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聚合物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付继彤 彭苏萍 +1 位作者 苏长明 于培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30,33,共4页
分析了三次采油用聚合物驱油剂开发应用现状。针对目前聚合物驱油剂存在耐温抗盐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采用疏水离子型单体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法,成功研究了耐温抗盐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型聚合物,其各项性能指标均... 分析了三次采油用聚合物驱油剂开发应用现状。针对目前聚合物驱油剂存在耐温抗盐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采用疏水离子型单体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法,成功研究了耐温抗盐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型聚合物,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特殊油层三次采油使用要求,它具有独特的“盐增粘效应”。对疏水缔合型聚合物的耐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驱油效率及表观粘度等进行了系统评价。阳离子聚合物(NCP)作为一种新型驱油剂,具有耐温、抗盐等性能,可有效起到降水增油效果.其作用机理一是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粘度,可改善流度比,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二是由于岩石矿物表面带负电荷,阳离子高分子量聚合物注入后,发生静电吸附,使油膜脱落.从而达到提高呆收率的目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NCP)不仅能满足特殊油藏的三次采油使用需要,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堵聚防窜”功能,在孤岛采油厂进行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耐温抗盐 三次采油 增油效果 波及体积 流度比 防窜 新型 油剂 共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煤层气资源动态评价与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104
2
作者 张道勇 朱杰 +5 位作者 赵先良 高煖 庚勐 陈刚 焦健 刘思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8-1604,共7页
按照统一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框架,运用体积法,对陆上41个主要含煤盆地(群)煤层气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以及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0... 按照统一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框架,运用体积法,对陆上41个主要含煤盆地(群)煤层气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以及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0×10^(12)m^3。煤层气资源区域分布较为集中,鄂尔多斯、沁水等10个大型含气盆地煤层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层系上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煤层气整体品质一般,类型以II类为主,其次为Ⅰ类,可采性差异大,可采性较好的地区有限。与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相比,本次动态评价地质资源量减少了6.76×10^(12)m^3,可采资源量增加了1.63×10^(12)m^3,主要由于含气量数据可靠程度增加和对埋深认识的变化。我国煤层气具有地面规模开发条件的可采资源量在4×10^(12)m^3左右。沁水、鄂尔多斯、滇东黔西、准噶尔等几个大型盆地具有优先开发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资源 评价 分布 方法 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受热量的计算方法
3
作者 刘爱梅 蒋建华 胡建启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3期101-102,共2页
通过对原油加热炉过渡段炉管简化计算方法和合理计算方法对比,认为前者对炉管所受热应力考虑不足。在过渡段炉管的设计中应考虑炉膛高温火焰、高温烟气辐射和对流传热造成的热应力。文章给出了计算公式,可提高加热炉的设计安全性。
关键词 原油加热炉 过渡段炉管 热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