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偶极子阵列声波资料在江苏探区储层评价中的地质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强 陈建清 黄家胜 《复杂油气藏》 2009年第4期32-36,共5页
偶极子阵列声波仪器,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无论在硬地层还是软地层,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纵波、横波、斯通利波数据,进行可靠的岩石力学分析;与常规资料结合,可完成适用的井眼稳定性分析。同时,记录的波列能量与幅度数据,可以有效识别裂缝... 偶极子阵列声波仪器,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无论在硬地层还是软地层,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纵波、横波、斯通利波数据,进行可靠的岩石力学分析;与常规资料结合,可完成适用的井眼稳定性分析。同时,记录的波列能量与幅度数据,可以有效识别裂缝发育带。通过对不同方向传播的快慢横波的分离、提取,可以判断地层各向异性的方向,进而识别出地层内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或裂缝集中发育区。利用斯通利波反射性原理,能够判断地层内的异常地质反射体,寻找层界面或有利的裂缝发育带;经过岩心刻度后,能估算出地层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子阵列声波 测井 波列 裂缝 各向异性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处理技术在江苏油田低阻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茜 《复杂油气藏》 2009年第3期37-39,共3页
薄层处理技术旨在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运用纵向响应离散法,求取薄地层地球物理的真值,从而进一步求准岩性剖面和孔、渗、饱等储层参数,更加准确评价油气层。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及老井复查项目,在例举的两个实际应用中... 薄层处理技术旨在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运用纵向响应离散法,求取薄地层地球物理的真值,从而进一步求准岩性剖面和孔、渗、饱等储层参数,更加准确评价油气层。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及老井复查项目,在例举的两个实际应用中,较准确地识别出低电阻率薄层油藏,并通过试油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薄层处理 纵向响应 离散法 分辨率 低阻油层 储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流量测井方法在产液剖面测井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平 唐振欢 钱俊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3期47-49,共3页
江苏油田产液剖面测井中,油层出沙、井身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了测井成果的准确性和施工作业的成功率。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核流量测井方法,并对测量仪器、示踪剂、解释软件等进行调整和完善。现场应用表明:核流量测井方法成功率高,资料解... 江苏油田产液剖面测井中,油层出沙、井身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了测井成果的准确性和施工作业的成功率。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核流量测井方法,并对测量仪器、示踪剂、解释软件等进行调整和完善。现场应用表明:核流量测井方法成功率高,资料解释成果符合实际情况。产液剖面测井在更大范围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液剖面 环空 核流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测斜仪与井径微电极组合测井
4
作者 黄宁宁 《小型油气藏》 2008年第2期34-35,共2页
针对连续测斜仪、井径微电极单测存在着测井时间长,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提出了连续测斜仪、井径微电极组合测井的方法。介绍了组合测井的技术思路和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通讯简单可靠,测井资料质量得到保证,... 针对连续测斜仪、井径微电极单测存在着测井时间长,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提出了连续测斜仪、井径微电极组合测井的方法。介绍了组合测井的技术思路和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通讯简单可靠,测井资料质量得到保证,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降低了作业成本和测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测井 连续测斜仪 井径微电极 技术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庄油田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宁 周伟 陆陈 《复杂油气藏》 2009年第1期48-53,共6页
曹庄油田是一个多含油层系的复杂断块油田,构造位置在高邮凹陷南部吴堡—博镇断裂带中部真②号断层下降盘,西以平缓鞍部与真武构造相连,为一受断层切割和岩性影响的复杂小断块油田。目前处于中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开... 曹庄油田是一个多含油层系的复杂断块油田,构造位置在高邮凹陷南部吴堡—博镇断裂带中部真②号断层下降盘,西以平缓鞍部与真武构造相连,为一受断层切割和岩性影响的复杂小断块油田。目前处于中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开展了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特别是进行储层特征分析与有利地区的预测。通过大量岩心的观察、测井相以及砂体平面和剖面上形态分析,建立了各区、各段和各砂组沉积相图版和单井微相模式。应用纵、横向连井剖面相序列分析,进一步认识沉积演化、砂层展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为油田开发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岩心观察 测井曲线 单井相模式 微相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和PDC钻头钻探中录井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林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3期73-76,共4页
介绍了油基钻井液和PDC钻头钻井技术在阿尔及利亚OuedMya盆地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录井的影响,着重从改进岩屑采集和识别方法,气测仪器硬件改造,以及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等方面来降低该钻井工艺对录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准确识别岩屑,及时... 介绍了油基钻井液和PDC钻头钻井技术在阿尔及利亚OuedMya盆地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录井的影响,着重从改进岩屑采集和识别方法,气测仪器硬件改造,以及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等方面来降低该钻井工艺对录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准确识别岩屑,及时发现评价油气层的录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PDC钻头 录井 识别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隐蔽油气层的测录井技术
7
作者 朱春雷 陆风才 +1 位作者 马俊方 张劲松 《复杂油气藏》 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
广泛分布于苏北盆地的隐蔽油气层具有层薄、岩性细、部分地层低孔低渗的特点,在测录井响应上表现出低幅度油层出现的随机性.细岩性、薄油层的低电阻率特征和低孔低渗油层的复杂性。针对常规测录井技术及评价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 广泛分布于苏北盆地的隐蔽油气层具有层薄、岩性细、部分地层低孔低渗的特点,在测录井响应上表现出低幅度油层出现的随机性.细岩性、薄油层的低电阻率特征和低孔低渗油层的复杂性。针对常规测录井技术及评价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快速色谱气测录井、阵列感应测井技术和导电孔隙模型处理技术来识别和评价隐蔽油层,在多口井中见到明显的地质效果.为油气层的发现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层 测井 录井 快速色谱 导电孔隙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