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油专用汽车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6
1
作者 耿宪良 王兴朴 朱慧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简述了我国石油专用汽车经历的模仿测绘、引进消化和自我发展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地震勘探、钻井作业、测井、固井、修井和压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石油专用汽车的现状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认为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 ,需用先进装备与... 简述了我国石油专用汽车经历的模仿测绘、引进消化和自我发展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地震勘探、钻井作业、测井、固井、修井和压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石油专用汽车的现状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认为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 ,需用先进装备与之相配套 ,以提高勘探开发的成功率 ,降低发现成本和操作成本。因此 ,未来我国石油专用汽车将朝国际化、高新技术的集合、综合功能、高可靠性、机电液一体化、小型化、高压大排量、注重健康安全与环境、高行驶性能、操作简单化、模块化和小质量功率比等方向发展。只要认真分析市场情况 ,掌握技术发展趋势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开发出贴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 ,就能使我国的石油专用汽车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石油专用汽车 发展史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石油合同及财税政策分析
2
作者 刘甦 李达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0年第3期55-63,F0003,共10页
自1991年独立以来,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哈萨克斯坦政府开始在立法层面增强在资源利益分配上的话语权,多次大幅修订国家税法和地下资源利用法规,加重了外国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经营税负。但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哈萨克斯坦在资源环境... 自1991年独立以来,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哈萨克斯坦政府开始在立法层面增强在资源利益分配上的话语权,多次大幅修订国家税法和地下资源利用法规,加重了外国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经营税负。但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哈萨克斯坦在资源环境、综合税负水平上仍然具有优势。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也是中资石油公司海外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本文通过梳理哈萨克斯坦石油合同及财税政策变化,预判哈国未来财税政策,这有助于提升中资石油公司在哈经营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合同 财税政策 税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春园 朱生旺 +1 位作者 魏修成 徐胜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了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在对塔河油田奥陶系风化面下碳酸盐岩储层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随机介质建模技术,设计并建立了一系列碳酸盐岩储层规则孔洞和随机孔洞模型,并应用变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地震波在孔洞模型中的传播... 为了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在对塔河油田奥陶系风化面下碳酸盐岩储层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随机介质建模技术,设计并建立了一系列碳酸盐岩储层规则孔洞和随机孔洞模型,并应用变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地震波在孔洞模型中的传播进行了正演计算,对模拟得到的地震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孔洞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获得了规则孔洞尺度以及随机排列孔洞密度对地震属性的影响规律。对于单个的溶洞而言,当溶洞横向尺度小于菲涅尔带半径,纵向尺度小于调谐厚度时,溶洞反射振幅与溶洞尺度成正比例关系;对于随机分布孔洞的碳酸盐岩储层而言,地震波能量与孔洞密度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 正演模拟 碳酸盐岩 孔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复杂山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中元 邬达理 +2 位作者 蔡俩 任跃华 李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5-599,529,共5页
MD地区地表地形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高陡构造发育地段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速度难以准确求取,因此,偏移成像剖面上构造形态的可靠性低。分析了影响构造落实的处理难点,提出了包括多线联合层析静校正、叠前强干扰波压制、波组一致性处理等... MD地区地表地形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高陡构造发育地段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速度难以准确求取,因此,偏移成像剖面上构造形态的可靠性低。分析了影响构造落实的处理难点,提出了包括多线联合层析静校正、叠前强干扰波压制、波组一致性处理等基础处理技术;采用DMO速度分析、加密速度分析、速度扫描与速度谱相结合的速度分析建立偏移速度场,用VSP实测速度进行标定的井控叠前时间偏移等方法,提高复杂构造的叠前偏移成像的可靠性。应用该套处理技术对MD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剖面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静校正 去噪 DMO 井控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亚苏三叠系中油组沉积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袁书坤 祝彦贺 +2 位作者 王英民 罗宏 程本合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20,共5页
塔河油田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砂体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好,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主力产油层。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差异压实形成的沉积坡折,并结合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认为在大量物源、坡折带和单河道等因素的控制... 塔河油田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砂体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好,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主力产油层。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差异压实形成的沉积坡折,并结合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认为在大量物源、坡折带和单河道等因素的控制下,中油组为3级层序内部的低位域湖底扇沉积。随着相对湖平面的下降,在沉积坡折带边缘形成补给水道,物源的不断供应使研究区发育大面积的富砂湖底扇沉积。在内扇的富砂辫状补给水道、中扇辫状沟道和新的上置扇中均见很好的油气显示,但只有侧向封堵性好、砂体厚度大、砂体连通性具有两极性的储集层才有可能成为油气的聚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阿克亚苏地区 中油组 沉积模式 油气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地区雨季与干季地震采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世亮 邬达理 +3 位作者 樊云 杨楠 熊艳梅 李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8-401,317,共4页
MD地区属山区,近地表复杂多变,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为了获得较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分别在干季和雨季进行了野外资料对比采集;通过对不同季节施工的单炮记录和叠加剖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MD地区干季施工的地震资料品... MD地区属山区,近地表复杂多变,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为了获得较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分别在干季和雨季进行了野外资料对比采集;通过对不同季节施工的单炮记录和叠加剖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MD地区干季施工的地震资料品质要好于雨季施工的地震资料品质。研究结果对于该区后续地震采集及类似地区地震采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地震勘探 施工季节 采集质量 雨季 干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哥伦比亚X区块岩性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中元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9-652,538,共4页
随着勘探和开发进程的快速推进,哥伦比亚X区块已发现的"断背斜、断鼻"等构造圈闭已基本被查明和投入开发,能否寻找到岩性圈闭是关系到X区块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的关键性问题。但前期地震工作均围绕构造落实展开,导致了利用原有... 随着勘探和开发进程的快速推进,哥伦比亚X区块已发现的"断背斜、断鼻"等构造圈闭已基本被查明和投入开发,能否寻找到岩性圈闭是关系到X区块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的关键性问题。但前期地震工作均围绕构造落实展开,导致了利用原有地震资料难以刻画岩性圈闭。为此,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迭代式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针对X区块储层特征建立处理和解释之间相互渗透、迭代递进的研究模式,开展岩性圈闭预测和目标评价工作。根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成果部署的W4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充分验证了迭代式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的有效性,同时为X区块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开拓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解释一体化 哥伦比亚X区块 保真保幅 储层预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盆地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生烃条件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中元 马立元 +1 位作者 陶冶 孙宜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9-634,655,共7页
对三江盆地前进坳陷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与依舒地堑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泥岩发育,其中宝泉岭组泥岩最为发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从宝泉岭组二段—宝泉岭组一段—达连河组逐渐增... 对三江盆地前进坳陷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与依舒地堑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西大林子凹陷古近系泥岩发育,其中宝泉岭组泥岩最为发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从宝泉岭组二段—宝泉岭组一段—达连河组逐渐增大,有机质类型也有逐渐变好的趋势,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普遍较低,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热演化阶段;达连河组和宝泉岭组一段下部的泥质岩是西大林子凹陷的有效烃源岩。西大林子凹陷应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古近系 西大林子凹陷 三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微地震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正蕾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182-185,共4页
针对地震微弱信息检测中传统微弱信号检测算法或原理的局限性,在分析小波变换信噪分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小波分析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算法。通过小波分析对被检测的微弱信号进行分解,并单独设计每一子带的阈值,从而实现了从强噪声... 针对地震微弱信息检测中传统微弱信号检测算法或原理的局限性,在分析小波变换信噪分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小波分析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算法。通过小波分析对被检测的微弱信号进行分解,并单独设计每一子带的阈值,从而实现了从强噪声信号中提取微弱信号的目的,最终通过仿真的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的理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 小波分析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