聚合物(NCP)作为一种新型驱油剂,具有耐温、抗盐等性能,可有效起到降水增油效果.其作用机理一是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粘度,可改善流度比,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二是由于岩石矿物表面带负电荷,阳离子高分子量聚合物注入后,发生静电吸附,使油膜脱落.从而达到提高呆收率的目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NCP)不仅能满足特殊油藏的三次采油使用需要,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堵聚防窜”功能,在孤岛采油厂进行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耐温抗盐
三次采油
增油效果
波及体积
流度比
防窜
新型
油剂
共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国煤层气资源动态评价与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
104
2
作者
张道勇
朱杰
+5 位作者
赵先良
高煖
庚勐
陈刚
焦健
刘思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8-1604,共7页
按照统一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框架,运用体积法,对陆上41个主要含煤盆地(群)煤层气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以及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0...
按照统一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框架,运用体积法,对陆上41个主要含煤盆地(群)煤层气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以及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0×10^(12)m^3。煤层气资源区域分布较为集中,鄂尔多斯、沁水等10个大型含气盆地煤层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层系上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煤层气整体品质一般,类型以II类为主,其次为Ⅰ类,可采性差异大,可采性较好的地区有限。与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相比,本次动态评价地质资源量减少了6.76×10^(12)m^3,可采资源量增加了1.63×10^(12)m^3,主要由于含气量数据可靠程度增加和对埋深认识的变化。我国煤层气具有地面规模开发条件的可采资源量在4×10^(12)m^3左右。沁水、鄂尔多斯、滇东黔西、准噶尔等几个大型盆地具有优先开发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资源
评价
分布
方法
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受热量的计算方法
3
作者
刘爱梅
蒋建华
胡建启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3期101-102,共2页
通过对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简化计算方法和合理计算方法对比,认为前者对炉管所受热应力考虑不足。在过渡段炉管的设计中应考虑炉膛高温火焰、高温烟气辐射和对流传热造成的热应力。文章给出了计算公式,可提高加热炉的设计安全性。
关键词
原油加热炉
过渡段炉管
热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聚合物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付继彤
彭苏萍
苏长明
于培志
机构
中国
矿业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30,33,共4页
文摘
分析了三次采油用聚合物驱油剂开发应用现状。针对目前聚合物驱油剂存在耐温抗盐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采用疏水离子型单体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法,成功研究了耐温抗盐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型聚合物,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特殊油层三次采油使用要求,它具有独特的“盐增粘效应”。对疏水缔合型聚合物的耐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驱油效率及表观粘度等进行了系统评价。阳离子聚合物(NCP)作为一种新型驱油剂,具有耐温、抗盐等性能,可有效起到降水增油效果.其作用机理一是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粘度,可改善流度比,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二是由于岩石矿物表面带负电荷,阳离子高分子量聚合物注入后,发生静电吸附,使油膜脱落.从而达到提高呆收率的目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NCP)不仅能满足特殊油藏的三次采油使用需要,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堵聚防窜”功能,在孤岛采油厂进行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耐温抗盐
三次采油
增油效果
波及体积
流度比
防窜
新型
油剂
共聚法
Keywords
polymer oil displacement agent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cationic polymer
oil recovery
plug-ging
channeling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国煤层气资源动态评价与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
104
2
作者
张道勇
朱杰
赵先良
高煖
庚勐
陈刚
焦健
刘思彤
机构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
研究
中心
中国石油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
公司
研究
中心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8-1604,共7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致密油气
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资助项目(2014YQKYQ01)
文摘
按照统一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框架,运用体积法,对陆上41个主要含煤盆地(群)煤层气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以及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0×10^(12)m^3。煤层气资源区域分布较为集中,鄂尔多斯、沁水等10个大型含气盆地煤层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层系上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煤层气整体品质一般,类型以II类为主,其次为Ⅰ类,可采性差异大,可采性较好的地区有限。与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相比,本次动态评价地质资源量减少了6.76×10^(12)m^3,可采资源量增加了1.63×10^(12)m^3,主要由于含气量数据可靠程度增加和对埋深认识的变化。我国煤层气具有地面规模开发条件的可采资源量在4×10^(12)m^3左右。沁水、鄂尔多斯、滇东黔西、准噶尔等几个大型盆地具有优先开发的地质条件。
关键词
煤层气
资源
评价
分布
方法
可利用性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assessm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vailability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受热量的计算方法
3
作者
刘爱梅
蒋建华
胡建启
机构
胜利
石油
管理局渤海钻井总
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兰州
石油
机械
研究
所
出处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简化计算方法和合理计算方法对比,认为前者对炉管所受热应力考虑不足。在过渡段炉管的设计中应考虑炉膛高温火焰、高温烟气辐射和对流传热造成的热应力。文章给出了计算公式,可提高加热炉的设计安全性。
关键词
原油加热炉
过渡段炉管
热量
计算
Keywords
oil heater
furnace pipe
heat
calculating
分类号
TE974.20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聚合物研究与应用
付继彤
彭苏萍
苏长明
于培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国煤层气资源动态评价与可利用性分析
张道勇
朱杰
赵先良
高煖
庚勐
陈刚
焦健
刘思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受热量的计算方法
刘爱梅
蒋建华
胡建启
《石油矿场机械》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