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枝法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敏 郭岩锋 +2 位作者 贾庆龙 王莹 朱相春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介绍了聚丙烯腈纤维化学接枝改性的主要方法,并对改性后纤维存在的机械性能差、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采用温和的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扩展规模化改性纤维应用领域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接枝法改性 偕胺肟基 胺基 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开发与工业应用总结
2
作者 刘剑利 吴基荣 +3 位作者 李留忠 徐秦川 刘增让 徐翠翠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5期38-41,共4页
开发了LSH-03G高效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试生产。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及活性,满足催化剂技术指标要求。在中石化川西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5号脱硫站进行了LSH-03G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装置... 开发了LSH-03G高效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试生产。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制备重复性及活性,满足催化剂技术指标要求。在中石化川西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5号脱硫站进行了LSH-03G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各项参数运行正常;SO_(2)加氢转化率为100.00%,有机硫水解率平均值为93.46%,CO变换率平均值为97.09%,LSH-03G催化剂满足装置的使用要求;装置总硫回收率为99.96%,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斯 尾气加氢 LSH-03G催化剂 加氢转化 有机硫水解 CO变换 总硫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吸附法脱除液化石油气中有机硫化物 被引量:15
3
作者 汤效平 周广林 +2 位作者 孔海燕 王萍 陈光旭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2-55,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液相法脱除液化石油气中有机硫化物的脱硫剂 ,并就制备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以及吸附工艺条件和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载体经处理的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载体未经处理的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活性组分的理想质量... 研制了一种用于液相法脱除液化石油气中有机硫化物的脱硫剂 ,并就制备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以及吸附工艺条件和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载体经处理的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载体未经处理的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活性组分的理想质量分数为 5 % ;制备工艺稳定 ,工艺放大可行 ;吸附脱硫的最佳温度为 2 0~ 60℃ ;压力对脱硫剂的穿透硫容影响不大 ;脱硫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吸附 有机硫化物 脱除 脱硫剂 硫容 液相法 再生性能 液化石油气 吸附脱硫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硫工艺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失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剑利 朱春蕾 +4 位作者 刘爱华 刘增让 徐翠翠 宋宛霖 王国玮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27-30,63,共5页
为研究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对PG新剂及旧剂进行了表征。低温氮气吸脱附实验表明:PG新剂比表面积大于330m^(2)/g,使用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20%以上,平均孔径增大,孔体积略有减小。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新鲜剂表面颗粒形... 为研究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对PG新剂及旧剂进行了表征。低温氮气吸脱附实验表明:PG新剂比表面积大于330m^(2)/g,使用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20%以上,平均孔径增大,孔体积略有减小。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新鲜剂表面颗粒形貌均匀,失活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孔体积减小,孔道变大。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PG新剂主要由AlO(OH)和Al_(2)O_(3)两种晶相构成,使用后催化剂除AlO(OH)相外,均新增Al(OH)_(3)相,且随床层高度下移,Al(OH)_(3)衍射峰强度逐渐削弱。XRF(X射线荧光法)结果表明:PG新剂主要组成为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钠,反应后催化剂上积聚了一定量的含碳、氮和硫的物质,且氧化钠的含量有所降低。CO_(2)-TPD(CO_(2)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PG新剂上存在丰富的弱碱性中心,而反应后催化剂上硫等杂质的沉积导致弱碱性中心数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硫工艺 羰基硫水解 催化剂失活 低温氮气吸脱附 SEM XRD XRF CO -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选择性加氢工艺操作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步良 王迎春 +1 位作者 张濂 袁渭康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18,共4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对轻烃(乙烯装置副产C3和C4馏分,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C4和C5馏分,催化裂化轻汽油馏分)的液相选择性加氢过程操作条件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轻烃选择性加氢技术的特点及工业应用情况,考察了原...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对轻烃(乙烯装置副产C3和C4馏分,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C4和C5馏分,催化裂化轻汽油馏分)的液相选择性加氢过程操作条件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轻烃选择性加氢技术的特点及工业应用情况,考察了原料中微量杂质对选择性加氢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操作条件 副产 乙烯装置 C5馏分 轻烃 C4馏分 选择性加氢 催化裂化轻汽油 催化裂化装置 加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05L低温型COS水解催化剂天然气脱硫应用总结
6
作者 徐秦川 刘剑利 +3 位作者 朱超 刘增让 龙飞飞 徐翠翠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中石化川西气田脱硫站的建设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天然气短流程低碳化净化技术,在LS-05催化剂基础上,采用多级成孔、分步集成的新型载体,合理匹配活性组分,定向调控了催化剂孔结构和表面弱碱性活性位数量及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 中石化川西气田脱硫站的建设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天然气短流程低碳化净化技术,在LS-05催化剂基础上,采用多级成孔、分步集成的新型载体,合理匹配活性组分,定向调控了催化剂孔结构和表面弱碱性活性位数量及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水解活性,开发出了低温型COS水解催化剂LS-05L。催化剂工业生产后在川西气田各脱硫站陆续进行了工业应用,各站开工后均运行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装置进行了工业标定。标定结果表明:水解反应器运行温度为96℃,催化剂可在反应温度低于100℃的工况下稳定运行,水解率高于98%,满足COS水解率不低于95%的技术指标要求;净化天然气中COS质量浓度小于0.4 mg/m^(3),总硫低于20 mg/m^(3),满足新国标一类气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05L COS水解催化剂 天然气脱硫 COS水解率 反应温度 COS含量 总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粉料流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容德 李静 +1 位作者 张桦 桂俊杰 《石化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4-5,18,共3页
研究了抗静电剂对聚氯乙烯(PVC)粉料输送流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使用不同类型抗静电剂时,透明试样的雾度、透光率及绝缘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醇类抗静电剂后,PVC粉料的干流性由62.9s下降到54.5 s;透明试样的雾度由7.2%上升为9.8%、黄色指... 研究了抗静电剂对聚氯乙烯(PVC)粉料输送流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使用不同类型抗静电剂时,透明试样的雾度、透光率及绝缘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醇类抗静电剂后,PVC粉料的干流性由62.9s下降到54.5 s;透明试样的雾度由7.2%上升为9.8%、黄色指数由20.7%下降为16.8%。而季铵盐类抗静电剂可以将PVC透明试样的体积电阻率由8.3×10^(11)Ω·m降为4.2×10^(11)Ω·m,透光率由84.9%降为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树脂 输送流动性 抗静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选择加氢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迎春 陈国鹏 +1 位作者 高步良 郝兴仁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1-834,共4页
分别采用19mm的等温固定床反应器和50mm的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对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进行了选择加氢工艺研究。通过等温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实验,确立了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的操作条件:压力1.5M Pa、物料入口温度3... 分别采用19mm的等温固定床反应器和50mm的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对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进行了选择加氢工艺研究。通过等温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实验,确立了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的操作条件:压力1.5M Pa、物料入口温度30℃、新鲜进料空速5h-1、氢与1,3-丁二烯的摩尔比1.2、循环比30。在此条件下,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结果:1,3-丁二烯的质量分数由52.58%降至1.29%,1-丁烯的质量分数由11.06%提高到41.15%,单烯烃的选择性达到97.83%,1-丁烯的选择性达到5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四 1 3-丁二烯 选择加氢 1-丁烯 催化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汽油的研究与生产技术——Ⅰ.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及加氢脱硫技术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殷树青 达建文 《石化技术》 CAS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及加氢脱硫技术进展。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及采用新工艺,对裂化反应、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等进行控制与选择,可以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加氢脱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汽油硫含量,减少辛烷值损失。针对国内汽... 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及加氢脱硫技术进展。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及采用新工艺,对裂化反应、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等进行控制与选择,可以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加氢脱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汽油硫含量,减少辛烷值损失。针对国内汽油质量现状,提出了优化技术方案,降低生产成本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工艺 烯烃含量 辛烷值 加氢脱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汽油的研究与生产技术——Ⅱ.生产清洁汽油的非加氢精制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树青 达建文 《石化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对国内外生产清洁汽油的非加氢精制技术,如异构化、烷基化、吸附脱硫、生物催化脱硫、碱性抽提脱硫等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汽油清净剂及乙醇汽油的开发使用情况。针对国内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现状,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间接烷基化技术... 对国内外生产清洁汽油的非加氢精制技术,如异构化、烷基化、吸附脱硫、生物催化脱硫、碱性抽提脱硫等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汽油清净剂及乙醇汽油的开发使用情况。针对国内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现状,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间接烷基化技术、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工艺及高选择性降硫助剂研发力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技术 异构化技术 吸附脱硫 生物催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煤焦油加氢制取汽油和柴油 被引量:58
11
作者 燕京 吕才山 +1 位作者 刘爱华 达建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山西某焦化厂高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加氧保护剂、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组成的级配方式在小型加氢评价装置上进行加氢工艺研究,并在系统压力12.0MPa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氢与油体积比、液态空速... 以山西某焦化厂高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加氧保护剂、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组成的级配方式在小型加氢评价装置上进行加氢工艺研究,并在系统压力12.0MPa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氢与油体积比、液态空速对高温煤焦油加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12.0MPa、温度380℃、氢与油体积比1800:1、液态空速0.28h^-1的条件下对高温煤焦油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实现煤焦油的轻质化,汽油馏分(初馏点~200℃)、柴油馏分(200—360℃)、加氢尾油(高于360℃)分别占产物质量的17.69%,62.04%,20.27%。加氢尾油可作为优质的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掺炼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加氢 缓和加氧裂化 汽油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混捏法CoMo/Al_2O_3催化剂用于Claus反应尾气加氢转化反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孔远 刘爱华 +1 位作者 郝国阳 刘晨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95-1098,共4页
采用湿混捏法制备了Claus反应尾气加氢CoMo/Al2O3催化剂;以SO2的加氢反应和CS2的水解反应为指标反应,考察了CoMo/Al2O3催化剂对Claus反应尾气的加氢转化活性,并与浸渍法CoMo/Al2O3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的Co和M... 采用湿混捏法制备了Claus反应尾气加氢CoMo/Al2O3催化剂;以SO2的加氢反应和CS2的水解反应为指标反应,考察了CoMo/Al2O3催化剂对Claus反应尾气的加氢转化活性,并与浸渍法CoMo/Al2O3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的Co和Mo含量及反应条件对Claus反应尾气加氢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金属含量的条件下,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的SO2加氢和CS2水解活性比浸渍法CoMo/Al2O3催化剂的活性高;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较适宜的MoO3的质量分数为10.0%、CoO的质量分数为2.0%;较适宜的Claus反应尾气加氢转化反应温度为260~300℃,空速为1 250~1 750 h-1.在此条件下,SO2加氢和CS2水解转化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us反应 湿混捏法 钴钼/氧化铝催化剂 加氢 水解 硫磺 二氧化硫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捏法Co-Mo/γ-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孔远 刘爱华 +2 位作者 燕京 张宏宇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以有机酸作为 Co、Mo 的络合剂和催化剂成型胶溶剂, 采用湿混捏法制备出了系列 Co Mo/γ Al2O3 加氢脱硫催化剂。分光光度法分析和 XPS 表征结果表明, 在 MoO3 质量分数低于 12%, CoO 质量分数低于3.4%时, Co、Mo 优先在该类催化剂的... 以有机酸作为 Co、Mo 的络合剂和催化剂成型胶溶剂, 采用湿混捏法制备出了系列 Co Mo/γ Al2O3 加氢脱硫催化剂。分光光度法分析和 XPS 表征结果表明, 在 MoO3 质量分数低于 12%, CoO 质量分数低于3.4%时, Co、Mo 优先在该类催化剂的表层分散, 其表层的 Co、Mo 相对含量高于化学组成相对含量, 当Co、Mo 含量增加到在催化剂表层分散完全后, 其表层 Co、Mo 相对含量低于化学组成相对含量, 即进入体相中的 Co、Mo 的量高于表层。采用湿混捏法制备的 Co Mo/γ Al2O3 催化剂中, MoO3 在γ Al2O3 上的单分子层阈值为 7.1μmol/m2,与干混法相当,但远大于浸渍法催化剂;CoO在γ Al2O3 上的单分子层分散阈值为2.5μmol/m2, 且 CoO 的存在并未影响 MoO3 的单层分散阈值。石脑油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湿混捏法制备的 Co Mo/γ Al2O3 催化剂, 当表层的 Co、Mo 相对含量高于化学组成相对含量时, 随着活性组分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脱硫活性增加, 当化学组成相对含量高于表层 Co、Mo 相对含量后,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增加幅度减小, 当超过其单层分散阈值以后, 随着活性组分含量的增加, 其加氢脱硫活性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制备方法 单层分散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02加氢精制催化剂用于重整石脑油加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孔远 周然然 +1 位作者 燕京 刘爱华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51,共3页
在实验室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重整石脑油为原料 ,在反应温度 2 5 5℃、压力 2 .0MPa、液时空速 2 .0h- 1 、氢油体积比 15 0的条件下 ,对LH 0 2加氢精制催化剂的评价结果表明 ,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 0 .5 μg/... 在实验室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重整石脑油为原料 ,在反应温度 2 5 5℃、压力 2 .0MPa、液时空速 2 .0h- 1 、氢油体积比 15 0的条件下 ,对LH 0 2加氢精制催化剂的评价结果表明 ,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 0 .5 μg/g、溴价小于 0 .1gBr/10 0g、芳烃损失小于 1个百分点。 2 0 0 3年 5月LH 0 2加氢精制催化剂应用于胜利炼油厂重整石脑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第一反应器温升在 10~ 11℃ ,第二反应器温升在 1~ 3℃ ;精制油的溴价小于 0 .12gBr/10 0g ,硫质量分数小于 0 .5 μg/g ,氮质量分数小于 1μg/g ,芳烃损失小于 1个百分点 ,与实验室评价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02 加氢精制催化剂 石脑油 重整加氢工艺 芳烃 反应器 溶剂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981多功能硫回收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金山 刘爱华 达建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0期48-51,共4页
总结了LS-981多功能硫回收催化剂的制备和活性评价情况。该催化剂以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为载体,经浸渍一定活性组分制备而成。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的Claus反应活性、有机硫水解活性及抗结炭性能均优于参比剂,具有理想的脱氧性能及良好... 总结了LS-981多功能硫回收催化剂的制备和活性评价情况。该催化剂以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为载体,经浸渍一定活性组分制备而成。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的Claus反应活性、有机硫水解活性及抗结炭性能均优于参比剂,具有理想的脱氧性能及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硫回收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QSR节能型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金山 刘爱华 +1 位作者 刘剑利 陶卫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7年第9期25-30,共6页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发了LQSR(LPEC&QILU SULFUR RECOVERY)节能型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九江分公司)两套70 kt/a硫...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发了LQSR(LPEC&QILU SULFUR RECOVERY)节能型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九江分公司)两套70 kt/a硫磺回收装置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装置各项参数运行正常,总硫回收率在99.95%以上,未引入煤化工酸性气时,烟气SO2排放浓度在200 mg/m^3左右;煤化工酸性气引入后,烟气SO_2排放浓度在300 mg/m^3左右,两种情况下,装置烟气SO_2排放浓度均满足小于400 mg/m^3的设计指标,同时达到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般地区烟气SO_2排放浓度小于400 mg/m^3的新标准。后期九江分公司采用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开发的"LS-De GAS降低硫磺装置烟气SO_2排放成套技术",装置烟气SO_2排放浓度在30~80 mg/m^3波动,远低于中石化制定的小于200 mg/m^3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回收 LQSR 尾气处理 节能 烟气SO2排放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erilene聚乙烯气相聚合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小静 王秀丽 +1 位作者 刘少成 程志凌 《石化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论述了Spherilene聚乙烯气相聚合工艺及其工艺技术特点。该工艺采用轻烃替代氮气作为反应传热介质,改善了反应体系传热能力,降低了反应体系物料中结块的几率,使聚合生产过程更稳定。采用其独特的Avant Z催化剂可获得球形树脂颗粒。
关键词 气相聚合工艺 聚乙烯 催化剂 反应器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聚合用氧化铬催化剂及其改性处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裴小静 《石化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40-42,47,共4页
综述了乙烯聚合用氧化铬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及其乙烯聚合机理,介绍了用钛、氟和铝改性处理氧化铬催化剂的方法。
关键词 乙烯聚合 氧化铬催化剂 改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系列硫回收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殷树青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7-41,共5页
介绍了LS系列硫回收催化剂的研制和物化性质,以及工业应用情况。LS系列催化剂主要物化性质和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有的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且已替代进口催化剂在引进装置上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LS系列 硫回收 催化剂 研制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深度脱硫技术开发与工艺应用总结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学军 宋宛霖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中石化广元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元坝净化厂)天然气组分和装置特点,为深度脱除有机硫,创新配套开发了LS-05催化剂。110℃下,LS-05催化剂水解活性明显优于国外同类催化剂,有机硫水解率高于99%,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净化... 针对中石化广元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元坝净化厂)天然气组分和装置特点,为深度脱除有机硫,创新配套开发了LS-05催化剂。110℃下,LS-05催化剂水解活性明显优于国外同类催化剂,有机硫水解率高于99%,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净化后天然气中羰基硫(COS)质量浓度低于0.5 mg/m^(3),总硫远低于GB 17820—2018《天然气》一类气技术指标。催化剂在元坝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应用后,成功解决了企业天然气气质提升问题,实现了外供天然气总硫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深度脱硫 有机硫 两级脱硫 水解 催化剂 LS-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